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楊弘戰死

但張勳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就象一塊破舊的抹布一樣,被袁術給拋棄了,還心甘情願地給袁術充當起了炮灰。當張勳率軍衝向徐州軍南線營壘,身陷重圍之時,他一門心思地還想着,陛下很快就會率御林軍趕來救援,但最終他望眼欲穿,也沒有盼來袁術的後援之兵。當一支冷箭射穿他咽喉的時候,張勳還在那兒納悶陛下爲何還遲疑不肯出城。

而此時的袁術,不光瞞了替死鬼張勳,而且還瞞了壽春城內的文武百官,後宮之內的嬪妃佳麗,只帶了楊弘和橋蕤兩人以及自己的老婆孩子和從弟袁胤,率領着兩萬御林軍,出了壽春的北門,向徐州軍守備空虛的北線營壘發起了突襲。

現在袁術能信任的,也只有楊弘橋蕤等廖廖數人了,滿朝的文武大多都和徐州勾勾搭搭,袁術一旦把真實的突圍意圖暴露出來,相信很快劉澤那邊就能得到消息,所以袁術的出逃計劃一直在秘密籌備之中。

在北線的突破非常的成功,徐州軍的注意力都被張勳在南線的攻勢吸引住了,東西大營駐防的兩個步兵師兩萬人都被調到了南線去了,北線的守備空虛,在橋蕤的指揮下,御林軍順利地突破了郝萌指揮的第八師的防線。袁軍不敢戀戰,突破成功之後,立即向北開進,直抵淮河渡口。

渡口上,楊弘秘密派遣喬裝成老百姓的侍衛早已把重金僱用的漁船靠岸停泊,那些漁民船家都是些良善百姓,如何看過這千軍萬馬的陣勢,嚇得臉色發白,雙腿打顫。先前這些侍衛喬裝成普通百姓前來僱船,出的價格不低。那些船家都是風浪裡討生活的,如今有人送錢上門那有不答應的道理,現在才發現原來是和官家打交道。不禁是懊悔不迭。原本那些和善可親的僱主現在變得凶神惡煞一般,持着刀劍威逼那些船主乖乖地從命。否則一刀一個砍翻在江裡。那些船主早就嚇破了膽,唯命是從,不敢反抗。

管亥的動作神速,接到劉澤的命令之後,立即率第一師的三千弓騎向壽春北面疾馳而去,與郝萌匯合之後,立即向北逃的袁術軍隊發起了追擊。

弓騎兵的戰力可不是一般步兵可以比擬的,別說是荒不擇路亡命逃竄的二萬袁兵。就是是這兩萬兵結陣以待,弓騎兵都不會發怵,管亥一聽袁術已經北逃到了淮水岸邊,心中一急,立即指揮弓騎兵撲向淮河渡口,郝萌也率第八師的兩個旅隨後追擊而去。

袁術的這支御林軍原本是袁術帳下最精銳的部隊,也是袁術南征北戰賴以生存的資本,但此刻兵敗如山倒,陣形已亂,如何是弓騎兵的對手。管亥率軍一路衝殺過去,如入無人之境。

袁術大駭,劉澤弓騎兵的厲害他可是親眼目睹過的。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現在自己的軍隊正在蜂擁過河,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陣形來迎擊弓騎兵,現在想逃開弓騎兵地追擊,也只有渡過淮水纔有一線生機,畢竟弓騎兵雖然陸戰無敵,但一到水上,他們也是望洋興嘆。

但侍衛們網羅到的漁船畢竟有限。一次能夠承載過河的量對於兩萬龐大的軍隊而言,頗有點杯水車薪的味道。淮水雖然沒有長江那麼浩大寬闊,可也不是小溝小渠。漁船在淮水上往來一趟也需要點時間,這兩萬人都要投送到北岸去,還真不知道要渡到何時纔可渡完。

弓騎兵的攻勢如潮,根本就不給袁軍任何地喘息之機,袁軍再要組織不起有效地防禦,肯定會大部被圍殲在淮水南岸。

橋蕤生爲大將軍,自然擔負着指揮軍隊防禦的義務,他瞧着徐州軍的攻勢如潮,便對楊弘道:“楊司徒,你速保護陛下過河,徐州兵由某來抵擋一陣。”

楊弘搖搖頭道:“橋大將軍,現在陛下身邊只剩下你一員大將了,此去青州路途遙遙前途未卜,陛下身邊豈可無人護佑,這阻擊徐州騎兵的任務就由某前去吧,橋大將軍速速護送陛下過河吧!”

橋蕤也深知保護袁術重任在肩,只好點頭同意了。

楊弘衝着袁術長揖一禮道:“陛下待弘恩重如山,弘願一死以報陛下的知遇之恩,請陛下速速渡河,追兵由弘來擋之!”

