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

bookmark

謝躬聽聞劉秀的發問,面色一正,說道:“陛下剛剛入主長安,局勢混亂,在所難免,假以時日,長安必享太平盛世。”劉

秀暗暗嘆了口氣,話鋒一轉,又問道:“謝尚書以爲,邯鄲比長安如何?”謝

躬一笑,朗聲說道:“長安乃天子腳下,邯鄲只趙國舊都,趙地之郡治,又豈能與長安相提並論。”

他二人的對話,聽起來像是閒談,實則不然。劉秀的發問有玄機,謝躬的回答也同樣有玄機。劉秀問長安的局勢,實則是問劉玄治理天下的能力。謝

躬回答天子入主長安不久,暗指劉玄剛剛稱帝,處理政務,難免有所紕漏,這都可以理解,只要時間一長,劉玄自然會對各項政務得心應手,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劉秀拿長安和邯鄲相比,實則是拿自己比劉玄。謝躬的回答是,你二人根本沒有可比性。劉玄貴爲天子,你只是諸王之一,又豈能相提並論?看

得出來,劉秀的發問,是有招收謝躬之意,而謝躬直接拒絕了劉秀投來的橄欖枝,而且態度十分堅決,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謝躬死忠於劉玄,劉秀也無可奈何,他幽幽說道:“謝尚書,真吏也!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還望謝尚書不要意氣用事,三思而行啊!”

“哈哈!”謝躬仰面而笑,說道:“先賢們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可先賢們又說大丈夫當寧折不屈;先賢們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而先賢們又說一馬不鞴雙鞍,忠臣不事二主。有時候,下官都糊塗了,不知到底哪些先賢說的是對,哪位先賢說得是錯,蕭王能否爲下官解惑?”謝

躬說這番話,帶有戲謔之意,劉秀微微眯了眯眼睛,站起身形,向謝躬說道:“孤就不打擾謝尚書了,告辭。”“

下官送蕭王!”謝躬也不挽留,隨之起身,躬身施禮,跟在劉秀的身後,一併向外走去。劉

秀還沒走出大廳的房門,從外面先走進來一位婦人。這位婦人面容清麗,貌美如花,氣質清冷高雅,舉手投足之間,透着端莊高貴之氣。

兩人一個往外走,一個往裡進,剛好打了個照面,婦人先是一怔,而後急忙福身施禮,說道:“妾見過蕭王!”劉

秀沒見過這位婦人,也不知道她是怎麼認識自己的。沒等他發問,謝躬上前,含笑介紹道:“蕭王,這位是內子。”“

原來是謝夫人。”劉秀聽許汐泠提起過謝躬的夫人秦子嫿,當時也沒太往心裡去,沒想到,謝躬的這位夫人,竟然如此出衆。

“妾聽聞蕭王來府內做客,特意讓人備了茶水。蕭王這是要走嗎?”“

嗯!孤與謝尚書的事已經談完,就不在貴府多做叨擾了,告辭。謝尚書也請留步。”說完話,劉秀又看了一眼秦子嫿,走出謝躬的府邸。目

送着劉秀上了馬車,在侍衛們的護衛下走遠,秦子嫿小聲問道:“夫君,蕭王這次前來,所爲何事?”

謝躬輕撫着秦子嫿的腰身,邊往府內走,邊說道:“其一,是商議魏郡之匪患,其二,蕭王對我有招撫之意。”

秦子嫿眼眸一閃,可是很快,她的目光又暗淡下來,說道:“夫君定是未應蕭王。”

謝躬仰面而笑,說道:“知我者,夫人也!”其

實,就內心而言,秦子嫿對更始朝廷,乃至對劉玄,也很失望。正

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現在,劉玄不理朝政,日日笙歌,尋歡作樂,朝綱混亂,奸臣當道,權臣胡作非爲,這江山能守得住嗎?

倘若夫君真能投到劉秀麾下,倒也不失爲一個好的出路,不過秦子嫿瞭解謝躬,她心裡清楚,自己的夫君,絕不會做出背叛天子之事。她

憂心忡忡地說道:“夫君屢次與蕭王針鋒相對,屢次回絕蕭王之美意,日後,夫君也當小心提防蕭王纔是!”謝

躬哈哈大笑,不以爲然地說道:“蕭王的野心雖大,但現在他還不敢對我動手,起碼在徹底平定河北的賊軍之前,他不敢輕舉妄動。”

秦子嫿皺着眉頭說道:“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夫君小心一些總是沒有壞處的。”

“多謝夫人的提醒,爲夫心中自知。”謝躬滿臉笑意地拉着秦子嫿的手,走進大廳裡。

且說劉秀,離開謝躬的府邸,坐進馬車內,他的臉色也隨之陰沉了下來。謝躬可以對劉玄忠心耿耿,可以拒絕他,但不應該出言戲謔他,這讓劉秀的心裡十分不痛快。

馬車正往前走着,忽聽外面吵吵嚷嚷。

劉秀敲了敲車壁。隨着聲響,馬車立刻停了下來。劉秀撩起車窗的簾子,向外面望去,只見街道兩旁的行人都在急匆匆的往前走,也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事。

他召喚道:“龍淵。”

龍淵撥馬走了過來,在馬上拱手施禮,說道:“大王!”

“前方出了什麼事?”

