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會

劉永的死,等於是除掉了唯一一個能在漢室正統這方面與劉秀競爭的對手。

作爲與劉秀同時期存在的地方豪強,劉永手中也掌控了大量的資源。

在赤眉軍西進,攻佔長安之後,劉永幾乎接管了赤眉軍留下的全部地盤,控制着豫州、青州、兗州、徐州接近個州府,而在當時,劉秀所掌控的只有幽州、冀州和以洛陽爲中心的河南郡。

劉永只有劉秀這麼一個敵人,而當時劉秀外有強大的赤眉勢力、劉永勢力,內又有彭寵、鄧奉的造反作亂,可以說劉永與劉秀相比,佔據了天時、地利等一系列的有利因素。

可是明明手握着一把好牌,劉永卻偏偏給打崩了。劉秀的強大,那只是次要因素,劉永失敗的真正主因,還是出在他自己身上。

劉永缺乏劉秀那種殺伐決斷的魄力,對於地方割據勢力,如張步勢力、董憲勢力,他沒有想過去征服,而是採用許下承諾,讓他們主動歸附於自己的懷柔政策。

在張步、董憲都同意向劉永效忠之後,劉永便對這兩股勢力放手不管了,導致劉永、董憲、張步這三方勢力,從來都沒有完全融合到一起。

看起來,劉永好像坐擁四個州府,勢力龐大,如日中天,可實際上,劉永真正能掌控的只有豫州這麼一個州。當以劉秀爲首的洛陽軍大舉進攻豫州,漢軍長驅直入,直逼睢陽的時候,只有劉永一人在孤軍奮戰,而張步、董憲都是一副事不關己,作壁上觀的態度。這也成了劉永戰敗被殺的直接原因。

看完吳漢傳來的戰報,劉秀也是難掩臉上的喜色,將竹簡捲起,對虛英說道:“好了,回去休息吧!”

“是!陛下!”

劉秀躡手躡腳的回到寢帳。他剛坐到牀上,陰麗華睜開眼睛,嗓音沙啞地問道:“陛下,出了什麼事?”

“沒事,快睡吧!”劉秀把竹簡放在一旁,拍了拍陰麗華的玉臂,柔聲說道。

陰麗華聽後,重又閉上眼睛,再次進入夢鄉。

劉秀躺在牀榻上,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劉永死了,豫州羣龍無首,張步、董憲勢力,也失去了天然屏障,接下來,己方大軍可乘勝追擊,進取對張步和董憲。

想到這裡,劉秀看看身旁的陰麗華,又翻身坐起,高擡腿輕落足地走出內賬,到了外賬,他拿出一張帛詔,唰唰唰地寫下一封詔書。

詔書的前半段,他着重表彰了吳漢和蓋延的功績,並對斬殺劉永、棄暗投明的慶吾讚賞有加,封他爲侯。

在詔書的後半段,劉秀責令吳漢率王樑、陳俊諸將,進軍東郡,剿滅東郡境內的敵方勢力以及有敵方起義軍,另又責令蓋延,徹底消滅劉永的殘餘勢力,包括董憲、張步二賊。

他的詔書寫了兩份,一份傳給吳漢,一份傳給蓋延。漢軍的這次東征,吳漢和蓋延都是軍中主將,而且劉秀給吳漢和蓋延的命令也不一樣,詔書傳給其中任何一個人都不太合適,劉秀便不厭其煩地寫了兩份詔書。

