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

bookmark

劉秀在舂陵住了一宿,就下榻在劉良家的老宅子裡,翌日一早,劉秀別過前來送行的村民,帶上伏黯等人,離開舂陵,返回堵鄉。

當鄧奉傳令蔡陽周邊各縣,集結兵馬,合力到舂陵抓捕劉秀的時候,劉秀已經帶人離開舂陵好幾日,人都快回到堵鄉了。

一路無話,劉秀順利回到堵鄉北面的漢軍大營。在劉秀回營後的第三天,漢軍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三十萬漢軍,士氣如虹,猶如排山倒海一般,直奔堵鄉南面的鄧奉軍大營而去。

鄧奉表現得異常強硬,對於來勢洶洶的三十萬漢軍,絲毫沒有避戰的意思,率領着麾下十五萬衆的大軍,開出大營,於營外列開陣勢,欲與漢軍決一死戰。

己方的兵力,是鄧奉軍的一倍,可鄧奉軍非但沒有死守大營,反而還敢出營迎戰,鄧奉的膽識,也着實是令人佩服。

坐鎮中軍的劉秀,舉目眺望對面的鄧奉軍。鄧奉軍的軍容並不統一,將士們的穿着比較雜亂。

尤其是以延岑爲首的漢中流亡軍和以董訢爲首的堵鄉軍,根本沒有統一的軍裝,兩軍將士,穿什麼的都有。

不過武器倒是挺齊全,兵卒們一手持盾,一手持矛,隊列站的也頗爲齊整。

劉秀觀望片刻,對左右說道:“子顏率左前軍、君然率右前軍,擊敵軍前軍!”

吳漢和岑彭插手應道:“微臣遵命!”

劉秀說道:“仲華率右軍,擊敵軍左部!公孫率左軍,擊敵軍右部!”

鄧禹和馮異插手領命道:“微臣遵命!”

劉秀繼續道:“伯昭率我軍騎兵,伺機而動,哪邊敵軍強勢,就增援哪一邊!”

耿弇插手應道:“微臣遵命!”

此時,劉秀擺出的陣型,是根據戰場的局勢,隨機擺的,並沒有具體的陣型名字。

因爲己方兵力衆多的關係,劉秀把前軍分爲了兩部,吳漢和岑彭各率一部,己方的左右兩翼,各爲一部,分由鄧禹和馮異統帥。

另外,他又安排耿弇統帥己方的騎兵,單獨爲一部,作爲戰場上的機動部隊。縱觀劉秀佈陣的全局,漢軍就如同一張張開的大嘴,要把對面的鄧奉軍一口吞進去。

左右前軍的兵力,合計有十五萬衆,左右兩翼的兵力,有十萬,耿弇統帥的騎兵,有三萬,而劉秀所在的中軍這裡,只有兩萬將士。

劉秀是把己方的可戰之兵,全部投入到了前方,就是要在正面戰場上,一鼓作氣地拿下鄧奉軍。

漢軍這邊,率先擊鼓進軍。

以吳漢和岑彭爲首的前軍將士,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轟隆轟隆的向前行進。

不用交戰,光是聽那震耳欲聾的行軍聲,感覺地面的震顫,便足以讓人心驚膽寒的了。

觀望着迎面而來的漢軍,延岑和董訢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二人不由自主地看向鄧奉,說道:“鄧將軍,敵軍來勢洶洶,兵多將廣,此戰,我軍只怕難以與敵軍做正面抗衡啊!”

鄧奉眯了眯眼睛,震聲說道:“此戰,我軍已避無可避,不能打,也得打!只要能頂住敵軍一時半刻,等我方援軍趕到,必能大破敵軍,生擒劉秀!”

援軍?哪來的援軍?

延岑和董訢聞言,頗感莫名其妙,己方的軍隊,可都在這裡了,哪裡還有什麼援軍?轉念一想,他二人心中頓是一動,難道,是秦豐那個膽小鬼會派軍來援?

