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

似乎沒有發現郭榮語氣中遲疑,常思衰老的面孔上透着期待,說:“還望郭郎能夠向皇帝進言,爲我說項一番,以避此禍!”

“常公啊!”郭榮眉頭聳了一下,沉聲說道:“榮雖秉樞密,但對此事,只怕有心無力!朝廷自有體制,皇帝天心難測,對逾制僭權之舉,深爲惡之。我若貿然進言,只怕反而不美!”

當然,郭榮此言,並不能說服常思,只見他老臉一沉,說道:“郭郎如今在朝中位高權重,淮南一戰,功勳卓著,深受天子倚重。你若能爲我說話,想來天子也會給你幾分面子的!”

言罷,見郭榮默不作聲,常思又道:“文仲若在,我自尋他,但他時下外在襄州任職,只能求到你這兒了!”

說着,起立躬身拜道:“我一家老小數十口的安危榮辱,皆仰仗於你,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還盼你開尊口啊!”

見常思做出這副姿態,郭榮不由重重地嘆了口氣。雖不想沾惹麻煩,但常思把郭威擺放出來,卻是讓爲難,不得不考慮。

常思這老兒,與郭威交情甚篤,對他有厚恩。郭威少年時孤苦無依,衣食於常思家,後至高位,仍呼之爲叔,以父待之。

是故,而今郭威不在,郭榮便爲郭家在東京的代表,常思衰頹老朽,這般低聲下氣,求到面前,不管怎麼樣,都得有個說法。

當然,從常思踏入郭府之後,這潭渾水,郭榮實則已然不得不趟一腳。並且,郭榮心存顧慮,感覺渾濁之下,另有玄機,暗藏兇險。

在郭榮的印象中,皇帝素來明理睿智,怎會放任王景崇那般擅權妄爲,節度或有枉法,但實不該用武德司這般大張旗鼓地去整治。從劉銖開始,算上潛回的常思,已經是三鎮節度了,更不提其他地方將吏。

再讓王景崇折騰下去,只怕真要生亂了,而東京朝廷,更是羣情洶涌,憂慮者繁多......

各種念頭在腦海中閃過,郭榮起身將常思扶起,悵然道:“常公,起來吧,小輩如何當得此禮,若傳入家父耳中,只怕少不得責備!”

“郭郎,這是答應了!”注意到郭榮的表情,常思老眼中希冀之色愈濃。

認真地思量了一會兒,郭榮嚴肅地對常思說:“常公,恕榮直言,王景崇雖然驕橫,但劉銖之後,行事實不敢再操切過急。縱在潞州,安危是可保障的。但如今你擅離職守,潛然來京,私謁郭府,此舉已是大爲不當,十分不妥,更顯心虛,落人口實......”

聽郭榮這麼說,常思老臉一變,捶着大腿,懊惱道:“我是驚恐之下,慌不擇路了,要不我立刻趕回潞州?”

郭榮直接搖搖頭,說道:“既已來京進城,難道還能瞞得過耳目嗎?”

雙目之中,隱現異彩,對常思道:“這樣,今夜常公且暫居府中,明日一早,我與你一同進宮,求見陛下。公可向陛下坦誠請罪,屆時我在旁,也爲爲你進言,陛下或許會給我幾分薄面!”

“多謝郭郎!”得到郭榮如此保證,常思終於寬下心來。

見其狀,郭榮又幽幽地補充了一句:“聽聞常公家財十萬緡,產業頗多,可上獻國庫,解家紓難吧......”

常思性鄙儉,在潞州以聚斂爲事,幾年下來,家資頗豐。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王景崇所針對的節度將吏,上綱上線得來,都有足以下獄的罪。

而對常思爲官口碑,郭榮也是有所耳聞的,心中實則,有些厭惡的。

聽郭榮這麼說,常思面露肉痛之色,遲疑幾許,迎着郭榮的眼神,咬咬牙,道:“好!”

商談之後,命家僕引常思退下,郭榮則在房中踱步,表情很不輕鬆。站定窗前,透過窗櫺望向庭院,草木蕭疏,涼風拂動間,暗影幢幢,佇立良久,不禁嘆了聲:“麻煩吶!”

