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郭威支持穩

天子這話裡,似含隱喻,郭威感受到了,眼皮子擡起,兩道目光接觸了一下,即避開。

郭威拱手,姿態放得很低,道:“有此殘軀,勞陛下如此關懷,臣感激涕零!”

“都在郭卿府中了,若是再似朝上那般拘謹,那可就太過無趣了!”揚了揚手,劉承祐做出一副放鬆的姿態,低身側躺在鋪陳於園圃中的毛毯上。

語氣卻不自覺地鄭重了起來:“朕即位以來,力行改革,銳意進取,雖談不上嘔心瀝血,卻也未嘗廢怠。礪劍三載,今已至利刃出鞘,止戈天下之時。國家正當非常之時,軍政戎機,還需一個能望卓著之臣,樞密院那邊,正待郭卿還衙,以典其事!”

天子的意思,已然很明顯了,而再度迎上劉承祐坦誠的目光,郭威稍微猶豫了下,而後在劉承祐注視下,起身跪倒,稽首敬拜:“如陛下不棄此殘軀,臣願效勞!”

原以爲,郭威會故作矜持,推辭一番的,沒想到他這般痛快,態度還這般恭順,令人愉悅。不由得對郭公再高看一眼,甚至於劉承祐在想,自己臨門之時,郭威恐怕就知道自己將復出了吧......

親自將郭威扶起,接下來的談話,可要正式多了。劉承祐終究不可能親下郭門,就爲了來蹭一頓烤肉。

還是由郭威主動問起:“契丹大舉南侵,寇臨北邊,朝廷也發兵,據聞陛下也將親征。此時正當軍情急切、局勢緊迫之時,陛下有召,着一中官宣詔即可,臣即奉命,何勞陛下抽暇親至?”

“朕心中煩悶,此番出宮,既爲散心,也是有事求教於郭卿!”劉承祐輕出了一口氣。

郭威拱手:“臣不敢當。”

雖然劉承祐心中篤定,對於軍情大略,郭威必然有所瞭解。但劉承祐仍當他不知,將北邊軍情,大漢軍備,契丹之變,以及最讓他憂礙於心的南北戰略之爭,一一與之敘來。

花費小片刻的時間,將情況細述了一遍,爾後劉承祐以質詢的目光盯着郭威:“朝中文武,各執己見,盡陳利弊,但朕這心裡,仍舊拿捏不定,畢竟此乃事關社稷江山、天下格局的決策,實不敢不慎重。”

“郭卿久養於公府,見識向以犀利著稱,所謂旁觀者清,以你之見,南征抑或北伐,當取何方?”

面對天子垂訓,郭威一時沒有接話,認真地思索了許久,不提那些已然贅述過的利弊之辯,而是朝劉承祐問道:“陛下以爲,我朝如北伐契丹,復奪燕山關防,需要動用多少兵馬?”

劉承祐不假思索,答來:“以朝廷如今的勢力,盡全力,可起二十萬步騎,能戰者有半數,能託以利害者不足五萬,能血戰到底者則要更少!”

“陛下知兵啊!”郭威點着頭,小小地恭維了一下,又問:“既盡全力,朝廷三載之積攢,滅佛之所得,能撐多久?陛下心中又是否篤定,能盡取邊州,重造關防?”

劉承祐沉默了一會兒,直接搖頭:“這個問題,朕無法回答!”

見狀,郭威則繼續發問:“以陛下之見,如攻伐僞唐,盡取其江北,需用多少兵馬?費多少錢糧?耗時多長?”

聞問,劉承祐稍微琢磨了下,語氣中透着自信:“以僞唐如今的情況,再加朕苦心之謀算,出水陸大軍六萬,朕有信心,半載可取之!”

話音一落,偏頭看着郭威那敦厚的神態,劉承祐也明白其所持意見了,微微嘆了口氣,道:“朕這心裡,只是有些捨不得如此良機罷了。就像當初欒城之戰一般,賭上所有,博一把,方纔有那般大捷!”

劉承祐說這話時,似乎有些忘記了當初欒大捷後他的一個想法:再不敢如此行險。

聞言,郭威則說:“陛下已非當年獨領偏師的皇子,手中所掌也非一軍之榮辱,負背江山萬鈞之重,不可不慎,需量力而行啊!”

“只是難耐心中之癢啊!幽燕在敵手,如芒刺背,如鯁在喉,萬事皆受其牽制!”劉承祐道中心中之憤懣。

“陛下乃非常之君,當忍非常之辱,行非常之事!”

想了想,郭威突然問道:“陛下可知故渤海國?”

劉承祐答道:“海東盛國,如何不知?”

