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郭威支持穩

bookmark

天子這話裡,似含隱喻,郭威感受到了,眼皮子擡起,兩道目光接觸了一下,即避開。

郭威拱手,姿態放得很低,道:“有此殘軀,勞陛下如此關懷,臣感激涕零!”

“都在郭卿府中了,若是再似朝上那般拘謹,那可就太過無趣了!”揚了揚手,劉承祐做出一副放鬆的姿態,低身側躺在鋪陳於園圃中的毛毯上。

語氣卻不自覺地鄭重了起來:“朕即位以來,力行改革,銳意進取,雖談不上嘔心瀝血,卻也未嘗廢怠。礪劍三載,今已至利刃出鞘,止戈天下之時。國家正當非常之時,軍政戎機,還需一個能望卓著之臣,樞密院那邊,正待郭卿還衙,以典其事!”

天子的意思,已然很明顯了,而再度迎上劉承祐坦誠的目光,郭威稍微猶豫了下,而後在劉承祐注視下,起身跪倒,稽首敬拜:“如陛下不棄此殘軀,臣願效勞!”

原以爲,郭威會故作矜持,推辭一番的,沒想到他這般痛快,態度還這般恭順,令人愉悅。不由得對郭公再高看一眼,甚至於劉承祐在想,自己臨門之時,郭威恐怕就知道自己將復出了吧......

親自將郭威扶起,接下來的談話,可要正式多了。劉承祐終究不可能親下郭門,就爲了來蹭一頓烤肉。

還是由郭威主動問起:“契丹大舉南侵,寇臨北邊,朝廷也發兵,據聞陛下也將親征。此時正當軍情急切、局勢緊迫之時,陛下有召,着一中官宣詔即可,臣即奉命,何勞陛下抽暇親至?”

“朕心中煩悶,此番出宮,既爲散心,也是有事求教於郭卿!”劉承祐輕出了一口氣。

郭威拱手:“臣不敢當。”

雖然劉承祐心中篤定,對於軍情大略,郭威必然有所瞭解。但劉承祐仍當他不知,將北邊軍情,大漢軍備,契丹之變,以及最讓他憂礙於心的南北戰略之爭,一一與之敘來。

花費小片刻的時間,將情況細述了一遍,爾後劉承祐以質詢的目光盯着郭威:“朝中文武,各執己見,盡陳利弊,但朕這心裡,仍舊拿捏不定,畢竟此乃事關社稷江山、天下格局的決策,實不敢不慎重。”

“郭卿久養於公府,見識向以犀利著稱,所謂旁觀者清,以你之見,南征抑或北伐,當取何方?”

面對天子垂訓,郭威一時沒有接話,認真地思索了許久,不提那些已然贅述過的利弊之辯,而是朝劉承祐問道:“陛下以爲,我朝如北伐契丹,復奪燕山關防,需要動用多少兵馬?”

劉承祐不假思索,答來:“以朝廷如今的勢力,盡全力,可起二十萬步騎,能戰者有半數,能託以利害者不足五萬,能血戰到底者則要更少!”

“陛下知兵啊!”郭威點着頭,小小地恭維了一下,又問:“既盡全力,朝廷三載之積攢,滅佛之所得,能撐多久?陛下心中又是否篤定,能盡取邊州,重造關防?”

劉承祐沉默了一會兒,直接搖頭:“這個問題,朕無法回答!”

見狀,郭威則繼續發問:“以陛下之見,如攻伐僞唐,盡取其江北,需用多少兵馬?費多少錢糧?耗時多長?”

聞問,劉承祐稍微琢磨了下,語氣中透着自信:“以僞唐如今的情況,再加朕苦心之謀算,出水陸大軍六萬,朕有信心,半載可取之!”

話音一落,偏頭看着郭威那敦厚的神態,劉承祐也明白其所持意見了,微微嘆了口氣,道:“朕這心裡,只是有些捨不得如此良機罷了。就像當初欒城之戰一般,賭上所有,博一把,方纔有那般大捷!”

劉承祐說這話時,似乎有些忘記了當初欒大捷後他的一個想法:再不敢如此行險。

聞言,郭威則說:“陛下已非當年獨領偏師的皇子,手中所掌也非一軍之榮辱,負背江山萬鈞之重,不可不慎,需量力而行啊!”

“只是難耐心中之癢啊!幽燕在敵手,如芒刺背,如鯁在喉,萬事皆受其牽制!”劉承祐道中心中之憤懣。

“陛下乃非常之君,當忍非常之辱,行非常之事!”

想了想,郭威突然問道:“陛下可知故渤海國?”

