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賞

bookmark

北哨那點小衝突發生之時,劉承祐正在慕容延釗帳中與之敘話。名將就是名將,並不多長的時間,這龍棲新編第四軍已被其調教得有模有樣,雖然還算不得強兵,但也初具其形。

聽聞刺史薛瓊親自押送物資來營,劉承祐有些意外,派人接收的同時,親自於軍帳中接見他。

在當日初南下之時,劉承祐便已見過薛瓊。此人在民間的官聲口碑並不好,性格暴躁,爲人霸道,待下苛刻,貪黷財貨,親戚也多有欺壓良善的行爲。

但是,有一說一,縱使有諸般缺點,遼州在薛瓊的治理下,整體民生偏安,百姓算不得阜盛,日子卻也還能過得去。在這個戰火連年的時代,對於普通的黔首來講,能夠過得去的日子,已分屬期求,故遼州治下,還算平靜。

而在薛瓊治理的這幾年中,遼州府庫漸增,對晉陽那邊,也上繳了不少,頗得劉知遠歡心。劉承祐領軍南來,後勤輸送多仰其力,這樣的實幹之才,足以讓劉承祐忽略掉那些缺點。

況且,那些缺點,算不得什麼大問題。比起那些一味以公肥私,無節制壓榨盤剝生民的官、將,這薛瓊還算有些“底線”的。所以,劉承祐對薛瓊的態度,還算和善。

“殿下,下官此次所攜輜需,有陳糧十二車,米麪三車,被服鞋履五車,草料三車,另有油蠟雜物兩車,豬羊十餘頭......酒水,因殿下軍令故,未敢運來。”軍帳中,薛瓊親自向劉承祐彙報了一番。

身份的加成作用是很大的,在劉承祐面前,薛瓊沒有一點倨傲,低眉順眼的,說話間,眼神不是偷偷瞟向劉承祐。只可惜,瞧見的只有那張過分平靜的臉。

聽其敘完,劉承祐點了下頭,頓了頓,方纔平淡地說道:“有勞薛使君了!”

“不敢,都是下官該做的。”薛瓊趕忙應道。

“算下來,這已經是第四次輸送輜需了!”劉承祐露出了一副審思的神情,琢磨了一會兒,問:“已經超出晉陽調度之需了吧......”

“殿下英明。”聞言,薛瓊臉上掛着點討好的笑容,解釋道:“此次是下官自遼州府庫出資採購,又有本州名望、商旅,獻捐資財,以助大軍。”

平靜的雙目中閃過一絲波動,審量的目光再度落於其身上,那冷測測的眼神,很容易引起不適。待看得薛瓊侷促不安了,劉承祐慢聲說:“薛使君,有心了。”

“殿下率河東虎師,以討契丹,拯溺萬民於水火,下官等自當鼎力相助,以資王師!”這些大義凜然的話,薛瓊倒說得挺順溜。

劉承祐卻無心聽這無甚營養的言論。劉承祐心裡也清楚,那些捐獻資財的遼州名望,恐怕不會是自願的。也許,薛瓊自己還截留了一部分。不過對此,劉承祐並沒有深究的意思。

想了想,劉承祐說:“薛使君辛苦了!軍中不便,且於虒亭鎮中歇息。”

“是!”薛瓊很識趣:“下官告退了。”

不過在告退之際,雙腳沒有挪動的意思,臉上卻稍顯刻意地露出了猶豫表情。

見狀,劉承祐隨口說:“使君還有何事?”

“不知龍棲第四軍指揮使,是何人?”薛瓊問道。

在劉承祐目光示意下,慕容延釗站了出來,拱手向薛瓊:“末將慕容延釗。”

上下打量了慕容延釗兩眼,薛瓊輕笑道:“慕容將軍治軍有方,麾下官兵皆忠於職守,實令下官感佩不已。”

聞言,慕容延釗臉上有些意外,對其誇讚,有些不明所以,應和着說:“使君謬讚,末將愧不敢當。”

劉承祐卻聽出了點意味深長,開口道:“薛使君這話裡,似有弦外之音,直言便可。”

