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表兄的提醒

bookmark

堂間,上得一桌子“好菜”,劉承祐單獨招待李少遊。沒有外人在,李少遊顯得十分放鬆,掃着食案上的飯食,小小地抱怨道:“二郎,你就吃此簡餐陋食?軍旅之事,本就艱苦不易。要是讓姑母知道,你如此苛待自己,只怕又要心疼了......”

劉承祐瞥了他一眼,指着食案,神色如常道:“有魚有肉,有葷有素,何談簡陋。天下戰亂不休,多少黎民尚且忍飢挨餓,這一桌飯食,已經足夠豐盛了。”

“哎,知道你憂國憂民,心繫天下。但你如今可是堂堂的皇子殿下,就算要救黎民於水火,也得先把自己的肚腹滿足了吧。”

嘴裡雖然絮叨着,李少游下筷可不慢,大概是真的肚中飢餓,吃得還蠻香。幾口菜下肚,嘬了一口酒,咂咂嘴:“沒有珍饈美饌,也沒有美嬌娘相伴,不過,這酒卻是不錯......”

說着,李少遊又一口將杯中酒水飲盡。劉承祐看了看杯中清亮泛黃的酒水,舉杯朝李少遊示意了一下:“杏花村的汾清甘釀,自然是好酒。這潞州府衙倒有些,此番,我也就以公濟私,招待於你了。”

“那可真是我的榮幸。”李少遊語調仍舊輕鬆。

“二郎,恐怕沒人和你說過吧。”

“嗯?”

“你當真是越來越無趣了,想當初......”李少遊一臉回憶狀地感慨着。

二人閒侃着,不過多是李少遊在那兒說,劉承祐平靜應對。自從劉承祐“自閉”之後,年輕一代中,也就李少遊還能受得了他的性格,故兩人的關係着實不錯。在劉承祐面前,李少遊說話也纔敢那般隨意。

“對了,聽聞,官家已經打算封賞羣臣了......”酒足飯飽,在僕侍收拾狼藉的時候,李少遊又朝劉承祐透露了一則消息。

“遊哥,你這對耳朵,到底聽說了多少事?”劉承祐不禁吐槽了一句。

李少遊嘿嘿一笑:“風聞罷了。”

“想來,晉陽那邊,恐怕上上下下的期待着吧。”劉承祐卻沉着嗓子,一邊思量着,一邊說道。

“那是自然,加官進爵,誰不期待?”李少遊語氣有點傲:“新朝建立,晉陽成爲了權力中樞,一躍而成爲中樞大臣,執政天下,他們自然是殷切相待,望眼欲穿了。”

“都是從龍之臣,支持我劉家江山,有所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國家草創,經綸未構,羣臣策力輔弼,方將局面穩定,他們也是有功勞的。”劉承祐此時顯得很平和。

“嗯......不過,有人建議官家,早定國本。”李少遊幽幽然地補了一句。

“哦......”此言一落,劉承祐輕輕地應了聲,看起來很淡定,但整個人卻下意識地繃緊了身子,像被施了定身術一般。

只木然地待了一小會兒,劉承祐擡眼平靜地注視着表兄:“早定國本,於江山社稷的穩固有利,是好事。”

“對訓哥兒,自然是好事了......”李少遊努了努嘴,隨意地說道。

“遊哥,你這隨意的性子,得改!”劉承祐緩緩地直起了身體,嚴肅道。

迎着劉承祐有點發冷的目光,李少遊臉上也掛上了一抹鄭重,語調低沉地說:“二郎,你可別告訴我,你沒有一點想法!”

“什麼想法?”劉承祐神情更顯漠然。

注意着劉承祐的反應,李少遊以一種提醒的口吻繼續說來:“訓哥兒此前便是世子,他的優勢可要大多了。一直待在中樞,陪伴御前,深受官家寵信,品行爲人稱道,且沒什麼行差踏錯......”

“遊哥!”劉承祐突然出聲打斷李少遊,凌厲的目光,灼灼而視,讓他不由得心生寒意。

頓了頓,劉承祐方纔緩聲說:“你,喝醉了!”

氣氛,恍然間變得壓抑起來,但見劉承祐那副認真的自閉樣,李少遊也意識到自己這回是有點太過隨意了。旋即晃了晃腦袋,打了個哈哈,想要活躍一下氣氛,只可惜劉承祐無動於衷,讓他頗覺尷尬。

“孤,乏了。你暫且去迎賓館驛歇息吧!”臉上恢復了常態,劉承祐平和地擺了擺手,不過嘴裡卻稱起“孤”來了。

察覺到劉承祐語氣的變化,李少遊也十分給面子地起身作了個禮:“下官告退。”

在他剛轉過身體的時候,劉承祐又發聲了,同樣暗含提醒之意:“遊哥,今日,你的話有點多了......”

在迎賓館屬吏殷勤的接待下,李少遊住了進去。慢悠悠地走在館驛的迴廊間,思及方纔的對話,李少遊臉上沒有了在劉承祐面前的輕浮隨意,一副思索的表情,嘴角卻慢慢地翹了起來:“你怎麼可能沒有想法!”

府衙中,劉承祐同樣在沉思,泡着腳。這個表兄的機敏,讓他有點意外。

劉承祐當然有想法,且他相信看出他有想法的絕不只一人,畢竟他表現出的能力與這些時日的作爲,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能看出他的進取之心。

不過,李少遊此番,倒實實在在地給他提了個醒。領軍在外後,自己在晉陽的存在感一下子降得太低了,朝堂之上,劉知遠面前,也沒有爲自己發聲的人。

短時間尚可,若是日子久了,絕對會出問題。從李少遊帶來的消息來看,此時的晉陽,已經有人在盤算着收繳自己權力,限制自己發展了......

腦中浮現出大哥劉承訓那張溫潤謙和的面龐,劉承祐心中生出了些許冰冷的猜測。

劉承訓的優勢確實不小,既是長兄,此前又是世子,受劉知遠寵信,名聲又很好,幾乎是個完美嗣君人選。

但是,他在軍隊中沒有什麼影響,僅此一條,便是足以致命的弱點!所以,對他的這個大哥,劉承祐實際上並沒有太過於忌憚,排除他在“歷史上”病亡的因素,也一樣。除非,什麼時候劉承訓也開始對軍隊施以影響了......

考慮了不少,但於劉承祐而言,眼下最緊要之事,卻是要在朝中找個爲自己說話的人。得夠聰明,得有份量,能在劉知遠面前說得上話。

楊邠,大抵是支持劉承訓的;王章,這是楊邠的好友;郭威,幾乎可以不作考慮;蘇禹珪,老好人一個,做做學問也就罷了;至於其他人,不熟......

思來想去,最終鎖定在一個人身上:蘇逢吉。

“囊中羞澀,卻也得給這蘇判官,送一份厚禮去啊!”雙腳自已然冷卻的水盆中挪出,劉承祐嘆了口氣,呢喃道。

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174章 帝崩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75章 高貴妃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28章 澧陽之戰第53章 有詩云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397章 指點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410章 剋制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118章 棉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34章 東路軍第247章 視察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8章 侯益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136章 趙都帥第106章 倒趙第109章 在長安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192章 劉銖案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1736章 試炮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106章 敲打第119章 難審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19章 幸西京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3章 田畔問對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77章 嚇人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56章 腹心之談第130章 陳橋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3章 兩廣運動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25章 開寶新政第159章 還朝第191章 財制變動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