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

bookmark

張步殺了伏隆,也就等於徹底和劉秀決裂。而張步殺害伏隆沒過多久,睢陽城內突然發生叛亂,聚集在睢陽城中的劉永殘部,突然向駐守睢陽的漢軍發難。

漢軍準備不足,而且駐守睢陽的漢軍滿打滿算只有一萬人左右,倉促迎戰,局勢已然十分被動。

恰恰這個時候,先前逃到湖陵的劉永以及逃到廣樂的蘇茂,又集結起數萬的兵力,大張旗鼓的殺向睢陽。

在劉永軍裡應外合的情況下,駐守睢陽的漢軍終於支撐不住,最後只能被迫撤離睢陽。隨着漢軍的撤離,睢陽也再次回到劉永的手裡。

伏隆被殺,睢陽失守的消息,幾乎同時傳回洛陽,劉秀得知消息後,立刻召集羣臣,商議對策。

痛失愛子的伏湛,顯得蒼老了許多,眼圈溼紅,眼眶紅腫。劉秀見狀,好言安慰了伏湛一番。

當初他不贊成伏隆出使張步,認爲張步這個人,利慾薰心,難以共謀,不過當時伏湛、宋弘等人都支持讓伏隆去招撫張步。

現在發生這樣的事,劉秀心中亦有些後悔,如果當時自己能再堅持一下,執意不同意讓伏隆出使,事情也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了。

“陛下!”吳漢率先大破大殿中的沉悶,跨步出列,向劉秀拱手施禮,沉聲說道:“微臣願率軍進發睢陽,斬下劉永小兒的首級!”

他話音剛落,蓋延出列,拱手說道:“陛下,微臣願再次率軍,兵伐睢陽!”

看着主動請纓的吳漢和蓋延,劉秀陷入沉思。

打睢陽,蓋延無疑更有經驗,但不可否認的是,蓋延打睢陽也有失誤之處,就是讓劉永成功逃脫,未能做到斬草除根,這纔有了今日之亂。

見劉秀沒有立刻說話,吳漢振聲說道:“陛下,此戰微臣定能取下劉永首級,以祭奠伏大夫的在天之靈!”

伏湛聞言,擡起頭來,先是感激地看眼吳漢,而後又眼巴巴地瞧向劉秀。

蓋延據理力爭道:“陛下,微臣當初圍困睢陽數月之久,熟悉睢陽的一草一木,此戰,由微臣前往更加合適。”

吳漢心裡嘖了一聲,對於蓋延與自己相爭有些不滿。

你先前的率兵東征,已經屢立戰功,也得到了陛下的封賞,而自己因爲南征受挫,現在急需功績來彌補過失,挽回自己在軍中的威望,這個時候,你還和我爭什麼。

“陛下……”吳漢正要說話,劉秀向他揮了下手,說道:“子顏、巨卿,可各率一路兵馬,合力進攻睢陽,此戰,你二人需通力合作,只許勝,不許敗,帶劉永首級,回洛陽見我!”

至於張步,現在劉秀還倒不出手來去對付他。事有輕重緩急,當務之急,就是要先除掉劉永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吳漢和蓋延聞言,眼睛同是一亮,二人齊齊拱手施禮,振聲說道:“微臣遵旨!微臣必不辱陛下使命!”

劉永的反補,引來洛陽朝廷的震怒,劉秀派出大司馬吳漢、虎牙大將軍蓋延,合計統帥十五萬大軍,再次出兵豫州,討伐劉永。

從皇宮裡出來,蓋延追上吳漢,向他拱了拱手,說道:“吳公!”

吳漢回頭,看蓋延快步而來,他停下腳步,轉回身,拱手說道:“巨卿!”

