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

bookmark

會後,劉秀回到自己的營帳,剛剛坐下,劉縯便來了。

私下裡見劉秀,劉縯有些不好意思。在棘城的時候,劉秀曾勸過他,不要輕易進犯宛城,可他沒聽,結果還沒到宛城,大軍便被打得一敗塗地,險些全軍覆沒。他

把手中拿着的赤霄劍遞到劉秀近前,說道:“阿秀,在戰場,我把你遺落的劍撿回來了。”

劉秀伸出手來,剛要接劍,手又隨之收了回去,搖頭苦笑道:“大哥,這把高祖留下的劍,以後還是你來用吧,我……我不配用它。”劉

元以及三位小外甥女,活生生地慘死在劉秀眼前,對他的打擊太大了,劉秀感覺自己再用赤霄劍,都是在辱沒先祖的威名。劉

縯輕輕嘆了口氣,將赤霄劍放下來,坐在劉秀的身邊,意味深長地說道:“阿秀,阿元的死,和你無關。”這要怪,也只能怪到他的頭上。劉

秀彎着雙腿,頭垂到雙膝之間,水珠子滴滴答答地落到地上,他哽咽着說道:“再快一步,哪怕是再快半步,我也能把她們都救下來!”

就差一點點!就差那麼一點點!“

我對不起二姐,對不起孩子,更對不起二姐夫!”劉秀頭下的地面被浸溼了好大一片。劉

縯默默地擡起手來,摟住劉秀的肩膀,向回一擁,說道:“想哭,就大聲哭出來吧,過了今晚,以後不要再哭。”聽

聞這話,劉秀雙手抓着大哥的衣服,把臉埋進他的衣襟裡,放聲大哭起來。

這時的劉秀,不是柱天都部的二把手,不是又能指揮千軍萬馬又能衝鋒陷陣的將軍,他就是個孩子。心

中的委屈、悲痛、壓抑,乃至絕望,在外人面前他無法也不敢表現出來,但在大哥面前,他可以毫無顧慮的一股腦的釋放出來。眼

前的這個魁梧雄壯的漢子,是他的支柱,也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親人。劉

縯摟着劉秀,眼圈也漸漸泛紅,但他終究沒有掉下一滴眼淚。

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故去,他便是一家之主,他就是這個家的頂樑柱。弟弟妹妹們可以哭,但他不能哭。有

淚,得往肚子裡咽,疼,也得咬碎了牙挺着,不管遇到多大的失敗,多大的挫折,他得像山一樣屹立在那裡,讓弟弟妹妹們能有個依靠。於

外,他是柱天大將軍,於內,他是兄長,他所揹負的責任,讓他沒有資格去流淚哭泣。也

不知過了多久,劉秀的哭聲漸漸小了下去,人也在悲痛當中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劉

縯站起身形的同時,把劉秀橫着抱了起來,慢慢放到牀榻上,脫掉他的鞋子,又幫他蓋好被子,他將放到一旁的赤霄劍拿起,輕輕放在劉秀的枕邊。

他在牀榻旁又站了許久,摸了摸劉秀的頭,轉身走了出去。他

剛出來,就見劉稷、鄧奉、鄧晨、李軼等人站在外面,一個個面露急色。看

到劉縯終於出來,衆人齊齊上前,正要說話,劉縯做了個禁聲的手勢,回頭向身後的營帳看了一眼,邁步向旁走去。

走出得足夠遠了,他面無表情地問道:“什麼事?”“

大將軍,探子回報,一支京師軍正向棘陽進發!”

“有多少兵馬?”

“探子說,有五千左右!”劉英皺着眉頭說道:“大將軍,敵軍來勢洶洶,而我軍又……此戰不能力敵,我軍還是現行撤退吧!”劉

英是劉氏宗親之一,和劉稷一樣,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將,只不過武力沒有劉稷那麼高,威名也遠沒有劉稷那麼大。劉

縯問道:“敵軍還有多久能到棘陽?”李

軼接話道:“倘若連夜行軍,明日一早,敵軍可抵棘陽!”

劉縯眯了眯眼睛,側頭問道:“偉卿,你怎麼看?”

鄧晨雙目腥紅,眉頭緊鎖,說道:“大將軍,現在我軍急需一場勝利!”確切的說,現在是他急需手刃幾個莽軍,爲慘死的妻兒報仇雪恨!劉

稷瞪了劉英一眼,沉聲說道:“大將軍,我贊成偉卿的意見!這一戰,我們不能退讓,必須得戰,而且一定要打贏,以重振我軍的士氣!”

鄧奉說道:“若是要戰,那麼現在我們就得加固城防了!”“

不必!”劉縯一字一頓地說道:“倘若莽軍真是連夜趕路,那麼等明日一早,我軍出城迎敵!”聽

聞這話,劉英嚇了一跳,臉色泛白地說道:“大將軍,敵軍可有五千之衆,而且還是裝備精良又驍勇善戰的京師軍,我方纔三千來人,且多是傷兵,這一戰……這一戰怎麼打啊?”

劉縯擡起手來,握住肋下佩劍的劍柄,說道:“明日一戰,所遇之敵,格殺勿論!我軍將士,有臨陣脫逃者,殺!有畏敵不前者,殺!有見死不救者,殺!”

