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趙普北上

bookmark

五月的淮揚運河,煙波浩渺,水勢浩蕩,百里風光,無限美好。作爲溝通淮河與長江的運河,也是南北最主要的水道通衢,從來都是繁榮的。籙

尤其隨着政權的穩固,社會的安定,其經濟價值也日益凸顯,在大漢商品經濟大發展,南北貿易日趨旺盛的大環境下,運河更是成爲了一條黃金水道,國內沒有任何一條河段能夠比上。

南北的貿易往來,人口流動,東南財稅上京,淮揚運河都是必經之路。而五月正是運河最忙碌的時段,走貨的,運客的,官船漕運,南來北往,絡繹不絕。

千帆競渡間,一艘樓船破浪前行,這是一艘三層的客船,船身有些斑駁的痕跡,但裝飾很豪華。這艘客船,是有些來頭的,船隊背後的主人,乃是原東平王府,如今的盧國公府。

趙家在生意上的經營,一向很紅火,除了酒樓之外,航運是其支柱產業,不管是海外貿易,還是內河航運,規模都很大。

趙匡贊去世前,把趙家的產業拆分,留給後人,連女兒都有一份,而趙王妃趙鳶那一份,幾乎比得上幾個兒子,這顯然是在討好趙王劉昉,畢竟趙匡贊死後,能夠庇護趙家的,也只有劉昉了。

當然,作爲二十四功臣之家,大漢的頂級勳貴,趙家需要旁人庇護的情況很罕見,正常情況下,只要不亂來,都會太平無事。

在去年開始的吏治整頓運動中,趙家也難免受到衝擊,可以想見的,在趙家的商業版圖中,是不可能事事依規守法的,但風波再大,也難以動搖整個趙家,至少他們船仍舊不懈地在江河湖海上跑。籙

甲板上,是一片愜意的氛圍,大量的客人憑舷而望,盡情欣賞着運河風光,議論不斷,不時對周邊的環境指指點點。

三樓的一間貴賓房內,窗靈大開,釋放着熱意的陽光映照在窗邊的趙普身上,露出他那張蒼老但平和的面龐。

眺望窗外運河盛景,趙普心中不由生出些感慨,當初罷相南下之時,也曾經此路,如今北上再走一遍,這心情是大爲不同。

豔陽天下,水波茫茫,河面反射出的陽光,閃耀幾可奪目。當然,最動人心的,還得是河上岸邊的繁盛景象,這等氣象,最少有他趙普一份功勞,開寶盛世,他趙普是有大功的。

罷相後的這兩年,趙普一直待在江南,爲了不惹人耳目,沒有待在道治的江寧府,也沒有到富庶的蘇州,而是選擇了長江南岸的江陰縣,這裡人煙稠密,經濟發達,風光也不錯,適合頤養天年。周邊是蘇、常、潤這些富庶大州,同樣的,距離江寧也不算遠,也方便收到一些感興趣的政治消息......

像趙普這樣的政治強人,即便致仕了,也是不可能真正沉寂下去的,身處江湖,卻時刻惦念着廟堂。這兩年下來,表面上在歸養,閒雲野鶴,但趙普時不時地便會到長江邊上,或散步,或泛舟,或釣魚,但時不時地會北眺京城。他很少發表什麼言論,以免授人話柄,但北望的目光已然包含了一切。

歸養的這兩年,朝廷中發生的事情,趙普自然是時時刻刻關注着,作爲曾經的首相,朝中大小事也瞞不住他的,只要他想知道。籙

而各種消息傳到江南,趙普的心情也不免複雜。不論是榆林叛亂平定,還是安西戰爭,乃至是力度減弱但仍在進行的吏治整頓,都讓趙普感慨良多。

即便沒有他趙普,大漢還是沿着既定軌道在前行,他的作用,似乎並沒有那麼地重要。但同樣的,趙普又不由遐思,若他還在相位上,即便免不了一些風波,但亂象絕對會少些,朝廷的控制力會更強,這是趙普自信的地方。

