第1697章 蠢蠢欲動

與莊內那些普通莊丁不同,校場上的壯漢,都是袁恪精心挑選的的剽勇之士,是心腹扈從,可以性命相托。

當然,待遇更優渥,訓練也更嚴厲,近來,訓練也更加頻繁了,榆林上空中瀰漫着的那股名爲動盪的氣息,置身其間的人都感受得到,這些人亦然,只不過,他們不需要想太多,跟着袁莊主走就是了。

一個個訓練得很賣力,揮汗如雨,不敢留力走神,袁恪往那邊一站,就是威懾。而看着這幾十名扈從,袁恪也露出了滿意的神情,不時點點頭,在他眼中,倘有事急,這幾十人,頂得上那數百莊客。

觀看了一會兒,袁恪朝着邊上訓練着的一名看起來就十分壯碩的青年招招人。其人見狀,迅速停下口號,跑上前來,笑道:“大哥,有何吩咐!”

“二弟,你盯着點,告訴弟兄們,不要鬆懈,我看這鹽州的形勢也越發詭譎了,倘有變故,就要靠你們保家守土了!”袁恪叮囑道。

青年頓時道:“大哥放心,我會監督好的,誰要躲懶耍滑,我拿鞭子抽他!”

當然,能被袁恪選作心腹的,都是他認爲靠得住的人,義字當頭,他既然發了話,就有用,在這方面,袁恪還是很有信心的。

“你們繼續練着吧!”袁恪輕笑道,轉身離去。

“大哥慢走!”

這青年名叫袁泰,乃是袁恪的二弟,弱冠之年,其母是党項人。或許是風水的原因,子嗣單薄,深以爲憂的袁振,自遷到西北後,納了一名党項美女,中年得子,還是連續中的。

一個好漢三個幫,袁恪心懷大志,想要有所成就,除了邀名請客,收買人心,更爲倚重的,還是袁泰這樣的親兄弟。

莊門大開,一支車隊緩緩駛入,車不多,只七八輛,駕車者穿着袁家莊丁的服飾,車上用草繩捆綁着一個個鼓鼓囊囊的麻袋。

順着小街,穿過集市鋪面房屋,雖然都知道這是袁莊主收貨的商隊,但仍舊免不了好奇窺探的目光。

一直進入袁宅,收到消息的袁恪,早早地便等待着了。領頭的是一個皮膚黝黑,濃眉大眼的年輕人,袁恪的三弟袁真。

“收穫如何?”袁恪拍了拍袁真的肩膀,問道。

袁真露出明顯不滿意的神情,答道:“只收了這幾車,現在州內不安寧,官府防党項人跟防賊一樣,党項人的眼神也不對勁,此番,若不是靠着大哥在党項人中的關係與威望,我們這一行人,別說收貨了,能不能活着回來都是問題”

說到這兒,袁真又露出了點憨厚的笑容,顯然,對於自家大哥的名聲,很是自豪。

聽袁真之言,袁恪眉頭稍微聳了下,出言安慰道:“辛苦了!”

說着,袁恪命人打開一個麻袋,取出其中裝着的一張毛皮,摸了摸,揉了揉,道:“好東西啊!越是這種時候,這些貨物就越有價值!”

鹽州當地有三寶,除了青白鹽之外,就是皮毛與甘草,而當地的灘羊皮則是上等的皮革皮具製作材料。

袁家莊每個月都會派人出去收皮貨,但這一次,收穫明顯不如期望,鹽州形勢的緊張,顯然已到影響正常貿易生活的地步了。

“先入庫吧!此次收貨的弟兄,各自賞錢賞酒!”袁恪衝袁真吩咐道:“此後暫時停止收貨,看看形勢再說,通知莊內的百姓莊客,如非必要,儘量不要外出。讓莊丁,加強巡視。如今的鹽州,也不太平啊……”

或許是錯覺,袁恪說到最後,總給旁人一種在笑的感覺。

“是!”袁真應道,其他十幾名隨行的漢子聞言,也都笑開了花,直言莊主豪爽。

“莊主,張先生回來了!”稍作安排,一名管事模樣的中年跑至袁恪身邊,衝其低聲耳語。

聞言,袁恪神情頓時一緊,當即吩咐道:“引他到書房等我!”

“是!”管事領命而去。

收起臉上的異樣,袁恪又笑呵呵對袁真道:“三弟,你此行勞累,先去休息吧!晚上我們再敘話!”

“是!大哥你忙你的,不用管我們!”

