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楊無敵

bookmark

在激烈的喊殺聲的催促下,春日懶惰地爬上雲端,照亮天際。然而,那高遠的天空下,是一團一團如火燒一般的雲層,紅得有些凝沉,深得有些壓抑,與山嶺間濃郁血色相映襯着。

一場突如起來的襲擊,是遼軍完全沒有預想過的,哪怕耶律屋質此前有說過,史彥超背後或許還有追兵,卻也只是下意識的多思多慮,沒有太當真。根本沒有想到,楊業再後邊,來得這麼快,膽子這麼大。

散佈的遼軍,成了漢軍最好獵物,追逐驅趕,肆意屠殺。因爲地形的緣故,並不方便漢軍穿鑿破擊,是以楊業的命令,就着重於兩點,一逐亂,二屠殺。

在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內,漢軍足足向北突進了三裡地,一路所過,刀光劍影,血染山野。襲擊之下,遼軍是兵荒馬亂,人走畜奔,一片亂象。

在南面的佈防被楊業輕鬆突破後,就再難以集中起有效的抵抗,是以倉皇遁逃,乃至慌不擇路,除了漢軍的逐殺,有大量的人畜是相互踐踏而亡。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殿後的遼軍精銳集中,仍舊不免陷入混亂,使得在楊業統率之下,漢軍追殺更加從容。

耶律屋質的反應算是快的,一面通知遼帝北撤,儘快走出山口,自己則親自在南面收拾亂兵,組織抵抗。在耶律屋質的緊急應變之下,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亂衆可以勉強彈壓,漢軍的攻擊卻不是那麼容易抵擋的。

因此,每每在耶律屋質組織起人手,漢軍的攻擊已至,這種成建制的遼軍,當然也是重點打擊對象。最終,耶律屋質也被裹挾在亂兵之中,若非有心腹的部卒扈從,拼死護衛,這北院大王估計也就亡失於亂軍之中了。

不過,即便如此,耶律屋質的努力,還是爲耶律璟及中前軍的遼軍的撤離,爭取了一些時間。事實上,遼軍距離北出山口,路程也不遠了,南面的軍隊在面臨漢軍的兇猛追殺,北面的遼軍兵衆,撤得則更快。

因爲忙亂,發展到最後,除了戰馬、兵器之外,所有輜重、財貨,一概丟棄。一直到逃出山口,方纔在蕭護思的安排下,就地整頓,接應後面的軍衆,尤其是遼帝。

楊業率領漢軍,順着山道,一路進擊,所遇障礙,不論人畜,只要阻他禁軍的,一概格殺。一直躍進七八里,才真正受到有效的組織抵擋。

而這個時候,漢軍殺傷敵衆,已不計其數。組織起抵抗的,是皮室軍的一名將軍,名叫耶律賢適,他以嚴苛的手段,在後方集聚起上千的軍隊,殘酷阻止敗兵潰卒的衝擊,佔據道口,導其分散撤離,最重要的,掩護遼帝耶律璟撤退了。

同時,也給北逃而來耶律屋質以喘息之機,而後邊緊隨而來漢軍,也不見任何休整,直接衝殺上來。鐵血廝殺,箭矢橫飛,戰鬥第一次變得激烈無比。

耶律屋質都顧不得對耶律賢適進行誇獎,直接接手指揮權,讓他到後方,繼續彈壓亂兵,組織人馬。而他自己,選擇親自在此都戰,憑藉着不俗的威望與指揮能力,與漢軍較量。

不過,危急形勢下,一團亂麻的遼軍,哪怕總體實力、併力佔優,但在這一線的廝殺戰鬥上,漢軍是佔有絕對優勢的。在楊業的指揮下,漢軍強攻猛打,接連擊破遼軍設置的三道防線,再度向北推進了兩裡地。

能夠明顯感覺得到的,是遼軍的抵擋在不斷加強,在其反抗下,漢軍的傷亡也在增長。明顯察覺到了問題,康再遇不由說道:“楊將軍,胡人遁逃,看這樣子,遼軍已經逐漸穩住陣腳了。將士隱伏夜來,未加多少休整,便發起進攻,連續作戰至此,向北突進近十里,已然疲憊,後繼乏力。此戰,已經取得了碩大戰果,再戰無益,不如撤退吧!”

康再遇能夠發現的問題,楊業心裡當然也知道,越往北,所遭受的進攻壓力明顯在增加。不過,面對康再遇的建議,楊業卻果斷地搖了搖頭,說:“士氣不可泄!正因遼軍已經穩住陣腳,我們更不可貿然撤退,否則引起其反擊,反使我軍陷入危險!”

聞言,康再遇問:“想要全破遼軍,取得完勝,已不可能!如此拖延下去,怕會被遼軍看破我們的虛實,楊將軍有何打算,就這般繼續僵持進攻嗎?”

楊業的表情間,不見絲毫動容,盯着前方仍舊前赴後繼,與遼軍浴血廝殺的將士。擡手指了指頭頂,說:“今晨的天象有異!”

“天象有何問題?”康再遇一愣,沒反應過來。

指着明顯沉暗,層層疊疊鋪滿天空,不見消減的朝霞,楊業說:“如此密佈的霞雲,必定有雨!”