劉秀覺得自己想得已經夠周到了,不過還是引來一人的不滿,龐萌。

龐萌是綠林軍出身,原爲王常的部下,隸屬綠林軍中的下江系。劉秀和王常的關係特別好,自然而然的也就和下江系的綠林軍將領相處融洽。

後來劉玄派謝躬到冀州壓制劉秀,龐萌便是謝躬的下屬之一。

再後來,謝躬被殺,龐萌順理成章的歸順劉秀。龐萌這個人,雖說有點小心眼,但性情比較溫和,爲人也很忠厚,頗得劉秀的賞識。

劉秀曾說過,可以託付六尺之孤,可以託付一縣百里之地,非龐萌莫屬。

通過劉秀對龐萌的評價,也能看出劉秀對龐萌的喜愛。龐萌頗受聖寵,這讓軍中將士們都眼紅不已。

原本溫和忠厚的龐萌,人也漸漸飄了起來,在軍中指手畫腳,說一不二,就連主將蓋延,他也越來越不放在眼裡。

這自然引起了蓋延對龐萌的強烈不滿。劉秀的詔書傳到大營,蓋延召集衆將共看,卻唯獨不找龐萌。

而在劉秀的詔書當中,也的確沒有提到龐萌隻言片語。天子詔書,總共就那麼幾句話,提到的自然都是主將,不可能把下面的普通將官都挨個提一遍,表彰一遍。

但龐萌知道此事後,心中卻是大爲不滿。

他倒不是生劉秀的氣,而是生蓋延的氣,認爲肯定是蓋延在私下裡向陛下告了自己的狀,向天子進了讒言,所以天子纔會在詔書中對自己隻字未提。

打下睢陽,斬殺劉永,自己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倘若不是蓋延說了自己的壞話,天子不可能不表彰自己。

劉秀的寵信,並沒能讓龐萌變得兢兢業業,反而讓他整個人都膨脹起來。

就連劉秀在詔書中沒有提到他,都使得他認定是蓋延給自己穿小鞋,向天下進讒言,說自己的壞話。

在這種心理的作祟下,他對蓋延越發的看不順眼,兩人之間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大。

恐怕劉秀自己都沒想到,他的詔書,竟然會給蓋延和龐萌之間埋下決裂的種子。yuyV

翌日。黎丘城外漢軍大營,中軍帳。

劉秀召集衆將,宣佈了劉永被殺的好消息。衆將聽後,無不喜形於色,但很快,人們的喜悅又都消失。人家吳漢和蓋延的東征,已經大獲全勝,攻克睢陽,斬殺賊首劉永,可己方的南征,直到現在,還被秦豐拖在黎丘,兩者之間的差距,讓在場諸將的顏面多少有些掛不住,包括岑彭、朱祐等人在內。

朱祐騰的一下站起身形,大聲說道:“陛下,微臣以爲,我軍當即刻強攻黎丘,擒下老賊秦豐!”

他話音剛落,在場諸將紛紛起身,插手施禮,說道:“陛下,微臣願打頭陣!”“微臣願打頭陣!”

環視一圈主動請纓的諸將,劉秀微微一笑,說道:“今日,我要去往城前,和秦豐相見!”

“陛下,微臣以爲,對秦豐這個老匹夫,已沒什麼可說的了,乾脆就直接打吧!”朱祐義憤填膺、急不可耐地說道。

劉秀說道:“黎丘雖未彈丸小城,但城高牆堅,易守難攻,且城內敵軍數量衆多,強攻起來,我軍的傷亡必然不小,此戰,能不打就儘量不要打。”

別看劉秀自舂陵起事以來,一直在征戰,不過劉秀並非好戰之人,打了這麼多年的仗,看了那麼多的生生死死,他也實在是打夠了,如果能不發生交戰,能以言語勸降秦豐,這是最好不過的了。

衆人都能領會劉秀的心思,互相看了看,最終紛紛坐了回去,異口同聲道:“陛下英明,陛下仁德!”

劉秀在岑彭、朱祐諸將的簇擁上,帶着數千兵馬,從漢軍大營裡出來,直奔黎丘的西城門而去。

快要進入黎丘的百步之內時,從城頭上飛射下來一箭,啪的一聲釘在地面上,這是秦豐軍的以箭示警,警告劉秀等人,再繼續往前走,城頭就要對他們放箭了。

在劉秀的授意下,一名漢軍騎兵策馬衝了出去,快馬加鞭地跑到黎丘西城門前,衝着城頭高聲喊喝道:“陛下親臨黎丘,欲與秦豐一見,讓秦豐出城說話!”