“其立國兩百餘年,文化繁榮,地域廣袤,州府衆多,農畜興旺,契丹祖發兵討之,盡奪其地,取其兩百年之積攢,一統塞外,從而國力遽漲。契丹先主耶律德光,得以全力南征,連連征伐,而猶有餘力!”

劉承祐微鎖着眉,看着郭威,靜聽其下文。

只見郭威,手指南方,認真地說道:“南方割據諸國,以僞唐最爲富庶,在臣看來,僞唐就是我朝之渤海!”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劉承祐尊容之上,僅殘留着點酒意了,不過眉宇之間的少許遲疑似乎已然釋去了。

又朝郭威邀酒,同他談論起北部邊防之事,將他心中對北邊的某些顧慮,也拿出來討論。

劉承祐告訴郭威,他對於此次,如窮盡國力北伐,確實沒有必勝的信心。他只是考慮到契丹的威脅,打心底不願意受制於人,就像此次,契丹若欲南下,他連施展南方攻略的機會都不得不放棄。而若等大漢勉強有兩面作戰的實力,卻又不知需等到什麼時候了。

他也有想過,擊敗契丹人,奪回檀、薊、儒、武等州而守之,但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心裡也沒底。而冒險一搏的風險,後患,則更讓他感到忐忑了。

即便功成,又將耗費多少兵馬、錢糧來重構北方防線,那隻怕接下來數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大漢都得被完全牽制在北面了。而以史而鑑,縱萬里長城依舊在,便可擋北方之威脅,就再無胡騎南侵之患?不見得。奪取北邊,最主要的功利,是讓大漢在應對草原威脅之時,不會每每從戰略上,便弱於敵人,仗還沒打,便處劣勢,守勢。

聽完劉承祐肺腑之言,郭威嘆道:“如何抉擇,陛下心中實早有定見,臣所說,倒顯贅言了!”

倒也是的,劉承祐上門,除了請郭威出山之外,便是想從他這兒,找點信心,並且緩解一下情緒......

郭威則繼續道:“唐末三代以來,中原內亂,契丹崛起,十六州即便未失之時,來自北方的威脅,又何曾小過。說到底,胡虜威脅固然可恨,自身的強大則更爲重要。大漢如今聖主臨朝,又有名臣宿將,百戰之士,正當崛起之時,早晚有北上之時!”

這一番拜訪,郭威已經誇了劉承祐不止一次了,劉承祐擺了擺手,繼續道:“朕也想過,趁契丹自亂,新主初立,求穩的心態,出大兵北上,行威脅恫嚇之策,逼迫其割還我燕雲之地......”

這話說着,劉承祐自己都笑了,自嘲:“然細思之,卻是想當然了。以當下局勢,實不可因一時妄想,而誤了軍情!”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陛下!”郭威則鄭重地向劉承祐道:“以臣愚見。對契丹人,如僅御備之,則集中原、河北、河東之力即可;如欲復奪關山,則需大漢諸邊無事,集江北之力;然如欲消滅之,則需削平諸國,內治軍民之政,而盡全國之力了,非一、兩戰可得!”

聞言,劉承祐若有所思,道:“郭卿,這是給朕定了一條消滅契丹的戰略吶!”

“好了,今日蹭得郭卿一餐,夫人之手藝,甚是滿意......”擦了擦嘴角的油膩,劉承祐起身:“與郭卿一談,所獲頗多,朕就不久待,先行回宮了!”

“慢待陛下,招待不週,請陛下原宥......”郭威仍舊保持着謙恭卑順。

“對了!”離開前,劉承祐指着侍衛在遠處的張永德,說道:“你這女婿,在朕身邊時間不短了,是個將才,南征之時,以其引一偏師略地,如何?”

聞言,郭威道:“他畢竟年輕,只怕人心不服!”

“朕如今,不是已以用青俊而聞名了嗎?”劉承祐擺擺手:“朕覺得他行,他就行!”

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329章 遊市第71章 北齊鎮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42章 嶺南在望第327章 派系第58章 回師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207章 還京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49章 降表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58章 善後第134章 東路軍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145章 中秋第324章 交代第12章 如此安慰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362章 分封?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6章 遺奏十條第97章 再臨井陘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18章 請願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285章 家務事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5章 名單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251章 壽國公第361章 安東國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90章 安東國王?第151章 凋零第268章 機遇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241章 “戲言”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73章 日常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33章 豪強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52章 幽燕變故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64章 監國第361章 “龍宮”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465章 遼奸第73章 道府之爭第418章 洗禮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406章 調任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108章 井陘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50章 蜀亡第80章 一意孤行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