他這連續三個殺,讓劉英身子一哆嗦,再不敢多言。

劉縯並非是有勇無謀的莽夫,他會犯錯,有時候會缺少戰略眼光,但不代表他不會打仗。劉縯也有自己的算計。敵

軍若是連夜趕路奔赴棘陽,等到棘陽時,定然也疲憊不堪,此爲己方一優。敵

軍只五千人,卻敢長驅直入,直奔棘陽而來,顯然敵軍已成驕兵,認爲對陣己方殘部,可以輕易取勝,己方的主動出擊,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敵軍個措手不及,此爲己方的二優。

經今日一戰,現在己方的士氣是低落,傷兵是多,但有一點,將士們的家眷,或多或少都有人慘死在莽軍的手裡,像鄧晨這樣,一心想着手刃仇敵,爲家人報仇的將士們不在少數,等上了戰場,見到莽軍,仇人碰面,這些將士的士氣能一下子飛漲起來,此爲己方的三優。這

三大優勢,正是劉縯敢於主動出擊的底氣。另外,現在的局勢逼着他也不得不主動出擊。

一旦選擇撤退,將士們的士氣將會越來越低落,接下來,他們也只能是一退再退,最後的結果要麼是內部譁變,要麼是分崩離析。

正如鄧晨、劉稷所說,他們現在急需一場勝利,重振士氣。

同時也急需一場勝利,來向南陽的百姓表明,柱天都部還活着,還有戰力,以此來贏得百姓們的繼續支持,拉攏更多的人前來投軍。己

方能不能重整旗鼓,東山再起,也就在此一戰了。

出於這些種種的原因,劉縯選擇了他認爲最正確的一條路,戰!而且不是守戰,是主動出擊的一戰。翌

日一早,柱天都部的探子像走馬燈似的,不停的進城、出城,將五千先鋒京師軍的動向源源不斷地傳回到棘陽。這

五千京師軍,還真是連夜行軍,趕到的棘陽。小長安聚一戰,在京師軍看來,柱天都部已經徹底被他們擊垮了,逃走的只是小股的殘兵敗將而已,不足爲慮,接下來追擊戰,有五千兵馬已經足夠了,而且無論由誰來率領,都是穩操勝券。這

支五千人的先鋒軍,一心只想着趕快抵達棘陽,殺光城內的柱天軍殘部,好立下大功,向朝廷請賞。

所以都不用領兵的將令做動員,兵卒們都是自願的連夜行軍趕路。在

他們看來,似乎己方大軍只要一到棘陽,一走一過之間,便可把城內的反軍全部清剿乾淨。五

千京師軍接近棘陽後,按理說,在離城五里遠的地方就應該安營紮寨了,但五千京師軍抵達棘陽的五里後,根本沒有停止進軍的意思,繼續向前進發。

直至距離棘陽都不到三裡了,五千京師軍才總算停止前進,安營紮寨。不

足三裡的安營紮寨,等於是把營寨扎到柱天軍的臉上了。如

此之近的距離,城內的守軍只要攻出城來,眨眼工夫就能抵達營寨。可是看京師軍的架勢,他們根本就不怕你柱天軍出城來攻,反而是怕你不肯出城。京

師軍的態度,無疑是大大激怒了城內的柱天軍。劉縯於兵營內點兵,準備出城一戰。點兵還沒開始,劉秀和劉伯姬相繼來到校軍場。

劉秀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同時也披掛上了盔甲,很顯然,他是準備隨軍一同出戰的。劉縯暗暗皺眉,正要對劉秀說話,劉伯姬提着好大一個包裹,走到點兵臺上,將其遞給劉縯。劉

縯一怔,不解地問道:“伯姬,這是什麼?”

“大哥打開看看!”劉

縯疑惑地接過包裹,打開,原來裡面疊放的是四面旗幟。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面旗,展開,定睛一看,旗面上繡着一隻紅色的飛鳥圖騰,形似鳳凰,此爲朱雀,在朱雀的圖騰旁,還繡着一個斗大的‘漢’字。看

罷這面大旗,劉縯放到一旁,忙又拿着第二面。第二面旗幟繡的是玄武圖騰,同樣的,在圖騰旁依舊繡着一個斗大的‘漢’字。

第三面旗繡的是青龍,第四面旗繡的是白虎,無一例外,圖騰爲點綴,當中的‘漢’字纔是核心。

劉伯姬連夜繡了這四面大旗,也是受了劉秀的啓發。

劉秀說己方之所以會敗得如此之慘,皆因凝聚力不夠。爲

何會缺少凝聚力?柱天都部雖然喊着光復漢室的口號,但在隊伍當中,都找不到一面漢旗,如同是掛着羊頭賣狗肉。基

於這一點,劉伯姬特意找來許汐泠以及軍中的女眷,大家在一夜之間,把這四面漢軍大旗繡了出來。看

罷小妹送來的這四面大旗,劉縯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他二話不說,令人準備四支旗杆,把這四面大旗一併掛起來。隨

着四支掛着漢軍大旗的旗杆在點兵臺上豎立起來,下面的將士們也終於看清楚是什麼了。前

有朱雀,後有玄武,左有青龍,右有白虎,而且每面大旗上最醒目的都是那斗大的‘漢’字。人

們原本灰突突的臉上不約而同地綻放出光彩,也不知道是誰,最先振臂高呼道:“大漢——”

緊接着,臺下的三千多將士,齊聲吶喊,振臂高呼:“大漢!大漢!大漢——”以

前,柱天軍很少稱自己爲漢軍,但是從這一天起,柱天軍開始自稱漢軍。

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十四章 圍而殲之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九十一章 朝思暮想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親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四百零四章 如影隨形第一百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二十八章 貿然深入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五十章 牽扯進來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一章 禍起劉秀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六百四十二章 宛城惡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臉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七百一十七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八百零五章 宮廷宴會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五百三十五章 長安變天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算計誰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一百五十四章 家族軍隊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難臨頭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敵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三百一十八章 斬首成功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歡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四百八十二章 執法如山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