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

bookmark

十萬劉永軍,在天剛矇矇亮的時候,已有八萬人渡過黃河,到了北岸。這麼多的人,全部擁擠在黎陽渡口內,整個場面也顯得混亂不堪。

劉防和東籬站在高處,望着人頭攢動的渡口,劉防說道:“東將軍,傳令下去,把餘下的兩萬將士都運送過河後,立刻運送輜重,當着先運送甲冑!”

說着話,他擡頭望了望天邊,說道:“爭取在天色大亮之前,讓將士們都能佩戴上盔甲,然後再突進到黎陽,活捉劉秀,全殲城外的劉秀軍!”

東籬答應一聲,把劉防的命令傳達下去。

就在餘下的兩萬劉永軍準備過河的時候,突然之間,黎陽渡口的外面傳出尖銳的哨聲。一支響箭,直衝雲霄,發出的哨音悠長又尖銳,傳出好遠。

劉防和東籬諸將都不明白怎麼回事,下意識地擡頭望向天空。

也就在他們發愣的空檔,渡口的外面,喊殺聲四起,叫嚷聲連天。劉防的身子猛然一震,連忙問道:“外面怎麼回事?爲何如此大亂?”

東籬等將官也都是一臉的茫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就在這時,一名兵卒騎馬奔跑過來,到了劉防等人近前,都顧不上下馬稟報,直接在馬上插手施禮,急聲說道:“將軍,大事不好,渡口外面殺來好多的敵軍!”

“啊?”劉防等人無不倒吸口涼氣。衆人滿臉驚訝,面面相覷。劉防追問道:“敵軍有多少人?”

“看不清楚,敵軍兵力衆多,不下數萬!”

“簡直一派胡言!黎陽這裡,又怎麼可能會有數萬敵軍?”

劉防擡起手來,握住肋下佩劍的劍柄,厲聲訓斥道:“打探清楚了再回來稟報!倘若再敢謊報軍情,亂我軍心,格殺勿論!”

那名報信的兵卒嚇得一哆嗦,心驚膽戰的答應一聲,撥轉碼頭,向渡口外跑去。

在向黎陽進軍的這段時間,劉防一直都有派出大批的探子,打探黎陽的情況。

近一個月來,雖說魏郡各縣的縣兵都在往黎陽集結,但每日的傷亡也很大,黎陽城外的劉秀軍兵力,始終沒能超過萬人。

現在下面的兵卒說,渡口外面有數萬敵軍來攻,劉防當然不相信,這麼多的敵軍,難道還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事實上,報信的軍兵並沒有扯謊,進攻黎陽渡口的劉秀軍,的確是有數萬之衆。劉防不知道的是,他所打探的那些情況,只是劉秀和黎陽方面演的一場戲罷了。

張翼、孫承以及他二人的八千部下,皆已被生擒活捉,黎陽根本沒有被他們攻佔,還牢牢控制在人家劉秀的手裡。

這一個月,劉秀和黎陽打得不可開交,那全都是假象。

劉防派出的探子,根本不敢太靠近戰場,只能躲在遠處,遠遠的張望,戰場上的具體情況,他們根本看不清楚,只能看個大概。劉秀軍對黎陽的攻城,每天都是從早打到晚,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雙方根本沒有真打,就連射出的箭矢都是沒有箭頭的。擡下去的‘屍體’、‘傷兵’也都是假的。

不過,劉秀調動魏郡各縣的縣兵往黎陽雲集可是真的。隨着一批又一批的縣兵抵達黎陽,劉秀這邊的兵力也由原本的兩萬,增加到了四萬餘衆。

這次進攻黎陽渡口的劉秀軍,其中的兩萬兵馬是劉秀親帥的洛陽京師軍,另外的兩萬餘衆,則是銚期所率領的魏郡軍。

劉秀部是從西往東打,銚期部則是從東往西打,兩支大軍,對黎陽渡口已然形成了包夾之勢。

換句話說,黎陽渡口根本就是劉秀和銚期早已經設置好了的陷阱,只等着劉永軍主動跳進來。

結果這次的收穫太大了,一下子涌進來八萬之衆的劉永軍,其中還包括劉永軍的主將,寧王劉防。

雙方的兵力,相差懸殊,劉秀這邊有四萬多將士,而劉防那邊,則有八萬多將士,雙方的兵力差了近一倍。

正常來說,兵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正面交鋒,人多勢衆的一方應該佔有絕對優勢,但實際的情況卻恰恰相反。

劉秀軍是以逸待勞,而且裝備齊全,兵強馬壯,反觀劉永軍那邊,絕打多數的兵卒連甲冑都沒有,無盔無甲,手裡光拿着一根長矛。

劉秀親自率領洛陽京師軍,列着整齊的方陣,向前推進。黎陽渡口內的劉永軍,倉促出來迎戰,現場的情況是,將找不到兵,兵也找不到將,光是排列個陣型,都費了好大的勁。

劉永軍連陣型都沒有完全站好,劉秀軍已然推進到射程之內。軍中的將官們紛紛喊喝:“張弓、上箭!”

