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

bookmark

龍淵繼續說道:“另,河內太守韓歆,本不願投降,屢次拒絕岑將軍的勸告,欲在懷城,與大王死戰到底。”劉

秀用衣袖擦了擦臉頰,收拾一番自己的情緒,接着,他淡然一笑,慢條斯理地問道:“爲何現在,他又肯降了?”

龍淵正色說道:“皆因看到我軍兵多將廣,軍容強盛,氣勢如虹,韓歆自知無力抵抗,纔不得不降。”

劉秀冷笑出聲,說道:“既然如此,韓歆其人,斷不可留。”

還沒等龍淵接話,岑彭急忙向前叩首,說道:“大王!末將願歸順於大王麾下,還望大王收留!”劉

秀笑了笑,伸手把岑彭拉了起來,說道:“岑將軍投靠於我,不能算歸順,而應算迴歸。”

說着話,他轉頭看向龍淵,說道:“龍淵,將韓歆斬首示衆,以儆效尤……”他

話音未落,岑彭再次跪地叩首道:“大王,末將有一事相求,韓歆對末將,有收留之恩,韓歆本身也是南陽之名士,還望大王能饒過韓歆,末將感激不盡!”劉

秀看着跪地叩首的岑彭,微微皺眉,對於岑彭爲韓歆求情這件事,他有些不高興。見

劉秀沉默未語,岑彭保持着跪地叩首的姿態,繼續說道:“大王,韓歆之名望、能力,皆有過人之處,在河內任太守期間,雖境內賊軍四起,舉步維艱,但韓歆仍能恢復河內之農耕,有功於河內百姓,倘若大王執意要殺韓歆,恐怕會引起河內百姓之民怨,也會折損大王之威望,還望大王開恩啊!”

劉秀這回不是微微皺眉,而是變成了眉頭緊鎖。他面露不悅之色,問道:“岑將軍可是在威脅我?”岑

彭急忙說道:“末將不敢,還請大王明鑑!”

劉秀凝視着岑彭,過了好一會,他再次把岑彭攙扶起來,對龍淵說道:“把韓歆帶過來。”“

是!大王!”龍淵應了一聲,同時眼中流露出憂色,深深看了岑彭一眼。剛

才岑彭說的話雖然客氣,但其中的確透着威脅之意。其

一,是拿他自己的歸順做要挾,其二是拿河內的百姓做要挾。現在敢這麼要挾大王的,可沒有幾個,也可看出岑彭與韓歆的交情的確深厚。沒

過多久,龍淵把韓歆提了過來,同時還讓人擡過來一口箱子。

劉秀和韓歆認識,只不過兩人之間沒有多少交集,也自然談不上交情。

見到劉秀後,韓歆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說道:“韓歆拜見蕭王。”

劉秀對韓歆的態度,可比對岑彭冷漠得多。他表情淡漠地看着韓歆,一字一頓地問道:“韓歆,聽說你本是主張與我軍死戰到底的?”韓

歆聞言,心頭一驚,下意識地看向站於一旁的岑彭。劉秀冷笑出聲,說道:“你不用看岑將軍,這些事,不用岑將軍告訴我,我自然會查得一清二楚。如果不是岑將軍在這裡苦苦爲你求情,你以爲,你還有見到我的機會?”

聽完劉秀這番話,韓歆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岑彭,老臉頓是一紅,他垂首說道:“歆深受天子知遇之恩,對陛下盡忠,理所應當。”

劉秀笑出聲來,攤開雙手,笑問道:“韓歆,你現在獻出懷城,這也叫爲劉玄盡忠?”韓

歆正色說道:“蕭王大軍,來勢洶洶,兵多將廣,非懷城一地所能敵!既然無力抵抗,又何必徒增傷亡,還讓城內百姓,遭池魚之殃。故,歆舉城向蕭王投降。歆並不畏死,只求蕭王,莫傷懷城之百姓。”劉

秀走到韓歆近前,眼簾低垂,目光冰冷地俯視着他。過了半晌,他目光一轉,看向龍淵令人擡來的那口箱子,問道:“韓歆,箱子裡裝的是什麼?”

韓歆正色說道:“是歆送於蕭王的禮物。”

“哦?”劉秀嘴角揚起,韓歆說得很好聽,擺出一副憂民之態,但做的事卻很下作,想要重金,買他自己的一條命。

他也想看看,韓歆到底要用多少金銀珠寶來還他自己的性命。

他向龍淵揚揚頭,說道:“把箱子打開。”龍

淵應了一聲,走到箱子近前,將箱蓋掀開。在

場的衆人,皆以爲箱子裡裝的是金銀珠寶,包括劉秀在內,可是人們探頭向箱子裡面一看,其中沒有一金一銀,連枚銅錢都沒有,有的全是一卷卷的竹簡。

劉秀走到箱子近前,看到這一箱子的竹簡,他也是一怔。轉頭看了韓歆一眼,而後,彎下腰身,拿起其中的一隻竹簡,看了看書名,放到一旁,然後又拿起一隻竹簡,看罷書名,放到一旁。看

着看着,劉秀蹲下身子,把箱子裡的竹簡逐一看了一遍。這

些書籍,皆爲名著,其中包裹《左氏》、《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太史公書》等等。

看罷之後,劉秀眨了眨眼睛,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周圍衆人也都看清楚了書名,面面相覷,一臉的茫然。他們沒想到,韓歆所謂的獻禮,就是這麼一箱子普普通通的書,更沒想到,主公看罷之後,還會大笑。劉

