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

bookmark

己方已相繼平定青犢、銅馬、高湖、重連、五校、尤來、大槍、五幡等多支起義軍,大大打擊了河北起義軍的氣焰,河北的局勢也逐漸趨於穩定,這個時候,劉秀麾下的衆將再次開始了有組織的勸進。劉

秀若不稱帝,他們別說去謀取天下,即便是佔據河北,都是名不正、言不順。只有劉秀稱帝,貴爲了天子,那麼從此以後,劉秀說誰是賊,誰就是賊,劉秀指到哪,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打到哪。

可要命的是,劉秀一直對稱帝之事十分排斥,起碼到目前爲止,劉秀完全沒表現出來準備稱帝的野心,也沒有做任何這方面的準備,這讓下面的衆人,無不是心急如範。

以前指望朱祐勸進,屢次無果,這次他們換了代表,讓馬武帶頭來勸進,結果依舊無果,被劉秀從營帳裡打發了出來。此

事過後,以劉秀爲首的漢軍繼續南下,由幽州進入冀州的中山。到了中山郡境內,漢軍衆將再次發起一次大規模的勸進。衆

將一同來到劉秀的營帳裡。看到進來這麼大的一羣人,劉秀一怔,不解地環視衆人。吳

漢跨前一步,大聲說道:“王莽篡位,漢統中斷,綱常敗壞,賊寇遍地,豪傑憤怒,百姓蒙難!大王先戰昆陽,王莽敗,後戰邯鄲,王郎敗,北方州郡,因大王之武功,得以平定。今天下三分,大王得其二,跨州據土,甲士百萬。論武力,何人能出大王之左右?論文德,何人能與大王相提並論?我等皆聽說帝位不能久空,天命不可違背,還望大王順應天命,爲國家着想,爲天下百姓着想!”

說完話,吳漢一甩徵袍,屈膝跪地,向前叩首。

“子顏請起……”劉

秀正要上前去攙扶吳漢,後面的耿弇、岑彭、朱祐、銚期、馬武諸將,紛紛跪地叩首,齊聲說道:“還請大王順應天命,爲國着想,爲天下黎民着想!”

看着跪下一片的衆將,劉秀輕輕嘆了口氣。這個時候,要說劉秀一點沒有稱帝的野心,那是不可能的,可是,稱帝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到方方面面。

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走上這條路,就再也無法回頭了。很多人原本都可以活得好好的,皆因貿然稱帝,最後身敗名裂,一命嗚呼。

汝南的劉聖,因爲稱帝而被殺,河北的王郎,因稱帝而被殺,漢室遺孤孺子嬰,亦因稱帝而被殺。當

今天下,時不時就冒出個皇帝,然後成爲衆矢之的,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有

這麼多的前車之鑑,劉秀不能不慎重考慮。劉秀做事,從來都是謀定而後動,現在要他稱帝,他總覺得欠缺了點什麼,心中很是沒底。

他幽幽說道:“諸位都起來吧!現今河北,賊寇未定,劉玄、赤眉,皆對河北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之際,又何必匆匆稱帝?此事,以後再議!”

跪地叩首的耿純,猛然擡起頭來,大聲說道:“天下士大夫,拋家舍業,背井離鄉,千里迢迢,追隨大王,南征北戰,出生入死,遊走於刀劍之間,未曾有過怨言,只盼能攀龍附鳳,一展雄心抱負!現,大業初定,天時、地利、人和皆在大王這邊,大王卻一拖再拖,遲遲不肯稱帝,豈不讓士大夫們都寒了心,認爲自己即便留在大王身邊也毫無建樹。末將擔心,一旦讓士大夫們心生去意,將來難以再聚。大王,萬萬不可錯失眼下之良機啊!”

吳漢擡頭,說道:“末將附議!”耿

弇等人也都紛紛擡頭看向劉秀,齊聲說道:“伯山言之甚善,末將附議!”劉

植直接改口說道:“微臣附議!”

劉秀做事,向來果決,只有在稱帝這件事上,顯得猶豫不決。因

爲這不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直接關係到他麾下數十萬將士們的生死,他不能不慎重,不能不把所有的後果都考慮清楚。

他沉默許久,幽幽說道:“好了,你們心中所想,我都知道了,現在,讓我自己一個人靜一靜。”衆

人面面相覷,最終還是紛紛無奈地搖頭,退出劉秀的營帳。到

了外面,衆人紛紛聚集到吳漢的周圍,七嘴八舌地說道:“直到現在,大王還是無法下定決心,真不知道大王在顧慮什麼。”

馬武說道:“河北賊軍,現已元氣大傷,不足爲慮,而劉玄和赤眉,又打得不可開交,根本無暇北顧,大王現坐擁幽州、冀州、河內,試問天下,何人能有大王之天象、人事?”景

丹若有所思地說道:“我想,大王不是不想稱帝,只是現在還缺少一個契機!”“

什麼契機?”衆人紛紛不解地看向景丹。景

丹苦笑着聳聳肩,說道:“至於缺少一個什麼樣的契機,這恐怕只有大王心裡清楚。”

劉秀是劉玄授封的蕭王,是更始朝廷的司隸校尉,是奉劉玄的命令,行大司馬事,巡撫河北。他

若在河北稱帝,就等於是背叛了朝廷,背叛了劉玄。那他劉秀,豈不成了恩將仇報、卑鄙無恥的小人?

