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

“前寨拿下,並不意味小漫天寨破了!”站在高處,能夠清晰地縱覽前寨內的情況,見着蜀軍的動向,向訓說道。

縱目遠眺,可以發現,在寨關被拿下之後,蜀軍雖然陷入了一陣混亂,但在將校的指揮下,迅速地朝更高更險要的中寨退去。

再度體驗,並證明漢軍的強大意志與攻擊力後,蜀將王審超親自帶人斷後,竭力抵擋突前的漢軍,爭取得一定時間,也果斷朝後收縮,併成功退入中寨,閉門繼續固守。

漢軍入前寨,需要做短暫的調整,絞殺殘勇,輪換尖兵,重整陣型。速度很快,留給王審超的時間雖然不多,但仍舊在丟了前寨的情況下,在中寨壁牆上,組織起了一道堪稱嚴密的防線。

中寨高立,在刀兵的加持下,越顯猙獰可怖,刀槍上反射出的寒意,比起涼秋可森冷多了。未免將士的情緒與鮮血冷卻,在李彥的支持下,韓繼勳帶人,朝小漫天寨發起第二輪攻擊。

“看來那王審超,對守寨之法,早有準備了啊!”見到攻寨形勢的變化,王全斌表情嚴肅了些:“以前寨拖延,造成殺傷,消耗我軍士氣,不能守,果斷撤往中寨。越往上,地形越加狹促,我軍受限甚大,投入的兵力更少,士卒攀爬也更消耗體力。

一旦銳氣喪盡,必然無功而返,蜀軍膽略若足,還可趁勢殺出,居高臨下而擊,一個不察,就可帶給我攻寨將士一場潰敗。甚至,一舉奪回前寨,爾後重複。

如此,小漫天寨,只要有足夠的兵力、糧草、軍械,只要維持住士氣,我們想要突破此寨,不死五千人,根本拿不下。更有甚者,即便死戰之,終做徒然!”

王全斌一番話,將蜀軍的盤算盡數道來。當然,他所說的,是蜀軍所期待的理想狀態。漢軍將帥又不是榆木腦袋,戰況、形勢、傷亡到一定地步,自然會更改戰法。

但是,時下的寨壘強攻,仍在激烈進行中。對於漢軍士卒而言,比起前寨,要更艱難,更血腥,傷亡也更大。

只稍作思量,向訓即下令道:“從其他諸軍中,抽調三千弓弩兵,一千入前寨,射擊壓制中寨敵軍,剩下兩千在後支持輪換。傳令張美,安排人往前寨搬運十萬支箭。告訴將士們,不要吝惜弓矢,只要手尚有力,還能引弓,還能上弩,就給我往寨上射!”

“是!”

令下之後,向訓冷靜的目光,不由投向東南方向。正面攻防進展得越激烈,隱藏起來的真正殺招,出奇效果越佳,造成的破壞力越強。

......

在蜀寨東南,幾乎近在其側,高懷德領軍,已然隱伏於此,蓄勢待發。在昨日傍晚,便已經秘密潛伏至蜀寨外五里,並遣幾名善走山嶺的士卒,充爲死士,縋絕嶺而下,與向訓取得聯繫,約以進攻小漫天寨。

並沒有定具體時間,但攻伐的廝殺聲,便是約定的信號。而在高懷德運動到位的情況下,向訓也沒有多少猶豫,選擇隔夜即發起進攻。對於高懷德這支奇兵而言,拖的時間越久,暴露的風險就越大。

茂密的林蔭,是大軍潛伏最好的遮蔽,靠在一棵樹幹上,高懷德閉目養身,嶺側的殺聲似乎成爲了催眠寧神的伴奏,只是手指,不停的敲擊在膝蓋上,頻率不低。

“都監!都兩個多時辰了,還不發起進攻嗎?”相較於高懷德的淡定,老將何重建卻顯得有些沉不住氣,再度走到他身邊,問道。

“老將軍勿急!我們只有一擊的機會,必須保證能竟全功,否則,一擊不成,蜀軍有備,攻勢必挫!”高懷德沉聲道。

繞行三百里,襲擊敵後,乃是出奇行險之策,但事到臨頭,需要的卻是高懷德冷靜謹慎的判斷!至於兩軍之間的配合,就要靠兩名將帥之間的默契了。

終於睜開了眼,高懷德起身三兩步登上一塊巨大的山石,朝嶺外張望,發現秋陽正高,將至頂點。隨後,不加思索,伸手遙指蜀寨,厲聲道:“傳令,疾行攻寨,一舉破之!”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是!”

歇是歇夠了,也忍夠了山間的苦熬,不到四千猶有戰力的精卒,在高懷德與何重建的率領下,朝蜀小漫天寨攻去,發起致命一擊。

至於其剩下的軍隊,卻是得知綿谷空虛,則受郭進的建議,分兵西南向,再繞道,前去取綿谷城。

小漫天中寨,殺聲依舊,換了一批衝寨士卒,在弓弩的掩護下,踩着鮮血與屍骨,向蜀寨發起進攻。那高而固的砦柵,就如一座鬼門關,吞噬着生命。密集的箭矢,一輪又一輪地射向寨牆,砦牆之間,密密麻麻,竟成箭林。

中寨下,已然堆疊着厚厚的一層屍體,寨上亦然,面對漢軍瘋狂的進攻,王審超竭力保持着冷靜,但心頭不免生出震恐。若不是據此險寨,麾下豈是漢軍對手。懷德軍已然打疲了,傷亡近千,改換西南軍,攻勢兇猛依舊。

