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論功行賞

其後出班的便是司徒、太尉、司空三公奏事,對去年三公府的工作進行總結匯報。劉澤見識過後世那冗長沉悶的會議,一個領導講話,洋洋灑灑能講上幾個小時,說者唾沫飛濺,聽者沉沉欲睡。與之相比現在朝議的奏事倒也算言簡意賅,沒有長篇大論,估計現在的人受《春秋》的影響頗深,微言曉義,惜墨如金。但要命的是這個時代但凡有點文化的人,都喜歡用生僻的字來裝點門面,驪六駢四晦澀難懂的漢賦文風同樣也適用在表奏案牘之中,彷彿不找出幾個殷墟里翻出來的字就顯得自己沒文化似的。

說實話,從古至今,人們常用的漢字不會超過三千個,但讓劉澤感到頭痛的是漢代的文人普遍都認識並運用六七千以上的漢字,就這還往往讀不順一遍文章,就連許多的人名用的也是奇詞澀字,劉澤都根本叫不上來。在後世的時候,劉澤直以爲古人說話寫文章用的都有是同樣的語言,穿越之後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回事,雖然古人的口語和後世人相差很大,但和寫出來的文字還是有着天差地別的,許多故作高深的文人,總以爲說幾句高深的話,寫幾個生澀的字,就能表明高人一等,其實到最後,反倒證明了他的無知和淺薄!

三公的奏章唸完之後,九卿又挨個出列,一一奏來。看着日頭偏西,劉澤已是兩腿痠麻,肚子更是不爭氣地咕咕直叫。今日早起的興奮勁早就蕩然無存了。由於起得太早,劉澤根本就沒有食慾,本來還計劃着中午吃一頓大餐來着,看來也只能等到晚上了。

劉澤瞧了瞧左右的列位同僚,卻是正襟危立,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懈怠,連着站了幾個小時,雖然早已是汗流浹背,竟然還能咬牙堅持站得住。這皇帝的威嚴還真是神聖不可侵犯。

終於也算是輪到最後一個項目了。也將是今日大朝儀最高潮最令人翹首以待的部分——大封羣臣。

張讓立於階下,高聲誦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左車騎將軍冀州刺史皇甫嵩平定叛亂有功,加太尉銜。領冀州牧。晉爵槐裡侯。食邑槐裡、美陽二縣八千戶。”

皇甫嵩出班叩拜:“臣皇甫嵩謝主龍恩。”

平靜的大殿上起了一陣竊竊私語,儘管大朝儀的規矩甚多,不準接頭接耳可是明文規定的。但第一個封賞出來後,竟然是如此之優厚,不禁令下立的羣臣熱血沸騰,皇甫嵩乃平定黃巾的主帥,當值無愧的第一功臣,他封賞的起點高了,接下來的封賞肯定也低不了,浴血疆場出生入死不就盼着這一天嗎?

果不其然,接下來朱雋被封爲右車騎將軍、光祿大夫,晉爵錢塘侯,食邑五千戶,劉虞被封爲幽州牧,崔烈爲司徒,鄭泰爲侍御史,宗員爲度遼將軍,閔貢爲河南中部掾,郭典爲奮威將軍,曹操爲濟南相……接受到封賞的人一一出班叩首謝恩,此進彼退,數百號人的名單的確夠長的,但這會兒大家都來了精神,領到封賞的人心滿意足,還沒輪到的則滿懷期許。

終於張讓將那長長的名單唸到了最後:“……騎都尉劉澤平定叛亂有功,封平原縣令。欽此!”

劉澤整了整衣冠,出班叩拜道:“臣劉澤謝主龍恩。”

劉澤那邊一絲不苟地行着大禮,可方纔還在笑逐顏開竊竊私語的百官在一瞬間石化了,平原縣令?這是神馬情況?不是說劉澤準備受封的是兗州牧嗎?開什麼玩笑,縣令和州牧那可是差了有十萬八千里的。

排在前面的皇甫嵩略感疑惑地向張讓道:“張中常,方纔是否唸錯了?”

張讓收起詔書,斜着瞥了皇甫嵩一眼,道:“這是陛下親擬的詔書,又怎會出錯?”

皇甫嵩問道:“騎都尉劉澤戰功卓著,斬殺黃巾賊首張角張樑,緣何不升反降?”

張讓面露輕蔑之色,輕哼了一聲,未曾開口,坐在龍榻之上的漢靈帝卻是面色一沉,道:“皇甫愛卿,你是在詰問朕賞罰不明嗎?”

皇甫嵩慌忙躬身道:“微臣不敢,只是劉澤先前已是官至比二千石的騎都尉,此番若是僅封爲六百石的縣令之職,唯恐天下人詬之。”

張讓哈哈笑道:“皇甫車騎此言差矣,騎都尉乃是軍職,所掌兵者不過數千而已,何況如今戰亂平息,騎都尉不過是閒職,已歸沙汰之列。平原縣乃平原國的首縣,戶口十萬,其縣令職位之重,又是一般軍職豈能比得了的?皇甫車騎據此詰問皇上不升反降,有些不妥吧?”

皇甫嵩道:“縣令官職是高是低,張中常心知肚明,何復多言。只是當初黃巾亂起之時,陛下親下御詔,有斬殺賊首張角者,賞萬金,賜爵萬戶侯,斬殺張寶張樑者,賞千金,賜爵關內侯,此張角張樑二人皆爲劉澤所斬,於情於理,僅封爲平原縣令恐怕不合適吧?”

