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

bookmark

御駕幸淮南,魏仁浦突然提起這已然板上釘釘的事,雖顯突兀,但當然不是無的放矢。僅透過那封密奏,僅通過劉承祐轉述,都能感受到王峻在淮南的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沒有下蔡大捷,問題還不大,然而有此影響整個淮南戰局的大勝,若不給王峻降降溫,只怕出問題。王峻確有統軍之才,但還沒到非他不可的地步,只是在動兵之前的那段時間,經過各方面考量,他最適合罷了。

而王峻的性格與作風,在此前還不算問題,但經此大勝之後,朝廷這邊就不得不顧慮,如此大勝助漲其驕心,畢竟從來驕兵必敗。這樣的情況下,在將朝廷主力付於王峻之手,劉承祐這心裡都不安。

這不是皇帝與朝廷對前線將帥刻意的猜忌,只是有所顧慮。臨陣換帥,自是不至於,但對於前線大軍的控制,卻要着手進行了。當此之時,也只有皇帝親臨,能夠不知覺間,將王峻壓制,並且順理成章地拿回指揮權。

另一方面,皇帝親征,是早早定下的事情,日子都定下了,並不突兀。再者,對於如今的大漢以及天子來講,兼併淮南的大略,拓土之功,當首推皇帝劉承祐。

“親征之事,既已籌備妥當,當無再議。一個下蔡大捷,對於僞唐而言,還不夠,朕逆天時以伐淮南,就是不打算給他們喘息的機會!”劉承祐語氣淡漠而堅定地說道。

言罷,沉默了一會兒,劉承祐擡眼看了看郭威,臉上隱約添了幾分怒意:“另一事,淮南前營傳回消息,李重進與王彥升在淝水邊上殺俘,將近三千手無寸鐵的淮南軍民,被盡數斬殺!他們二人,好大的膽子!”

殺俘的事情,縱使在軍隊中禁止談論,並且盡力遮掩,還沒有擴散開來,但這等事情,是不可能做到不走漏消息的,也不可能瞞得住劉承祐的耳目。

劉承祐將情況,簡單與二人描述了一番,包括慕容延釗的善後應對以及王峻的態度。

郭威聞訊,便忍不住怒氣,直接向劉承祐建議道:“陛下,當立刻拘押李、王二人,下獄問罪!”

果然,涉及到自己侄子,“郭雀兒”這心看起來夠狠,一點也沒有迴護的意思。當然,郭威的這番進言,更像是一種表態。

魏仁浦雖然有些唏噓,但始終保持着冷靜的模樣,搖搖頭,道:“就淮南的軍報,此戰大破唐軍,李、王二人率領部下,奮勇殺敵,厥功至偉,護聖軍前後損傷也不小......”

郭威少有的,打斷魏仁浦,厲色插嘴道:“功是功,過是過,不可相抵。陛下這幾年,整頓禁軍,加強軍紀,從來都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那以何名義降罰?”魏仁浦仍舊沉穩說道:“如以殺俘之事,則此事必然大規模傳揚開來,更不利我軍名聲。如以其他名義,對新立戰功的功臣降以罪責,則難以服衆,恐傷軍心!”

聽魏仁浦這般說,郭威適時地住嘴了,然後看向劉承祐,一副由皇帝陛下做主的樣子。好嘛,二者的對話,已然將情況剖析地差不多了。

“此事暫且壓下,戰事結束之後,再作處置!”劉承祐嘆了口氣說道:“不過,此例絕不可開!唐末以來,中原大亂,羣雄並起,互相攻伐之間,我華夏丁口銳減。”

“朕繼位以來,雖苦心經營,發展國力,然受限於人口,始終難以爆發。朕欲取淮南,除了土地、城池,最看重的便是戶民。兩百多萬丁口,若能盡取之,只要稍作消化安撫,以後能給我朝提供多少糧秣,多少兵源,對我朝的國力是多大的提升!”

“三千俘虜,轉化得好,就是三千甲士,再不濟也是三千農民,三千苦力!就被他們如此輕易地殺了,就爲泄其殺欲!”

劉承祐這一通發言,少有地情緒激動,顯然他是真的生氣了。當然,沒有在專注在“殺俘不祥”、“有傷天和”這些人道主義的點上,更多的考量在人口、國力上,更直白點,利益......