劉秀與古往今來的梟雄有一處很大的不同。

有些梟雄,更在乎實的,而不太在乎虛的,像後世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我只要牢牢控制住了權力即可,至於別人怎麼說我,我完全不在乎。

而有些梟雄,更在乎虛的,不太在乎實的。像項羽,明明可以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這個最大的威脅,但爲了自己的好名聲,他偏偏沒有這麼做。

劉秀與項羽、曹操這些梟雄都不一樣,他是既要實的,也要虛的,我既想要得到天下,也要一個好名聲,我既要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皇位,也要得到天下人的敬仰,我是想魚肉與熊掌兼得。

實的權勢、虛的名聲,爲什麼那麼多曠爍古今的英雄豪傑只能兩者選其一?難道他們不想兩者兼得嗎?不是不想,而是要兩者兼得,實在太難了。劉

秀直到現在還不肯稱帝,說白了,他就是想實的、虛的一起要,自己在給自己的稱帝之路加難度。正

如景丹所言,現在劉秀的確是在等一個契機,一個可以讓他實的、虛的一把抓的契機。

他本以爲自己還要再等上一段時間,不過,這個契機的出現,比他預料中的要早很多。李

鬆和蘇茂在與赤眉軍的交戰中落敗,蘇茂逃到了洛陽,投靠到朱鮪和李軼麾下,而李鬆則逃回到長安。此戰一敗,長安已無抵禦赤眉西進的實力。這

個時候,申屠建、廖湛、張卬等綠林系將領們都恢復了賊軍本色,向劉玄提議,長安已經守不住了,反正長安早晚都要落入赤眉軍之手,要被赤眉軍洗劫,不如我們自己先動手,先這麼幹。

我們自己先把長安洗劫一番,然後撤離長安,到別處避難。只要我們手裡有錢有糧,無論到哪都可以東山再起。

要知道申屠建、廖湛、張卬這些人,可都是更始朝廷裡的王公貴胄,是更始朝廷的開國功臣。

可是現在,他們這些人竟然向劉玄提議,要自己洗劫自己的都城,由此可見,這些綠林系的將領們都是一羣什麼人。即

便用厚顏無恥、卑鄙下作來形容他們,都顯得不那麼貼切。

劉玄是昏庸,是貪好女色,重用奸臣,但劉玄還真沒下作到要自己洗劫自己都城的地步。

聽完申屠建、廖湛等人的提議後,連劉玄都是火冒三丈,鼻子都差點氣歪了,但他又不敢當着申屠建等人的面發火,臉色陰沉地拒絕了綠林衆人的提議。

劉玄未接受申屠建等人的建議,申屠建、廖湛、張卬、胡殷等綠林系貴胄門反而勃然大怒,幾人聚到一起,埋怨起劉玄的不是。你

是怎麼稱的帝,怎麼做的天子,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當初可是我們把你推倒天子寶座上的,現在你做了兩年皇帝,以爲自己就真是天之驕子了,就可以不把我們放在眼裡,不聽我們的建議了?

幾人大罵劉玄是忘恩負義的小人。他

們私下裡一商議,劉玄不是不聽他們的話嗎?乾脆,他們與御史大夫隗囂聯手,直接綁架了劉玄,把長安洗劫一番,然後帶着劉玄和金銀珠寶,逃離長安。如

果以後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那自然是最好,如果沒機會東山再起,就把劉玄殺了了事,他們回綠林山,繼續做綠林好漢。在

這些綠林系將領們的眼中,綁架劉玄,和綁架個普通人沒什麼分別。可見當時綠林系的人已經胡作非爲到何種地步。

不過,他們的密謀,恰巧被同爲綠林系出身的侍中劉能卿聽到,劉能卿和謝躬一樣,雖爲綠林出身,但卻是劉玄的心腹。得

知申屠建、廖湛、張卬、胡殷、隗囂等人要綁架劉玄的消息,劉能卿沒敢耽擱,第一時間把此事密報給劉玄。

劉玄聽後,恨得牙根都癢癢,平日裡,綠林系的人欺壓自己,自己已是一忍再忍,現在倒好,他們把自己的退讓當成軟弱好欺,變本加厲,進而要綁架自己,甚至是殺了自己。

正所謂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劉玄假裝生病,不再上朝,私下裡,他給申屠建、廖湛、張卬、胡殷、隗囂五人各送去一封詔書,召見他們入宮議事。申

屠建、廖湛、張卬、胡殷四人,不疑有他,紛紛入宮。只有御使大夫隗囂遲遲不見蹤影。

劉玄的本意是,等他們五人都到齊了,再把他們一併殺掉,可由於隗囂沒到,劉玄便讓先到的申屠建等人去偏殿等候。到

了偏殿,廖湛、張卬、胡殷三人,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不久前,他們五人才剛剛密謀,準備綁架劉玄,洗劫長安,可今日,劉玄便突然召見了他們五人,事情未免也太巧了吧?廖

湛、張卬、胡殷三人意識到其中有危險,便叫申屠建和他們一起離開皇宮。

可是申屠建卻自信滿滿地認爲他們是多慮了,劉玄是他們扶植起來的傀儡天子,哪怕借給劉玄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對他們動手。

見自己勸不動申屠建,廖湛、張卬、胡殷三人無奈,只好自己離開,留下申屠建一個人繼續待在偏殿。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人焦點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湖援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二十八章 貿然深入第七百二十二章 點到爲止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八十二章 合力輔佐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六百二十四章 屠城新野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九十六章 蓄謀已久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七十章 天子之責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爲天子第一百二十章 勇冠三軍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剋星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四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大營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