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蘇逢吉案結

bookmark

新官上任三把火,隨着尚洪遷新帥上任,在樞密院的輔助之下,對東京禁軍,展開了一次調整。基本上就是按照劉承祐的訓示,主嚴肅軍紀,加強訓練,以及針對各軍的將校進行了一波小規模的調動。其中,史弘肇、劉信信服將校,或平調他部,或外放州鎮。

而尚洪遷,別看他此前的存在感不強,威望不高,但此人名聲還是不錯,至少沒人厭惡之。當然,真正奉命統制禁軍,嚴肅軍紀之時,尚洪遷的手段根本不軟,只是不似史、劉那般狠戾過火罷了,有犯法之軍校,依軍法處置而不容情。

還是那句話,在這個虎狼橫行的時代,能自軍中打拼到將帥高位,哪有全憑運氣的。縱使尚洪遷能纔不足,“與世無爭”,又豈能將之純粹地當個“老實人”看待?

在禁帥之職花落有家之時,虛懸了許久的開封府尹,劉承祐已議定了人選。一個出乎許多人意料的人,被他養在東京參議朝政的盧國公侯益。

劉承祐本沒有任皇兄、皇弟的意思,原按其想法,是要選一個有爲的能臣,以判開封府事。劉審交、景範、李轂、武行德幾人,都在其考慮之中,這幾人,也是少數在劉承祐眼中有治開封府的能力人。

劉審交與景範,一個汝州都還沒治定,一個身肩鄭州屯務,更何況,劉承祐能一言將景範提拔爲鄭州防禦,卻不能一下子委之以開封府事。

李轂,這個去歲在河北歸附劉承祐前朝舊臣,雖然相知不深,但經過前番幾個月的共事,但其能力還是經得起考驗了。劉承祐繼位之時,將之拔爲成德觀察使,掌恆、冀、趙、深極北部州縣民政事務,督促農事。這段時間下來,幹得不錯,根本走不開。

至於武行德,此臣給劉承祐的印象十分好,此前將之調離小有民望的河陽,也沒有任何抱怨之言。不過其也是才移鎮徐州不久,於情於理,劉承祐也不好再對其做什麼折騰,即便以開封府委之。

思來想去,在召侯益諮之以大漢西面事時,劉承祐對這個“老泥鰍”動了心思。

就如尚洪遷一般,對用侯益,劉承祐抱有差不多的心思。只是不同的是,侯益這老兒滑溜精明,用以主開封府,應當會很順手。

當然,並不是說大漢沒有其他能力足夠的人才了,大漢朝養着不少新舊官員朝臣,但是,資歷夠、名望足、能力高還能讓劉承祐放心的,那就沒幾個了。

而劉承祐既求有爲,作爲聰明人的侯益,被放在開封府尹的位置上,會碌碌無爲地混日子?對此這點,劉承祐還是抱有一點期待的。

......

“嘩啦啦”的動靜響在殿中,那是奏章被用力拋擲的聲音,緊跟着,是劉承祐飽含怒氣的質問聲:“這天下還是朕的天下嗎?近畿之地,面對朝廷詔令,仍舊充耳不聞。如此蔑視朝廷威嚴,真當朕年幼可欺嗎?”

劉承祐站在御案前,目光駭人,大發其怒,冷冷地掃視着殿內宰臣。宰臣們都坐着,不過估計坐得不似表現出來的那般安穩,各個面無多餘的表情。

這,還是劉承祐登基以來,頭一次發這麼大的火。

劉承祐發怒的緣故,在於月初西巡還朝後的詔令落實執行問題。朝廷明詔廢止過往一應雜稅,嚴禁大漢各道州官員私徵,詔傳天下,有從之者,自然也有置若罔聞者。

而今日,劉承祐收到李少遊的彙報,近畿州縣,有官吏無視朝廷詔令,仍課重稅,斂財擾民。然後,劉承祐便在這場御前會議上,以一場大怒開始。

“陛下請暫息雷霆之怒。”楊邠站了出來,態度強硬地說:“地方官員將吏,或有不肖者,罔顧朝廷詔令,正當加以處置,以儆效尤,重振朝廷威嚴!”

