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

bookmark

聽聞王郎點名到自己的頭上,嚴鳴身子一哆嗦,沒等說話,鼻涕眼淚先流淌下來。他

向前叩首,帶着哀求說道:“陛下,臣爲家中長子,上有老,下有小,陛下對此是知道的啊……”王

郎聽了這話,鼻子都快氣歪了。他連連拍打桌案,怒聲呵斥道:“嚴鳴,朕現在是讓你去運糧,沒有推你上刑場!”嚴

鳴嚇得一縮脖,哆哆嗦嗦地耷拉着腦袋,小聲嘀咕道:“現在出城運糧,和上刑場又有何區別。”

王郎都恨不得起身,上去踹他兩腳。他凝聲說道:“這是朕的旨意,嚴鳴,你可是要抗旨不遵?”小

心翼翼地擡頭看了王郎一眼,見他臉上兇相畢露,活像要吃人似的,雖說嚴鳴和王郎以前有些交情,但現在他也不敢再推三阻四,只能硬着頭皮,顫聲說道:“臣……臣領旨就是。”

嚴鳴奉命,向李育軍押運糧草。這次,嚴鳴押運的糧草並不多,只有一萬石,隊伍的規模小了許多,目標自然也更小,更不易被人發覺。可

是最終,嚴鳴也未能把這一萬石糧食運成功送進李育軍大營。走

在半路上,他們再次遭到幽州突騎的襲擊,運送的糧草被搶個精光,傷亡慘重,而掛着左馮翊空頭銜的嚴鳴,也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死在混戰當中。得

知消息的王郎,徹底驚呆了。他算計到了一切,提前在邯鄲城內囤積下大量的糧食和物資,並留下重兵防守,爲了防止李育和張參生出二心,還特意控制了他們的軍糧,可他千算萬算,就是沒算計到己方會在運糧上出現問題。

邯鄲和李育軍大營,只咫尺之遙,但邯鄲滿城的糧食,就是運送不到李育軍的手裡。現在,王郎也沒了注意,對此一籌莫展。比

王郎更急的是李育和張參。

軍中的糧食每日都在大量的消耗,可邯鄲的糧食卻遲遲運送不過來,現在眼瞅着全軍就要斷糧了。

這兩天,李育連續派人去往邯鄲催糧,但他望眼欲穿的糧食,就是不見蹤影。張參找到李育,兩人覈計對策。張

參說道:“陛下不是不想給我們送糧,而是根本送不過來,劉秀軍的騎兵,神出鬼沒,來去無蹤,從邯鄲送出來的兩撥糧食,皆被劉秀軍搶走,還折損了呂恆和嚴鳴兩位大人。”

這些情況,李育當然也清楚,但他現在不想聽這些理由,他只想要糧。他

說道:“軍中糧草,已所剩無幾,過了今日,明日便要斷糧,無糧可用,全軍上下,豈不大亂?”張

參眉頭緊鎖,沉吟了許久,他幽幽說道:“邯鄲雖有十萬大軍,但陛下絕不會把這十萬大軍派出城,爲今之計,也……也只有我軍親自去往邯鄲,接軍糧了!”

說完這話,他瞄了一眼面色凝重的李育。目前,他們的營寨與邯鄲之間,隔着劉秀軍大營。他

們若去往邯鄲,得先繞過劉秀軍大營才行,可劉秀軍又不是木頭樁子,會眼睜睜看着他們繞營而過嗎?一旦劉秀軍出營求戰,己方又如何應對?

李育的臉色變換不定,思前想後,還是覺得這麼做太冒險了。他眯縫着眼睛,幽幽說道:“現在劉秀軍遲遲不敢強攻邯鄲,皆因我部的存在,我部在劉秀心中,早已成爲眼中釘,肉中刺。現在我部龜縮在營內,劉秀尚且不敢率軍來攻,一旦我軍出營,劉秀斷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張參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李育繼續道:“劉秀之所以連續偷襲我軍的糧道,其目的,不單單是爲了劫走糧食,更是要逼我軍出營一戰!”

這個因素,張參也想到了,他眼珠轉了轉,說道:“邯鄲城內可有十萬大軍,倘若陛下能……”

他話沒說完,李育打斷道:“不用指望陛下!剛纔你也說過了,陛下不可能把邯鄲的十萬守軍派出城,哪怕我們活生生戰死在邯鄲城下,城內也未必會出來一兵一卒援助我等!”

李育和張參能官拜大司馬、大將軍,自然都是王郎的心腹,既然是心腹,自然也對王郎這個人十分了解。聽了李育的話,張參忍不住長嘆了一聲,搖頭苦笑道“邯鄲與我部,近在咫尺,邯鄲十萬大軍,我部十餘萬大軍,合計二十餘萬,卻被劉秀區區十萬人嚇得動彈不得,甚至連糧草都運送不過來。”

說到這裡,張參無力地扶住額頭。現在他的感覺彷彿被困在沙漠中,已經處於被渴死的邊緣,可是明明能看到前面就是水源,但就是爬不過去。

翌日,李育軍斷糧。三日後,李育軍營內都開始屠殺戰馬,就這樣過了五天,李育軍終於堅持不住,他派人給王郎發出最後一封求救信。信

中,李育言明,全軍已斷糧多日,軍心動盪,不能再等,他將統帥全軍將士,向邯鄲進發,倘若陛下還能念及昔日之情,望能派兵,出城接應。李

育的這份書信,既像是求救信,又像是絕別書。王郎看罷書信後,深受感動,不由得聲淚俱下。可

是讓他派兵出城接應李育軍,他不能,也不敢。

邯鄲城內只有這十萬守軍,也是他最後的護身符,派出城去接應李育軍,萬一謝躬率軍來攻怎麼辦?又萬一全軍覆沒了這麼辦?以後誰還能保護他?