宋琪、李昉、趙匡義那些人,宋琪短視、李昉迂腐,趙匡義才幹卓着,但爲人深沉,私心太重......在野之時,趙普算是把高居廟堂的那些宰相們鄙視了一個遍。

不過,如今情況又有所不同了,就在趙普以爲要老死江陰,等着子孫扶棺回薊之時,一道詔書突兀傳來,來自劉皇帝的召喚,讓他回洛陽。

內容很簡單,但足夠引發人無限聯想,而趙普那顆心也瞬間火熱起來,有如枯木逢春一般,充滿希望,滿懷熱情。

沒有多少猶豫,甚至都不裝模作樣,趙普便命家人收拾行囊,離開他的潯陽侯府,迅速踏上北上的路途。先取道潤州,轉水路過江,沿運河北上,三兩日後,去江陰越遠,原本已經平復下來的心情卻越顯複雜了。

來自洛陽的詔書內容很簡單,但越簡單,越顯示出背後的不同尋常。當然,以趙普的老謀深算,不會沒有察覺,心中也有所猜測,但仍舊沒有絲毫遲疑,義無反顧。籙

趙普今年已經六十五歲了,人雖老,但心氣猶在,若沒有機會也就罷了,然機會一旦出現,那也不會有任何猶豫,即便心裡知道,洛陽那邊等着他的恐怕是一件麻煩事。

老眼稍顯迷離地望着運河之景,趙普忽然想起了王樸,客船行駛的運河,可是幾經修復,但動作最大的,還得是當年王樸主政淮南之時。

那個時候,王樸除了安撫淮南百姓,發展生產之外,大部分心思都花在水害、溝渠的治理上了,除了洪澤工程與龜山運河,這邗溝的修復也是一大亮點功績,至今淮南百姓仍舊得享裨益。

對王樸,趙普還是比較佩服的,個人爲政爲臣風格強烈,並且發揮到了極致,也深受劉皇帝信任。但是,趙普還是自詡要勝過王樸,畢竟,王樸也就留名一道,而他趙普卻是留名天下,爲相二十載,在歷代開國之初,有多少人能做到?

而在關鍵時刻,遇到大難題了,劉皇帝想到的,還是他趙普。唯一值得遺憾的是,他晚生了十年,出道也晚了,否則二十四功臣,必有他趙普一席之地,而不是如今區區一個潯陽侯。

當初劉皇帝本是打算封公的,但顧慮時移世易,又存在一點打壓心思,再加上趙普的主動推辭,這才賜了個一等侯爵。

“我若是死了,陛下應該會追贈一個公爵吧......”想得入神,趙普腦海中忽然閃過這樣的念頭,思及此,趙普不由笑了笑,也自覺有些着相了。籙

自開寶年後,能徒以文治之功封爵的,可謂鳳毛麟角,寥寥無幾,而他趙普則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人,時代不同,待遇也不同,但歷史地位早已板上釘釘,當然,要是能更進一步是更好的。

“來人!”嘆了口氣,趙普朝外喚了一聲。

立刻有侍候的僕人入內聽吩咐,趙普問:“什麼時候到山陽?”

“約有半日的功夫,傍晚當至!”僕人答道。

“到山陽下船歇息一夜!”聞言,趙普點了點頭,吩咐道。

“是!”

哪怕急切欲歸,到了山陽,也得停一停,畢竟他的長子趙承宗如今正是楚州知州,這還是在他罷相之前安排的。籙

雖然距離江陰不算太遠,平日裡也常有書信往來,但既然路過了,總需要見個面,看望一番,問問情況,也見見媳婦孫兒。

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56章 是非第86章 發落南臣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4章 外戚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48章 教誨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6章 進士樓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3章 不宜擴大第474章 立場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487章 “驚喜”第55章 拉開序幕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341章 向錢看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180章 過鄴都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28章 下獄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26章 潘美守城第6章 進士樓第120章 折家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3章 田畔問對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2章 河東之患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59章 不知死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1章 柩前繼位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58章 回師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87章 秋後算賬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39章 長沙第52章 聯姻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01章 大整軍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331章 泰來樓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61章 晉陽來人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95章 玩陰謀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98章 溫柔鄉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22章 相互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