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 調教契丹

bookmark

至抵東京,被冷落逾二十日後,契丹宰相韓德讓終於熬出頭,得以面見大漢皇帝。因爲來之不易,韓德讓顯得格外重視,連着裝都反覆仔細搭理,顯得一絲不苟,至於態度,只有恭敬二字,突出一個卑辭厚禮。

“韓德讓!”崇政殿內,劉皇帝饒有興趣地打量着這個名聲在外的契丹漢臣。

“臣韓德讓參見陛下!”韓德讓動作嚴謹,三跪九叩,盡顯臣服姿態。

“聞名已久啊!”看着這個“大名鼎鼎”的一代能臣,劉皇帝以一種稍顯複雜的語氣道。

這自然是韓德讓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劉皇帝,由於地位身份的差距,態度上保持着謹慎與卑微,但同時,對這個鎮壓了一個時代,把大遼王朝生生摧毀的男人,帶有一定的探究心理。

但此時,感受到劉皇帝語氣中的少許異樣,韓德讓心頭有少許古怪。不假思索,拱手應來:“臣不敢當!區區賤名,得入聖人之耳,是臣莫大之榮幸!”

“是嗎?”劉皇帝澹澹一笑:“大漢與契丹之間,是幾十年積累之血仇,是破國之恨,你作爲契丹宰相,不該嘴裡時常高唱,食朕肉,寢朕皮嗎?”

劉皇帝話裡帶刺,韓德讓心中雖是一個咯噔,但面上依舊保持着從容,沉着道:“陛下言重!人之命運,國之興衰,自有天命。陛下天命所鍾,無往而不利,契丹敗於陛下之手,實乃命數所至,何怨之有?要說恨,那也只能恨契丹與陛下共處於世,恨契丹不識天數與陛下爲敵.”

“哈哈哈!”聽韓德讓這麼說,劉皇帝終於忍不住笑了笑,甚至激動地揉了揉眼睛,瞧向言語幾無底線的韓德讓:“你不是聽到了什麼傳言,便以爲朕好聽奉承話,覺得以此恭維,把朕哄開心了,就能迷惑朕,達成使命?你今日這番話,若是讓漠北那些契丹貴族聽了,會不會熱血上頭,把你給誅除了吧!”

“臣僅實言罷了!”韓德讓還是平靜應道:“陛下功德與偉大,何須區區一個韓德讓恭維。即便回到漠北,臣還是這番說辭。更何況,便是契丹族人,自上而下,對陛下也是畏服異常,視若天神。凡人豈能敢與天神相抗,爲陛下擊敗,也只當是上天降怒,咎由自取!”

韓德讓說完,殿內突然安靜了下來,劉皇帝的目光在韓德讓身上逡巡,反覆審視着他。韓德讓雖覺異樣,卻也不敢有任何冒然的動作,只是垂着頭,保持着低調。

良久,劉皇帝方纔以一種讚歎的語氣道:“聞名不如見面,能把阿諛吹捧之辭,說得如此不卑不亢,清新脫俗,豈是常人!像你這樣的人,當有更廣闊的平臺施展才能,待在漠北,過於屈才了。就留在朝中,爲大漢效力吧!”

聞言,韓德讓眉頭不着痕跡地蹙了下,稍頓,而後躬身應道:“陛下讚譽,臣實慚愧。恕臣直言,若無契丹,臣這賤名,恐也難達天聽。朝廷人才濟濟,賢士雲集,臣與之相比,亦屬尋常罷了。臣薄有小能,也僅勉強爲大漢與契丹和平往來略盡薄力了”…

“呵呵!”劉皇帝又笑了笑,擺擺手,道:“志不在此,朕也不強求!”

“多謝陛下體諒!”韓德讓莫名地鬆了口氣。雖然儘量冷靜地應對,但是劉皇帝帶來的壓力,比想象的還要大。

“好了!說說你的來意吧!”劉皇帝的耐心似乎一下子不足了。

聞言,韓德讓頓時心頭微凜,深吸一口氣,鄭重抱拳,將契丹對大漢的臣服,以及漢遼兩國修好往來的來意,恭敬地向劉皇帝陳情一番。

這套說辭,私下裡顯然準備充分,幾乎印到腦子裡,因此韓德讓說得十分流暢,甚至格外動情,情理兼備,又有時局利弊的考量,說服力一下子就提上來了。

不過,他面對的是劉皇帝,是執掌天下數十年的一代帝王,是對天下蒼生生殺予奪的獨夫民賊,利益固然是他行事的準則,但絕不是唯一,有的時候,個人的好惡心情,也能決定一件事的結果。

比如此時,劉皇帝面對韓德讓的懇切陳詞,劉皇帝便顯得格外冷澹,話也直白:“這些虛情假意的話,就不用多說了,毫無價值。你代表契丹前來,雖曰臣服,卻必是對大漢有所求,說點實際的吧!”