蓋延說道:“並非末將成心與吳公爭功,而是劉永的死灰復燃,過失的確在末將。東征之時,末將讓劉永僥倖逃脫,這才鬧出今日之禍亂。”

吳漢噗的一聲笑了出來,苦笑,他拍拍蓋延的胳膊,與他並肩同行,說道:“巨卿讓劉永逃脫,只是小過,而我在南征的受挫,纔是大過啊,只是陛下隆恩,未罰罷了。”

兩人相視苦笑,頗有些難兄難弟之感。他二人一邊說着話,一邊往前走着,恰在這時,後面有人召喚道:“大司馬、大將軍!”

回頭一瞧,只見伏湛顫巍巍地走過來。兩人連忙拱手,說道:“伏司徒!”

伏湛拱手還禮,哽咽着說道:“犬子年少無知,或許生性是有傲慢之處,但卻是一心爲漢室,這次慘死於劇縣,劉永、張步,皆爲罪魁禍首,還望大司馬、大將軍能爲犬子,討回公道……”

說到這裡,伏湛已是老淚縱橫,作勢要向吳漢和蓋延跪伏,見狀,兩人都被嚇了一跳,急忙把準備下跪的伏湛攙扶住。

蓋延動容地說道:“伏司徒放心,此戰,延必取劉永首級,倘若再讓劉永逃脫,延自當提頭向陛下、向伏司徒謝罪!”

吳漢攙着伏湛的胳膊,面露正色地說道:“伏大夫爲漢室捐軀,卒於劇縣,此仇此恨,漢責無旁貸!”

聽聞他二人的話,伏湛更是哭得厲害,幾次都險些暈厥過去。

吳漢和蓋延一左一右,把伏湛攙扶回他的馬車上,即便放下簾帳,還能聽到伏湛在車廂裡的哭聲,吳漢和蓋延對視一眼,兩人的心頭都很是凝重。

這次東征,很多人都在眼巴巴地等着、盼着他們打勝仗,還沒等率軍出征,兩人都已感受到身上所承受的壓力。

吳漢看向蓋延,問道:“對於此戰,巨卿可有良策?”

蓋延正色說道:“我以爲,吳公和延,可兵分兩路,一路直取睢陽,先困住劉永,防止他再次逃脫,另一路,可取廣樂,斬殺蘇茂,砍掉劉永的左膀右臂,也是讓睢陽、廣樂,無法再形成掎角之勢。”

吳漢邊聽邊點頭,沉吟片刻,他正色說道:“我可率軍先取廣樂,巨卿可率軍,先困睢陽!”

蓋延想了想,覺得吳漢的安排也可行。他說道:“蘇茂在廣樂,勢力頗深,此戰,吳公萬萬不可輕敵!”

吳漢一笑,傲然說道:“蘇茂小兒,只一匹夫,不足爲慮!”

蘇茂原本是更始舊臣,打赤眉戰敗,投靠了朱鮪,然後偷襲河內,被寇恂、馮異打敗,最後隨着朱鮪又投降了漢室,再之後,他因爲覺得自己未受到重用,又倒戈投降了劉永。

就是這麼一個叛來叛去的貨色,吳漢又怎會把他放在眼裡?

看着目中無人的吳漢,蓋延心中頗感憂慮,但他了解吳漢的性格,又不好多勸他,勸得多了,反而會適得其反。

不日,大司馬吳漢和虎牙大將軍蓋延,率領十五萬衆的漢軍,浩浩蕩蕩的從洛陽開拔,直奔豫州。

因爲進攻的目標不一樣,兩軍並沒有同行,而是分頭進軍。且說吳漢,率領着八萬漢軍,一路上風餐露宿,奔赴廣樂。

身在廣樂的蘇茂早已聽聞漢軍大舉來攻的消息,率部龜縮在廣樂城內,同時派人向睢陽求救。

劉永返回睢陽後,召集殘部,現在他揮下又聚集起數萬兵馬,另外,劉永麾下的大將周建,在湖陵一帶集結起十萬之衆。劉永經過再三思慮,覺得廣樂的蘇茂於他而言,還是極爲重要的,不能不救,他隨即命令周建,率軍馳援廣樂。

