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

五五端陽,蒼龍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現飛龍在天;

九九重陽,日月雙曜並應九霄天闕,爲一元肇始。

端陽與重陽,是爲華夏自古甚爲重視的兩大重日,諸多大事皆選在該日祭祀後進行。

去歲重陽,漢軍從大夏南下,掀開了侵擾巽加的序幕;今歲端陽,漢軍撤軍北返,圓滿完成了朝廷賦予的使命。

漢軍返抵大夏國都時,大夏君臣出城百里迎候,大月氏使臣更是急切萬分的意欲即刻求見兩位大漢親王。

他豈能不急?

在過去的大半年間,康居和大月氏徹底打瘋了,皆已傾盡全力,將兩國能徵調的兵力盡皆投入戰場,端是退無可退。

退,則無死所!

戰局何以至此?

蓋因安息帝國和大漢帝國兩個龐然大物皆已涉入這場大戰,大月氏和康居向兩大帝國都許下了悠關本國存亡的重要承諾。

大月氏早已應下大漢,戰後會將嬀水以南的大夏故土盡數歸還大夏,大宛到手後也會“割讓”給大漢。

毫無準備的康居慘遭突襲,南部農耕區在短短月餘盡數淪陷,大月氏暗中積蓄了多年的強悍軍力瞬間爆發,絲毫不弱於常年蔑視他們的“大國”康居,甚至猶有過之。

尤是在奪取康居南部農耕區後,大月氏將士獲得了大量的精良兵械,端是“鳥槍換炮”,就跟土八路端了軍火庫似的,戰力陡然拔升。

要曉得,月氏人昔年是狼狽西遷,逃來嬀水的,身爲不擅採礦冶煉的遊牧民族,想獲取精良兵械除卻向外族購買,就是通過劫掠獲取。

正因如此,大月氏在暗中積蓄實力之餘,對北面的大宛和南面的大夏多有覬覦和侵擾。

奈何西北有康居,西面有安息,東面的西域又有大漢庇護,大月氏君臣眼見大宛和大夏也都各自抱上鄰近強國的大粗腿,着實心焦不已。

不能劫掠兩國也就罷了,甚至連用牲畜皮毛換取兵械都愈發艱難,大夏在歸附大漢後,完全遵循漢廷的法令,甚麼都能買賣,唯獨兵械必須“禁運禁售”。

大宛雖農牧興盛,盛產良馬,然也不擅冶煉,鑄造些農械還行,兵械就頗是勉強了,康居和安息帝國又都覬覦着嬀水流域,對大月氏虎視眈眈,自也不會賣出兵械“資敵”。

大月氏君臣雖不太會玩政治,可也不是真的蠢到無可救藥。

安息帝國打敗了西面的塞琉古帝國,奪取了富饒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時時想着興兵東擴;大漢帝國掌控西域諸國,又屢屢囤駐大軍於大夏,也不是甚麼善茬。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去!

推己及人,大月氏君臣愈發清醒意識到,若聽之任之,不出十年,嬀水北畔將再無月氏人的立錐之地。

安息帝國和大漢帝國是招惹不起的兇獸,大月氏唯一的活路,就是攻佔北面的大宛乃至西北的康居!

若是奪取康居領土,他日即便安息或大漢興兵犯境,打不過也能再度遷徙,而不似現今般困守在狹長的嬀水北岸,眼睜睜坐等滅族!

正是出於此等考量,在大漢承諾爲其牽制住安息帝國後,大月氏真是傾盡舉族之力,入侵康居,便連大宛都無暇顧及。

勝,海闊天空!

敗,舉族盡歿!

大月氏是抱着死戰的心態發動此場大戰,爆發出的戰力便連隨軍“觀摩”的部分漢軍將官都咋舌不已。

不愧是昔年曾力壓匈奴的剽悍民族,真發起狠來,也不比匈奴軍隊差多少。

尤是大月氏已學會了漢軍昔年征討烏孫所用的攻城戰術,將擄掠到的康居軍民盡數押爲戰奴,無論男女,便連老弱婦孺都驅趕去替大月氏攻城。

康居僅有六十餘萬屬民,雖號稱“大國”,實則國力再強也有限,且大部分聚居在南部農耕區,故在猝不及防下,南部遭遇重創後,短時間內壓根無法徵調足夠的軍力抵禦大月氏的舉族之兵。

眼見大月氏勢如破竹,諸多康居大城接連陷落,王都卑闐城亦危在旦夕,康居君臣豈能不急?

康居王邊是急召北部遊牧區的駐軍馳援王都,邊是遣使向安息帝國求援,甚麼條件都答應,大筆財貨,割城獻地,甚至……“割讓”大宛。

有趣的是,大月氏和康居皆在大宛人毫無所知的情況下,將其“割讓”給大國,以換取自身的利益。

此戰無論誰勝誰敗,大宛的滅國幾是定局,至少會成爲大國真正的附庸國,任宗主國予取予求。

此乃弱國悲哀之處,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對於康居的求援,安息帝國的君主米特里達梯本有些躊躇,蓋因大漢陳兵於大夏西部邊陲,牽制安息的意圖頗爲明顯。

米特里達梯是個有爲明君,且頗具軍事才能,否則昔年也不會將塞琉古帝國打得大敗虧輸,主動向安息求和,老老實實的割讓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作爲優秀的軍事家,米特里達梯很清楚安息帝國雖是愈發強盛,然軍力仍難於東西兩面的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抗衡,這也是他近年不再西征或東擴的主要原因。

若非羅馬帝國正忙着鎮壓西西里的奴隸叛亂,大漢帝國又相距萬里之遙,安息帝國豈能似如今般安穩?