中庭的書房內,一名青袍文士正坐在客位上,自己倒着茶,清癯的面龐上滿是疲憊之色,一副風塵僕僕之狀,鬍鬚上都染着少許塵埃。此人正是袁恪的狗頭軍師,張洪。

袁恪快步入內,張洪立刻放下茶杯,起身行禮:“參見莊主!”

“情況如何?”袁恪毫不廢話,緊緊地盯着張洪問道,目光中帶着少許期待。

張洪鄭重道:“不負所托!”

張洪此番外出旬月有餘,肩負袁恪委託,秘密北上,尋找叛賊李繼遷,代表袁恪與之聯絡。

自去年從賀蘭山潛回鹽州後,袁恪這幹人等,就徹底蟄伏下來,減少了活動,秘密切割着與鳴沙匪的關係,小心地避免官府的打擊。

但像袁恪這樣的人,走到了如今這樣的地步,早已沒了退路,也不可能真正安分下來。李繼遷的舉叛,顯然給了他渾水摸魚的機會,當然,小心謹慎的他,一直按捺着內心的衝動,到目前爲止還沒有正式下場趟這渾水,只是默默觀察着局勢。

直到今夏,榆林的氣氛越發緊張,感到其中異樣,終於有些忍不住內心的野望,有了實質性的動作。在袁恪看來,李繼遷顯然是一個不錯的合作對象,於他而言,党項人,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臂助,以他多年經營,在党項人中的威望,是足以拉起一支隊伍的。

若是尋常時候,袁恪也沒有這自信,但誰教整個榆林道的情況那般詭異,党項人的離心顯然也讓他嗅到了機會。

當然,在這種時候,李繼遷的作用就大了,至少此人吸引了榆林官府大部分的注意力,因此,袁恪大概是除党項人之外,最不希望李繼遷被朝廷消滅的了。

“在下成功與李繼遷會面,送去莊主的問候,表以聯合之意,李繼遷如今的處境很艱難,官軍搜索圍剿很嚴密,對於莊主的誠意,李繼遷也十分感興趣!”張洪彙報導。

“他自然會感興趣,此事此刻,若有人響應,分擔他面臨的壓力,自然求之不得!”袁恪聞言,鬆了一口氣的同時,輕笑道,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

張洪繼續道:“李繼遷盛讚我鳴沙義士,願意聯合抗漢,並希望莊主能儘快舉義,他在夏州也將有動作響應。且言,事成之後,他只要夏綏銀這些党項故地,其餘州縣,莊主可盡情攻取.”

說這話時,張洪不禁笑了,彷彿遇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袁恪聞言,也笑了:“這個李繼遷,真是大言不慚。他如今,在官軍的圍剿下,有如喪家之犬,區區數百人,連夏州都無法闖出,竟然開始劃分地盤,給我們畫餅了!”

“只能說,李繼遷一衆如今的處境確實危急,面對莊主的好意,自然笑納,即便不抱希望,也願意嘗試一二!”張洪搖頭嘆道。

“你是在哪裡尋到李繼遷的?”袁恪想了想,問道。

提及此,張洪也不禁感慨:“不只官軍想不到,莊主恐怕也想不到,李繼遷如今仍駐紮在地斤澤!”

“那裡不是被官軍搗毀了嗎?”袁恪驚道,旋即反應過來,嘖嘖稱讚:“此人能夠在夏州攪起如此風波,確有不凡之處,就這膽量,佩服!”

張洪點了點頭,看了看袁恪,注意到他一臉思忖狀,稍作猶豫,還是忍不住道:“莊主,莫非當真打算舉事,響應李繼遷?”

感受到張洪的疑慮,袁恪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先生與我相交多年,隨我一路走到如今,以先生之見,我們還有退路嗎?”

張洪聞言稍愣,隨即搖了搖頭,嘆道:“若要舉事,還當細密籌劃,另尋良機,不動則已,動如雷霆!”

“以榆林如今的形勢,對我們是越發有利,那些党項人,如今就是一堆乾柴,李繼已然遷點了一把火,我們正可再添一盆油”

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5章 名單第2章 登聞鼓響第1790章 憂勞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75章 軍略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91章 王峻驕狂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41章 祭關公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121章 大朝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80章 春夜第14章 外戚第55章 山上山下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402章 這事沒完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78章 祭拜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98章 溫柔鄉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3章 相敬如賓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67章彈冠相慶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59章 不知死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38章 殿議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36章 奉宸營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317章 修法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308章 新貴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93章 升遷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38章 殿議第75章 按*不動第160章 平定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779章 四王畢第30章 收穫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1751章 結束了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323章 鬥法第125章 冬至宴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5章 堂議第31章 議治湖湘第81章 廝殺漢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755章 良平島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1章 黃袍加身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84章 示警第348章 文武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