薛瓊一下子變了臉,對着劉承祐長身一揖,語氣鬱憤地訴起了苦,將北哨臨檢那點事講了一遍。

聽完其敘述,劉承祐眉頭輕微地蹙了蹙,偏頭對慕容延釗吩咐道:“去查查,是否如薛使君所言。”

“是!”慕容延釗瞥了薛瓊一眼,應命而去。

而注意着劉承祐的表情,似乎有了少許嚴厲的變化,薛瓊心中微喜,繼續憤憤說道:“軍規軍紀,下官也能理解。對外來人員,可疑之人,自當善加盤查,以備不測。但州中押送之人,來往非止一次,何需次次盤查,如此豈非多此一舉,刻意爲難。而在下官表明身份的情況下,那都頭楊業與其下屬,仍加折辱,還口出威脅之語......”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下官受點委屈沒什麼,然所運輜需,關乎軍情戰事,遷延之下,誤了時辰,下官可吃罪不起。況且,若龍棲軍士,人人如此,下官恐其敗壞殿下您的威名啊......”

劉承祐默默地聽這薛瓊倒苦水,等起講完了,方纔回過神一般。略作沉吟,擡手安撫:“底下人確實是過分了,薛使君受委屈了。這樣,你暫且入虒亭鎮歇息,孤調查清楚,一定有所交代!”

“謝殿下!”得到了劉承祐肯定的答覆,薛瓊這回很識趣告退了。

待其退下,劉承祐快速地眨了幾下眼睛,淡淡地說道:“才知道,我,竟然還有些威名......”

“殿下早已聲揚河東,自有威名。”張彥威嘿嘿附和一句。

沒有多久,慕容延釗歸來了,行了個禮,報告說:“殿下,末將尋楊業詢問,一切如薛刺史所言。”

“這個楊都頭,聲名在外,膽子確是不小!”劉承祐語氣中透着點玩味。

第四軍中屬於“先天不足”的,兵力不過五百來人,故直轄四個百人都。而四名都頭,就以楊業最爲悍勇,其所率第一都也是戰力最強的。楊業的名聲,在第四軍中,已經很響亮了。

有點把不準劉承祐的態度,慕容延釗卻是忍不住出言維護:“殿下,楊業嚴格聽從軍令,忠於職守。反倒是那薛刺史,前倨而後恭,還差點強闖軍營......”

見慕容延釗語氣稍急,劉承祐揮手止住他,吸了口氣,扭頭問隨侍在側的郭榮:“你怎麼看此事?”

“如薛瓊之言,若龍棲軍士,人人如此,那......天下大可去得!”郭榮肯定地答道,語氣中掩飾不住讚許。

“如何處置楊業?”

“何談處置?楊業與其部下,殿下當賞!”郭榮接着劉承祐的話,鄭重抱拳。

“那就賞!”劉承祐以更快的速度果斷接口。

此時,張彥威開口提醒劉承祐了:“殿下,您方纔可是答應那薛瓊,給他一個交代的。”

“此事好辦!”劉承祐說:“一併賞賜即可。”

“殿下打算賞什麼?”張彥威有些好奇。

“楊業與其部下,由慕容指揮使,備些肉食,替我撫賞嘉勉!”

語氣稍頓,劉承祐摸着光禿禿的下巴琢磨了一會兒,看向郭榮:“至於薛瓊,你晚點,拿一份初定的龍棲軍法,給他送去!”

聽劉承祐的安排,帳中三人不由互視了一眼,很快,露出了點淺笑。

“是!”

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55章 山上山下第7章 恩賞問題第14章 腹黑之謀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37章 新政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14章 大朝會第61章 晉陽來人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236章 母、妻、子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406章 調任第89章 破財贖罪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492章 事發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63章 武德奏事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7章 武德司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第98章 軍心可用第297章 新山陽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54章 病虎獠牙第45章 靖江軍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342章 殺肥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4章 腹黑之謀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07章 殿試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68章 二次北巡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334章 交待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323章 鬥法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78章 召還二郎?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393章第71章 北齊鎮第44章 太后相召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70章 大禮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59章 亂情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68章 撤了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96章 言官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380章 投漢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40章 荒唐太子第248章 兩戰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