接到劉永的命令,周建立刻率領麾下十多萬的兵馬,向廣樂進軍。

周建還在增援廣樂的半路上,吳漢統帥着漢軍,已經對廣樂城發起了猛攻。

吳漢麾下,有驃騎將軍杜茂和強弩將軍陳俊這兩員副將。進攻廣樂的時候,吳漢親帥一路漢軍,杜茂和陳俊各率一路漢軍,三面猛攻廣樂城。

蘇茂這個人,統兵征戰的本事的確不太強,但他卻很善守。廣樂城內的守軍,滿打滿算也就三萬來人,但在蘇茂的指揮下,硬是抵擋住了八萬漢軍的強攻。

第一天的攻城,漢軍無果,第二天的攻城,漢軍無果,第三天的攻城,漢軍依舊未能撕開廣樂的城防。

連續三日強攻,一無所獲,反而自身的傷亡極大,這讓吳漢都打紅了眼。

第四天,吳漢還要繼續進行強攻,杜茂和陳俊雙雙阻攔。前者說道:“吳公,我軍將士,連續三日攻城,傷亡慘重,且兵困馬乏,還是暫且休整兩日吧!”

陳俊緊接着說道:“廣樂城高牆堅,易守難攻,現我軍疲敝,而敵軍以逸待勞,於我方十分不利啊!”

吳漢眉頭緊鎖,看了看杜茂和陳俊二人,最終還是採納了他二人的意見,命令全軍將士休息兩日。

這休息的兩日,可不是什麼都不幹,只是暫時不攻城罷了。吳漢命令麾下的漢軍,環繞廣樂城安營紮寨,打算用連營把廣樂城給圍起來。

廣樂不是一座小城,而漢軍的兵馬,也僅僅只有八萬人而已,現在要紮下連營,把偌大的廣樂城給包圍住,這也太不現實了。

對此,杜茂和陳俊都向吳漢提出了異議,認爲此舉不可行。

吳漢堅持己見,如果己方做不到環城紮寨,那麼就每隔一兩裡,佈置一座小營寨,總之,就是要把廣樂城給圍起來,讓城內之人,插翅難飛。

現在吳漢已經打出了火氣,擺出一副就是要和蘇茂拼個魚死網破的架勢。

吳漢的這一招,還的確挺唬人的,看到城外的漢軍環繞着廣樂,紮下一座座營堡,城內的守軍將士,皆是心驚不已,即便的蘇茂,看了漢軍的環城紮寨,也在暗暗咧嘴。

就在漢軍開始了對廣樂城又展開新一輪強攻的時候,周建率領着十多萬劉永軍,趕到了廣樂。

周建的到來,立刻改變了廣樂的戰局。廣樂之戰,原本是漢軍多,而劉永軍少,現在周建帶來十多萬的大軍,局勢立刻發生了逆轉,變成劉永軍多,漢軍少。

劉永軍主力抵達廣樂的時候,漢軍正在大舉攻城,聽聞消息,吳漢吃了一驚,蘇茂的援軍早不來,晚不來,偏偏趕到己方攻城的時候來了,現在,己方即將面臨着腹背受敵的局面。

此時,漢軍想停止攻城,全軍撤退下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周建的十多萬大軍,也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吳漢當機立斷,命令杜茂和陳俊,組織己方的主力大軍,撤出攻城戰場,他自己則親帥兩千幽州突騎,迎擊周建部。yuyV

吳漢下達命令,在正常人眼中,他簡直是瘋了。要知道周建統帥的可是十多萬的大軍,他只率兩千突騎前去迎擊,這太瘋狂了,但吳漢就是敢這麼幹。

在旁人眼中的不可能,在吳漢這裡,根本不算個事兒。

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七百九十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二百六十章 戰前休養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道之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子所在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生變數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歡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翩翩公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陽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