袁術不禁唏噓而嘆,關鍵時刻,自己身邊象楊弘這般的忠直之士太少太少了,現在留下來斷後,面對徐州軍兇悍的弓騎兵,可謂是九死一生,基本上看不到回還的希望,袁術不禁惺惺地道:“楊愛卿不必去擋追兵了,隨朕速速渡河吧。”

楊弘看看不遠處呼嘯奔馳而來的弓騎兵,一盤散沙的袁兵根本就不是對手,現在如果沒有將領挺身而出的話,弓騎兵很快就可以殺到渡口,現在上一波的渡船還沒有返回,再不阻擊弓騎兵的攻勢,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滅的下場。現在袁術手下的高級官吏只有橋蕤和楊弘兩個人了,楊弘不去的話,也只有橋蕤帶隊了,就算過了淮河,那也不是萬事大吉,且不說劉澤可能全派追兵追擊,就是汝南的黃巾劉闢龔都也夠讓人頭疼的了,袁術身邊沒有得力的大將保護,這千山萬水如何涉過,所以楊弘一橫心,決定不是由他來領軍阻擊徐州兵。

“陛下,此去青州,千山萬水路途兇險,萬萬離不得橋將軍保護,弘雖文弱之士,但爲陛下盡忠效力,唯死而已,現在徐州兵追之甚急,我軍一盤散沙,若無人統領,敗亡不遠,弘意已決,願爲陛下阻擋追兵,陛下速速過河,弘就此拜別!”說完,楊弘一揖到底,也不再等袁術的命令,轉身下去,令兵士牽過馬來,翻身上馬,迎着徐州兵來襲的方向就衝了過去,邊衝邊喝令:“長槍兵結陣!長槍兵結陣!盾兵防護!盾兵防護!”

唯一能有效抵禦騎兵衝擊的就是長槍列陣,密如林的長槍陣可以遲滯騎兵如旋風似地攻擊,袁軍陣地一盤散沙是因爲沒有人組織,現在楊弘主動地站了出來,雖然他是文官,但也是有一定的號召力,何況這些兵卒大多都是老兵,面對弓騎兵的有力衝擊,自然也明白該用何種方式應戰,缺的不過就是一個能統率諸軍的將領而己,所以楊弘一聲吶喊,許多的袁兵自然就蟻聚了在了他的四周,盾兵在前,槍兵在後,結成了一個方陣。

形成方陣之後,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弓騎兵的衝擊之勢,雖然被動挨打的局面還是沒有完全改觀,但楊弘的目的是遲滯弓騎兵的進攻而不是戰勝弓騎兵,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考慮,楊弘的策略還是成功的。

弓騎兵受阻之後,再也不能如先前那樣勢如破竹橫衝直撞了,管亥立即命令改變攻擊方式,採用左右迂迴的方式來進攻,不再採用直接衝入敵陣的方式,而是利用弓箭一點點地蠶食掉這個臨時組成的方陣。

冰冷而銳利的箭頭毫不留情地射入袁兵的身體之中,隨着一聲聲的慘叫,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走到了盡頭。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推移,楊弘身邊的士卒越來越少,不過他回頭看看渡口方向又一批的渡船駛離了渡口,還是會心地露出了微笑。

其時天光已是大亮,第八步兵師也趕來投入了戰場,郝萌率部從正面列陣,管亥率弓騎兵從側面迂迴打擊,對於袁軍的方陣而言,似乎再也支撐不去了,節節敗退。管亥早已瞧見了在陣中指揮的楊弘,看到袁軍敗退,已經是露出一個空當,便令弓騎兵全力向楊弘所在方位施射,箭如雨下,沒有鎧甲防護的楊弘立刻被射成了刺蝟。

楊弘一死,袁軍陣線登時就崩潰了,在徐州軍“降者免死”的口號下,紛紛扔掉武器,跪地而降了。

很快地,淮河渡口的戰鬥就接近了尾聲,近兩萬的袁軍除了三千多人渡過淮河北逃之外,超過一萬的袁兵舉手投降了,剩下的六七千人,不是被射殺砍殺就是自相踐踏而亡,還有許多士卒無船可乘,試圖遊過淮河去,但水性好的只是少數人,大多數跳到淮河裡的都被活活地淹死了。

管亥和郝萌一邊打掃戰場,一邊派人飛報劉澤,雖然淮河渡口一戰徐州軍大獲全勝,但袁術卻逃之夭夭了,不能不說是一個最大的遺憾,管亥和郝萌手頭無船,想要追擊袁術的話非得要劉澤派舟橋部隊來,而舟橋營也只有在軍團一級的單位中才有配置,所以管亥請求劉澤速派舟橋營來,協助他們渡河追擊袁術。

接到管亥的報告,賈詡微微有些遺憾,道:“到底還是讓袁術給逃了。主公,管亥請求派舟橋營過去搭建浮橋,追擊袁術,只是可惜搭建浮橋尚需一斷時間,弓騎兵速度再快,恐怕也難再追上了袁術了。”

劉澤倒是微微一笑道:“袁術想逃,恐怕沒那麼容易。”(未完待續)

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42章 地獄之旅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82章 五原呂布第575章 君山養病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64章 渡口遇匪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45章 巧取豪奪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677章 匈奴詭計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13章 返回故里第209章 難得糊塗第351章 殘月之夜(上)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86章 遼西採礦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246章 將帥失和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677章 匈奴詭計第235章 盧植遇刺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696章 美女使者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21章 收服管亥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575章 君山養病第337章 糜竺心事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688章 許都之戰(上)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234章 董卓進京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537章 火燒赤壁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573章 吳巨求救第328章 美女秘書第77章 調虎離山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3章 重見人煙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68章 出兵臥虎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420章 蔡琴發飆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277章 轉道渭北第564章 黃忠歸降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155章 別部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