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小賢王

隨着日暮西山,劉承勳等人,自田畝中出,大汗淋漓,滿身塵穢,不到兩個時辰,他親自操刀,收割了半畝地的麥子。效率雖不高,但俊容之間,卻流露出一抹滿足的笑容。

縣裡的官吏,聞訊而來,見竟是雍王殿下巡視田畝,緊張地謁拜的同時,縣令趕忙招呼着衙中丞、簿等吏,一起下田,用實際行動配合。

“誰能想,不過收割些麥子,竟然比提劍操弓還累!殿下,你這是何苦?”行走在田埂上,慕容承泰滿臉的不樂意,捶着腰腿,拍打身上的穗屑灰塵,衝劉承勳說道:“我寧願上戰場與蜀軍拼命,也不願再拿起這割刀!”

劉承勳接過侍衛遞上水袋,痛飲一口,喘了口氣,說道:“不親事田畝,怎知小民之艱。那些憐民憫農者,又有多少是下過地的?”

看着慕容承泰,劉承勳又一次朝其嚴肅道:“你滿身的飛揚浮躁,實不可取。兄長將你發配到關中來,未嘗沒有磨礪你的意思,還需沉下心來!”

“殿下你說話,真是越來越像李崧那老學究了!”慕容承泰道。

“放肆!”劉承勳頓時一怒,朝他一指:“怎敢狂言,無禮於太傅!”

見劉承勳似乎真的生氣了,慕容承泰這才訕訕而笑,擺着手:“不敢了,不說了!”

環視一圈,發現包括縣令之內的幾名官吏,仍舊在田中,不過眼神,時不時地看向自己這邊,劉承勳命人將其縣令喚至跟前。

縣令中年歲數,身形瘦削,袖管捲上小臂。滿臉笑容上前,迎頭便拜,恭維道:“殿下不惜尊貴,躬事田畝,體恤下情,不愧賢王之風,下官等欽佩!”

“縣尊免禮!”劉承勳溫和一笑,指着田間道:“夏收之至,官府當善察田畝,解民之憂。孤實不需諸位,操事割刀,但上爲國家社稷,下爲士民鄉梓,望諸位能夠盡職!”

“殿下賢明,必定遵從教誨,阜陽無愧於心!”縣令道。

“時辰已晚,孤回長安了!”劉承勳說着,踩鐙上馬,居高臨下地說道:“不送!”

縣令及下屬僚吏,望着在護衛之中卷塵遠去的劉承勳背影,不禁嘆道:“雍王殿下年紀雖小,已盡顯賢能之風啊!”

長安,京兆府。

“殿下回來了!”衛士各歸其職,劉承勳直入衙門二堂,正在處理公務的李崧頓時迎了上來:“快,給殿下上茶!”

注意到劉承勳滿身的塵埃,錦服難掩狼狽,李崧很是詫異:“殿下這是怎麼了?”

劉承勳微微一笑,當即坐下,應道:“我見農民操刀割麥,心中好奇,下地體驗一番方知,雖只彎腰割杆,但一點也不比扶犁播種輕鬆!”

聞言,李崧鬆了口氣,還以爲劉承勳遇到了什麼意外。不過,很快便朝劉承勳露出一抹讚賞的神色,含笑道:“殿下有憫農之心,傳將出去,必爲人所稱頌!”

這,畢竟不是李崧教的。

劉承勳則擺了擺手:“我無意做那沽名釣譽之事,只是在東京時,常聽皇兄說以農爲本,故而上心!百姓耕作、收穫,殊爲不易啊!”

“殿下赤子之心啊!”李崧撫須嘆道。

“對了,太傅,我有一事,想聽聽你的想法!”劉承勳看着李崧。

“殿下請講。”李崧略帶好奇。

遲疑了下,劉承勳將慕容承泰所提去鳳翔的事道出。

李崧的表情恢復了嚴肅:“殿下是動了此念頭?”

迎着李崧的目光,劉承勳輕聲應道:“不瞞太傅,是的。父兄馬上取江山,我從小耳聞,但到如今,我已年滿十八歲,卻從未經歷過軍旅。而今天下未平,有心到軍前看看,歷練一番,增長見識!”

