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

正朔大朝,大漢天子未允朝鮮太子登殿朝賀,更未接那乞降國書,唯是頒下聖旨,詔令朝鮮王衛右渠親身入朝請罪,稱臣納貢,割地獻城,皆不可少。

昔年皇帝陛下詔令西域諸國臣服納貢時,天下人都覺着他太過輕狂,現今卻大是不同了,莫說大漢臣民,便是諸多外邦使者都認爲大漢皇帝的要求是合乎情理的,是應當應分的。

以朝鮮的衰微國力,與漢廷撕破臉已七年有餘,大漢皇帝沒揮師征討,將之似烏孫國般徹底誅絕,真算得上仁慈了。

然而天下人卻不曉得,大漢皇帝所謂的“割地”是要割去整個朝鮮北部和中部,“獻城”則包含朝鮮國都王儉城在內的所有大城。

若是朝鮮君臣應下,就只能遷徙到南部與三韓接壤的地域,亦即近年被大漢捕奴隊瘋狂燒殺擄掠的那方地界。

朝鮮使團不可能接受此等苛刻的要求,何況這事他們也做不得主。

好在漢廷爲免折損顏面,沒壞了規矩,扣下朝鮮太子爲質,而是遣騎隊護送他們即刻啓程歸國。

未央宮的高臺上,劉徹長身而立,遙望東北,神情淡然。

七年來,大漢的細作早已暗中接觸了不少朝鮮重臣,要弄死衛右渠不難,但難免會造成朝鮮內訌,如此必有大量朝鮮軍民躲入山地丘陵中,日後清剿起來太麻煩。

精銳騎軍在山地難以行進,遣大量步卒搜山清剿更是耗時耗力,不划算的。

不如似南越般,扶持個傀儡爲王,徐徐圖之爲好。

之所以要逼衛長親自給衛右渠下毒,無非就想讓他擔上弒父大罪,如此大漢不但握着他的把柄,日後待大事底定,再想下旨誅殺他,也就名正言順了。

即便衛長真是不敢動手,也會有人暗中幫着他,再將這屎盆子扣到他腦門上的。

朝鮮羣臣見得國破家亡已在眼前,同仇敵愾的少,想要跳船自救的卻太多太多了。

畢竟衛氏朝鮮立國僅六十餘載,貴族又多是秦末的流亡之民,跟他們談甚麼忠君愛國,民族大義,都是扯淡啊。

大漢朝廷只需暗中遣使,許諾他們日後可舉族遷回漢境,留得性命家貲,他們已然心滿意足了。若再許下優厚封賞,他們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誅殺衛右渠,好向漢廷邀功。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沒有共同的信念撐起脊樑,無論多麼興盛富饒,仍是灘塗沙堡,大浪拍岸便是散了。

後世華夏,若非漢人先被滿清韃子敲斷了脊樑,實則以近四億的人口,若皆同仇敵愾,歐美列強即便憑藉着堅船利炮,卻也未必能那般肆意逞兇。

英法聯軍八千人,八國聯軍兩萬人,還皆是遠離本土作戰,卻能肆意踐踏我華夏,武器裝備的差距真有這麼大麼?

換做秦漢這般鐵血皇朝,舉國軍民只怕寧可拼卻性命,也要用自身屍骨埋死這些外邦蠻夷的。

光憑這點,接受清廷招安,爲滿清韃子搖旗吶喊的儒家就洗脫不了罪名!

撐了近兩千年的脊樑,就特麼這樣軟了,孔老夫子的棺材板壓得住麼?

昔年不是逼得秦始皇焚書坑儒,遇着滿清韃子怎的膝蓋骨就消失了,跪尼瑪的跪,還剃髮留辮。

虧得後世磚家叫獸有臉誇耀儒家文化包容,反過來把滿清都融合了,漢武揮鞭的作者聽着都噁心,怎的不把你們家的女眷奉獻出來,讓本人融合進你們家?

若先秦儒家似滿清儒家這般沒卵子,早特麼成爲歷史塵埃了!

齊魯孔氏最是數典忘祖,孔老夫子在九泉之下只怕是夜夜哭嚎,爲不肖子孫捶胸頓足,悔恨當初沒將你等射到牆上的。

(鄭重聲明:看到這本書的清吹儒吹趕緊滾犢子,作者向來幾乎從不刪評論,然見得清吹儒吹犯惡心,不刪不痛快。老子就是這麼弱智無知,就是這麼偏激狹隘,就特麼要屠絕外族,不愛看就滾,廢特麼甚麼話?有本事再舉報,再讓老子封次書,草!)

……

本書作者或許患了躁鬱症,再度跑題,言歸正傳好了。

行過大朝會,皇帝劉徹分別召見了各郡太守,拿着他們寫的策論,皆是劈頭蓋臉的臭罵一通。

武將出身的寫得狗屁不通,文臣出身的倒是文采斐然,卻多高談闊論,流於空泛虛言。

憂國憂民,心懷社稷……

狗屎!

劉徹瞧着多位內郡太守竟寫到治國方略了,真是火冒三丈,自個的一畝三分都沒治理好,操朝廷的心作甚?