然而作爲野心勃勃的君主,米特里達梯想繼續開疆拓土,想獲取更多的奴隸和財貨,讓他治下的安息帝國更爲強盛,成爲真正可與大漢和羅馬並駕齊驅的強盛帝國。

不得不說,史上的米特里達梯確實做到了,在其後的數百年間,羅馬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大漢帝國,並稱當世的四大帝國。

若史上沒有大月氏覆滅大夏後建立起貴霜帝國,或許安息帝國還會更加強盛,甚至會因不斷東擴而與大漢帝國在西域接壤,指不定會爆發何等驚世對決。

然這都是假設,前世的歷史不爲人的意志所轉移,今世卻又被劉徹這穿越者徹底改變了其進程。

去歲重陽,漢軍南征巽加,連帶四萬烏桓騎射亦拔營而去。

安息君臣聞得此等軍情,驚愕之餘亦不免欣喜,君主米特里達梯更是覺得大漢未免太過託大。

二百餘年,馬其頓帝國何其強盛,亞歷山大大帝何等武勇,輕鬆覆滅了古老而龐大的波斯帝國,卻在身毒陷入久戰不止的泥淖,最終只得撤兵西歸。

大漢帝國想憑十餘萬騎兵就征服巽加王朝,也未免自視太高,絲毫不將身毒霸主看在眼裡啊!

若巽加王朝真是這般好欺負,與之臨近的安息帝國早就發兵攻佔這個“遍地是黃金和香料”的富饒國度了。

米特里達梯錯誤解讀了大漢的戰爭意圖,也就錯估了漢軍的使命和戰略,故覺得漢軍即便不大敗而歸,也必陷入經年苦戰,最終無功而返,且元氣大傷。

身爲一國之君,錯估國際情勢無疑是極爲危險的。

英明武勇的米特里達梯,經過數月的仔細謀劃,終是決意出兵援救康居。

按理說,安息帝國只要發兵東侵嬀水北岸,直搗大月氏老巢,就能解康居之危,然米特里達梯卻是悍然揮師北上,進入康居南部。

沒錯,米特里達梯的胃口很大,他想要的不止是大宛,而是要趁勢將康居和大月氏也都給滅了!

要曉得,康居的屬民雖少,然其疆域廣袤富饒,相當於半個安息帝國的領土,若能攻佔康居,對米特里達梯是何等的豐功偉業?

對任何熱衷於開疆拓土的帝皇,這都是難以抵禦的誘惑。

然而米特里達梯不理解漢人對“誠信”的重視程度,抑或說是對中亞局勢的重視程度。

漢七十五年,米特里達梯及其治下的安息帝國,爲其草率而孟浪的舉動,付出了極爲慘痛的代價。

正月間,安息帝國調集二十萬大軍,以救援康居爲名,悍然北上,進攻已佔據了康居南部農耕區大部分城池的大月氏軍隊。

月氏人不擅守城,也懂得揚長避短的道理,索性大舉屠城焚城,以騎軍與安息和康居軍隊在錫爾水流域周旋,戰局霎時陷入膠着的僵持中。

然大月氏軍隊畢竟是境外作戰,以戰養戰也無法完全解決軍需補給問題,隨着時間推移,漸漸居於下風了。

五月間,漢軍返抵大夏境內,早已等候在此的大月氏使臣沒敢責怪漢人“背信棄義”,未曾爲大月氏牽制住安息帝國,反是跪求兩位大漢親王出兵增援。

“吾王有言,若得大漢出兵相助,救我族於垂危,我大月氏願向大漢稱臣納貢,如若毀諾,族人死後皆不得重歸長生天!”

大月氏使臣說着略顯生硬的漢話,如是道。

廣川王劉越接過他雙手奉上的國書,看着上面特意用漢隸書寫的字句和月氏王蓋的大印,不禁頜首淺笑。

數日後,漢大將軍劉寄出示大漢皇帝賜予的密旨,痛斥安息帝國窮兵黷武,侵我“盟邦”,吾等身爲漢軍,當爲天子誅不臣!

是日,漢軍拔營,十餘萬鐵騎以雙馬備乘,直搗安息帝國北部的邊陲重鎮木鹿城。

木鹿城位居錫爾水下游流域,扼守着安息帝國通往康居的重要通道,此番安息大軍正是從此地北渡錫爾水,攻入康居南部的。

木鹿城一旦陷落,安息的北征大軍非但會糧道斷絕,便連想要撤兵都難,想在十餘萬好整以暇的漢騎眼皮子底下渡河,無疑是自尋死路!

漢軍是不會冒然攻入安息腹地的,安息不是巽加,不缺騎兵,又築有諸多雄城,十餘萬漢騎可討不到甚麼好處,打蛇要打七寸啊!

安息君臣聞訊,自是驚駭萬分,他們不蠢,豈會瞧不出漢軍的意圖?

君主米特里達梯最是果決,強抑着怒火道:“派遣使者,向漢軍主帥求和!”

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