“不可!”李崧很肯定地給予其回答,並且嚴肅地看着劉承勳:“且不提兵兇戰危,殿下當知,陛下以你坐鎮長安的用意,治政撫民,乃京兆府本職差事。但未奉君詔,擅離職守,前往軍前勞軍,此乃犯忌之事。縱使陛下疼愛殿下,你也不當爲此,還望殿下省之。”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聽李崧之看法,劉承勳情緒稍顯低沉,頷首,嘆道:“我也正是有此顧慮,才未聽慕容兄鼓動啊!”

李崧看着劉承勳,想了想,向他道:“古語‘疏不間親’,殿下,老臣有一點,不得不提醒於你!”

“太傅爲師長,無不可與我言者!”劉承勳的態度,很是謙和。

李崧說道:“慕容公子,飛揚跋扈,行事無忌,口無遮攔,紈絝之風甚重。殿下不可與之,往從過密!此番遭貶關中,就是因爲在東京任意行事。”

聽李崧這麼說,劉承勳眉頭皺了起來,說:“我知太傅不喜慕容兄,他爲人行事,稍顯恣意,但他並無歹心,只是心直,求個痛快罷了!”

“正因如此,才更容易惹禍!”見狀,李崧說想了想,對劉承勳建議道:“莫若將之,放到鳳翔去,若加軍中磨礪,去其輕浮,對他也是有好處的,臣想,陛下遣其西來,也是存有此意。慕容承泰他自己,不是也按捺不住,躍躍欲試嗎,正可從其心意。”

劉承勳攤攤手:“如何嚮慕容叔叔那邊交待?”

顯然,對於愛子西來,慕容彥超那邊,是有提前打過招呼的。

“慕容府君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溺愛之,並非好事。長安不比東京,將慕容承泰長久束縛在此,以其心性作風,早晚必然犯事!”李崧說道。

這麼一考慮,再想到慕容承泰跟在自己身邊的表現,確實放肆而不自知,朝李崧一禮,說:“明日,我找姐夫商量商量,畢竟,他擔着永興軍的軍職!”

“殿下英明!”李崧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殿下!”這個時候,一名內侍出現地堂前,小心地喚道。

“何事?”劉承勳問。

“娘子聞殿下歸來,已然準備好了膳食,讓小的來請!”內侍道。

劉承勳擺了下手,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有些甜蜜。雖然是政治聯姻,但接觸下來,對於皇兄給他選的這個小娘子,劉承勳是很滿意的。吳越公主,乖巧伶俐,甚得他心,小夫妻倆,也是相敬如賓,感情漸深。

看向李崧:“太傅是否已用膳,和我一起?”

“不了!”指着書案上的一疊公文,李崧也笑道:“還有些公文需要處理!”

“那我就先去了!”

說着,劉承勳腳步輕快出堂而去,李崧在後,坐於案間,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對於雍王這個弟子,他是很滿意的,性情溫厚,聽得進勸,頗具賢風。

想他李崧,早年也輝煌過,位置宰相,也曾落難過,被契丹人所北虜,大漢建立,因得罪了宰臣蘇逢吉,爲其所嫉,還差點被構陷,家破人亡。

所幸,上天還是憐憫他的,給他一個機會,讓他仍能保留富貴清名,同時能夠培養出一個賢王,在大漢府縣之間,發光發熱......

當然,唯可慮者,雍王若是表現得太過賢明,是否會引起東京天子的忌憚?

應當不會吧!對於這等事,李崧不敢多往那方面去想,徒增煩惱。

隔一日,駙馬、永興軍節度使宋延渥派慕容承泰,押送一批軍糧,前往鳳翔,並修書一封,請鳳翔節度趙暉,安排職位,軍前聽用。

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83章 抉擇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09章 衡釀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119章 幸西京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83章 惠妃母子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無題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11章 大敗蜀軍第387章 就國第11章 大敗蜀軍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371章 殺,不殺?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62章 奸宦昏主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93章 噩耗連連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58章 正面互懟第62章 難得遲疑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193章 楊邠案(1)第1740章 農民苦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31章 進軍令第122章 連鎖反應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37章 特權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127章 不允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406章 調任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32章 潞州震動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49章 求援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25章 頌公亭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268章 機遇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775章 調整第407章 麻煩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71章 北齊鎮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3章 老臣凋零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3章 楊業述職第73章 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