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西京風波

bookmark

對於史宏肇的積極,劉承祐是有些意外的。原以爲,會費些口舌,才能達成目的,沒成想,話都沒不用說透,史宏肇便自己主動攬下這差遣。對此,劉承祐自然是樂意之至。

“好,史卿不愧爲朝廷棟樑,國家干城,不避兇讎,勇於任事,敢於擔當。此事,朕便交由史卿全權處置!”一串的恭維之詞,更加滑溜地從劉承祐嘴裡吐出。

“一干奸賊,國家蠹蟲,臣翻手可執,將其整治。”史宏肇一擺手,語氣急躁。

“有史卿任事,朕可安心了!”劉承祐點頭說:“朕遣武德司吏,協助史卿。”

“不用!”劉承祐話音剛落,史宏肇很乾脆地拒絕:“有臣足矣。”

史宏肇,真的是給他點顏色,就敢開染坊的。對其驕橫,劉承祐的表情間並不能看出什麼反應,仍舊平和地說:“史卿不要誤會了,朕並無他意。只是武德司那些小吏,前期偵探已有些收穫,有其協助,想來可避免浪費史卿一些不必要的精力......”

劉承祐細心安撫下,史宏肇這才點頭應下,告退,風風火火地去了。觀其架勢,必然是要鬧出一個大動靜了。

讓史宏肇去處理此事,也不能算是沒安好心,只是讓合適的人辦合適的事罷了。劉承祐並沒交代處置辦法,一切任由史宏肇發揮,而以史宏肇平日裡粗暴強硬的辦事風格,可想而知,接下來會是怎樣一副場面。

出宮之後,自李少遊那裡得到名單,於史宏肇而言,事情便很好辦了。直接召集了四營的隨駕禁軍,在劉承祐的授意之下,統兵的馬全義也很乾脆出兵支持。別看史宏肇還是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禁軍高級將帥的第一人,但脫離了東京,隨行的兵馬他根本調動不了。

很快,兩千餘禁軍,在史宏肇的安排下,大張旗鼓地照着名單,上門,抓人,抄家。如此大的動靜,使得西京上下,人人側目,若不是禁軍受命,嚴格地維持着城中的秩序,只怕還以爲又鬧兵變了。

其後方知,是史都帥接到舉報,有官員勳貴違法亂紀,爲禍一方,經查證確鑿屬實,故派軍執法......

這等理由,簡直漏洞百出。倘彼等有犯事,自有府州縣御史臺,何勞軍務治理,直接派軍隊捉拿執法,既然不通情理,也不合規矩。但是,而今的大漢朝,本不是怎麼講規矩的,尤其在史宏肇牽頭執法的情況下。

三日之內,東京城內,四十餘名官員、豪強被拿下,名單之上,無一漏網之魚。下獄之前,還押赴洛陽市內,公示其罪,細數其惡.

可以發現,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些舊臣勳官,並且是那種名聲極差,貪暴無度者。看起來,史宏肇的整肅行動,是有理有據的。

但是,西京立刻便人心浮動起來,尤其是對那些前朝的遺老們。因爲若是自省,他們會發現,自己與那些被捕者,並不能好到哪裡去。

城中拿其人,於畿內,則派兵奪其地,佔其莊園,最重要的,釋其農民......

一番疾厲的動作下來,西京城中,怨聲載道,貴族、官僚人人自危。有官員直接求見劉承祐,欲告以史宏肇“爲非作歹”,彈劾其罪,可惜,哪裡能見得到劉承祐。

而這場“整風行動”,在史宏肇手中,也逐漸有擴大化的傾向,不止是名單上的人,抄家興起,他開始將目光投向其他熱,誰家地多,誰家宅富,就是其目標。

“史都帥,名單上的貪官污吏,基本都已拿下問罪,該收手了,適可而止啊。”京獄之中,李少遊找到正在審問犯官的史宏肇,嚴肅地對他說道。

瞥了眼被打得血肉模糊的犯人,史宏肇的風格,還是一如既往地強烈。

“適可而止?”受其勸,史宏肇先是一愣,隨即瞪向李少遊:“彼輩國家渣滓,禍國亂政,枉法害民,我恨不能將之盡數誅除,談何收手?爾不需多嘴置言,但觀本帥爲國家攘除這些禍害即可。”

史宏肇頤指氣使,態度蠻橫,李少遊表情立時陰沉了下來,沉聲質問道:“難道都帥還欲將西京官員,盡數拿下嗎?若惹得羣情板蕩,將事態擴大,導致朝堂不穩,屆時將如何收場!”

聞言,史宏肇也怒了,駁斥道:“我如何行事,需用你這小兒提醒嗎?你出言維護那些國賊,是何居心,莫不是與之同流合污?”

說着,史宏肇看向李少遊的目光中,竟帶着些“懷疑”。

見狀,李少遊也不壓抑着聲音了,與史宏肇講道理,顯然是講不通的。直接道:“官家有詔在先,不可盲目波及羣臣!”

誰料,拿出劉承祐,史宏肇仍舊不買賬,反而更加嚴厲地呵斥着:“小子無知猖獗,拿官家來壓我?”

