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軍政安排

雲中這邊,爲給連日作戰將士以休養,劉承祐是下令,全軍酒肉管夠,讓全軍將士盡情放鬆,釋放心中了戾氣。爲了兼顧營養,劉承祐甚至下令,讓新任的河東布政使王祚,從後方調運了一大批新鮮蔬菜,運抵前線。

北伐以來,軍中大部分時間禁酒,但肉食是一點都不缺,將士也不怎麼稀罕,從遼軍手中可繳獲了大量的牲畜。

不過,三日的大慶之後,一切恢復正軌,上下肅然。這三日中,劉承祐除了在第一日中與將士齊樂之外,剩下的時間都在爲下一步的事務做構想。

大概是酒喝多了,有些將領腦子開始犯渾了,向劉承祐建議,趁着遼國內亂,乾脆發兵出塞,一舉把遼國滅亡,一勞永逸,徹底地消除北患。

當然,這只是少數將領的想法,他們渴望功業,畢竟幾十萬大軍北伐,戰將何止千員,雖然大小戰鬥上百場,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突出功績。

對於這種建議,不要說劉承祐還沒有這等想法,就是有,也不可能選擇在這個時候。爲了供應北伐,朝廷已是窮盡人財物力,早有不支,尤其是開春以來的戰事,幾乎每一天,都在耗損國家的元氣。戰事如果再拖下去,也是無以爲繼的,除非繼續竭澤而漁,但劉承祐還沒那麼蠢。

雖然他有的時候也顯露出一些急功近利的性格,但在大局方面,還是足夠穩妥,對形勢都有清醒的認識與叛亂,不會輕易犯渾。

更何況,在合圍雲州後,爲了鼓舞將士,激勵戰心,劉承祐已然向全軍通報過,拿下雲中,便凱旋迴朝,論功行賞。

軍心如何,經常巡視軍營,慰問士卒的劉承祐怎能不知,再者還有符彥卿、柴榮、趙匡胤等將帥的提醒。在雲州的漢軍之中,除了一部分開春後補充的民夫外,剩下的基本都是自去歲就開始參戰了,長時間的作戰下來,精神上是十分疲憊的。

再怎麼樣,劉承祐也是不會逆着幾十萬人的意願行事的,還是幾十萬的軍事組織。當然,他要是一意孤行,將士或許還會聽令而行,朝廷基本也會繼續支持,但是會引發什麼樣的亂子,那就不好說了,反正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參考楊廣!

關於行政方面的事,倒不需劉承祐費多少腦細胞,一切以安穩、恢復爲主,行政體制上,劉承祐決議將收復的燕雲諸州,分爲兩部分,增設兩道。

一道以原雲、朔、寰、應、蔚、新爲主,設山陽道,以雲州爲治所,升格爲大同府。同時,新復州縣,入遼多年,建置方面,相比二十年前,也有了極大的變化,劉承祐也根據情況,做了些調整。以東面的懷安縣爲例,其以西原屬新州的地區,都劃入大同府管轄;寰州廢置,併入朔州;應州仍置,只是把西面的馬邑併入。

如此,新設的山陽道,暫時只有大同、朔、武、蔚,這一府三州,面積不過五萬平方公里,並不算大,但從其名字就可以看出劉承祐的野心。山陽何意,整個陰山以南的區域,都囊括在其中。

至於幽州那邊,也好安排,以拒馬河、白溝爲界河,其南屬於河北道,其北新置燕南道,包括,幽、涿、易、薊、檀、順、儒、嬀、武、灤、平、營共12州。在劉承祐親赴雲州督戰的時候,馬全義與李漢瓊、馬仁瑀等將,已擊破耶律綰思軍,全取營州,奪取榆關,將入燕最後一個重要通道關閉。

其中順州廢置,懷柔縣劃入幽州府,懷柔以北則屬檀州;薊州以東,原本的灤平營地區合爲一治,都屬平州;居庸關外原儒、嬀、武州,合爲宣化府,治文德,拱衛幽燕。

是以,燕南道下轄幽州府、宣化府、檀、薊、平、涿、易,共兩府五州。同樣的,在劉承祐的構想中,整個燕山地區,都在其管轄範圍之內。

至於兩道的行政主官,山陽道布政使,劉承祐選擇了宋琪。此人是遼的進士,爲官多年,又跟隨趙氏父子多年,熟悉兩國政制民情,既有其才,在此前的交往中,也表現出了對朝廷足夠的親近,得到了劉承祐認可。同時,任用宋琪爲一道高官,也是進一步拉攏安撫原燕王一隻官民將吏的心。