此時,秦豐早已登上城頭,正站在城門樓內,探着腦袋向下看着。

聽聞劉秀已到黎丘的消息,秦豐心頭一震,他探出頭來,衝着城外的漢兵大聲問道:“劉秀現在何處?”

那名漢兵臉色頓是一變,揚頭怒視着城頭上的秦豐,回手一指,說道:“陛下在此!”

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望,由於距離太遠,秦豐也看不太真切。秦豐沉吟了一會,說道:“我可以出城與劉秀相見,但雙方所帶之隨從,都不能超過三人!”

那名漢兵沒有再說話,只冷冷看了秦豐一眼,撥轉馬頭,跑回去向劉秀報信。

很快,漢軍在距離黎丘城百步遠的地方,設置了一個小棚子,小棚子四面鏤空,只幾根柱子支撐,內部的地面上鋪着塌子,中央擺放着一張小木桌,木桌的兩邊各放置了一張軟墊。

桌面上,擺着茶壺和茶杯。劉秀帶着虛英、虛庭、虛飛前來,其餘人等,都退到百步之外。見狀,秦豐點了點頭,轉身正要下城牆,出城與劉秀相見,這時候,一名將領快步上前,向秦豐插手施禮,小聲說道:“大王,微臣手下有一位神射手,可拉五石弓,百步之內,箭無虛發。”

漢軍設置的小棚子,距離黎丘正是百步。言下之意,己方的這名神射手站於城頭之上,可直接射殺劉秀。

秦豐聞言,眼眸頓是一閃,緊接着他擺了擺手,說道:“不可如此!”

即便他狠毒了劉秀,但談判就是談判,趁着談判之機,暗箭傷人,非君子所爲。

在當時,人們看待道德比什麼都重,道德高尚的人,哪怕沒什麼真才實學,也可以被推舉入朝爲官。

漢代時期,大名鼎鼎的‘舉孝廉’就是這麼來的。所謂的舉孝廉,就是推舉孝子或廉潔官吏。百善孝爲先,孝道在德行當中排名首位。

秦豐雖和劉秀是死敵,但他不屑於暗箭傷人,這種事也超過了他做人的底線。秦豐並未接受部下的意見,帶着三名武藝高強的侍衛,下了城牆,領着一隊兵馬,從黎丘城內出來。

他將出城的兵馬留下,只帶着三名貼身侍衛,直奔劉秀所在的小棚子而去。

很快,秦豐便到了小棚子近前。劉秀端坐在小棚子裡,虛英、虛庭、虛飛三人站在外面,秦豐回頭,示意三名侍衛都留在棚外,他翻身下馬,邁步走進小棚子裡。

“秦公,請坐。”劉秀衝着秦豐微微一笑,向自己的對面擺了擺手。

“蕭王!”秦豐向劉秀拱了拱手。

聽聞蕭王二字,帳外的虛英、虛庭、虛飛三人臉色同是一變,手也隨之擡起,握住佩劍的劍柄。

見狀,秦豐帶來的三名貼身侍衛也都齊齊握住佩劍,目不轉睛地盯着對面的虛英三人。

秦豐叫劉秀蕭王,等於是說,他不承認劉秀的稱帝,他只承認劉玄對劉秀的冊封。

在更始朝廷裡,劉秀爲蕭王,他秦豐爲楚黎王,大家同爲王,沒有誰高誰低之分。

他的心思,劉秀立刻便領悟到了,也不生氣,微微一笑,再次說道:“秦公請坐。”

這回秦豐沒客氣,在劉秀的對面坐了下來。劉秀提起茶壺,倒了兩杯茶水,向對面的秦豐擺擺手。

秦豐沒有拿起杯子喝茶的意思,他是沒有害人之心,但誰知道劉秀有沒有害他之心,倘若劉秀在茶水中下了毒,他一命嗚呼,又找誰說理去?

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波未平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會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八十四章 志在人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六百三十章 出宮追妻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八十一章 把酒言歡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三百五十章 古今一人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七百九十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決裂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覺悟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五百三十八章 軍營生變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趁夜劫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