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祥徵兆

bookmark

劉秀看着王常,問道:“顏卿,這些日子,彈劾仲華的奏疏不斷,你又是怎麼看待此事的?”

王常沉默了好一會,有些爲難地說道:“微臣的話,恐怕不是陛下想要聽到的。”

劉秀樂了,笑言道:“顏卿但說無妨。”

王常說道:“微臣以爲,現在應當免去大司徒的職務。”

劉秀苦笑,說道:“連顏卿你也認爲仲華不稱職?”

當朝中大臣們在洛陽享福的時候,鄧禹在前線征戰,當大臣們在朝堂上高談闊論的時候,鄧禹在前線征戰,當大臣們集體彈劾鄧禹的時候,他還是在前線征戰。

不做事的人,他永遠都不會犯錯,會犯錯的人,都是在做事的。

王常意味深長地說道:“微臣並不認爲大司徒不稱職,只是現在陛下對大司徒的百般庇護,只會給大司徒造成更大的壓力,甚至會給他樹立更多的……”

政敵。後面的兩個字,他沒好意思說出口。

他的這番話,倒是劉秀以前從未考慮過的。劉秀愣了一下,陷入沉思。過了良久,他緩緩點頭,說道:“此事,我還真需再仔細斟酌、斟酌。”

王常一笑,說道:“陛下向來英明,志向高遠,微臣相信陛下一定能妥善解決大司徒之事。”

劉秀搖頭而笑,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水,感嘆道:“與顏卿相談,可甚緩我心事啊!”

他二人的關係,以前就好,雖說分屬兩個派系,一個是柱天都部系,一個是綠林系,但派系之間的明爭暗鬥,從來沒有影響到他倆的交情。

按照劉秀的旨意,王常取代了景尚,做起了新軍的主將。其實,這支新軍也不能完全說是一支新軍,因爲其中有許多的老兵。

這些老兵,都是劉秀的老部下,他們曾跟隨劉秀剿滅過王郎,平定過起義軍,戰鬥經驗豐富,戰力也強悍。

王常接替了景尚後,對軍中的老兵進行了大規模的提拔。戰力強點的老兵,被提升爲伍長(五人爲伍),能力強點的老兵,被提升爲隊長(十人爲小隊,五十人爲正隊),既有戰力又有能力的,被提升爲屯長(百人爲屯),甚至是軍侯(軍侯又爲曲長,五百人爲曲)。

新兵們主要由老兵們帶着訓練,由老兵們傳授他們格鬥技巧,作戰經驗,王常作爲‘總教頭’,只需掌控大局就好,相對來說,他做的還是比較輕鬆的。

不日,劉秀定下了前往新軍大營的日期。

這個時候,王常開始忙碌起來,陛下親自前來巡視大營,作爲新軍主將,王常自然是十分重視,陛下巡營期間,可以和什麼人見面,什麼人可以接近陛下,這些他都得進行嚴格的篩選,確保萬無一失才行。

另外,王常又找到花非煙,把雲兮閣的探子大規模的安插進新軍當中,既可暗中搜找尋圖謀不軌之人,在有緊急情況發生的時候,也可以起到保護陛下的作用。

這天,終於到了劉秀親自巡營的日子。

在大批羽林衛和禁軍的護送下,劉秀離開皇宮,親臨洛陽城外的新軍大營。

王常出營迎接,把劉秀接入大營之內。

劉秀是治軍的行家,進入大營,看到營盤內部的佈局,他立刻笑了,對身邊的王常說道:“顏卿,這座大營,一看便知是出自於你的手筆,很有你的風格啊!”

王常含笑說道:“微臣接掌大營之後,的確對營盤的結構做了些調整。”稍頓,他正色說道:“陛下,我們去校軍場吧!”

劉秀沒有異議,點點頭。

到了校軍場,放眼望去,場內黑壓壓的一片,偌大的校軍場,估計至少得站立着四、五萬人。

定睛細看,將士們盔明甲亮,精氣神十足,隊列也整齊,橫看是一條線,豎看還是一條線。

當劉秀進入校軍場後,數萬漢軍將士,齊齊單膝跪地,異口同聲道:“陛下!”

劉秀在王常的伴隨下,走上校軍場的高臺,龍淵、龍準、龍孛,虛英、虛庭、虛飛也都跟了上來,分別站立在高臺各角,目光如電,不停地巡視四周。

“平身!”劉秀向臺下的衆將士揮了揮手。

“謝陛下!”人們齊聲應道,緊接着,齊刷刷地站起身形。這樣的場面,可謂是壯觀至極,人們起身的那一刻,就如同海水瞬間漲了潮似的。

接下來,王常拿起一支小旗子,以旗語做命令,指揮現場的數萬將士們,做陣型演變。

劉秀站在高臺上,看得認真。

只見校軍場內的漢軍將士,先是列出最基本的矩形陣。

表面上看,矩形陣是個整體,但要是細看的話,其中的門道多了去了。整體的矩形陣,是由一塊塊的小方陣組成的。

每塊小方陣,是五百人的一曲,每四塊小方陣,又會組成一個稍大的方陣,這是一部,每五個大方陣,又會組成一個更大的方陣,這是一軍。一軍正好爲一萬人。

整個矩形陣,就是由這麼一塊塊的小方陣拼湊出來,但又不會給人雜亂感。如果說矩形陣是一臺龐大的機器,那麼每個小方陣就如同它身上的一個部件,精密又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