至於燕南道,高防是不二人選,他奉劉承祐之命,在幽州一待就是十年,爲維繫幽燕與朝廷之間的關係,履行其北方屏障的作用,可謂是殫精竭慮,嘔心瀝血。

以其任職,既合適,也是對功臣的回報,當然,用高防,也只是個過渡的選擇,原因嘛,也正因爲高防在幽州待了十年,樹大根深,關係盤根錯節。

在實現了朝廷對燕南地區統治的穩定後,也就該調離了,甚至於,接替的人選劉承祐腦中都閃過好幾人。當然,對於高防,劉承祐絕對會厚待。

相較於行政事務的梳理,還是軍事上的安排調整,更讓劉承祐頭疼些,牽扯麪也要更大些。圍繞着整個燕雲地區,需要重新構建一套軍事防禦體系,原本的許多佈置,需要整體北移。而從最西的保寧軍,到最東的信安軍,諸多的邊軍,都需要得到解決。

而新的邊防體系中,如何佈防,關口如何佈置,兵員如何配置,將領委派,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得到解決。既然考慮到才幹,還要體諒將士心情。以楊業這樣的將領爲例,他已經在雁門關待了十年了,再雄峻的山關,只怕也看膩了。而劉承祐自己,都有不忍。

不過,對於軍事防禦重新構設,倒也不是劉承祐一個費神,還有柴、趙給他參謀,並且,大部分的意見,都來自於二人。

河北那邊,保定軍、順安軍、雄安軍、信安軍、永清軍,全部裁撤,復歸道司,於居庸關設盧龍軍,檀州設古北軍,遵化設石門軍,榆關設平盧軍。至於人選,從禁軍將領中挑選,原本的河北邊軍將領,另做安排,基本上,不是安排在各地都司,就是調入禁軍。

反倒是山陽道這邊,雖然有長城作爲屏障,有堅城作爲依託,反而不像燕南那邊好安排,與遼國的接壤線太長了,不論怎麼佈防,都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從今之後,倘若面對遼軍的襲擾,山陽道這邊,所承受的壓力要大得多。經過君臣的仔細商議,決定將折德扆所率保寧軍北移,原寧化軍移駐朔州,於大同增設寧遠軍及奉義軍兩軍,定襄軍保留,但兵大幅削減,縮編爲一千人,東西兩陘各駐五百。

如此一來,北面防禦的框架算是搭成了,剩下的,就需要往裡面填充兵馬,調動人員。而在人事安排上,則又需要劉承祐來頭疼了,柴榮他們能給建議,但拍板決定是皇帝的事。

事實上,經這麼一調整,大漢北部邊境,可謂形勢大變,給人一種穩固、心安的感覺,這就是全面恢復幽雲所起到的效果。

同時,通過對北疆的軍事安排,大漢的軍隊,又將進行一次調整。邊防佈置,只是個開胃菜,真正大變動的,還得是禁軍。

大漢立國以來,一共對禁軍進行了三次大的整飭,第一次在劉知遠時期,那時候主要目的是接收、擴充。後兩次,則是劉承祐藉着平叛與對外戰爭的勝利,大加整頓,目的在於強化皇權,加強對軍隊的約束與控制。

效果是很好的,相比三代以來的歷朝歷代,都是巨大的進步,但同樣的,並不徹底。有很大程度,都是靠着劉承祐的權謀手段,以及個人威望在支撐作用,制度上,仍舊有不到位的地方,且禁軍的設置仍顯複雜、臃腫。另外,各地的邊軍,也需要一定的整改,加強中央的控制。

此番北伐,參戰內外兵馬,不論是禁軍還是邊軍,損折頗多,劉承祐也打算趁着這個機會,對全國的軍事體系,進行一次統一的升級改造。

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2章 方略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69章 東出太行第362章 分封?第242章 戰後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46章 驕將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44章 太后相召第302章 奚王來朝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62章 奸宦昏主第180章 賞功第121章 道士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297章 新山陽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章 父母兄弟第195章 楊邠案(3)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44章 皇子赴軍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5章 春闈第39章 百年大計第9章 王峻歸來第149章 降表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132章 不惜代價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429章 向南!第92章 定州事第9章 王峻歸來第62章 緊鑼密鼓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46章 糧與錢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45章 移鎮之議第38章 殿議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393章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204章 解決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30章 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