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

bookmark

劉秀樂了,無緣無故的,他問這個幹嘛。對於溪澈影的反問,他也無法多說什麼。在溪澈影這裡又坐了一會,劉秀起身離去。

等劉秀走後,一名侍女走到溪澈影身邊,小聲說道:“難得陛下來到樂成宮,美人爲何不向陛下提陪王伴駕之事?”

劉秀出徵,一直都是有個習慣,就是會把‘老婆’帶在身邊,這個‘老婆’,有可能是他的正妻,像郭聖通、陰麗華,也有可能是妾室,像許汐泠。

現在郭聖通剛剛生產完,誕下三皇子劉康,身體還沒恢復,不可能隨劉秀出徵,而陰麗華即將臨盆,更不可能隨劉秀出徵。

許汐泠倒是很有可能,也就是說,現在唯一能和溪澈影發生競爭的,只有許汐泠。

溪澈影看了侍女一眼,慢條斯理地說道:“我若是主動開口,陛下一定不允,不過,我倒是可以讓陛下主動來找我。”

侍女怪異地看着溪澈影,陛下已經走了,可陛下臨走以前,也沒說過要帶上您溪美人啊!

溪澈影信心十足的一笑,言之鑿鑿地說道:“陛下一定會來找我的。”

劉秀並沒有再來樂成宮,不過劉秀有讓張昆帶來口信,轉告溪澈影,明日,她可隨天子一同出征。

溪澈影很清楚,相對於郭聖通、陰麗華、許汐泠,陛下並沒有對自己另眼相看。

別說她比不過得寵的陰麗華、有皇后身份的郭聖通,即便是和她同爲美人的許汐泠,她也比不過。

並沒有特別受寵,而又想受到特殊的待遇,還能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有用,讓陛下離不開自己。

劉秀的這次出征,張步軍的動向尤其重要,漢軍是要同時面對張步、董憲、龐萌三個敵人,還是面對董憲、龐萌兩個敵人,之間可是有天壤之別。

也正因爲這樣,能否及時掌握張步的動向,是此戰之關鍵。

溪澈影在劉秀面前,特意流露出她對張步的一舉一動都十分了解,這讓劉秀不得不慎重考慮,是不是該帶上溪澈影一同出征。

在劉秀的後宮裡,溪澈影的底子是最薄的,還沒有皇嗣傍身,但她的地位卻很穩固,這全憑她自己的本事。

如果把溪澈影放在現代,那也得是個令人敬佩的職場精英。

人們本以爲劉秀的這次御駕親征,很可能會帶上許汐泠,誰都沒想到,劉秀會出人意料的帶上溪澈影。

劉秀到樂成宮的次數屈指可數,在人們的影響中,溪澈影並不受寵,不過現在來看,自己以前的認知似乎錯了,陛下的心裡是有溪澈影一席之地的。

這次劉秀御駕親征,從洛陽調走了五千騎兵,另有五萬多步兵,加上隨行的虎賁、羽林以及後勤,全部的兵力加到一起,接近七萬。

劉秀率軍,從洛陽出發,路經陳留郡,進入樑郡。樑郡便是當年劉永的老巢,睢陽就在這裡。漢軍前後兩次圍攻睢陽,樑郡這裡也是飽受戰爭之苦。

以前,樑郡絕對是豫州最富庶的一個郡,而現在,樑郡的境況已不如其它郡縣。

樑郡的東面是楚郡,樑郡的北面是山陽郡,再往北,是任城郡,繼續往北,便是龐萌所在的東平郡。

劉秀出徵的第一個目的地是任城郡,他給吳漢、蓋延、王樑、王常、馬武、王霸等人的詔書,也是讓他們到任城郡集結兵馬。

進入樑郡後,劉秀率領大軍,駐紮在蒙城外。蒙縣令帶着縣府官員出城,進入漢軍大營,拜見天子。

劉秀這次可不是來樑地視察的,而是在征戰中路過樑地,不過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他對樑地的狀況有些擔憂。見到蒙縣令後,他了解了一番蒙縣這裡的情況。

蒙縣原本有三萬多人口,現在只剩下一萬多,人口流失的很嚴重。

聽完蒙縣令的介紹,劉秀皺着眉頭說道:“人是一地之根本!沒有人,也就沒有了根,以後,辛縣令對蒙縣的治理,有何打算?”

蒙縣令名叫辛圭,三十多歲,體型發福,身材圓滾滾的,生了一張笑面,看起來不像是官員,更像是個生意人。

聽聞劉秀的發問,他誠惶誠恐地說道:“微臣……微臣一定盡心盡力,治理好蒙縣,不讓陛下失望!”

他這麼說,本身就讓劉秀很失望。劉秀問他的是如何在蒙縣施行休養生息,而他給劉秀回覆的則是一句空話。

劉秀慢條斯理地說道:“我需要的不是你的表忠心。”

“呃,微臣……微臣……”見辛圭支支吾吾,急出一腦門子的虛汗,劉秀煩躁地揮了揮手,說道:“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微臣……微臣告退。”辛圭心裡也清楚,這次自己在天子面前表現砸了,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的蒙城。

劉秀對辛圭這個縣令,大失所望,原本三萬多人口的蒙縣,現在只剩下一萬來人,作爲一縣之令的辛圭,竟然從沒想過如何休養生息,恢復本縣之元氣,這樣的官員,留之還有何用?