“夫君,勞累了一天,時辰已晚,還是回房歇息吧!”劉氏入內,對郭榮說道。

聽着賢妻溫柔的聲音,郭榮的心緒,不禁平復下來。轉過身,面上已不見一絲凝重,輕聲道:“大郎、二郎呢?”

“都已睡下了!”

......

崇政殿中,郭榮與常思,恭立於下,聽完常思一番請罪陳情,劉承祐玩味地審量着常思。在皇帝的目光下,常思顯得十分侷促,眼神不由斜向郭榮,朝他使着眼色,但郭榮似若未覺。

有些慌了,但迎着皇帝的眼神,常思恭順地道:“陛下,老臣居潞州,潞民負臣絲息六萬緡,願以券上進!”

說着,自袖中,掏出一疊債券,交由張德鈞呈與劉承祐。他此言落,劉承祐與郭榮皆蹙眉。接過,稍微瀏覽了幾眼,劉承祐心中暗忖,這個常思,不負“聚斂”之名,手段還挺多。

“常卿的美意,朕便笑納了!”淡淡一笑,劉承祐起身,卻走向殿中暖爐,將那疊券置地入炭中,火苗迅速將之吞噬。

轉過身,劉承祐盯着常思,只見其老臉有些發白,沉聲說道:“常卿年高,未免來回奔波,此番進京述職,就在東京任職吧,正可解脫於勞碌之苦。這樣,朕以你爲工部侍郎,而今東京正在大修,可協理此事!”

直接將常思打發掉,劉承祐瞧了瞧郭榮,見其面色沈穩如常。雖然從頭到尾,郭榮沒有替常思說一句話,但他人站在這裡,就是態度了。劉承祐感受到了,所以也給他面子了。

“多謝陛下寬仁!”待常思退下後,郭榮拜道。

劉承祐看着郭榮,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平淡地說道:“卿念舊情,朕能理解!然而,潞民之貧苦,朕且直言,常思有大過!他雖爲元老,但有些做法,實令人難以容忍!”

郭榮應道:“臣明白!”

“郭卿可知曉,朕爲何讓常思留京,參與城建之事?”劉承祐盯着郭榮問道。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臣明白!”郭榮又道。

“他終究年邁,朕恐他頭腦昏沉,不辨其意!”劉承祐說。

郭榮還是那句話:“臣明白!”

見狀,劉承祐終於露出了點矜持的笑意:“那就交由郭卿,點撥於常思了!”

“是!”

待郭榮退下後,劉承祐表情逐漸木然,召來李昉,問:“這段時間,彈劾王景崇的奏章,有多少了?”

“啓稟陛下,共計一百七十六道!”李昉說道:“朝廷上下,諸部司署,都有官員上奏!”

“這是串連起來,一齊向朕施壓啊!”劉承祐冷冷地說道。

聞此誅心言,李昉頭埋低,不敢接話。

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問李昉:“明遠,你覺得,朕是否該從諸臣僚所請,召還王景崇處置?”

聞問,李昉想了想,有些小心地應道:“陛下,百官同請一事,絕不尋常,這自大漢立國以來,亦是頭一遭。不管如何,陛下都當引起重視,朝臣同心一意所請,亦有其道理,還望陛下三思!”

瞟了李昉一眼,劉承祐漠然的表情間,增添了一分凝重。連他的近臣,都這番態度了,李昉雖未直言,但暗含微詞啊。

這,還是第一次,劉承祐真正感受到文臣們的反彈,就因爲一個王景崇?不只......

“或許,也到了平息此事的時候了......”劉承祐以只有自己聽得清的聲音,呢喃道。

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25章 李史合謀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404章 冬夜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42章 難得積極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5章 堂議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3章 相敬如賓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407章 麻煩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47章 談話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52章 聽政3第52章 聯姻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198章 轉折點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347章 割韭菜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273 王晏鎮洛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398章 虞美人第379章 蕭思溫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81章 廝殺漢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7章 小張探花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374章 善待第121章 大朝第78章 滄州府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69章 禍事了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67章彈冠相慶第164章蜀臣第133章 納了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192章 劉銖案第92章 大調整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17章 附議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429章 向南!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311章 李沆第260章 論婿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62章 薨逝第201章 捐資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57章 龍舟第114章 大朝會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76章 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