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

bookmark

大雨傾盆,瓢潑直下,像個莽撞的孩子,不知輕重地在世間肆意遊蕩,縱情嬉戲,道左的茶寮就是一個“受害者”。

三兩間土木屋,一頂破草棚,構成了一座簡單的茶寮,在道路岔口,卻是平日供旅人客商的主要歇腳處。

不過,在這風雨飄搖的鬼天氣,茶肆客人也不多,有也只是臨時避雨者。但不打緊,老皇帝這波人了,足夠彌補店家雨水帶來的生意損失了。

而老皇帝這些人,也從一開始就引起所有人注意。也實在是隨行的衛士們,氣勢太足,眼神太冷酷。這麼大的雨,雖然戴着斗笠,披着皮蓬,但站在雨幕下,都不帶動彈的。以店家的見多識廣,這等人,不是貴人就是強人。

店家心裡很肯定,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在當前這個關口,敢如此堂而皇之攜帶兵器趕路的,沒點身份怎麼可能。

皇帝駕臨申州的消息,在這民間早就廣爲流傳了,這等要緊時候,州縣兩級差役都不敢大意,就連各鄉各村的里正,都爲鑾駕駐幸泰康宮期間的和諧穩定賣着力。

就是這簡陋茶寮的店家,也得感謝聖駕南幸,自從皇帝駕臨申州,他這茶舍的生意明顯好了,客流量肉眼可見地增加。若非皇帝駕臨帶來的影響,羅山縣哪來這麼多往返信陽的人,還走陸路。

沒有店家使小心思的機會,上了一碗茶後,便被趕回茶房去了,兩名衛士則牢牢把住門口,不準任何人進出,免得影響了老皇帝的心情。

而老皇帝此時的心情,哪裡能好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再次打斷了行程,自進入羅山縣,不到兩天的時間,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就彷彿,頭頂這片天也在阻止老皇帝去走訪民間,怕他看了、聽了生氣

在雨水的沖刷下,茅草搭建的篷寮震動不已,外邊路面的積水泥濘而渾濁,密集的雨點藉着風勢打在臉上,還有些生疼,身處這樣的環境,每個人身上都瀰漫着一層水霧。

就連老皇帝自己,衣裳都沾溼了一塊,看得胡德也好、隨駕太醫也好,都擔憂不已。就老皇帝如今的身子骨,受這兩日趕路折騰都勉強,哪還敢淋雨啊,這要是出了什麼問題,他們這些人,哪裡擔待得起。

只是,老皇帝就是倔強,就是頑固,連屋都不肯進,也不知在堅持什麼,就坐在那兒等着趕路。一張桌子上,就擺着一碗茶,茶湯上還冒着有別於雨霧的熱汽,茶葉本地的羅山茶,味道聞着也還不錯,但也只是擺着看。

老皇帝出行在外,一應進食飲水,一律不用地方供應,嗯,怕來源不明。只是既然進了茶肆,又借了人家的地盤避雨,點碗茶也是應該的。

邊上,王欽若還恭敬地候着,嘴裡還和老皇帝講着羅山的氣候環境,說什麼夏季多暴雨,秋冬多旱澇,而老皇帝關心的,只是什麼時候雨停,好起行。

眼下,老皇帝還真恢復了些年輕時候的風采,越磨越勁,越挫越勇

大概在晌午時分,這場暴雨終於畫上了休止符,沒有絲毫耽擱,老皇帝招呼着便要起行。走出茶肆,溼淋淋的泥地上散落在腐敗的草稈,一踩便沾在鞋底,當面就是一個三岔路口,一條是已經辛苦走了一天多的官道,一條則佈滿青草的小路。

注意到老皇帝的眼神,王欽若立刻解釋道:“沿此路往北,通往縣城,沿途鄉里甚多,羅山縣主要人口及糧食產出多集中於北邊。小道則通往山嶺,也有一些村莊,住着一些山野小民,不好管教”

“往南!”沒有絲毫猶豫,老皇帝直接道。

聞言,王欽若趕忙勸諫,道:“陛下,夏季多雨,山路逶迤難行,又時有山洪、泥石,危險叢生,官人萬金之體,懇請不要涉險!”

一旁的李繼和聽了,本就嚴肅的面龐更添憂慮,雖然纔出行不過三日,但他這個護駕將軍頭髮都快熬白了,巨大的壓力始終籠罩着他。

此時聽老皇帝準備不走尋常路,立刻便急了,也跟着勸說道:“陛下,恕臣多嘴,還是往北走吧!”

老皇帝若是聽勸的人,就不會出現在此處了,瞥了李繼和一眼,看得他脖子微縮,又瞧向王欽若,道:“有百姓長居於此,怎麼我連走一趟都這般多顧忌?還是有什麼,是你們不想讓我看的?”

“臣不敢!“王欽若連忙表示。

“出發!向南!”

馬匹牽來,胡德扶着老皇帝上馬,一行人迅速準備好,很快便出發沿小道往南去了。王玄真刻意落後了些,一張沉靜的臉上露出少許無奈,老皇帝這突然改道,他在羅山縣城方向的準備也就白費了。

對於老皇帝的私訪,武德司同樣做有準備,當然,他主要考慮的還是老皇帝的安全問題,老皇帝的安危若是出了問題,他們這些人,誰也逃脫不了關係。

“司使!”站在茶肆口,只是朝外邊招了招手,也不知從哪裡鑽出兩個人,十分麻利地奔到王玄真面前拜道。

王玄真不囉嗦,直接指着南邊小路吩咐道:“把你們的人,撒到南邊去,將南面所有的山村、鄉里都給我摸一遍,其他問題我不管,要是鬧什麼亂子,驚了駕,你們也就不用再來見我了!”

