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6章 面目可憎

bookmark

第1786章 面目可憎

冬去春來,冰雪消融,寒意漸遠,大漢又迎來萬物復甦的時節了。對於劉皇帝來說,過去的開寶二十二年是悲喜交加的一年,榆林之亂平定、攻入黑汗拓地兩千裡只是小喜,符後駕崩則是大悲。

垂拱殿內,落地的琉璃鏡前,劉皇帝攤開手站着,整個人倒映在鏡中,兩名宮娥小心翼翼地給劉皇帝着裝打扮。

年紀確實是大了,兩手根本伸不直,端在空中久了還覺酸累,腰桿也難如當初那般筆挺了,不得不向歲月妥協,佝僂下去。

“歲月是把殺豬刀啊!”劉皇帝打量着鏡中自己那蒼老甚至已經顯得有些陰騭醜陋的面容,自嘲道:“朕年輕之時,自認長相還是算得上俊俏的,如今看來,怎麼如此面目可憎,難怪連那些故舊都陸續遠朕而去,莫非是朕這張臉太過讓人生厭?”

劉皇帝在這裡呢喃自語,聽得侍候着的宮人們膽戰心驚,幫他整理袍衽的宮娥纖手都不住地顫抖。喦脫算是會說話的了,此時也不知該如何接這話,劉皇帝如今的面貌確實是讓人不敢恭維,自然是不能說實話的,然而若是罔顧事實地吹捧,喦脫也是體驗過的,就怕被斥一個欺君。

伴君如伴虎,說實話不行,說瞎話劉皇帝也不愛聽,自符後崩後,劉皇帝越發喜怒無常,時常“犯病”,連伺候了劉皇帝二十多年的喦脫都難以把握了。

恰好想到了什麼,喦脫趕忙轉移話題道:“官家,適才翰林待詔黃居寀送來了一副御像圖,官家是否要御覽一番?”

“嗯?”劉皇帝似乎回過了神,吩咐道:“取來看看!”

“是!”

黃居寀乃是當朝有名的繪畫大師,與其父親黃荃本爲孟蜀宮畫師,川蜀平定後,隨孟昶一道被押赴東京,後父子倆一併入宮,擔任漢廷畫師,過去的二十多年,筆下誕生了大量優秀作品,大漢開寶時代的宮廷風貌以及重要大事,在他們的繪畫中都能找到記錄。

一個月前,劉皇帝偶來興致,讓黃居寀給他畫一幅肖像畫,如今,總算有結果了。很快,喦脫招呼着兩名內侍,將畫軸在劉皇帝面前展開,劉皇帝的畫像也映入眼簾。

畫上展示,劉皇帝頭頂紫冠,一身華服,一臉的英武威嚴,渾身上下都彷彿散發着神聖的光芒。畫畫也講究氣韻,眼前這幅畫,韻味倒是十足,十足的印象流.

或許是眼神不好,劉皇帝掃了一眼不夠仔細,又湊近看了兩眼,轉身又對比了下鏡子中的影像,眉頭擰起:“喦脫,你說這畫的是朕嗎?”

“是!”喦脫脫口而出,觀察了下劉皇帝表情,又道:“只是,官家乃當神聖,黃翰林固然畫技精湛,但終是凡筆,豈能盡書官家威儀,只能稍窺百一神韻”

“呵呵!”劉皇帝被喦脫這番話逗笑了,擺了擺手,感慨道:“朕是發現了,朕年紀越大,這些個畫師,就越不會畫朕,畫像也越畫越不像”

喦脫腦海中浮現出“爲尊者諱”四個字,但是,也不敢說出口。

劉皇帝則沒管那麼多,指示道:“朕記得,黃居寀最爲擅長的,還是花鳥竹石,讓他畫人物像,是不是爲難他了?只可惜,顧閎中早死了幾年,否則他那一支妙筆,定能生花。”

感慨了一句,劉皇帝對喦脫吩咐道:“給黃居寀傳句話,就說這幅畫朕不滿意,他畫得不像。不過,朕再給他一個機會重畫,若是再拿此類之作糊弄朕,朕就要治他欺君之罪了!”

“是!”喦脫立刻應道。

心中暗暗爲黃居寀默哀了一下,這差事不好做啊,這哪裡是畫像,分明是畫皇帝的心思,但這個時期劉皇帝的心思何其難測,讓人想想都害怕。不過死道友不死貧道,只要火別燒到自己身上就行,何況,黃家父子在宮中當值這些年,也是多受榮寵,既享其恩澤,就要擔雷霆之風險。

“那這幅畫如何處置?”喦脫又請示道。

“留着!等新畫出來,再對比一下,看哪個更像朕!”劉皇帝淡淡道。

“是!”喦脫應命,朝內侍打了個手勢,趕緊收起來放好。

看完畫,劉皇帝又回到鏡前,與鏡中的自己對視了好一會兒,老眼漸漸朦朧。對面的自己,滿頭的花白,一臉的皺紋,甚至有兩顆十分明顯的老人斑,那股衰老遲暮之意,由內而外地散發着,劉皇帝從未感受如此深刻過,甚至有種發自內心的惶恐與心寒。如今的劉皇帝,不像當初,他是越衰老,越不想承認.

“過去,朕是不大相信一夜白頭、泣淚而亡的故事,只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不得不信了!”劉皇帝語氣中帶着幾許哀傷:“人生之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實在不是什麼好事啊”

“還請官家保重御體啊!”見劉皇帝情緒又不對了,喦脫本能般地勸慰道。

“朕身體好得很!用不着你們這些人時刻提醒!”劉皇帝忽然扭頭,惱怒道。

注視之下,喦脫大感驚悚,縮手縮腳,支吾不敢再言語。這個時候,宮娥取來冕冠,小心翼翼地幫劉皇帝戴上,如此方纔打扮完畢。

十二條冕旒在眼前微微晃盪,垂下的綴珠,每一顆都彷彿映現出一個世界,一種心情,見到鏡中被擋住的面容,劉皇帝忽然道:“這冕旒,似乎起到遮醜的作用了!”

這話,再沒人敢亂接了,這個清晨,劉皇帝似乎就和自己的外貌長相槓上了,反覆提及,彷彿成了他的一個痛處。

年紀上來了,話確實也多了,走了幾步,劉皇帝又指着頭上帝冠感慨道:“這冠冕似乎是越發沉重了,就像這越發廣袤的國家,讓朕大感不支啊!”

無病呻吟了一番,劉皇帝這才恢復了正常,手一擺,吩咐道:“走,上朝去!”

“起駕!”喦脫聞言,終於鬆了口氣,趕忙唱和引路。

不過,沒走兩步,劉皇帝又頓住了,扭頭瞧了瞧那面落地鏡,心中忽然涌出一個想法,便冷聲道:“把這面鏡子給朕砸了,它把朕照得太清楚了!”

“是!”

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71章 北齊鎮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37章 整編事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51章 聽政2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04章 平息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6章 軍中俊才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320章 蠻瑤歸服無題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407章 麻煩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274章 厚葬之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04章 在真定第25章 開寶新政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383章 敞開談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75章 按*不動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56章 彌月之喜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40章 濮州案(3)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28章 檀州大捷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24章 交代第11章 請教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30章 小市民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1765章 三郡公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345章 剝削者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483章 南巡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68章 撤了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08章 先取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