“臣附議。”王章出言贊同。

緊跟着是一片附議之聲,畢竟,犯事的都是一些基層的縣鎮將吏拿來立威,是沒有多少心理壓力的。再者,看天子的反應,朝廷不拿出反制措施,豈能幹休。

果然,劉承祐直接嚴厲的說道:“京畿諸州,一應違令職掌官吏,盡數問責罷免。楊卿,地方官吏,多粗暴之輩,罷黜之職,由東京抽調朝官以知其地!另外,再發政令,傳以諸節度,令其嚴格落實!”

“是!”楊邠應下。

朝官知縣,這是劉承祐用以加強朝廷對地方影響與控制的手段了。當然,就眼下的情況,也暫時只能對近畿等朝廷直轄的州鎮折騰了。對於那些無視制命的官員,別的方鎮,暫時莫及,但在天子腳下,由得彼輩猖狂?

對於此事,劉承祐大怒的反應,明顯有些大了,有種用力過猛的感覺。事實上,也正是這樣,在降制之時,對這樣的情況,劉承祐便有所預料。這天下亂了幾十年,就是這鳥樣,要是朝廷一出政策,地方將吏都能盡心執行,那纔有問題。

劉承祐發怒,是一種姿態,能高着聲音於宰臣面前發其威,這也代表着權勢地位在不經意間的變化。可以說,如今劉承祐這個少年天子,基本擺脫了宰臣們的壓制。

發泄過後,劉承祐又恢復了平日裡的那副肅重姿態,冷靜內斂,可以好好地議事了......

“陛下,經三衙會審,罪臣蘇逢吉之案,可結案了。”議了議糧食、鹽鐵這兩樣關乎朝廷財政命脈的要務之後,楊邠向劉承祐稟道。

“哦?有結果了?”劉承祐瞥楊邠一眼,故作驚訝。

對於蘇逢吉案的推鞫之事,劉承祐實則早就有所耳聞了,這件事請在東京影響不小。楊邠親自於開封府審之,兩個死對頭,在公堂上還有一番精彩的“辯論”。哪怕身處囹圄,處詰罪狀態,仍舊張狂地很。又或者,居大難之際,大徹大悟,明白是皇帝想要對付他,自覺前途晦暗,破罐子破摔。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而在審案的過程中,楊邠命人佈告東京官民,針對蘇逢吉,凡有冤屈者,皆可於開封府舉告訴冤。此告一出,竟惹得東京羣情紛涌,一日之間,上府揭發者竟有形形色色上百人。而其間,最讓人意外的,是許國公母子。

對於其間的“精彩”,劉承祐同樣有所耳聞,挺意外的。他都有點想見一見那“花見羞”的衝動,竟惹得蘇逢吉吃豹子膽,按捺不住覬覦之心......

“經臣等共議,蘇逢吉所犯之罪,名例清晰,列有死罪十四條,皆證據確鑿,依刑律,當處以寸桀極刑!”楊邠冷着一張臉說道。

聞其言,劉承祐只是點了下頭,楊邠還真是沒有一點留情的意思。琢磨了一會兒,劉承祐看向其他人:“諸卿覺得如何?”

第338章 爭執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80章 饒樂國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100章 梁山濼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480章 “新對策”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24章 辭表第62章 禍福之間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82章 不手軟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201章 捐資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157章 提親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73章 道府之爭第214章 荊湖之策無題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80章 春夜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1章 請教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46章 郭榮奏事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62章 奸宦昏主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157章 提親第5章 春闈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61章 趙二爲官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133章 西征!第2章 分食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188章 後續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62章 緊鑼密鼓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740章 農民苦第114章 大朝會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76章 視察第139章 韓常案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297章 新山陽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144章 兩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