軍中的射手們紛紛摘下長弓,抽出箭矢,捻弓搭箭。

“放箭——”

將官的命令一下,箭手們齊齊射出箭矢。

耳輪中就聽嗡的一聲,一長面的箭陣從劉秀軍的頭頂上騰空而起,飛到空中,好似一大片烏雲,箭陣在空中畫出拋物線,呼嘯着砸落進劉永軍的陣營裡。

沒有盾牌,沒有盾陣格擋箭矢,在劉秀軍的箭陣之下,劉永軍的將士們就如同活靶子一般。噗、噗、噗!箭矢入肉的悶響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有些兵卒如同刺蝟一般,渾身上下插滿了箭矢,倒在地上,動也不動,有些兵卒受了箭傷,還沒有斃命,趴在地上,死命的哀嚎。

就這一輪箭陣下來,劉永軍的前軍陣型就亂成了一團。

將官們或步行,或騎着戰馬,連聲嘶吼道:“不要亂!都不要亂!推進!迎擊敵軍!全體迎擊敵軍……”

在他們連聲叫喊的時候,劉秀軍的第二輪箭陣又到了。

這次雙方的距離更近,劉秀軍的箭陣也更加兇猛,從空中掉落下來的箭矢如同雨點一般。劉永軍中,就連一些將官都是閃躲不及,被箭陣從身上覆蓋過去。

箭陣過後,地上幾乎都找不到還能站立的人,地面上如同長了厚厚一層的黑草,覆蓋了地表,也覆蓋了人們的屍體。

沒有盾陣做保護,讓敵人的箭陣直接砸在身上,這完全是場屠殺。

劉永軍將士頂着劉秀軍的箭陣,硬着頭皮往前推進。劉秀軍的每一輪箭陣砸下來,都會給劉永軍造成巨大的傷亡。劉永軍推進過去的地方,地面上的屍體都是疊疊羅羅,慘不忍睹。好不容易熬過了劉秀軍的箭陣,雙方的前排兵卒碰撞到一起,這時候劉永軍的傷亡反而更大了。

劉秀軍的前排兵卒,頂在最前面都是重盾兵,後面是長戟兵、長矛兵,重盾兵組成的盾陣,能夠有效抵禦對面敵軍的進攻,而後面的長戟兵和長矛兵則能有效的殺傷敵軍。

與劉秀軍相比,劉永軍這邊頂在前面的完全是血肉之軀。他們刺出的長矛、長戟,大多都擊打在盾牌上,而劉秀軍刺來的長矛、長戟,則是直接貫穿他們的身體。

雙方剛接觸到一起,劉永軍這邊便倒下一排人。劉秀軍的兵卒們踏過敵軍的屍體,不斷的向前推進,步步緊逼,反觀對面的劉永軍兵卒,倒下一排又一排。

有的人是當場斃命,有的人則是受傷倒地,可他們連起身的機會都沒有,便被推進中的劉秀軍踐踏過去,被踩得體無完膚,不成人形。

這樣的交戰,已然沒有任何的懸念,完全是一邊倒的局勢。

在戰場上,劉永軍都沒能堅持過半個時辰,便支撐不住了,大批的兵卒不再聽從將官們的指揮,或像沒頭蒼蠅似的,四散奔逃,或調頭往回跑。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正面交鋒的戰場上,其中一方一旦形成了潰敗之勢,再想力挽狂瀾,扭轉敗局,那太難了,除非戰場上突然發生可改變整場戰局的重要因素。

看到正面的敵軍已然潰不成軍,劉秀下令,在繼續保持己方陣型的情況下,全力向前突進,一鼓作氣,殺進渡口,全殲敵軍。

前方潰敗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到劉防這裡。此時的劉防,汗如雨下,他禁不住喃喃嘀咕道:“數萬的敵軍!他們是從哪來的?他們究竟是從哪冒出來的?”

直到現在,劉防的腦袋都是暈的,還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東籬臉色慘白,虛汗比劉防更多,他結結巴巴地說道:“寧王,我軍……我軍將士缺少裝備,無力與敵軍做正面交鋒,還是……還是先行撤退吧!”

“撤退?”聽聞撤退二字,劉防的眼珠子都紅了,他一把抓住東籬的衣領子,問道:“往哪裡撤?”

如果可以撤退,他早就下令撤軍了,關鍵的問題是,現在他們根本無路可退。

在他們的背後,就是濤濤的黃河水,要命的是,他們的船隻還都在運送餘下的兩萬將士渡河。yuyV

劉秀軍發動進攻的時機選的太好了,這個時間點,劉永軍的船隻剛好裝上最後一批的將士,在向北岸這邊行駛過來。

現在北岸上的劉永軍潰敗,船隻要想接走他們,得先把已經上船的將士先運回南岸,然後再折返到北岸。這一去一回所耽擱的時間,又豈是一兩個時辰?

東籬被劉防揪着衣領子,顫聲說道:“寧王,岸邊……岸邊還有隻小船,我們……我們可以做小船逃走……”

劉防怒吼一聲,提腿一腳,把東籬踹出去多遠。他咬牙切齒地說道:“我們可以逃走?但八萬將士怎麼逃?”

劉永交給他的十萬兵馬,那可是從睢陽最後一道防線中抽調出來的。爲了拿下魏郡,擒殺劉秀,睢陽已經把最後一道防線都扯掉了。

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而自己卻把十萬大軍交代在黎陽,獨自一人逃回睢陽,他還有何臉面去見大哥?他寧願自己戰死在黎陽,也絕不能容忍自己逃回睢陽。

劉防凝視着東籬好半晌,他又掃視周圍衆將,一字一頓地說道:“今日一戰,我等已無退路,只能與敵死戰,再敢輕言逃走者,休怪本王翻臉無情!”

說着話,他把肋下的佩劍抽了出來,雙眸幾乎要閃現出火光。

在場的衆人皆嚇得一哆嗦,連忙齊聲說道:“我等願隨寧王,與敵軍死戰到底!”

可惜的是,現在雙方的裝備、戰力都相差太懸殊,這已經不是他們的個人意志所能改變的了。

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四章 亦師亦友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九章 技驚四座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傳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九十六章 蓄謀已久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六百零一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四百七十九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親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覺悟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