兵熊熊一個,強熊熊一窩。王郎貪生怕死,下面的大臣們也沒比他強到哪去。

當一個人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怕,膽子可以比天還大,可是當他什麼都有的時候,便會瞻前顧後,怕死,怕失去這得來不易的一切,膽子比針鼻還小。

這是人性,也完美詮釋了王郎等人此時的心態。

李育和張參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只能率領着全軍飢腸轆轆的將士們,行出大營,向邯鄲方向進發。和

他們預料中的一樣,得知李育和張參終於熬不住了,率領全軍出營,劉秀大喜,當即下令,全軍出營,阻擊李育部。

兩軍一個是由北向南進發,直奔邯鄲,另一個是由西向東進發,堵截對方。兩軍於邯鄲城北五里的地方遭遇。

現在兩軍的士氣已經不能相提並論。以劉秀爲首的漢軍,將士們士氣高亢,一個個腰板挺直筆直,殺氣騰騰,氣勢如虹。另

一邊,以李育、張參爲首的王郎軍,則是一個個盔歪甲斜,有些底層的兵卒,已經餓得站都站不穩,兩眼昏花,身子來回直打晃。

兩軍的戰場,距離邯鄲只有五里,只要站在城頭上,便能望見雙方交戰的戰場,可是擁有十萬大軍的邯鄲城,就是城門緊閉,一兵一卒也沒出城做接應。

劉秀軍嚴陣以待,並不主動發起進攻。現在急的人不是他,拖延的時間越長,對李育軍越不利。

此時,李育和張參坐鎮中軍,兩人騎在馬上,都在伸長脖子,望着劉秀軍背後的邯鄲城。現

在他倆多麼希望能從邯鄲城內殺出一支大軍,配合己方,前後夾擊劉秀軍。

兩人望眼欲穿,可惜,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兩人什麼都沒等來。李

育突然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禁不住仰天長嘆一聲,說道:“也罷!今日之戰,於你我而言,或許就是一場死戰。”張

參心頭髮酸,眼圈溼紅,說道:“事到如今,我等,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李育不再等了,向前一揮手中的令旗,大聲喝道:“傳令全軍將士,擂鼓,進軍!”隨

着李育一聲令下,王郎軍的陣營裡響起了一陣陣的擂鼓聲。不知是錯覺,還是和王郎軍的內部氣氛有關,此時軍中的擂鼓聲,似乎都顯得有氣無力。

鼓聲響起,前排方陣的兵卒們,開始齊齊向前行進,緊接着是第二排方陣,第三排方陣。十

多萬人的王郎軍,內部的小方陣有上百塊之多,上百塊的小方陣又組合成一塊鋪天蓋地的大方陣。

齊齊向前推進,光是轟隆隆的腳步聲便已傳出去多遠,聲勢驚人。劉

秀望着向己方推進過來的王郎軍,他嘴角勾起,說道:“困獸之鬥!”說着話,他側頭道:“擂鼓!”

很快,劉秀軍這邊也響起了鼓聲,與王郎軍的鼓聲相比,劉秀軍的鼓聲敲得震天響。

“嗬——”個個方陣的將官們,紛紛發出喊喝之聲,而後劉秀軍的方陣也開始向前推進。雙方逆向而行,很快便相距不足百步。這已經進入到弓箭手的射程。軍

中的箭手們紛紛捻弓搭箭,向對面的敵軍射出箭矢,與此同時,兵卒們也都紛紛舉起盾牌,準備好抵禦敵軍的箭射。劉

秀軍的箭陣,是結結實實地砸進王郎軍的陣營內部,箭陣落下,密集的如同黑色雨點,噼裡啪啦之聲,不絕於耳,時不時有人中箭,慘叫着撲倒在地。而

王郎軍的箭陣,則是砸在了劉秀軍的邊緣。一半的箭矢砸入劉秀軍的前排,另一半的箭矢則落在方陣的外面。

要知道陣營前排的兵卒,都是重盾兵,盾牌又大又厚重,箭陣射進重盾兵的陣營裡,殺傷力實在是微乎其微,基本全被盾陣擋了下來。

在古代的軍隊中,弓箭手的地位,相當於現代部隊的特種兵,屬於稀缺兵種,待遇自然也要強過普通兵卒。可

是現在,連王郎軍的弓箭手都有氣無力,下面的普通兵卒的狀況,也就可想而知。

意識到這一點,劉秀軍的將士們士氣更盛。人們的眼中閃現出精亮的光彩,向前推進的速度也變得更快。李

育和張參都不是無能之人,雙方只是較量箭陣,就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差距,等會將士全面接觸,己方哪裡還有勝算?

兩人的目光又不約而同地再次投向邯鄲城,在心裡默默祈禱,王郎能派兵來援。

哪怕他不把十萬大軍都派出來,只派出一兩萬人,也可讓劉秀部收尾難顧,不僅能大大減輕己方的壓力,甚至還有可能反敗爲勝!

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蓄力第七百一十七章 負荊請罪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爲刀俎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四百零九章 飢寒交迫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四十七章 騎槍之下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三百六十五章 昭然若揭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四章 亦師亦友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爲刀俎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九十一章 朝思暮想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四百七十九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子所在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萬火急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八十章 同窗相會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見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我開刀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