“是!”聽此言,二人頓露凜然,再拜領命,匆匆而去,很快就消失在眼簾。

深吸了一開口氣,王玄真望了望南邊層層鋪開的山野,也上了馬,領着幾名下屬,追趕老皇帝一行而去。

待這羣不速之客走遠了,店家方纔出來,眼尖,一眼便盯上了桌子上放着的一小錠銀錢,標標準準的一兩,就他這茶肆,還從來沒有收過銀錢。這一碗茶,值!

而茶肆中的其他客人,這個時候也開始議論起來了,畢竟在這等小地方,老皇帝那一行人,實在格格不入。並且,有人直接猜測,會不會是京城的貴人到這鄉下找刺激來了

事實上,老皇帝的所謂微服私訪,只是不過是陣仗小了些,但對於地方,還是驚訝得一片雞飛狗跳。在距離茶肆以西十餘里的地方,兩個營的禁軍也正在樹林邊收拾臨時搭建的雨棚,由慕容承泰親自率領,綴於聖駕之後,以作保障。在收到前方變道的消息後,也緊跟着下令起行。

微服私訪,本質上,還是一大堆人,陪着老皇帝隨心盡興,只不過不那麼地張揚罷了。

羅山縣在地理上是層次分明的,緊挨着大別山脈,南邊是一片山地,向北延伸開一塊丘陵,丘陵與北部平原間還夾着一條壟岡,海拔不高,斷斷續續,但綿延大幾十裡。

老皇帝造訪的,也正是這片壟岡區域,總不能真往山區裡扎吧

沿着狹窄的小道趕路,越往深處,越是狹窄擁擠,曲折難行,所幸起伏不算大。壟岡之上,由高往低,還鋪着一塊塊梯田,越往下,數量越多。

時值夏日,麥子已然黃了,因爲雨水的緣故,顏色看起來暗淡了些,但望着那片片只帶成熟收割的麥田,老皇帝的心情也跟着好轉幾分,金燦燦的麥田,總是能給人帶來愉悅感。

沿着壟岡行數裡地,靠近一道岡,岡上明顯是一座村落聚居,從岡下都能觀察到人煙氣息。不加猶豫,老皇帝帶着人就上岡,準備進村。

村子名叫九村,據說村中村民有九姓,當然,實際有十姓,多出來的那一姓,便是村中最大地主石家,還兼任着里正

一個讓老皇帝沒想到的,剛到由碎石累成牌坊的村口,便被攔下來了,一名年輕人,領着幾個麻衣粗漢攔住。

由王欽若進行交涉,說主人郊遊打獵,天色已晚,不便返回,打算進村借宿,希望行個方便。可惜,王欽若卻小瞧了這山野小民的聰明,下了半天的雨水,打什麼獵?以九村不接待外人喂由,堅決拒絕。

幾番交涉,對方口條很嚴,態度就是不鬆,就連王欽若使錢,都沒用,頑固得讓王欽若都忍不住暗罵,羅山縣下,怎會有如此刁民?

皇帝想進村,還能被攔住,文的不行,就來武的,李繼和帶人往上一逼,眼見他們勢衆,也明顯不好惹,放了句狠話就躲回村裡去了。

然後衆人方護送着老皇帝,往村裡去,岡上很平,容納的村戶還真不少,放眼望去,都能見到幾十戶。等進村了,讓老皇帝一行感到尷尬的事發生了,沒有一家願意接待,過分的,連個回聲都不給。

更過分的還在後面,沒拜訪幾家人,伴着一陣鑼聲以及密集的喊聲的,從四面八方涌出一干村民,各個手裡拿着農具、木棒,甚至還有帶刀的,一齊逼上來。

驚得李繼和差點把“護駕”喊出來,所幸,對方目的很明確,只是想把這些來者不善的外鄉人趕走,倒免得衛士們開殺戒。

於是,在所謂的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老皇帝被灰頭土臉地趕出了九村。

走出村口之時,老皇帝的臉色十分精彩,說不出是憤怒還是什麼,回頭望了望這座壟岡小村,若有所思。

把王欽若叫到身邊,老皇帝輕聲問道:“此間民風,就如此兇悍,此間百姓,就如此不近人情?平日裡就是這般待客?”

陛下啊!王欽若心中呼喊着。也瞧瞧您與隨從們的氣勢,像是一般人嗎?

“此間閉塞,恐是我們這些許人,驚到了村民!”王欽若小心地道。

“是嗎?”老皇帝凝視着王欽若,語氣中帶着點懷疑。

王欽若哪裡受得了這眼神,擦了擦額頭的汗,又道:“臣猜測,或許還另有原因”

“講!”

第1章 柩前繼位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273章 雲州遂破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137章 整編事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375章 少林寺第492章 事發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811章 歸來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36章 迎奉第6章 進士樓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1768章 崩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465章 遼奸第82章 矛盾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243章 總結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97章 隰州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811章 歸來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78章 祭拜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2章 河東之患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241章 “戲言”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247章 視察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761章 新問題第2章 分食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695章 袁家莊第311章 舊識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459章 挫折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773章 質問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3章 考校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11章 大典日第406章 調任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247章 視察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68章 忠奸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