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

bookmark

行至清河縣,御營止進靠岸,以作休整,將士輪番下船進熱食、解決生理問題,諸船清理污穢,補充物資。而貝州刺史,則率着當地父老百姓,簞食壺漿,以犒王師。

當然,這更像個形式,以鼓舞軍心,幽燕那邊戰端已起,劉承祐也急於北上督看軍情,是故沿途行軍,都儘量避免枝節,若非必要,是不打算停下的。

不過,在清河縣,一個意外的人出現了,老丈人郭威。運河岸上,郭威肅立,縱覽河上威武的兵甲,滄桑的面容間滿是感慨。

一身素雅的錦袍,鬚髮雖然添加了幾分灰白,但面色還算紅潤,整個人的精神氣度都顯得平和而大方。身後是數騎守護,手中牽着的是他幼子郭儀。

得知郭威到此,劉承祐是特意命人馳輕舟將他接到龍舟上,並叫上郭寧妃,親自等候。

“臣參見陛下!”登上龍舟,見到劉承祐,郭威當即恭敬地行禮。

“免禮!都是一家人,不必拘泥這些俗禮!”劉承祐親自將郭威扶起,這回沒有故作熱情,但溫和的面容間流露出的,卻是種歸真的親切。

“謝陛下!”劉承祐的攙扶不算用力,是故郭威還是行了個全禮。

“三年未見!卿風采依舊,氣度不減啊!”看着郭威,劉承祐輕笑道。

“多謝陛下關心!”郭威應道:“臣居鄉里,寄情漁獵,心隨自然,頤養天年,自得其樂罷了!”

“如此閒雲野鶴,朕都要嫉妒了!”劉承祐開了個玩笑,低頭看着以無辜的眼神大膽直視自己的郭儀,不由探手捏了捏他被吹得有些發紅的小臉,道:“小郭儀長高不少嗎?”

“還不快給陛下磕頭!”郭威瞪了幼子一眼。

郭儀趕忙磕了個頭,劉承祐注意到,在他腰間,還彆着一塊玉佩,那還是當年郭儀尚在襁褓中時劉承祐贈的禮物,至今還有印象。

“卿何以至清河?”又瞧向郭威,劉承祐略感好奇地問起,一面同郭威入艙,一面問道。

郭威老臉上露出一抹慨然之色:“陛下興兵北伐契丹,燕趙之士,無不慨然奮起,踊躍參戰。臣久疏戰陣,雖不能提刀殺敵,但聞陛下親征,特飛馬前來,觀大漢健兒銳卒,祝其痛擊胡虜,亦稽首以拜,祁望王師凱旋!”

郭威這番話,很提氣,劉承祐很高興,哈哈大笑幾聲。當年,郭威歸養之前,劉承祐探視於“病榻”,當時郭威就曾說過,王師若伐遼,他必爲之祈禱祝福。如今,算是實現當初的諾言,從中也可知,郭威對於軍國大略確實一定見地。

船艙內,裝飾很簡單,乃至簡陋,所幸空間還算大。翁婿倆對座,郭寧妃親自侍奉熱茶,青春玉面間帶着笑意,一雙美眸都明亮了些,秋波動人。

“此番北伐,各路大軍加起來,僅戰兵就有近三十萬,可謂傾國出擊,不遺餘力。卿以爲,朕可能成功?”劉承祐問。

“陛下必成,大漢必勝!”郭威不假思索,張口便來,語氣異常肯定,看起來比劉承祐還要自信。

......

在御營北上之際,幽州地區,漢遼之間的鏖兵,已經展開許久。雖然劉承祐正式下詔是在8月20日,然而兩方之間的戰鬥,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開始,並逐漸擴大。

起初是數千遼騎,分爲三支,襲擾幽薊之地。就是按照遼南院大王耶律撻烈的謀劃,這些遼騎,不思劫掠,只事殺人,想要通過對幽燕之地的破壞,打斷大漢備戰的節奏。

可是,早得了天子親筆回信,知曉北伐在即的燕王趙匡贊,也是絲毫不露怯,把手下這些年好不容易積攢,一直當寶貝的五千燕騎,集中起來,追剿入侵的遼軍。

而燕地軍民,在面對遼軍的入寇之時,自上而下,也是奮力抗爭,將士踊躍殺敵,百姓怒爭鋒,沒有絲毫畏懼。其後,隨着不斷有遼騎參戰,其兵力迅速增長到上萬人,燕騎人少,終有不支,吃了不少虧。這個時候,安審琦果斷派遣北軍的五千邊騎北上,配合燕軍作戰,如此方不落下風。

