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火油彈

bookmark

當然,換作任何一個稍有野望與志向的人,處在郭威的地位以及後漢的國情環境下,都會走到郭威那一步。天予不取,必受其禍,並不值得罪過。

而今,雖然大漢周遭的環境似乎更加惡劣,但內部可就穩當多了,在劉承祐煞費苦心經營下,權力在手,軍政也基本在掌控。

在這樣的局面下,只需正常發展,郭威在朝中,也只有當劉承祐的忠臣。

大營東南方向,是一大片山嶺,屬中條山支脈。其中幾座坡地,與周遭成片的林木相比,顯得光禿禿的,僅餘一些凌亂的樹樁、枯木、雜草,都被砍伐用以河東城下的寨壘修築了。

而其間,煙熏火燎的,濃煙一片。

在坡地下,隔着近三十丈的距離,擺着幾架砲車,就是拋石車,只是此番投的不是石塊,而是一些特殊處置過的陶罐。顯然,這是一個臨時的武器試驗場。

負責的將領名叫李韜,四十來歲,深眉濃髯,爲龍棲軍都校,屬馬全義麾下。

“陛下。”劉承祐御臨,其人立刻帶着幾名下屬迎了上來。

“試驗如何?”劉承祐望着遠處坡地上的煙火狼藉,嗅着空氣中嗆鼻的味道,隨口問道。

“請陛下觀察!”李韜不廢話,直接被拜請道。

劉承祐就是欣賞這種幹練之風,點頭撤得遠遠的,看其演練,很熟悉的畫面......

將陶罐置於擲彈帶,點燃,拋石機旁,小隊長令旗一下,五十名士卒呼喊着口號,一齊發力拉動炮索,“炮彈”遽然起飛,朝遠處的坡地高速衝去,遠遠可視,墜地,罐碎,一地火焰,猛然爆發。升騰的火焰,熊熊燃燒,印入瞳孔中,隔得雖遠,但劉承祐能感受其間的熱烈火毒。

這火彈,便是在劉承祐的授意下,由軍器間製作的。以甕罐爲容器,內置膏脂等易燃物,當然最重要的,猛火油。

在這個時代,猛火油在軍事上的應用已經很常見了,不過基本都是用作守城防禦之用。知其情,劉承祐前番提出在進攻端將之利用上,在拋石機的使用已經大行其道,改制火油彈也不難實現。

劉承祐雖然不會製作,但僅僅是描述了一番物狀與效果,難的是如何控制點火後的時間,經過數月研製試驗,軍器監的工匠們還是給製作出來了。

這便是軍中“火炮”的由來。

此番,是在實攻河中前,再進行試驗,原本是想往城裡發射幾炮的,但爲了出其不意,忍住了。

發此火彈的拋石機,乃雙梢拋機,可將二十市斤的石彈,拋射八十步遠的距離,換上稍輕的猛火油彈,則更遠。

以火油彈的危險程度,爲了保護操作士卒的安全,發射的陣地都需特殊構造,拋石機後,設以沙坑。在此前的操作之中,已經出現了幾次意外。猛火油這種烈物,沾上就討不了好,下場絕對悽慘。

而以人力牽動器械,經驗配合很重要,在這段時間以來,爲了操作砲車尤其是危險程度高的“火炮”,劉承祐單獨調動了上萬軍士操練,合練施力,基本上當作“炮兵”使用。

“自寨中仰拋,應當能拋至河東城上吧!”劉承祐稍微比劃了一下,問李韜。

李韜一臉的確信,保證地答道:“回陛下,河東城雖堅固,卻不夠高,大軍寨壘已逼前,立陣於其間,猛火油彈輕鬆可達城頭!”

基本上,這火油彈只要砸上城頭,爆發出來,自威力便不必多慮了,那將是一副煉獄般的場景。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要加強士卒的訓練,不可出了差錯!”劉承祐吩咐着:“同時,做好防備措施,倘有意外,要有及時處置應對之法!”

“請陛下放心!末將等已依命而作預防!”

“只可惜,這火油彈太少......”劉承祐不禁感慨了一句。

西征之前,軍器監之儲備,耗盡所擁猛火油,也只製作出了四百來顆火油彈。擺在河東城下的那些砲車,更多的還是用來發射石彈的。

看着那需要四五十人才能發射的拋石機,劉承祐又呢喃了一句:“還有待改進吶......”

————————

御帳中,劉承祐認真地閱覽着來自東京的奏疏,遠隔千里山水,他也只能通過奏章瞭解東京朝堂的動態了。

親征在外這段時間以來,東京整體還算平穩,劉承祐臨走前的安排還是起了效果,王章、郭威等大臣也算盡心,最重要的,太后李氏時不時地露面,穩住人心。

而東京的軍政,近來主要在三件事上。

其一自然是繼續籌措糧械,輸送前線,支持劉承祐平叛,這是眼下大漢最緊要的事。

其二是幽州方面,聞李守貞叛,漢廷調集大軍平叛,契丹人終究沒能忍住,出兵南伐幽州了。說起來都有些諷刺,李守貞積極聯絡的盟友們,夏州、西蜀、南唐都還沒有動靜,反倒是沒聯繫上的契丹,發兵“支持”了。這一回,不是耶律阮親征,而是遣北樞密使耶律安摶將兵南下。朝廷以盧龍、成德、橫海三節度,自守其地。而自北面的消息來看,遼軍更像是南下打草谷的,畢竟南邊,秋收將至。

其三,則是秋收事宜及秋稅的徵納事宜了。“錢糧”二字,是讓大漢朝臣們尤其是三司,操碎了心。

另外,稍微提了一下的,是制舉的情況。按照出徵前,劉承祐定下的時間,他應該趕不回去的。蘇禹珪問以考題事,其他考校方向劉承祐不管,但以“乾祐新政”回覆,命考生作一策文。

放下手中那封關於朝廷秋收籌備的奏疏,劉承祐平靜的面容間浮現出了一絲微妙的疑慮。戰爭對於農事的影響,還是太大了,發兵平叛,動員的又豈止河中這邊的十數萬軍民。眼看秋收將至......

“還是得儘快破了李守貞啊!”劉承祐目光中泛着堅定。

不過有一點,秋收將至,軍前糧秣的徵集,倒可緩解不少後方的轉運壓力。河中下屬諸縣,今歲秋,看起來仍舊大熟。也算因糧於敵了。

思慮間,扈彥珂入帳覲見,一張嘴,便給劉承祐帶來一則好消息:“陛下,賊河西寨事已有進展!”

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364章 過韓府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54章 繼續忽悠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39章 韓常案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100章 梁山濼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27章 皇城司第83章 抉擇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36章 虒亭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126章 冬至宴2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99章 北使南歸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86章 戍卒之心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18章 蒲陰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374章 善待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384章 反響第3章 田畔問對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380章 饒樂國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18章 侯益第265章 楊無敵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344章 打個賭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304章 楚州第24章 人事調整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28章 澧陽之戰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274章 厚葬之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62章 緊鑼密鼓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30章 湖湘之治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83章 降將第379章 蕭思溫第218章 走私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25章 冬至宴第138章 破寨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162章 薨逝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