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

正月,乃是辭舊布新,迎春祈福的好時節,家家戶戶皆是喜氣洋洋,唯獨賢王府內的氣氛有些許壓抑。

賢王劉非的嫡長女劉徵臣已滿虛年二十,卻尚待字閨中,儼然成了老閨女,好不容易遇着個瞧上眼的男子,按說賢王劉非和王妃楊綺羅爲人父母,爲免女兒的婚事再耽擱下去,本該應下這門婚事的。

然現今的情形恰恰相反,非但劉非堅持不允,便連向來最爲寵溺女兒的楊綺羅都對此事抱持着反對態度。

劉徵臣看上的男子,乃是常山王妃裴澹的胞弟裴虎。

世家大族多聯姻,姻親間差着輩分的男女想要成婚,倒也沒甚麼,親上加親的事更屬尋常,若兩個世家大族乃數代世交,兩家後輩多有聯姻,輩分更是複雜得緊,也就只能各家論各家的輩分了。

裴氏本是寒門庶戶,只因裴澹母憑子貴,得爲常山王正妃,裴父成了太上皇劉啓的親家,才得賜了個“不更”的爵位,爲二十等爵中的第四等,始得免充輪流服役之兵卒,離見官揖而不拜的“高爵”還差得遠。

裴氏不是名門望族,倒也不打緊的,劉非的地位何等尊崇,劉徵臣乃是他的嫡長女,是堂堂翁主,其實不管嫁到誰家,都屬於屈尊下嫁。

劉非得以“賢”爲其王號,本就已位列諸侯王之首,全天下除了宮裡那幾位,也就唯有樑王劉武能憑藉親叔父的身份與之並列,說難聽點,待得太上皇薨逝,樑王劉武與天家間的血緣羈絆難免會愈發淡薄,怕是再不能與劉非相提並論了。

說實話,劉徵臣嫁入名門望族還是寒門庶戶,對賢王府而言,本無太大的區別,賢王劉非尊榮已極,難以靠子女聯姻再來錦上添花,真若想再更進一步,那就只能謀朝篡位,坐上未央正殿的那席御座,成爲君臨天下的帝皇。

當今天子威望甚隆且軍權在握,劉非半點覬覦帝位的心思都不敢有,反是懂得要戒慎恐懼,唯恐有半點行差踏錯,犯了天家忌諱,引起陛下的猜疑。

若劉徵臣真看上寒門士子,劉非雖捨不得她過“困頓”日子,然若她執意如此,下嫁也就下嫁了,大不了多備些嫁妝,讓她用度無虞,也沒人敢因此而譏笑賢王府,反是與公卿將相聯姻,才需要再三斟酌。

譬如昔年廣川王劉越和膠東王劉寄迎娶正妃時,正是刻意避免與手握重權的公卿將相聯姻,只選素有名望卻已無實權的世家大族。

清河王劉乘和常山王劉舜更是不提,兩人的正妃皆是出身卑微,常山王妃裴澹好歹還算良家女,清河王妃公孫慧卻是出身匈奴的。

裴澹和公孫慧得晉親王正妃,除卻“母憑子貴”的原因,亦不排除太上皇和皇帝恰恰就是樂見她們並非出身世家大族。

天家自古多薄涼,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的前提,是父子兄弟不能威脅到帝位傳承,昔年若非樑王劉武識時務,懂得懸崖勒馬,早早入朝請罪,且從此常居長安不再回返樑國,只怕現下早已化爲冢中枯骨了。

劉非身爲天家子,對此自是心知肚明,尤是現今他掌着的皇室實業干係重大,皇帝絕不樂見他涉入政務軍務,亦不樂見賢王府與公卿將相過從甚密,更遑論結爲姻親了。

若賢王府與公卿將相府上聯姻,皇帝陛下雖不至揮動屠刀,卻未必不會限縮劉非對皇室實業的掌控,至少會將更多的事務交由趙王劉彭祖和長沙王劉發打理。

近年來,皇帝陛下雖鮮少再幹涉皇室實業的具體事務,然莫要忘了,皇室實業最大的份子卻仍在少府手中,陛下才是真正的幕後大東家。

現今文臣武將得賜爵封侯,已沒再封賞食邑,而是賜下些皇室實業份例,但也只能坐享紅利,而非真正擁有所謂的實質股份,換而言之,倒是與湯沐邑的性質也差不多,勳貴只能分到封邑的部分租賦,然其封邑的所有權還是歸屬朝廷的。

(PS:若是大家還不理解,參考華爲的員工持股即可。)

“原始股”和“無決策權股份”,兩種意義大不相同的股份早在皇室實業創立之初,就已嚴格劃分清楚,現今唯有劉氏諸王昔年將封國“質押”給朝廷時,作價換取的份子纔是真正的原始股,少府則獨佔四成,以此保障劉氏皇族對皇室實業的完全掌控。

