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怒氣衝衝的去到皇宮,來見劉秀。見到劉秀後,劉良迫不及待地開口發問道:“陛下爲何查封了李府,又爲何抓了李府上下百餘人?”
劉秀看着一臉怒火的叔父,頗感無奈,似乎在叔父的心目當中,李子春比自己都要重要。他反問道:“叔父可還記得,以前曾向皇宮裡送過一批舞姬?”
劉良一愣,回想片刻,點點頭,說道:“是啊,確有此事!”
劉秀直截了當地說道:“那批舞姬,皆爲公孫述的細作。”
“什麼?”劉良聞言,大吃一驚,臉色也變了,驚駭道:“她們……她們都是公孫述的細作?這……這怎麼可能呢?”
“證據確鑿,她們自己也招供了!”劉秀緩聲說道。
劉良呆愣片刻,身子猛然一震,急聲說道:“陛下,此事……此事微臣不知……”
劉秀說道:“叔父當然不知內情,否則,我相信叔父絕不會把她們送入皇宮。”
聽劉秀這麼說,劉良長長鬆口氣。送入皇宮裡的人,都是公孫述的奸細,這事要是深究起來,那還了得,即便他貴爲王公,也吃不了兜着走。
劉秀繼續說道:“據查,那些舞姬,皆是李子春買下的,再轉由叔父之手,送入皇宮。叔父不知道那些舞姬的底細,難道李子春也不知道嗎?單憑這一點,難道我還不該抓他嗎?”
劉良的冷汗冒了出來。他對李子春還是比較瞭解的,李子春是商人,貪財是他的天性,但要說他爲了錢財,私通公孫述,劉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
他眉頭緊鎖地說道:“陛下,以子春的爲人,他絕不會私通公孫述,他……他也沒有這麼大的膽子啊。”
劉秀差點氣樂了,不動聲色地反問道:“所以,依叔父之見呢?”
劉良想了想,說道:“陛下還是把子春和子春的家人都先放了吧!”
劉秀聞言,真有些怒火中燒。他很想向劉良大吼一聲:我纔是你的親侄兒!是你的血親!
他幽幽說道:“李子春將十數名公孫述的細作,轉由叔父之手,送入皇宮,現在,叔父讓我就這麼把他放了?”
劉良急得抓耳撓腮,意味深長地說道:“陛下啊,微臣可以以性命擔保,子春絕不會私通公孫述!這件事,他定然也是受了矇蔽!”
劉秀深吸了兩口氣,才勉強把衝到腦門的怒火壓下去。他看着劉良,久久都是一言不發。劉良對李子春的維護,讓劉秀大失所望。
假借王公之手,把十數名細作送入皇宮,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舉,叔父非但沒有站在自己這一邊,反而還要繼續站在李子春那邊,甚至不惜以性命擔保,劉秀對此能不失望嗎?
劉良也感受到劉秀心中的悶氣,他說道:“阿秀啊,子春不可能私通公孫述,你也不能……不能冤枉他啊!”
劉秀閉上眼睛,又沉默了許久,他方緩緩撩起眼簾,說道:“叔父,我可以放了李子春,及其他的家人。”
聞言,劉良的眼睛頓是一亮,急忙拱手施禮,說道:“微臣謝陛下隆恩……”
他話沒說完,劉秀擺擺手,說道:“我放了他們之後,李子春和他的家人,就回他們的懷縣老家吧,以後不準再踏入洛陽一步。”
“陛下……”劉良臉色頓變。
劉秀繼續說道:“還有,叔父也回自己的封地去吧。”
劉良難以置信地看着劉秀,阿秀讓自己回封地?這……這是要把自己趕出京城?
劉秀緩緩站起身形,步伐沉重地向內室走去,同時說道:“叔父,侄兒太累了,想去歇一歇。”
幼年時,父親病故,劉秀被寄養在叔父家,起兵反莽後,大哥、二哥、二姐,相繼蒙難,一路走下來,劉秀身邊的親人越來越少,也恰恰是這樣,劉秀一向重視親情。
而最能傷到他的,也恰恰是親情。劉良對李子春的百般維護,甚至是不分青紅皁白的維護,這的確是有傷到了劉秀的心。
他感覺,似乎在叔父的心目當中,自己這個侄兒完全是可有可無,是死是活也和他沒多大的干係,叔父反而更在乎李子春這個外人的安危。
“阿秀——”劉良眼巴巴地看着劉秀。
劉秀意味深長地說道:“叔父,京城的紛紛擾擾,是是非非,實在太多,回到封地,反而可以頤養天年,享到人倫之樂。”
以劉良的能力,做個縣官還勉勉強強,做王公,他的確還差得遠呢。
王公可不是那麼好做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稍有不慎,便可能被人利用,成爲他人手中的工具。
劉秀是真心覺得,叔父不適合留在洛陽,否則,早晚要出大事。
說完這一句,劉秀走進大殿的內室。劉良在大殿裡呆呆站立了許久,直至張昆上前提醒他,陛下已經休息了,趙王也該回去了,劉良這纔回過神來。
他彷彿一下子衰老了好幾歲,向上擡了擡手,衝着內室張了張嘴巴,但最終還是沒有把話說出口,老頭子長嘆一聲,轉身向外走去。
這次的事,至此算是告一段落。
劉秀並沒有李子春勾結公孫述的證據,但這麼多的巧合,也讓李子春很難洗脫他的嫌疑。
在劉良的求情之下,劉秀最終還是釋放了李子春及其家眷,不過李家上下也因此被逐出洛陽,舉家遷回懷縣。
李家是懷縣的大戶,即便回到懷縣,也能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劉良則是在劉秀的授意之下,回到他的封地,趙國郡。
叔父要回封地,而且還是陛下授意的,劉伯姬聽聞消息,第一時間來到皇宮,求見劉秀。
兄妹二人見面之後,劉伯姬關切地問道:“皇兄爲何突然要讓叔父回封地?”