郭威與魏仁浦沒有貿然接話,而是等皇帝發泄完畢。

並沒有讓二者等太久,劉承祐迅速地平穩下心緒,嚴肅道:“此事也給朕提了個醒,對於諸軍,還需加以約束,尤其是軍紀的約束!”

“另外,樞密當簽發政令,曉諭淮南諸軍,嚴禁虐殺俘虜,搶掠百姓!違者重懲!”

“是!”郭威應命。

劉承祐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神情恢復了平日裡的古井不波。要說劉承祐,也算是戰場上拼殺出來的,死人見得多了,直接因他產生的殺戮與死亡,則更不計其數,心腸早已練得冷如鐵石。

別看劉承祐在此事上,氣憤異常,但真正讓他生氣的,還得屬淮南前營在“殺俘”之事上的瞞報,連提都沒提......

“談及人口問題,有一點,我們也得考慮到!”劉承祐的腦筋轉得很快,藉着其事,又與郭威、魏仁浦討論起來:“而今戰事初起,我兵鋒方指淮水一線。待日後戰事擴大,波及整個江北、淮南,那麼淮南之民,難免有因戰亂,渡江南逃者,卻是不得不防!”

說到這一點,郭威立刻贊天子高瞻遠睹,目光長遠。針對於此,魏仁浦給了幾點建議:

一者,自然要加強漢軍的軍紀,對於佔領的州縣,勿作擾民之舉,這是基礎。

二者,派人宣揚大漢的政策,南唐雖然富庶,但各種稅收比起北漢都要重得多,底層的百姓,日子可一點都不好過。

三者,收買淮南的官員、將吏以及地方宗族。

四者,儘快打到長江沿岸,派兵把守渡頭,以兵卒巡防,更重要的,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戰事,納淮南以爲國土,將局勢穩定下來。

同郭威與魏仁浦又議了議前線事,方纔放二者還衙。

而劉承祐自己,則又拿出了幾份密報,臉色冰冷地閱覽着。

其上邊,都是針對王峻的彙報。

比如,王峻好享受,帥帳奢侈,珠光寶氣,儀仗佈置,有逾制之嫌;

比如,王峻在軍中,大擺排場,盛氣凌人,一言九鼎,驅使將校,若役牛馬。

比如,王峻大放厥詞,對於天子與朝廷,不完全放權與他,頗有微詞。

比如,王峻提拔私人,軍功簿上,多親近舊部,而寡於公平。

比如,王峻中飽私囊,軍前繳獲,有金玉美飾之物,良馬寶劍,納於私帳。

比如,下蔡大捷第二日,王峻以前營都部署的名義,犒賞軍士,三軍由是大悅,竟有呼萬歲者。

......

這一樁樁,一件件,累積起來,無不證明,王峻已然飄了。雖然,劉承祐有足夠的自信壓服王峻,並且經過他多次整飭的禁軍,掌控力上也有底氣,各種後手佈置也不缺,王峻沒有人望......

但是,凡事就怕個萬一,萬一前線出現什麼變故呢?

再是精明,再是冷靜,再是自信,早已進化成爲一個合格的君主,劉承祐心中的猜忌,已然在蔓延滋長,逐漸吞噬他的心房......

十六日,劉承祐改封皇弟劉承勳爲雍王,以其領京兆府尹之職,並親自與太后李氏爲其送行。

雍王此去關中,劉承祐不只將其太傅提拔爲京兆府判官,還從朝中、翰林院給他配備了幾名佐官,又抽調的三百禁軍甲士,以爲護衛。

可以說,對於這個皇弟,劉承祐收起了猜忌之心,並且格外愛護與看重。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十七日,劉承祐於宮中舉辦家宴,叮囑好皇后及后妃,將後宮及東京之事,託付與太后。不管到什麼時候,能夠讓劉承祐將後背倚靠的,只有太后李氏。

十八日,劉承祐於東京南門誓師,與留守東京的宰臣及將領們交待過後,御駕動身南下!

第1803章 運動第141章 納降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7章 附議第323章 鬥法第115章 瀛州第108 狀元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56章 是非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13章 西使歸來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1章 西巡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146章 驕將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40章 潞州三傑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127章 皇城司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36章 盡伏東北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54章 繼續忽悠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176章 去鄴都第1779章 四王畢第35章 東歸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76章 大才蒙塵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459章 挫折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24章 巡遊第29章 請纓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18章 蒲陰第11章 請教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676章 慘重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