辛圭前腳剛走,溪澈影便從外面走了進來。她含笑寬慰道:“陛下也不用生氣,辛圭本是劉永屬官,後來蓋將軍攻入樑地,辛圭舉城投降。蓋將軍一直在征戰,沒有精力治理樑地,對於投降之官員,也一直都留用了。”

蓋延打仗是很有一套,但治理地方的本事,着實不怎麼樣。在第一次東征時,蓋延明明已經打下睢陽,後來竟然還能讓劉永復辟,通過這一點,也不難看出蓋延治理地方的能力有多差。

劉秀看了一眼溪澈影,搖頭說道:“樑地混亂,難以長久,等到班師回朝,一定得對樑地進行整治。”

他本打算在蒙縣這裡多休整兩天,不過翌日,前方傳回消息,龐萌已經率領大軍,對桃城發起了猛攻。

目前駐守在桃城的,正是太山太守陳俊。龐萌在桃鄉北面陳兵,準備進攻桃鄉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作爲太山太守的陳俊又怎能坐視不理。

陳俊麾下有數萬的兵馬,只不過這些兵馬都得用來防禦張步,他到了桃鄉,自己帶來的兵馬加上桃鄉本地的兵馬,總共才一萬來人。

一萬來人要抵擋龐萌親帥的數萬大軍,此戰之兇險,可想而知。yuyV

劉秀得到消息後,也顧不上再做休整,他親帥數千輕騎以及三萬精銳步兵,不攜帶輜重,只帶口糧,由蒙縣出發,一路北上,向任城做急行軍。

臨出發前,劉秀並沒打算帶上溪澈影,畢竟急行軍太過艱苦,她一個女子,體力未必能支撐得住。溪澈影倒是滿不在乎,正色說道:“陛下不必擔心臣妾,這點辛苦,臣妾也能扛得住!”稍頓,她又說道:“何況,臣妾是跟着陛下出來的,陛下在哪,臣妾就應在哪!”

她的這番話,倒是讓劉秀頗受感動,思前想後,最終還是決定帶上溪澈影。溪澈影穿着華麗的衣裙,不太適合騎馬長途奔襲,劉秀正想着讓她去換身衣服,結果溪澈影從營帳裡走出來時,已然是頂盔貫甲,罩袍束帶,英姿颯爽,俊美非凡。

看到穿戴上盔甲的溪澈影,劉秀爲之一怔,跟在劉秀身邊的龍淵、虛英等人,也都嚇了一跳。堂堂的美人,如此穿戴,未免也太不合禮數了吧?

哪知劉秀卻是看得兩眼放光,連連點頭。溪澈影走到劉秀近前,以將官的方式,向劉秀插手施禮,笑問道:“陛下對臣妾的這番打扮可還滿意?”

劉秀樂了,笑道:“甚好!”說着話,他令人把戰馬牽過來,然後一手拉着繮繩,一手託着溪澈影的胳膊,要把她撫上戰馬。

溪澈影的武藝可要比許汐泠精湛得多,即便穿戴上沉重的盔甲,要上馬也根本不用旁人幫忙。

不過她也沒有拒絕劉秀,向劉秀莞爾一笑,藉着劉秀的託力,身子一躍而起,動作輕盈又瀟灑地跨上戰馬。

劉秀在心裡讚了一聲好!他也隨之上馬,說道:“傳令下去,起程北上!”

五千輕騎、三萬步兵,沒有攜帶任何的輜重,全部都是輕裝上陣,出了本方大營,開始向北做急行軍。

從蒙縣到任城,要穿過整個山陽郡。別看樑郡和任城郡都是彈丸小郡,但夾在這兩個小郡之前的山陽郡,可是一座大郡,境內有十個縣。

劉秀一行人要趕到任城,得走百餘里的路程。

輕騎還好說,畢竟有戰馬代步,最苦的是步兵,這百餘里的路程要全靠兩條腿跑完。長話短說,劉秀等人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趕完了全程。

進入任城郡境內,劉秀軍先是抵達亢父縣。到了亢父縣這裡,別說步兵們感覺自己的兩條腿要跑斷了,就連騎兵乃至戰馬都受不了了。

有將官跑到劉秀近前,氣喘吁吁地說道:“陛下,現在天色已黑,我軍……我軍在亢父暫做休息吧!”

劉秀臉色一沉,說道:“不行,桃鄉戰事危急,片刻也耽擱不得,就算連夜趕路,今晚也要到趕到任城!”

說完話,他看向身旁的溪澈影,問道:“澈影,你可還能堅持?”

溪澈影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子,衝着劉秀重重地點下頭,說道:“臣妾還能繼續趕路!”

聽聞這話,劉秀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同時轉頭看向那名將官。

我的嬪妃,現在尚且能繼續趕路,而你卻告訴我,你已堅持不住,必須得休息了?劉秀沒有把這話直接說出口,但意思已經很明顯。

那名將官羞得面紅耳赤,再二話不說,轉身回到自己的隊伍,大聲喊喝道:“今晚,必須趕到任城!弟兄們再堅持一下!再趕十里路!”

亢父到任城,已經很近了,之間只隔了十餘里。

在劉秀的堅持下,疲憊不堪的漢軍又趕了十多裡的路程,終於在當日晚間,抵達任城縣。

劉秀率軍趕過來的太急了,他這支兵馬反而成了第一支抵達任城的隊伍,而吳漢、蓋延等人的隊伍,都還在趕來任城的路上。

劉秀御駕親征,率領着漢軍抵達任城的消息,也第一時間傳到了龐萌的耳朵裡。龐萌倒吸口涼氣,暗道一聲:劉秀來的好快啊!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六十章 接頭爲實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七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會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進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二百二十五章 半路伏擊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世紀之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六百二十七章 幽州戰事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八百三十三章 六神無主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八百七十一章 鎩羽而歸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九十四章 赤霄寶劍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八百九十二章 出征漢中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攻蔡陽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三百一十二章 攔路打劫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魚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機出現第四百四十章 發兵信都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詭詐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利收服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九章 技驚四座第四百九十九章 忠臣隕落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驚四座第七百六十二章 親臨宜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之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機敏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