秀當然要笑。

這些書籍,都是關於歷史的,描寫古代先賢的。

韓歆沒有攜帶金銀珠寶出城,而是帶着這麼一箱子的書出城,作爲送給自己的禮物,就是在提醒自己,要以史爲鑑,當效仿古代的先賢們,戒驕戒躁,以德爲政。

這一手玩得高明啊!劉秀在大笑的同時,也不得不敬佩韓歆的聰明才智。他把拿出箱子的書籍,一一擺放了回去,然後把箱蓋蓋好,對龍淵說道:“收起來。”

而後,劉秀向韓歆點了點頭,態度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走到韓歆近前,說道:“先生要對秀說的話,秀都聽見了。剛纔秀有失禮之處,還望先生莫要怪罪。”說

話之間,他把韓歆身上的綁繩解開,伸手把他從地上攙扶起來。韓

歆的這一手,的確是很漂亮。當然,也多虧他投降的對象是劉秀,而非其他人。倘

若是其他人,看到韓歆給自己送來這麼一箱子書,估計會以爲韓歆是在故意戲弄自己,鼻子都得氣歪了,非當場殺了他不可。

而劉秀則不然,立刻看出韓歆送這些書的深層含義,並深以爲然。

自他率軍進入河內以來,無論是對陣賊軍,還是對陣地方官府,皆連戰連捷,率領大軍,一口氣推進到河內的郡城懷城,並將懷城逼得不戰而降。

另外,再加上吳漢於鄴城成功收復陳康,並誅殺謝躬,除掉了他在河北最大的一顆眼中釘肉中刺,此時的劉秀,的確有些飄飄然,甚至是有點忘乎所以。

此時韓歆送給他的這些書,彷彿是一盆冷水澆到劉秀的頭上,讓他心中剛剛生出的那點忘乎所以,瞬間化爲烏有。與

古代先賢們相比,他今日之成就,還差得遠呢!見

劉秀看完自己所送的禮物,對自己的態度出現明顯的變化,韓歆暗暗嘆口氣,劉秀名聲好,深受百姓們愛戴,不是沒有原因的,劉秀其人,也的確要比劉玄賢明太多了,兩者之間,已到了天壤之別的地步。韓

歆心頭百感交集,他垂首而立,過了片刻,突然再次跪地,向前叩首,說道:“歆願輔佐蕭王,還請蕭王不計前嫌,能收留歆!”

劉秀眼睛一亮,邊扶起韓歆,邊喜形於色地說道:“先生願與秀共謀大業,是秀之幸事!”原

本要殺韓歆的劉秀,在岑彭的勸阻,以及韓歆自己別出心裁的獻禮下,改變了主意,將韓歆收入麾下。

隨着劉秀重創青犢軍,又攻佔了懷城,河內郡基本落入到劉秀的掌控之中。

至此,劉秀所控制的區域,已變爲幽州、冀州以及司隸的河內,無論是實力,還是威望,在河北又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劉

秀先殺苗曾、韋順、蔡充,後殺謝躬、劉慶,又強行佔領了河內,這些事,一樁樁一件件,本應該會引起劉玄震怒,惹來劉玄派軍來攻的。

不過劉秀的運氣實在太好了,或許說他太會抓時機了,此時的長安朝廷,根本沒時間去管他。

因爲有人又稱帝了。

現在稱帝之事,的確需要用到‘又’字。因爲稱帝之人實在太多了,今天這裡冒出一個天子,明天那裡又冒出一個天子。此

次稱帝之人,正是孺子嬰。孺

子嬰便是劉嬰,就是當初被王莽圈養起來,並被王莽特意養成傻子的那個孺子嬰。在

王莽的操控之下,身爲太子的孺子嬰,將自己的太子之位禪讓給王莽,王莽也是先得到太子之位,而後登基,改朝換代。王

莽稱帝之後,便一直把孺子嬰軟禁在長安。

漢軍攻破長安,誅殺了王莽,自然也把孺子嬰解救出來。劉玄對孺子嬰的態度,比王莽能好一些,起碼沒有讓人嚴加看管他。劉

玄入主長安後,不理朝政,權臣當道,超綱混亂,這時,術士方望夜觀天象,認爲更始朝廷已長久不了,建議孺子嬰稱帝,取而代之。

孺子嬰接受了方望的意見,隨方望等人跑到臨涇,於臨涇稱帝,封方望爲丞相,弓林爲大司馬。得

知此事的劉玄,大爲震怒,自己入主長安後,沒殺孺子嬰,對他已是恩重如山,可孺子嬰就是這麼回報自己的?劉

秀在河北做的事固然是可惡、可恨至極,但起碼劉秀沒有稱帝,而孺子嬰倒好,跑到臨涇,直接給自己稱帝了。對

於一位皇帝而言,再沒有什麼事情,能比有人稱帝更加嚴重,因爲這已經直接威脅了皇帝的皇位。雖

說劉秀在河北無法無天,甚至是控制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區,劉玄卻容忍了,沒有出兵河北,只因孺子嬰及時站出來,做了出頭鳥,爲劉秀當了一回擋箭牌。

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二十章 勇冠三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七百三十三章 夫妻之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萬火急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萬火急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四百五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民解憂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湖援兵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義之侯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神落敗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