不待李少遊張口,史宏肇繼續說道:“什麼不可盲目波及,簡直胡說八道,本帥只知除惡務盡!我所奉詔命,可沒有這一條,你莫不是矯天子之意,欲謀不軌?”

聽史宏肇之言,李少遊差點沒噴出一口淤血,早知這史宏肇驕橫難制,沒成想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如此地蠻不講理,完全不將他這個皇親,天子近臣放在眼裡。

神色陰晴不定間,史宏肇似乎沒心情與他在這兒糾纏,招呼着屬下,吩咐着:“來人,將這他給某架出去!”

“史宏肇,你不要太過分了!”聞言,李少遊直接怒聲道。

聽李少遊直呼其名,史宏肇又是一番喝罵,派部曲強行將他趕走。

趕走李少遊後,史宏肇一副淡定的模樣,絲毫不以爲意。李少遊什麼人,天子的寵臣玩伴而已,竟敢在他史都帥面前聒噪,大放厥詞,指手畫腳,簡直自取其辱。

灰頭土臉地被趕了出來,李少遊這邊是怒火中燒。

“欺我太甚!”李少遊怒罵了一聲:“我固知此人難制,卻不知此人如此難制!”

“都使。”見上司發怒,下屬的一名親事官小聲地問道,提出建議:“要不要彙報給官家?”

“那是自然!”李少遊當即回了句。

“屬下立刻去準備他的罪證。”親事官說。

史宏肇在辦事的過程中,可沒少肥私,所抄家財,所奪土地,所放丁口,可有不少被他自己吞了。還順便,奪人妻女以爲姬妾,母女同收,嘖嘖......真的是,沒有什麼顧忌,都被武德司的探子們記錄下來了。

被李少遊攔住了,只見他已經恢復了冷靜,瞥着京獄方向,說道:“他此番是奉官家之命,這些事情,可扳不倒他。”

說着,李少遊又冷笑了一句:“這鄙夫,身處火釜之上,猶不自知。”

“而況,其驕橫若此,官家能容他到幾時!”

“那我們現在當怎麼辦?”

“從現在開始,給我盯着史宏肇及其親戚、部曲,所有作奸犯科、不矩之行,都給我詳細地記錄下來!”李少遊雙目中閃過一抹濃重的陰鷙。李少遊的性子中,本有些睚眥必報,史宏肇此番這般欺他,是真將他惹怒了。

“本使還得進宮,真讓史宏肇肆意妄爲下去,屆時恐怕官家出面,都不好收場!”想了想,李少遊又嘆了口氣,上馬便往洛陽皇城而去。

對於派史宏肇負責此事的結果,劉承祐心中實則提前做好了預期的,故聽聞李少遊的彙報,倒沒有太過意外。這個人執法,突出一個暴力,突出一個蠻狠。當初自東京,以東京混亂,劉知遠詔令三衙(侍衛司、開封府、巡檢司)整飭,就以史宏肇的手段最爲酷烈,當然,效果也是最好的,不過卻是以樹朝廷之惡爲代價。

聽李少遊的彙報,史宏肇是欲將事情擴大化處理,繼續抓人抄家,劉承祐眉頭只是稍微凝了一下。他確實沒有給史宏肇畫一根紅線,任由他自由發揮。而劉承祐關注的點在於,在李少遊搬出自己的時候,史宏肇仍舊驕橫如廝......

“所獲如何?”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問。

“到目前爲止,奪田逾百頃,糧食近四千斛,釋農兩千餘戶,查抄錢帛價值過十萬緡......”李少遊稟報着,又平靜地補充了一句:“此皆臣暗中記錄,或有出入,具體如何,尚需具表上報。”

“收穫倒是不菲啊。”劉承祐輕飄飄地感慨了一句。

去歲契丹南寇,及其北歸,幾乎將中原搬空,這不過一年多的時間,這些貴族、官僚、豪強們,便斂得這麼多,這聚斂的功夫,顯然很到位。

“官家,史宏肇驕矜難制,手段狠厲,若由他繼續下去,恐至人心不穩,朝堂不寧啊!”李少遊,小心地勸告道。

聞言,劉承祐又琢磨了一會兒,說道:“再等等。”

卻是劉承祐心裡另有打算,史宏肇幹得太“出色”了,既如此,何不讓他再拉一些仇恨?

眼下,劉承祐一道詔書下,或可使史宏肇收手,穩住局勢人心。但是,劉承祐總覺得,還不夠,皇帝出手,得在更恰當的時候。

西京這場風波,就讓它再持續幾日。

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6章 “座談會”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6章 進士樓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14章 外戚第17章 武德司第18章 輕取江陵2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86章 戍卒之心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01章 大整軍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96章 橐駝兒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7章 風波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53章 交代後事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34章 亡國之族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133章 西征!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18章 棉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779章 四王畢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36章 迎奉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41章 西域戰況第295章 難第383章 敞開談第1764章 禁轎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152章 聽政3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380章 開寶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92章 定州事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28章 下獄第106章 敲打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67章 劉煦娶親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世宗篇51 皇太孫第482章 李氏第413章 分食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17章 機會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40章 濮州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