倘若是這樣,那麼這一戰,己方還真有得一打!雖說秦豐膽小如鼠,但秦豐麾下的將士還是不錯的,南郡的老兵,頗爲善戰,且兵力衆多。

只要在己方和敵軍激戰正酣之際,秦豐軍能及時趕到,定能殺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兩人都認爲鄧奉所說的援軍是秦豐軍,隨即,兩人都不在多問,舉目望向前方的戰場。

鄧奉軍這邊,鄧奉麾下的將士作爲主力,位在正中央,延岑軍在左,董訢軍在右。雙方將士,逆行推進,於堵鄉外的平原地帶,展開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正面對決。

此戰,漢軍投入兵力三十萬,鄧奉聯軍投入兵力十五萬,雙方合計四十五萬人的軍隊展開廝殺,這在南陽曆史上,稱得上是規模空前。yuyV

當雙方將士推進到弓箭手的射程之內後,兩軍的陣營,幾乎同一時間射出箭陣,嗡、嗡,兩面長長的烏雲騰空而起,呼嘯着向對面的陣營砸了過去。

咔、咔、咔!軍兵們紛紛把手中的木盾舉起,組成了一面巨大的盾陣。哆、哆、哆、哆!等箭陣砸下來後,箭矢釘在盾陣上的聲響不絕於耳。

一輪箭陣過後,兵卒們紛紛把高舉的木盾放下來,拔下釘在上面的箭矢,扔到旁邊的地上。

在人羣當中,有身材矮小瘦弱的兵卒來回穿行,快速撿起地上的箭矢,每湊夠五十支,便用繩子系成一捆,運到後方,交給己方的弓箭手們繼續使用。

雙方將士,頂着對面一輪又一輪的箭陣,繼續向前推進,很快,前排的兵卒們接觸到一起,盾牌與盾牌的碰撞之聲,瞬間響成了一片,轟隆隆的不絕於耳。

前面的兵卒,使出吃奶的力氣,以盾牌向前頂,後面的兵卒,手持長戟、長矛,向對面的敵軍猛刺。

前排的盾兵、長戟兵、長矛兵,不時有人中招,慘叫着撲倒在血泊中。

數十萬人的正面交鋒,想一時半刻就分出勝負,那是不可能的。

戰鬥剛開始時,雙方將士都帶着一股子銳氣,卯足全力的向對面推進、衝殺,戰鬥進行的也異常之慘烈。

等到雙方把銳氣都用盡,接下來的交戰,便進入到僵持階段。

這個時候,戰場上已然是屍體疊羅,血流成河。前方的將士,皆已拼得筋疲力盡,但又退不下戰場,只能咬緊牙關,死命的堅持着。

雙方的交戰,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中午,又由中午,激戰到了下午。戰鬥這麼久,無論是漢軍還是鄧奉軍,傷亡都以極爲慘重。

相對而言,漢軍兵力衆多,能承受得起如此之高的傷亡,但兵力較少的鄧奉軍,開始呈現出不支的跡象。

延岑和董訢急得額頭冒了汗,兩人時不時地向四周張望,希望能看到援軍的身影,可是每一次的張望,他們都失望了,四周空空如也,根本看不到援軍的影子。

董訢率先沉不住氣,催馬來到鄧奉近前,拱手問道:“鄧將軍,我方的援軍到底在哪?倘若援軍再不到來,我軍將士就要全軍覆沒了!”

此時,鄧奉的臉色也極爲凝重,他向董訢和延岑微微擺了擺手,說道:“董將軍、延將軍,稍安勿躁,以我推斷,我方的援軍,即將到來!”

延岑和董訢表情怪異地看着鄧奉,現在他倆都懷疑己方到底有沒有鄧奉所說的援軍。

沒等他二人再問話,突然之間,就見堵鄉內衝出一支軍隊,這支兵馬,直奔漢軍的中軍而去。

見狀,延岑和董訢都愣住了,兩人瞠目結舌地看着從堵鄉殺出來的這支兵馬,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段時間,鄧奉一直在徵調南陽各縣的兵馬,南陽各縣的縣兵,也被源源不斷的派到堵鄉這邊。

可是鄧奉調來的縣兵這麼多,而鄧奉軍的兵力卻沒有明顯增加,那麼來援的縣兵都哪去了?