康再遇終作恍然,只顧着廝殺,卻沒怎麼注意頭頂嶺外的天象。不過,聞楊業之言,康再遇卻不由歎服:“倘若雨下,我們再停止追殺,也顯得自然,遼軍也不敢貿然反擊!”

楊業觀察着廝殺的形勢,指着遠處道:“遼軍之中,不乏能人啊!否則,也不至令我軍遭受如此損失,誠爲大敵啊!”

說着,楊業卻取出挎在馬背上的一張寶雕弓,也是天子賞給他的。楊業這一身裝備,沒有一件不是劉承祐所賜,是故,以此戎裝作戰,楊業總有種榮耀加身,士爲知己,效死而報的衝動與振奮。

張弓搭箭,強弓的勁道通過曲張的弓弦徹底地展現出來,他瞄準的,正是在遼軍陣中指揮作戰的耶律屋質。這麼長的時間下來,早就進入了楊業的視野。

此前一直按捺住沒有出手,如今,突發一矢,直直扎向耶律屋質。而耶律屋質這邊,正鼓舞着士氣,勉勵作戰,他也發現了,漢軍攻勢已疲。

當楊業所發之箭,破空而來之時,耶律屋質完全沒能反應過來,若不是親衛推了他一把,只怕那支強勁的利箭就直接穿透他腦門了。

即便如此,耶律屋質也是驚魂一場,跌落在地。他一倒,遼軍頓時一陣慌亂,攻殺的漢軍,都是百戰之卒,經驗十分豐富,趁機而進。

耶律屋質布好的這道防禦,不足一刻鐘,再度被破。後邊,楊業繼續帶人向前突擊,一邊挺進,一邊引弓,目標還是指向被搶護着的耶律屋質。

這一次,沒有意外,耶律屋質雖有所閃躲,但直接射中其背,即便身被甲冑,難免受創。面對楊業神射,漢軍將士氣勢一振,殺聲更烈。

山口外,已經有上萬的遼軍逃了出來,在蕭護思等人的整頓下,安撫住。耶律璟經過一番狼狽的逃亡,也出來了,雖然安全了,但心中的羞憤之情,無以復加。

顧不得許多,當即命人前去查看情況,尤其耶律屋質的情況。得到的消息,不容樂觀,漢軍仍在沿道追殺,勢如破竹,連敗耶律屋質。

有隨駕的近侍,勸耶律璟先行離開,被耶律一頓馬鞭,抽得滿地打滾。終於收到消息,北院大王重傷,正在被漢軍追殺。

這下,耶律璟是徹地怒了,當即讓皮室軍詳穩耶律撒給,領軍去接應。耶律撒給不願意,說要保護遼帝。

雖然欣慰其忠誠,但耶律璟還是衝其怒吼道:“北院大王乃國家柱石,若無他全力抵擋漢軍,豈能爾等全身退出山道,必須給朕把他救回來!”

一直到辰時兩刻,天色徹底轉變,黑紅的雲彩仍舊存在,但春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並逐漸轉大,整個天地籠罩在一片朦朧的雨幕之中。

清涼的雨水,洗刷着山嶺間的血跡,也給陷入殺戮中的漢遼兩軍降溫洗腦。這一場春雨的降臨,也給楊業的襲殺,畫上一個句號。

雨並沒有下多久,不到一個時辰就停了,雲宵雨霽,太陽再度冒了出來,天邊彩霞依舊,越發絢麗美妙。

嶺間各處溼淋淋的,此前漢軍就靠着遼軍留下的一些氈帳、車輛遮風避雨。楊業懷裡抱着刀,靠在一面內凹的石壁下小憩。要知道,從昨夜起,他基本沒有得到過休息與睡眠。

“將軍,遼軍向東撤了!”

隨着哨兵的稟報,楊業一下子活了過來,當即問道:“當真?是部分移軍,還是全兵而撤?”

“全部撤了,沒有一兵一卒留下!”

聞之,楊業是不喜反生疑惑,康在遇也有些納悶:“遼軍就吃下這虧了?”

“向東,應當往上京方向,會同武州方向的遼軍。這麼急躁,莫非是武州出了什麼戰況?”楊業猜測道。

雲州這邊都選擇了撤軍,那文德那邊的遼軍,顯然也不可能堅守逗留,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不管如何,對於楊業軍而言,遼軍撤了,便是好事。至少,他不用忙着南撤了。

一面命人北出,繼續監視查探,以免出現其他意外,同時,開始安排將士,打掃戰場,清點戰果。

戰勝後的漢軍,不由得歡呼起來,不知是誰先起了個頭,“楊無敵”的呼聲,響徹山嶺谷地......

第53章 有詩云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19章 難審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347章 談話第33章 兩廣運動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65章 楊無敵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59章 皇帝與太子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61章 淑妃病危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91章 王峻驕狂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252章 面聖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這纔是感言第90章 交趾收復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世宗篇終 駕崩第2052章 回京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03章 郭王會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62章 緊鑼密鼓第265章 楊無敵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74章 根由在朝第66章 請辭?不許!第188章 後續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357章 國滅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03章 抓起來!第311章 李沆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283章 降將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51章 壽國公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5章 王樸走了第8章 瓊林宴第2053章 終章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29章 獨眠孤館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5章 馬楚內亂第93章 完了第185章 賜宴第260章 論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