寨上,在漢軍弓弩不要錢的射擊下,蜀軍的傷亡同樣不小,王審超都中了一箭,卻又不敢後退躲避。只要有所鬆動,必然有漢軍趁隙攀上。

隨着時間的推移的,中寨的抵禦,也開始變得吃力起來了,寨上的蜀卒,也開始露出慌亂。艱難指揮守禦的同時,王審超心頭也不禁對漢軍這不顧一切的進攻生出疑惑,哪有這麼一上來,不作試探,就直接全力以赴,不留餘地的。

濃郁的血腥味裡,熾烈的喊殺聲中,見着那一名名不要命地迎着寨上矢石衝擊的北方悍卒,王審超雖然知道,這樣的進攻,漢軍並不能久持,只要他能抗住,寨壘必保。

但是,認知歸認知,心頭的震動,是無法徹底壓制主住的。小漫天的蜀軍也就四千,就在王審超傳令把最後兩營的後備兵力調上來防守,並向大漫天寨請援之時,收到了噩耗。

有一支漢軍,翻過東南坡嶺,突襲後營,寨柵已破。事實上,都不用稟報,來自側後方的殺聲,已經足夠讓奮戰在一線的蜀軍震動了。

驚變之下,王審超臉上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嘴角滿是苦澀,雖然不知道漢軍是從哪裡繞過漫天嶺的,但他明白了一點,爲什麼漢軍一上來就是全力強攻、猛攻,並且,小漫天寨將破矣,北嶺一破,南嶺焉能保?

正午時分,在漢軍猛攻小漫天寨之時,王昭遠方纔趕到大漫天寨,顧不得許多,直接察問起戰事情況。

王昭遠倒沒有耍威風,只是那自以爲是的熟絡,使得氣氛有些尷尬,頤指向北,以一種懇切的語氣道:“聽聞漢軍攻寨,我心甚憂,立刻加速北來,而今戰情如何?”

在漫天大嶺,隱隱可聞北面的殺聲,趙崇韜對王昭遠道:“王審超來報,已然棄了前寨,主動退守中寨,給漢軍造成了大量殺傷。從傳來的廝殺聲可知,激戰正酣,已經持續一個時辰了,王審超守住了,漢軍必然傷亡慘重!”

聽其言,王昭遠頓時面露不愉,說:“你難道就靠猜測來判斷敵情嗎?前方戰鬥正酣,你是否有前去查看?”

趙崇韜可不怵王昭遠,他不客氣,趙某人頓時就頂了回去:“王樞密給本將的命令,是守備大漫天嶺!”

“小漫天嶺若有失,大漫天嶺如何得保?”王昭遠厲色道。

“大漫天嶺若有失,屆時王樞密又當罪誰?”趙崇韜冷聲道。

“你大膽!”

“你放肆!”

將帥直接掐了起來,周邊的將領趕忙勸解:“而今小嶺王將軍正在與漢軍血戰,將帥可不當再起爭執!”

深吸了口氣,平復下激動的心情,王昭遠打算暫不與其計較,生硬地道:“趙將軍大駕難行,我當親自去,勉勵將士!”

說完,正欲帶人動身,一名滿臉污汗的軍校在引導下跑上來,緩了口氣,稟報:“漢軍不惜傷亡猛攻,雙方死傷皆重,恐小嶺不支,王將軍請援!”

王昭遠又察問了一番戰況,得出一個結論,漢軍是在全力進攻。不憂反喜,與諸將道:“漢軍過於驕狂,意圖一舉奪我小漫天寨。其如此不惜傷亡,必難持久,我們的戰機來了!”

王昭遠喜笑顏開的,朝着求援的軍校道:“你立刻回小漫天嶺,答覆王審超,讓他務必守住營寨。我立刻分深渡的守軍,先行前去支援他!”

“是!”

漫天嶺一帶的嘉陵江,有幾個轉折,其中小漫天寨南,有一渡口,名爲深渡,設有浮樑,溝通兩岸,蜀軍也於彼處立寨,用以聯結南北。

待軍校去後,王昭遠樂不可支,大笑幾聲,與趙崇韜等人道:“諸位將軍,立刻整軍吧!我們當從速北上,俟漢軍銳氣消磨,即行反擊,縱使不能一舉擊破漢軍,也能重創他們。或許,還可一戰定勝負,此戰不必遷延過久!”

見王昭遠神采奕奕的表情,趙崇韜眉頭微凝,說:“王樞密不要小瞧了漢軍!此前的策略,可是固守漫天險寨,小嶺告急,援兵即可,何以更改兵略,主動出擊?”

“我豈不知漢軍之強大?只是,趙將軍既爲將,難道不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但因勢而動,隨機應變。既有戰機,就當主動抓住,否則,坐望局勢,自束手腳,終只一庸將耳!”王昭遠淡淡道,談起這些,他很自信:“再者,小嶺血戰一場,傷亡必大,待擊退漢軍,也需自大嶺調兵,以作補充!”

趙崇韜等人對視了一眼,下去整兵了,你是主帥,說得有理,暫且聽之。

大漫天諸寨有兵上萬,在王昭遠的驅策下,以不怎麼快的速度,集中了三千甲士,準備北援,覓戰機而破漢軍!

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7章 鼓譟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半島史話·桓王第165章 舊邸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297章 怪圈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21章 禍從口出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120章 折家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84章 教訓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413章 分食第77章 嚇人第44章 聽政湖湘第2章 分食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82章 不手軟第106章 敲打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1811章 歸來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404章 冬夜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61章 淑妃病危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01章 大整軍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28章 下獄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5章 春闈第79章 大獲全勝第79章 楚昭輔之政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半島史話·奇葩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33章 兩廣運動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49章 醫政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03章 郭王會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383章 敞開談第133章 面聖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64章 楊業卻敵第1720章 靜默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