來援的縣兵都已被收編進鄧奉軍中,而與此同時,鄧奉將麾下的兩萬精銳抽調出來,悄悄佈置在堵鄉之內。

他在堵鄉埋下這兩萬的精兵,就是要等到雙方將士在主戰場拼殺到難解難分之際,兩萬精兵可趁機偷襲漢軍的中軍。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無論能不能拿下劉秀,足以將敵人的中軍攪得大亂,只要中軍一亂,前軍必亂,如此一來,己方反敗爲勝的機會就出現了。

這便是鄧奉所採用的戰術。

鄧奉的這一招,還真挺出人意料的,起碼漢軍衆將中,還沒有誰能料到鄧奉在堵鄉藏了兩萬人的精銳。

這兩萬鄧奉軍將士,衝出堵鄉後,直奔漢軍的中軍而去。

坐鎮中軍的劉秀一怔,他轉頭看向蜂擁而來的兩萬鄧奉軍,微微皺了皺眉,淡然說道:“鄧奉還是有些小聰明的。”

他知道正面交鋒,不可能是己方的對手,便在堵鄉內藏了兩萬的伏兵,打算偷襲己方中軍。劉秀周圍的漢軍將士們則是面色凝重,紛紛緊張地說道:“陛下,敵軍竟然在堵鄉設伏,我們……我們還是先退兵吧!”

劉秀掃視衆人一眼,沉聲說道:“兩軍激戰正酣,又豈是想退就能退的?”說着話,他側頭道:“龍淵!”

“屬下在!”龍淵插手施禮。

“你去通知前軍將士,後方來敵,我自會去應對,讓他們不用擔心、顧慮後方,集中精力,擊潰正面之敵軍!”劉秀斬釘截鐵地說道。

龍淵急急應了一聲,撥馬而去。

等龍淵走後,劉秀振聲喝道:“凡我漢軍將士,隨我去破敵!”說着話,他雙腿一夾戰馬的馬腹,戰馬吃痛,兩隻前蹄高高提起,幾乎快在地上直立起來。

戰馬咴咴嘶鳴幾聲,前蹄落地後,雙開四蹄,噠噠噠地直奔對面蜂擁而來的敵軍奔跑過去。

劉秀一動,周圍的將士們也都跟着動了起來,人們一個個拍打戰馬,跟隨着劉秀,殺向來敵。

率先衝到劉秀近前的是一名鄧奉軍的武將,手持偃月長刀,對準劉秀的腦袋,一刀橫掃過來。

劉秀向前一低頭,唰,刀鋒從他的頭上掠過,兩馬交錯之際,那名敵將還想舉刀再劈,劉秀的赤霄劍出鞘,橫向一揮,斬向對方的脖頸。

那名武將急忙收刀格擋,哪知劉秀的揮劍只是虛招,等到對方做出格擋的姿態後,他突然變招,變斬爲刺。

耳輪中就聽噗的一聲,赤霄劍從敵將的右脖側刺入,在其左脖側透出,一劍下去,給對方的脖頸刺出左右兩個血窟窿。那名敵將聲都沒吭一下,仰面翻落下戰馬。

劉秀片刻都未停頓,繼續催馬向前衝鋒,持劍迎戰其餘的敵軍。

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剋星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七百七十五章 賣主求榮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四百四十一章 決戰前夕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手之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五十一章 厄運降臨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把握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明輕重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魚餌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三百四十四章 膽小怯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六十章 接頭爲實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五百二十三章 險象環生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四百五十八章 於心不忍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八百八十九章 聯絡接頭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央集權第一百二十二章 順勢而爲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四百七十一章 爭霸之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來接佳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