皇室實業的攤子愈鋪愈大,劉非作爲主其事者,也不可能事必躬親,謹慎持重的劉發和圓滑狡詐的劉彭祖已分掌不少事務,偌大的皇室實業,少了誰都能繼續經營下去,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

劉非近年努力栽培長子劉建,正是想讓賢王一脈日後能繼續主掌皇室實業,若非劉徵臣乃是女兒身,無法繼承家業,極具營商天賦的她是比劉建更爲適合的繼承人選。

正是出於此等考量,劉非從未刻意張羅女兒的婚事,甚至有意無意的放任她對登門求娶之人東挑西揀,生生拖到虛年二十,或許是出於某種難以言說的補償心理,覺着委屈了女兒,索性讓她依循自身心意,尋個真正的如意郎君好了。

不得不說,劉非的想法在這年月真真算得上開明瞭,倒也和他高傲不羈的脾性有關,多是不太在意世人目光的。

用皇帝劉徹的話來說,劉非對於不如他的人,那鄙夷的態度就跟人看猴子似的,何曾會在乎猴子的想法?

裴氏本爲寒門,卻又出了親王妃,按說倒是挺適合與賢王府結親的,偏生裴虎現今乃是京衛中營的軍候。

京尉府轄下的京衛五營中,以京衛中營職守最重,囤駐在未央宮北門外,衛戍北闕甲第及皇親苑周邊。

京衛五營的軍制與尋常校營不同,設營都尉,每營滿編兵員萬人,分爲十曲,且行文職和武職的並行官制,故十位軍候直屬該營都尉統御。

漢軍將官晉升首重軍功,京衛中營的軍候們論及過往軍功,以裴虎居首,蓋因他本爲宣曲將官,曾在外征戰數年,是從底層兵士靠着軍功一步步晉爲軍候的,他日後若不升調回精銳騎營,就極有可能在京衛中營乃至京尉府繼續升遷,且多半仍爲統領軍士的武職將領。

要曉得,裴虎現今才虛年二十三,軍職卻已不低,天曉得他日後會晉升到何等高位?

劉非若將這個前途大好的武將招爲女婿,皇帝陛下會如何想?

看看現今朝中官至公卿的武將,除卻郎中令齊山和衛尉公孫賀,誰家夫人不是出身寒微的?

宮婢,軍中遺孤,大丫鬟……

一個比一個出身低,雖不排除這些夫婦本就感情甚篤,然若說這些武將沒有刻意避嫌,不願與名門望族聯姻,說出來誰會相信?

齊山的夫人衛敷榮雖爲帝師衛綰的嫡親孫女,然因衛綰向來不涉政務,現今更已無甚實權在手,且衛氏子弟向來潔身自好,鮮少有與旁的權貴過從甚密者,故齊山迎娶衛氏女才無甚忌憚。

公孫賀則是尚南宮公主,成了皇帝的親姊夫,這就更沒得說了。

賢王府樹大招風,堪稱動見觀瞻,若是犯了某些不可明言的忌諱,即便皇帝陛下本不在意,卻難保不被有心人拿來大做文章。

劉非不想賭,更不敢賭,饒是他再寵溺女兒,饒是女兒終日苦苦哀求,他也沒半點鬆口的意思,且女兒愈是鬧騰,他就愈發惱怒。

堂堂翁主,爲個男子這般不懂矜持不要臉面,成何體統?

若非裴虎乃是常山王妃裴澹的胞弟,若非裴虎有軍職在身,指不定劉非已讓他徹底“消失”了。

家醜不外揚,劉非索性將劉徵臣禁足,足足月餘光景,愣是沒準她踏出閨閣半步。

劉徵臣遭了禁足仍無放棄之意,每每劉非夫婦前來,她皆是哽咽哭泣,端是可憐無比,然待得劉非夫婦離去,她卻仍是該吃吃,該喝喝。

她不傻,也曉得只須虛與委蛇,隨口說幾句好話假話,依着父母對她的寵愛,要解了禁足不難,但只怕會徹底壞事。

欺騙長輩,忤逆父母,對崇尚孝道的漢人而言,實在太過惡劣了,無論出於何等緣由,多是難以得到旁人的同情和諒解。

她在等,泰安姑母已出了月子,將隨太上皇和太后從渭北甘泉宮回返長安。

待得上元佳節,太后將在長樂宮大擺宮宴,爲小翁主桑無憂行百日禮,她身爲宗室女,且爲桑無憂的表姊,自也要入宮觀禮的。

她實是知曉父王心中的顧慮,之所以如此鬧騰,只是爲向父王母后表明自身心意已決,然想要真正成事,還得去求皇帝叔父下旨賜婚。

若直接去求皇帝叔父,叔父未必肯管賢王府的家務事,還得請皇后叔母先幫着吹吹枕邊風,全天下能讓叔父耳根子發軟的,怕就唯有那刀子嘴豆腐心且向來極爲寵溺她的叔母了。

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錢 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