其後,北遼帝委以南面軍事的耶律撻烈,又調配了一萬騎兵自居庸關入寇。聞之,安審琦又命永清軍使馬全義率軍北上,支援對幽燕的防禦。

遼騎機動性雖然強大,但幽燕的百姓都不是任人屠戮的綿羊,那一座座塢堡城池,就是一塊一塊硬骨頭。遼軍不是沒有嘗試過,強行破之,成功擊破過,也屠殺過幾座塢堡,但很快就會面臨,各支燕騎、漢騎的攻殺圍剿。

就在大漢軍民的竭力抗爭中,耶律撻烈的“三光”政策,遭到了極大挫折。跨過燕上,幽冀大地,本該是他們任意馳騁縱橫的地方,然而隨着戰事的發展,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燕地的城池、水脈、堡壘,像一顆顆大小釘子,配合着出擊的漢騎,壓縮着他們的活動空間。隨着河北邊軍的北上,又使他們兵力處在弱勢。沒錯,遼軍那邊雖然在動員軍隊參戰,但效率並不高,再加上還要兼顧諸關隘的防禦,直接投放在幽燕的兵力也只能逐漸增加。

而對於北上的漢軍,也主動襲擊過,但面對大漢的軍陣,卻完全沒有下口的慾望。想要拖延疲軍,但漢軍是步騎配合,並未完全喪失機動性與主動性,最後只能眼瞧着漢軍成功進駐諸燕城,加強守備。

遼軍也嘗試過南下像河北腹地深入,然後撞了個滿頭包,尤其永清地區,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能看到自南邊北調而來的漢軍。

即便在殺掠漢地的策略上,遼軍遭到的極大的困難,但耶律撻烈非但沒有放鬆入寇,反而繼續增派騎兵。就像當初他同遼帝說得那般,意志要堅定,做法要狠決。事實上,燕地軍民抵抗再堅定,在自家土地上的這等拉鋸,又面對遼軍針對性的攻擊,損失哪裡小得了。

等到8月上旬的時候,被耶律撻烈派遣入燕作戰的遼軍已有五萬步騎,騎兵來自塞北,步卒來自東面的遵化、灤平營地區,以漢人爲主,渤海人爲輔,配合作戰。

不過,漢軍也不落下風,尤其是在高懷德與郭崇威率領龍捷軍與西北“僱傭兵”兩萬多漢騎北上之後,更是逐漸佔據了上風。

一個月間,雙方大小戰鬥,經歷了上百場,而騎兵三千人以上的會攻就有9次,而結果,漢軍勝了6次。是故,進入8月中旬的時候,遼軍已然只忙着抵擋漢軍的進攻了,至於掠殺漢人,襲擊漢軍糧道,根本就顧不上。

而雙方戰鬥的區域,從最開始的幽薊地區,擴展到整個燕南,遼軍由攻轉守,漢軍由守轉攻,馬全義甚至領軍向遵化發起過一次試探性進攻。

在不長的一段時間內,雙方兵勢,呈犬牙交錯狀態,參戰的人馬達到了十萬之衆。這是一場殘酷的交鋒,雙方的損失都不小,遼軍前後傷亡15000餘人,漢燕軍隊的直接陣亡也有5000多人,而燕民的死傷,生產的破壞,這些損失是一時難以估量的。

直到漢帝的北伐詔書傳至北面行營,早已聚集到永清地區,並且得到了一定休整訓練的漢軍主力,正式在安審琦的統帥下北上。

十數萬大軍一開動,在燕地同漢軍糾纏的遼軍殘餘部隊,聞悉,果斷縮了回去。

第38章 賞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417章 輕狂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01章 大整軍第461章 癲狂?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172章 太子妃第53章 交代後事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27章 父子座談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19章 難審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345章 剝削者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30章 陳橋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53章 兵制改革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2章 稱帝第242章 戰後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131章 鳴沙匪第117章 潑冷水第12章 如此安慰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5章 王樸走了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67章 請辭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41章 劉信遭貶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5章 堂議第38章 殿議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85章 少壯派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395章 大商人第185章 趙礪案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39章 濮州案(2)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345章 剝削者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133章 延禧驛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347章 割韭菜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85章 異心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72章 駐足石壕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