聽劉皇帝這麼說,即便以韓德讓的臉皮,也不免尷尬。這大漢皇帝表現得太犀利了,總是帶有攻擊性,沒有給人一點中庸的感覺,究竟是隨性而爲,還是已然剛愎自負到一定程度了。

迅速摒除腦海中的雜念,韓德讓猶豫了下,方纔誠懇道來:“不瞞陛下,契丹對大漢,確有所求!臣等祈求陛下,能開邊禁,再設榷場,讓大漢與契丹國民自由貿易,漠北所缺之鹽、茶、酒、糧,能不再限制。

同時,乃蠻人野心勃勃,正在不斷壯大,域北室韋也在不斷南侵,早晚必有害於大漢,契丹願與大漢攜手,併力抗拒驅逐。”

“呵呵呵”聽他說完,劉皇帝又樂了,幾乎是以一種嗤笑的語氣道:“怎麼都是契丹對大漢所求,大漢又有何好處啊?”

“回陛下,契丹願與大漢盟誓,永遠臣服大漢,歲貢不斷,永不相叛!”韓德讓鄭重道:“另,若得陛下憐憫,臣代我王求取大漢公主,結爲婚姻之國”

“你們倒是好算計,也未免想得太美好了!”劉皇帝冷冷道:“婚姻之國,過去不是嗎?該撕破臉皮的時候,何曾留情,該打仗的時候,同樣性命相搏,不留餘地!

朕不妨實話告訴你,過去兩國相抗時,契丹還有求得一紙和約的機會,如今,你自己掂量一二,漠北有這個資格嗎?”

劉皇帝赤裸裸地表現出一副恃強凌弱的姿態,讓韓德讓臉色微白。他此前雖然卑微,但實則有些裝,始終保持着他的風度,有點爲國受辱、甘之如飴的意思。

此時,在劉皇帝的冷言冷語下,韓德讓彷彿丟下了最後一點臉面,五體投地,用力叩首道:“小國不敢惡大邦,臣此來,只求陛下憐憫寬恩,若不準,也只有任由大國,不敢怨言”…

見韓德讓這番姿態,劉皇帝的表情終於恢復了正常,琢磨了片刻,道:“你的來意,朕明白,至於準與不準,朕還需考慮,你退下吧!”

“臣告退!”對此,韓德讓既有釋然之感,也有失望之情,但都不敢表現出來,只能乖乖聽話,恭敬告退。

“還有,聽說你近來,常遊東京,既然喜歡,就多留些時日,好好看看,若是看不盡東京風華,等你回了漠北,豈不遺憾.”劉皇帝又慢悠悠地說了句。

“是!”

“契丹.漠北”待其離去,劉皇帝眉頭擰了起來,嘴裡喃喃道,顯然,他有些糾結。

良久,劉皇帝恢復了正常,目光再度銳利起來,對喦脫道:“傳蕭思溫!”

“臣蕭思溫見駕!”得到劉皇帝召見,蕭思溫匆匆而來,一到御前,麻利地跪下,動作絲毫不見老邁。

看着蕭思溫,劉皇帝也不廢話,直接道:“契丹使者的來意,朕是收到了,想必你也有所耳聞。朕給你一個任務,你傳達給漠北,想要交好,想要解禁,甚至想要求取公主,朕都可以同意!

但是,朕也有條件,而這第一個,就是罷免韓德讓、耶律休哥等人。稱臣納貢,朕不只圖虛名,朕可封耶律隆緒爲王,但自此以後,漠北需爲漢土,朕可與其自治之權。

漠北必須接受朝廷官吏入駐,協調管理。漠北軍隊,必須削減,時時接受朝廷檢查,朝廷動兵,需受朝廷徵召.

先這麼多吧!”

“是!臣一定傳達到位!”蕭思溫一邊聽着,一邊琢磨着,心中不由咋舌,這漠北若是同意了,恐怕就真成大漢附庸了,這恐怕比直接出兵征討好處更大啊。

劉皇帝則呢喃道:“現在的契丹,朕可還不滿意!”

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297章 心虛第41章 探監第125章 冬至宴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84章 影響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157章 提親第82章 殺俘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2章 方略第73章 西北隱患第7章 恩賞問題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407章 麻煩第162章 兵事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86章 駕臨渦口第465章 “教匪”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39章 百年大計第58章 回師第9章 寫得不錯!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27章 冬至宴3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50章 喜訊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75章 在滑州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285章 家務事第1750章 《桃蘭賦》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62章 二代勳貴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408章 蠢兒子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4章 腹黑之謀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286章 進兵方略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118章 查抄第39章 濮州案(2)第68章 湖南亂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32章 太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