劉秀沒有隱瞞劉伯姬,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向她講述了一遍。最後,他苦笑着說道:“叔父沒有防人之心,與人相交,掏心掏肺。這次叔父被李子春利用,好在沒有出大事,可是下一次呢,誰又敢保證,這洛陽不會再冒出第二個李子春,第三個李子春?”yuyV
劉伯姬聽完劉秀的講述,也是愣了許久才反應過來。她深有感觸地說道:“現在的洛陽城,越來越像是一座大泥潭了。”
身在其中,危機四伏,一步走錯,便有可能萬劫不復。
劉秀看着有感而發的小妹,禁不住露出一抹苦笑。劉伯姬擡起頭,看向劉秀,說道:“三哥,這次伯姬入宮,除了打聽叔父的事,還有一事要和三哥說。”
“什麼事?”劉秀好奇地問道。
“三哥,我也要離京了。”
“啊?”劉秀詫異地看着劉伯姬。
劉伯姬對他一笑,說道:“次元在順陽屯田,我要去順陽陪他。”
稍頓,她又道:“三哥也知道,次元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如果無人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他的病情弄不好又要反覆。”
劉秀看着劉伯姬,眼神黯淡下來,喃喃說道:“小妹也要走了……”
現在能稱得上是劉秀至親的人,只有叔父劉良,大姐劉黃,小妹劉伯姬。
叔父即將離京,準備去往封地,大姐早已離京,回封地修真,現在連小妹也要離京,去順陽陪次元。
此時此刻,劉秀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麼叫孤家寡人。
看着劉秀落寞的樣子,劉伯姬心頭一酸,她站起身,走到劉秀的身旁,跪坐下來,握住劉秀的手,說道:“三哥,我只是去趟南陽,又不是不回來了。”
順陽在南陽的西部,距離武當山不遠,李通在順陽屯田,其一是可以緩解朝廷糧草不足的壓力,其二,也可防止公孫述軍越過武當山,入侵南陽。
劉秀反握住劉伯姬的小手,在她的手背上輕輕拍了拍,說道:“南陽多劉氏子弟,如遇困難,小妹可找宗親幫忙。宗親在南陽各地,一呼百應,哪怕有再大的困難,他們也能幫小妹解決。”
劉伯姬眼圈一紅,哽咽着說道:“三哥,我知道。”
“順陽偏遠,條件艱苦,小妹也要照顧好自己。”
“嗯……”劉伯姬垂下頭,眼珠滴滴答答的落下。
劉秀擡起手來,擦拭她臉上的淚痕,笑道:“過段時間,等到局勢穩定下來,我便會調次元回京。”
劉伯姬以衣袖擦了擦臉頰,衝着劉秀一笑,說道:“到時,我多帶些南陽的特產回來。”
劉良和劉伯姬相繼離京,這讓劉秀的心情一連陰鬱了好幾天。
這幾日,他沒有去嬪妃的宮寢,一直住在清涼殿內。這日晚上,劉秀辦完政務,正坐在大殿裡飲酒,張昆從外面走了進來,躬身說道:“陛下,花美人求見。”
“嗯!”劉秀隨口應了一聲。
張昆眨了眨眼睛,又向劉秀欠了欠身,躬着身子,退出大殿。
做天子身邊的內侍,也不輕鬆,比如現在,張昆要從劉秀嗯的這一聲來分辨,是‘我知道了’,還是‘有請花美人入殿’。
張昆退出大殿後,快步走到花非煙近前,小聲說道:“花美人,陛下有請!”
花非煙道了一聲謝,正要往裡走,張昆忙又說道:“這幾天,陛下心情一直不佳,花美人儘量撿些順心的事來說!”
見花非煙不解地看着自己,張昆解釋道:“趙王和寧平公主相繼離京,陛下的心裡空落落的,一連好幾日都下榻在清涼殿,每晚都喝不少的酒。”
花非煙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向張昆點點頭,說道:“多謝張謁者告之。”
“花美人太客氣了,這不是折煞奴婢嘛!”張昆連忙躬身施禮。
花非煙走進大殿,舉目一瞧,果然,劉秀歪坐在席子上,一手提着酒壺,一手拿着酒杯,正自斟自飲呢!
“陛下!”花非煙走到劉秀近前,福身施禮。
劉秀看眼花非煙,微微一笑,說道:“非煙來得正好,陪我喝上幾杯!”
花非煙露出無奈之色,她可不是來找劉秀喝酒的,而是來詢問劉秀,要如何處置洛幽。
現在案子已經查明,洛幽也不能一直被關押在掖庭獄,到底是殺還是放,需要劉秀拿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