龍淵說道:“屬下這就派人去打聽!”說着話,他向身旁的一名侍衛揚下頭,那名侍衛拱了下手,快馬跑了出去,路過一名路人的時候,他勒停戰馬,向其打聽前面怎麼了。侍

衛向幾名路人打聽了一番,而後騎馬跑了回來,到了龍淵的身邊,在他耳邊低聲細語了幾句。

龍淵聽後,皺了皺眉,靠近劉秀的馬車,小聲說道:“大王,百姓們說,呂先生要被當衆問斬。”“

誰?”劉秀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是呂宴呂先生!”龍淵小心翼翼地說道。劉

秀眉頭緊鎖,問道:“怎麼回事?是何人要斬呂宴?”

“這……”侍衛們也沒打聽得太詳細,確切的說,百姓們也只是知道呂宴要被問斬,至於是何人要斬首呂宴,百姓們也都不知道。

見龍淵回答不上來,劉秀說道:“去前面看看!”這

次呂宴,還真沒犯在謝躬的手裡。自

從劉秀在謝躬的刀下救出呂宴後,這讓後者以爲自己有了蕭王這座大靠山,整個邯鄲城,就沒有能讓自己害怕的人了,哪怕犯下再大的事,只要蕭王出面,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呂

宴在邯鄲,都恨不得橫着走,哪怕是在大街上,有看到不順眼的人,亦是非打即罵,囂張跋扈,無法無天。有

一日,他在街上恰巧遇到一位美貌的婦人,心中頓起邪念,帶着幾個小跟班,跟蹤婦人,一直尾隨到她的家中。當

時婦人的丈夫也在家,出面理論,言詞稍稍過激一些,便讓呂宴拔劍殺了。

而後,呂宴就在人家的家裡,強行姦污了婦人,更狠的是,事後他連婦人兩歲大的孩子都沒放過,投進了井裡。

等呂宴一行人心滿意足的走後,婦人也投井自盡,這可以算是一樁滅門慘案。這戶人家的親戚將此事報了官,希望官府能嚴懲呂宴。邯

鄲令,相當於省會市長,得知此案和呂宴有關,嚇得也沒敢私自審理,而是上報給了郡府。

別看趙郡太守和邯鄲令都是謝躬的人,但他倆也不太敢招惹呂宴,可這樁滅門慘案,他們又不能不處理。

最後,還是太守硬着頭皮,派出衙役,‘請’呂宴到郡府接受此案的審理。衙

役們找上呂宴的時候,後者正帶着一羣跟班逛大街呢,聽聞衙役們要帶自己去郡府,呂宴當場就炸了,手指着那些衙役們,大放厥詞,別說是你們,即便是太守來了,州牧來了,他呂宴也不放在眼裡。

呂宴非但不跟衙役們走,還命令手下的跟班,和衙役們打成了一團。就在雙方在大街上拳打腳踢,不可開交的時候,祭遵恰巧路過這裡。

看到一方是大王的眷屬,一方的郡府的衙役,雙方打得灰頭土臉,鼻青臉腫,他不明白怎麼回事,命令麾下的兵卒,將雙方人們統統拉開。

祭遵是劉秀麾下將領,呂宴當然認識祭遵,看到他,呂宴如同受了多大的委屈,終於找到了主心骨似的。他

快步跑到祭遵的馬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說郡府欺人太甚,以欲加之罪,誣陷於他。祭

遵可不是像吳漢、賈復、馬武那種衝動易怒型的將領,聽了呂宴的話,他暗暗皺眉,郡府要以欲加之罪,治罪大王的眷屬?

除非是這位剛上任的太守腦子進水了,纔會做出這種自尋死路的蠢事。

他沒有隻聽呂宴的一面之詞,讓手下兵卒把那些衙役們統統叫過來,問了個仔細。

衙役們的說詞,可和呂宴截然不同,把呂宴是如何釀成滅門慘案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向祭遵講述一遍。

祭遵聽後,簡直是氣炸連肝肺,挫碎口中牙。表面上,他還是不動聲色,問呂宴道:“衙役們所言,是真是假?”

呂宴臉色難看,他向左右看了看,湊到祭遵近前,在他耳邊小聲說道:“小人家中,有不少的王宮寶物,祭將軍可以隨小人回家中看看,倘若有祭將軍喜歡的,儘管拿去!”

祭遵說道:“此事之後再說,我現在只想知道,衙役們所言,究竟是真是假?”呂

宴一臉尷尬地哎呀一聲,低聲說道:“邯鄲城可是大王打下來的,這邯鄲,理應是我們的天下,只是個把條人命的事,還請祭將軍幫幫小人,小人一定不忘祭將軍的恩情,會在大王那裡爲祭將軍多……”他

話都沒說完,祭遵臉色頓變,倒退兩步,側頭喝道:“將呂宴給我拿下!”

此話一出,別說呂宴傻了,衙役們傻了,就連祭遵自己的兵卒們也都傻了。拿下呂宴?呂宴可是大王的眷屬啊,而且還對大王有救命之恩呢!見

手下兵卒都像木頭樁子似的,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祭遵厲聲喝道:“都沒聽見我說的話嗎?”

衆兵卒如夢方醒,人們互相看了看,壯着膽子,走到呂宴近前,說道:“呂先生,對不住了!”說着話,有人取出繩索。呂

宴回過神來,頓時氣炸了,手指着祭遵,大聲喊喝道:“祭將軍,你這是作甚?我呂宴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你憑什麼抓我?”祭

遵理都沒理他,只是對手下兵卒厲聲喝道:“速速拿下!”

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四百九十九章 忠臣隕落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三百五十章 古今一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賈復參拜第八百八十七章 志向不同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六十二章 親臨宜城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零一章 乾柴烈火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勸鄧奉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一章 禍起劉秀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人焦點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四百五十八章 於心不忍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位之爭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義之侯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現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報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