劉承祐答道:“海東盛國,如何不知?”

“其立國兩百餘年,文化繁榮,地域廣袤,州府衆多,農畜興旺,契丹祖發兵討之,盡奪其地,取其兩百年之積攢,一統塞外,從而國力遽漲。契丹先主耶律德光,得以全力南征,連連征伐,而猶有餘力!”

劉承祐微鎖着眉,看着郭威,靜聽其下文。

只見郭威,手指南方,認真地說道:“南方割據諸國,以僞唐最爲富庶,在臣看來,僞唐就是我朝之渤海!”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劉承祐尊容之上,僅殘留着點酒意了,不過眉宇之間的少許遲疑似乎已然釋去了。

又朝郭威邀酒,同他談論起北部邊防之事,將他心中對北邊的某些顧慮,也拿出來討論。

劉承祐告訴郭威,他對於此次,如窮盡國力北伐,確實沒有必勝的信心。他只是考慮到契丹的威脅,打心底不願意受制於人,就像此次,契丹若欲南下,他連施展南方攻略的機會都不得不放棄。而若等大漢勉強有兩面作戰的實力,卻又不知需等到什麼時候了。

他也有想過,擊敗契丹人,奪回檀、薊、儒、武等州而守之,但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心裡也沒底。而冒險一搏的風險,後患,則更讓他感到忐忑了。

即便功成,又將耗費多少兵馬、錢糧來重構北方防線,那隻怕接下來數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大漢都得被完全牽制在北面了。而以史而鑑,縱萬里長城依舊在,便可擋北方之威脅,就再無胡騎南侵之患?不見得。奪取北邊,最主要的功利,是讓大漢在應對草原威脅之時,不會每每從戰略上,便弱於敵人,仗還沒打,便處劣勢,守勢。

聽完劉承祐肺腑之言,郭威嘆道:“如何抉擇,陛下心中實早有定見,臣所說,倒顯贅言了!”

倒也是的,劉承祐上門,除了請郭威出山之外,便是想從他這兒,找點信心,並且緩解一下情緒......

郭威則繼續道:“唐末三代以來,中原內亂,契丹崛起,十六州即便未失之時,來自北方的威脅,又何曾小過。說到底,胡虜威脅固然可恨,自身的強大則更爲重要。大漢如今聖主臨朝,又有名臣宿將,百戰之士,正當崛起之時,早晚有北上之時!”

這一番拜訪,郭威已經誇了劉承祐不止一次了,劉承祐擺了擺手,繼續道:“朕也想過,趁契丹自亂,新主初立,求穩的心態,出大兵北上,行威脅恫嚇之策,逼迫其割還我燕雲之地......”

這話說着,劉承祐自己都笑了,自嘲:“然細思之,卻是想當然了。以當下局勢,實不可因一時妄想,而誤了軍情!”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陛下!”郭威則鄭重地向劉承祐道:“以臣愚見。對契丹人,如僅御備之,則集中原、河北、河東之力即可;如欲復奪關山,則需大漢諸邊無事,集江北之力;然如欲消滅之,則需削平諸國,內治軍民之政,而盡全國之力了,非一、兩戰可得!”

聞言,劉承祐若有所思,道:“郭卿,這是給朕定了一條消滅契丹的戰略吶!”

“好了,今日蹭得郭卿一餐,夫人之手藝,甚是滿意......”擦了擦嘴角的油膩,劉承祐起身:“與郭卿一談,所獲頗多,朕就不久待,先行回宮了!”

“慢待陛下,招待不週,請陛下原宥......”郭威仍舊保持着謙恭卑順。

“對了!”離開前,劉承祐指着侍衛在遠處的張永德,說道:“你這女婿,在朕身邊時間不短了,是個將才,南征之時,以其引一偏師略地,如何?”

聞言,郭威道:“他畢竟年輕,只怕人心不服!”

“朕如今,不是已以用青俊而聞名了嗎?”劉承祐擺擺手:“朕覺得他行,他就行!”

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82章 不手軟第40章 潞州三傑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385 禮賓館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96章 言官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140章 封王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93章 噩耗連連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30章 陳橋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321章 矛盾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66章 兄弟之國第69章 東出太行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66章 兄弟之國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481章 行宮第174章 帝崩第164章 監國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152章 聽政3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72章 磁州賊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775章 調整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100章 城戰第421章 樑孝王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14章 武夫軍閥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49章 醫政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488章 真實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77章 耶律妃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63章 朝廷應對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470章 分封第198章 秋獵第80章 一意孤行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66章 商業互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