皆是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能不能踏踏實實的做事,想想如何讓治下百姓過上好日子?

劉徹快是氣得腦溢血,真不待見這羣傢伙,索性讓他們早些離京,就跟驅趕蒼蠅似的。

然此事可不算完,各郡太守回返治地後,每月皆得根據朝廷邸報,寫篇符合當地民情的治政策論,遣人送來長安呈給皇帝批閱。

請人代筆也成,然皇帝陛下已是言明,待到臘月再度返京述職時,必會一篇篇翻出來細細計較,到時應對不了的,且等着挨收拾。

除卻鎮守邊陲的數位邊郡太守,劉徹是真敢大肆撤換各郡太守。

大漢現下朝局穩固,四海昇平,日後必要以經濟建設爲主,容不得封疆大吏尸位素餐。

劉徹就不信,這羣傢伙捨得放棄高官厚祿,繼續怠惰政務。

各郡太守曉得皇帝陛下正在氣頭上,皆是溜得比兔子還快,到得正月中旬便已全數啓程離京了。

各地縣令的策論是先由丞相府批閱,再呈給皇帝聖閱。

劉徹隨意掃了掃,覺着倒還過得去,心境也就緩和了些。

畢竟縣令們多曾在公府待詔,在外放爲地方官前,又經過層層評鑑篩選,還是有一定水準的。

外放之後,因着縣府的編制遠不如郡府細化,縣令們打理具體政務的經驗自是比郡守們豐富得多。

其實此番來得若非各郡太守,而是該郡的諸曹掾史,水準應不會比縣令們稍低,然掾史們的執掌太細瑣,缺的是大局觀。

日後還得進一步完善官員的拔擢制度,儘量避免直接從朝堂空降各郡太守,免得脫離當地民情。

除卻少數特例,京官外放也得從基層做起,免得脫離實務,只會空談務虛。

劉徹如是想,卻也沒立即着手,畢竟此事關係重大,牽涉到太多世家大族的利益,得徐徐圖之,悄步緩行,來個潤物細無聲。

治國不是簡單的焚林墾荒,不小心是會引火燒身的。

大漢雖尚未在嶺南四城置縣,但皆也派駐了大量官吏,各城僕射長官明面上沒掛縣令的名頭,但都已設衙治政多時了。

依漢朝吏治,在各郡的郡治也會設有縣府,與郡府並存,即便在京畿處,也是有長安縣府的,只是縣衙沒設在長安城內罷了。

因而嶺南四城現下共有四位秩同縣令的僕射長官,今歲也入京朝賀,順帶參加了政令講席。

張騫離京赴任,要去出任南越國相,他們自也隨之同行。

因着大漢長公主要隨任,加上田勝和竇浚又帶了大批侍衛和掌事,故此番遠赴南越的陣仗極大,近愈三千人,過往藩王進京朝賀都沒敢擺出這等排場。

小張篤虎頭虎腦的長相雖隨了老劉家,但脾性卻到遺傳了張騫,在途中多是規規矩矩在輿車裡坐着,只是偶爾扒開厚重的帷幔,看看窗外的沿途景緻,倒是沒給父母添甚麼亂。

隨行的多有內宰侍女,天氣又是寒涼,故行進的速度不快,一路走走停停。

過得月餘,方是穿越了南方五嶺。

剛入得嶺南之地,衆人便覺暖風撲面,在嶺北仍寒風呼嘯時,嶺南已是春暖花開。

四城的僕射長官在嶺南呆的時日不短,皆勸張騫先轉往布山城停留些時日,待得長公主和小嗣子適應了氣候再前往番禺城。

依着他們過往經驗,二月間的番禺城是多雲伴雷雨的悶熱天候,如此急劇的冷暖交替,尋常婦孺是經不住的。

張騫自是應下,順帶也能巡視布山城,到時順鬱水而下,途中還會經過蒼梧城,日後再尋合宜之時從海路前往合浦城巡視,也就能將嶺南四城盡數巡過,對各城的民情做到心裡有數。

到得布山城,已近三月,正是荷葉如錢的時節。

布山城內外的諸多荷塘漂着巴掌大的綠葉,雖未蓮葉接天,更無映日荷花,卻也另有番淡雅恬靜的景緻。

矗立荷塘之畔,享拂面暖風,看着妻兒踏青嬉戲,張騫心情舒暢之餘,又不免顰眉深思。

陛下曾暗中囑咐,要伺機與西面的滇國君臣有所接觸,進而大力籠絡。

夜郎國北面與大漢的巴蜀接壤,南面則爲滇國,若大漢與滇國聯手,南北夾擊之,則夜郎覆手可滅。

滇國與南越接壤,如今張騫出任南越國相,治政嶺南,這差事自然要落到他的頭上。

要與滇地蠻夷打交道,只怕不容易,況且滇國向來與南面的哀勞國交好,未必能輕易籠絡住。

哀勞立國已近四百年,其遼闊幅員多爲物產豐茂的沃土,屬民應已超過五十萬,且頗爲富庶,對滇國影響極深。

這差事,只怕不輕省啊。

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