漢靈帝有些動容,還未開口,張讓搶先道:“斬殺逆賊張樑的功勞早已記在盧尚書的名下,陛下感其功才赦免了盧尚書怠慢軍心之罪,皇甫車騎,難道你忘了不成?莫不是這一份功勞還可以兩人共享?”

皇甫嵩不禁爲之語塞,他倒是沒忘當日拿張樑的人頭爲盧植抵罪之事,只不過張樑確係劉澤所殺,皇甫嵩情急之下提了出來,倒是反被張讓捉了把柄。

張讓悠悠地道:“更何況,軍中傳言,張角乃是自殺,並非是被他人所斬,皇甫車騎,是也不是?”

張角當日自殺之時,只有劉澤在場,事後劉澤在向皇甫嵩稟報之時,卻未刻意隱瞞,皇甫嵩在上報朝庭的奏章之中並未提及張角自殺之事,在軍中知道這個消息,絕對不會超過幾十個人,而且全是皇甫嵩的親信。想不到在朝堂之上,張讓卻突然指出張角乃是自殺,分明是張讓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想不到在自己的中軍之中,竟然也有張讓等人的臥底存在。想到此節,皇甫嵩不禁有些不寒而慄,這些閹黨奸宦,真得是無孔不入啊。

看到皇甫嵩有爲難這處,朱雋持笏出班奏道:“啓奏陛下,張角雖然是自殺,但若非是劉澤破其大陣,山窮水盡之下,又如何輕生?所以臣以爲,斬殺張角之功,確應歸於劉澤名下。”

漢靈帝一皺眉,朱雋說的能沒道理嗎,不把張角逼到窮途末路,他能自殺嗎?

張讓卻在階下陰陰一笑道:“自殺和被斬殺,那完全是兩個概念,豈可相提並論,誠然劉澤破黃巾有功,但陛下先前的旨意明確無誤,斬獲張角首級者纔有萬戶侯的封爵,所以陛下並沒有失信於天下。”

看着張讓的醜惡嘴臉,衆人不由地義憤填膺,巧言令色,顛倒黑白,真得是太無恥了。但在這朝堂之上,有漢靈帝給張讓撐腰,衆人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剛剛進封幽州牧的劉虞上前奏道:“啓奏陛下,劉澤自涿郡投軍以來,屢立戰功,大興破黃巾,獻策燒長社,白馬渡河,身先士卒,青雲殺賊,居功至偉,如此功勳,陛下若不恩賞,豈不寒了萬千將士之心,請陛下三思。”

劉虞奏完,其他大臣如黃琬、楊彪、馬日磾、鄭泰、韓說、張均、崔烈等人均附議奏道:“請陛下三思。”

漢靈帝面色鐵青,想不到這麼多的朝庭重臣都在爲劉澤請賞,讓他心裡着實不是個滋味。原本擬定讓劉澤出任兗州牧封爵涿鹿亭侯的決議早在三公級別的朝議上通過了,至於出錢捐官那早已是既定國策,以前升任三公的張溫、段熲雖然功勞足夠大聲望足夠高,照樣不乖乖地拿錢出來。

這次封賞,劉焉、崔烈等人不也是花了大價錢的麼,誠然給劉澤的價碼是高了點,可雖讓他是隻大肥羊呢,給那些個賤民都肯花上三四個億,拿出一個億來孝敬皇上那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好歹咱也虧待不了他,高官厚祿那可是實打實的。

可就是這個豎子,如此大逆不道,不識時務,竟敢對皇上說沒錢,這不擺明了給皇上難堪嗎?這種人,就算是宗室出身,那也不能重用。至於貶斥到洪水氾濫的平原縣去,那就完全是張讓的主意了。一個小小的六百石的外放縣令,根本就無須他堂堂皇帝去操心。

計劃着宣完詔就準備散朝——一連坐了幾個時辰,漢靈帝大病初癒的身子骨也抗不住了——可這幫大臣卻不依不饒的,聯名上奏,一齊來爲劉澤討要高官,你說能不讓漢靈帝大爲光火嗎。

偏生這個時候,皇甫嵩又奏道:“陛下,臣之功猶在劉澤之下,臣自願削職降爵,請陛下重新封賞劉澤。”

漢靈帝怒不可遏,一拍龍案,厲聲道:“皇甫嵩,你在威脅朕嗎?”(未完待續。。)

第5章 公孫世家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536章 東風乍起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53章 白羚上谷第94章 呂氏春秋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15章 初識張飛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244章 雙騎對決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575章 君山養病第402章 呂布殞命第196章 華服公子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29章 龍淵太阿第182章 單騎闖營第311章 罄竹難書第104章 魚與熊掌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420章 蔡琴發飆第690章 許都之戰(下)第435章 背水一戰第26章 大賢良師第381章 曹豹嫁女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96章 謁見盧師第182章 單騎闖營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594章 彭蠡水戰(中)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16章 盧府求學第556章 黃忠出戰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25章 插標賣首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46章 連鎖經營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25章 插標賣首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114章 和氏玉墜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84章 守孝百日第36章 青花瓷器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22章 峽江平渡第328章 美女秘書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262章 最終測試第97章 坐而論道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156章 千里躍進第55章 踢雪烏騅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24章 第一桶金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464章 衆說紛紜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259章 官封太守第467章 初至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