作爲內行人,觀察一支隊伍的陣列,基本上可以判斷出來這支隊伍的訓練程度,以及它的作戰能力,相互配合能力,各軍之間的協調整合能力等等。

王常轉頭看眼劉秀,見陛下看得聚精會神,他揮動手中的小旗子。看到他打出的旗語,各軍的將領發號施令,命令傳達下去,全軍上下皆動。

原本的長方形的矩形陣,迅速發生變化,兩翼的陣列後撤,中央的陣列前壓,只一會的工夫,矩形陣已然變成了進攻性極強的鋒矢陣。yuyV

鋒矢陣的特點是中央突前,兩翼靠後,整體陣型就如同一支箭頭似的,兩軍交戰時,鋒矢陣適用於中央突破。

等陣型演變完,王常再次偷眼瞧瞧劉秀,見他面露笑意,還時不時地微微點頭,王常終於放下心來。他再次打出旗語,校軍場內的鋒矢陣又快速蛻變成了雁形陣。

雁形陣的特點是中央兵力集中,兩翼向兩旁伸張,如同一隻正在飛翔的大雁。它的特點是,在進行中央突破的同時,兩翼向前包抄,其目的,是要全殲敵軍,至少是要靠着兩翼的包抄,把敵人主體陣型切割開。

接下來,王常以旗語,做了各種各樣的陣型演練。看得出來,在陣型演練上,王常是下過一番苦工夫的,全軍上下,也是十分之協調。

在陣型變化時,只偶爾會有混亂的情況發生,但對於一支新組建的軍隊而言,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對此,劉秀非常滿意。等到中午的時候,陣型也基本演示完成。劉秀以爲到此可以告一段落了,沒想到,王常接下來還有安排。

他收起令旗,向一旁的部下交代了幾句。那名部將噔噔噔的跑下高臺,接着,領着十名身揹着弓箭的兵卒走到高臺近前,那名部將揚起頭,插手施禮,說道:“陛下,請看我軍的箭法演練!”

劉秀聞言,嘴角揚起,微微點了下頭。

部將得令,帶着十名兵卒,走到校軍場的一側,這裡有一排箭靶子,十名兵卒,在距離箭靶子足有八十步遠的時候,停下腳步。

而後,在部將的號令下,人們將肩頭的長弓摘下來,又從箭壺中抽出一支箭矢,捻弓搭箭,箭鋒指向半空中。停頓了片刻,十名兵卒幾乎同時射出箭矢。

箭矢在空中畫出一條拋物線,啪啪啪的皆釘在八十步開外的箭靶子上。

這麼遠的距離,沒有一人脫靶,其中還有七人都是命中了靶心。看罷,校軍場內的衆將士齊聲歡呼。劉秀也看得連連點頭,讚歎一聲:“不錯!”

王常走到劉秀身旁,低聲細語道:“陛下也演示一下箭術,以壯我軍將士的士氣!”

他可不是故意給劉秀出難題,他和劉秀是老戰友了,劉秀有多大的本事,王常心裡再清楚不過,別看劉秀平日裡不怎麼用箭,但他的箭法,堪稱是百步穿楊。

讓陛下當衆演示出神入化的箭法,既能大壯聲威,又能提升士氣,何樂而不爲呢?

沒想到王常爲了治軍,把自己都算計進來了,劉秀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說道:“要說箭術了得,那還得是子衛(傅俊)啊!”

王常笑道:“陛下過謙了。”

劉秀笑了笑,不再推讓,伸出手來,說道:“給我一張硬弓!”

王常喜笑顏開,立刻讓身旁的偏將軍去取一張硬弓過來。時間不長,那名偏將軍雙手捧着一張長弓,來到劉秀近前,畢恭畢敬地躬身說道:“陛下!”

劉秀接過長弓,先是在手裡掂了掂,感覺輕了點,他雙腳分開,雙指勾住弓弦,用力向外一拉,耳輪中就聽咔嚓一聲脆響,弓身竟然被劉秀硬生生的給拉折了。

這一下,不管是臺上的人,還是臺下的人,都愣住了。

王常也是臉色頓變,轉頭狠狠瞪了取弓的偏將一眼。你什麼時候掉鏈子不好,偏偏趕在陛下巡營的時候掉鏈子,你可真給新軍長臉啊!

那名偏將嚇得汗如雨下,單膝跪地,顫聲說道:“陛下,微臣……微臣再去取一張弓!”

劉秀倒是不以爲然,說道:“這張弓輕了點,記得取硬弓!”

“微臣知道,微臣明白!”偏將起身,快步跑下臺,時間不長,他又取來一張弓,這張弓,比剛纔的那張明顯要長了一些,躬身也更加的粗壯、厚實。

只不過劉秀接過來,感覺還是輕了。他深吸口氣,雙指再次勾住弓弦,用力向外一拉,在弓弦被拉滿的同時,弓身再次傳出咔的一聲脆響,它再次發生折斷。

此情此景,讓臺下的將士們無不目瞪口呆。

如果第一張弓是有問題的,被陛下拉折了,那麼這第二張弓又如何解釋?取弓的將領不可能連續兩次犯錯,這第二張弓,也不可能有問題。

人們看向劉秀的眼神,除了恭敬,又多了幾分敬畏。

連續兩張弓都折斷,這也太不吉利了,簡直是凶兆。

取弓的那名偏將軍,已經直接跪在地上,身子抖如篩糠。王常也覺得臉面掛不住,不等劉秀開口說話,他搶先訓斥道:“真是沒用!去取我的弓來!”

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九十六章 蓄謀已久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生變數第六十章 接頭爲實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三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四百八十二章 執法如山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八百零五章 宮廷宴會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九十一章 朝思暮想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明輕重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犢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七百六十二章 親臨宜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一百八十九章 奇兵偷城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動相邀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十九章 再次營救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氏宗親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三十章 機警過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三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二百二十五章 半路伏擊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