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

(特意申明:爲提早佈置部門員工返歸後的各項防疫措施,作者君不得不提早結束休假,估摸要再忙上幾天,抽時間碼的章節,質量可能不太好,但絕非刻意灌水,本章與大情節無礙,可跳過不訂閱,大家多見諒,願大家都能健康安好!)

除夕,是乃闔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歲除之夜。

今歲太上皇與太后難得的返京除歲,故在長樂宮的長信殿擺了盛大家宴,非但親王們和三位嫡公主皆是入宮赴宴,便連爲太上皇孕有子嗣的四位夫人也破例得以列席。

太后王娡已年過五旬,與太上皇劉啓真是老夫老妻了,兒子又早已坐穩帝位,故已沒甚爭寵的心思,亦無甚必要,心胸自是愈發的豁達了。

近年來,王娡對諸位親王的生母頗爲優待,非但吃穿用度從未短少,更多有關照和賞賜,親王們是頗爲領情的。

尤是年歲最小的四位親王,皆爲王夫人兒姁所出,深知已自家母妃的脾性,昔年若非有阿姊王娡多加看顧,怕是在殘酷宮鬥中撐不了幾年,更遑論得父皇盛寵,接連誕下四個兒子。

對於嫡母皆姨母的王娡,他們無疑頗爲敬重和感恩,自是愈發親近的。

太上皇劉啓見得天家衆人其樂融融,端是老懷大慰,難得的多飲了幾樽,雖是淡得出鳥的葡萄釀,後勁卻也不小,酒過三巡時,便已微醺。

漢初的歷代皇帝多痞氣,皆容易酒後忘形,高祖皇帝就曾在宮宴上,當着文武百官的面,醉醺醺的攬着自家老爹劉太公,炫耀自己打下的諾大“家業”。

劉啓亦不例外,喚了孫兒劉沐近前,教訓道:“你那父皇文治武功皆無可挑剔,唯是專寵阿嬌,只生了你這個小兔崽子,子嗣太過單薄,你將來可不能學他,要讓朕早些抱上重孫兒,且是多多益善。”

此言一出,滿殿俱靜。

皇帝劉徹眼角瘋狂抽搐,皇后阿嬌更是滿臉尷尬。

阿嬌雖是善妒,卻終歸出身天家,曉得劉徹身爲帝皇,專寵她多年實是不妥的,甚至多次主動勸說劉徹開宮納妃。

不是她心胸豁達,而是劉沐行將束髮,饒是皇帝日後再得子嗣,若非劉沐犯下難以寬恕的大錯,否則皇帝是絕不會冒着社稷動盪的大風險,廢掉早已坐穩儲君之位的他。

除非……皇帝捨得如昔年的太上皇般,活活逼死廢太子,徹底絕了後患。

依着阿嬌對劉徹的瞭解,他的心再冷再硬,怕是也不捨得對劉沐下此毒手。

劉啓膝下足有十四個兒子,若非要比較父子親情的多寡,自是比不等膝下唯有獨子的劉徹。

十數年的朝夕相處,十數年的悉心教導,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套用後世的話,人類之所以看着血脈傳承,多因將最看重的子孫視爲自身生命的延續,尤是在父系社會,父親在培養兒子時就更是如此。

劉啓昔年捨得逼死劉榮,那是覺得劉徹更“肖我”,更能傳承社稷。

劉徹雖不覺劉沐“肖我”,也不想讓他太“肖我”,卻也在他身上投注了無數心血,若是將他廢了,等若是對過往多年的徹底自我否定,約莫會類似淘寶一夕破產時,馬雲所處的心境。

阿嬌深知劉徹脾性,故纔不懼旁的嬪妃會對她們母子造成甚麼威脅,也才勉強壓下心裡的萬般不願,主動勸說劉徹開宮納妃。

不爲甚麼狗屁的開枝散葉,純粹不想擔上“妒後”的惡名,更不想爲此影響到自家兒子的名聲。

多年來,宗室長輩乃至朝堂重臣對皇嗣單薄甚是憂心,自然頗爲微詞,若非劉徹頂得住壓力,且曾毫不遲疑的下過重手,怕是連諸御史都要上奏彈劾皇后善妒。

身爲人臣者,妄議宮闈之事本是大忌,然皇嗣單薄悠關社稷,卻是另當別論,要是劉徹身爲帝皇,也無法因言治罪,給這羣忠心爲國的大臣扣上居心叵測的大帽子,只能盡力彈壓。

皇后阿嬌承受的壓力也不小,若非太上皇和太后皆是聽之任之,沒受諸多宗室長輩和元老重臣攛掇,從未出面表態,她怕也撐不到現在。

此時在家宴上,太上皇說出這番話,無疑是表明了態度,對讓兒子開枝散葉已是死了心,也不想過問討嫌,卻也是種變相敲打,不止是對兒子和兒媳,更是對孫兒劉沐。

今夜乃是除夕,過得子正時分,太子劉沐就已虛年十五,要擇吉日行束髮禮。

太上皇話裡的意思很明顯,太子妃的人選該定了,且婚期也不能拖太久,至少是不能拖到太子及冠。

劉啓已是六十有二,乃花甲之年,又頑疾纏身,對生死愈發看得開,端是多活一日賺一日,然沒見得儲君大婚,沒抱上嫡親的重孫子,他就是死也不放心。

孝文皇帝得繼帝位,正因孝惠皇帝的子嗣皆是“亡故”,劉啓自不願自己的嫡系子孫重蹈覆轍,使得帝位旁落劉氏旁支。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種樹。

劉啓近年喜好微服出遊,在各處鄉里沒少見得類似的標語,曉得皆是源自兒子劉徹,這等直白到俗氣的口吻語氣真真再無旁人了。

每每見到此道標語,或是聞得朝廷又頒佈了甚麼鼓勵百姓生育的政令,劉啓就不禁搖頭嘆息,自家兒子鼓勵旁人多多生育,自己身爲帝皇,卻不以身作則,爲之奈何?

管不了兒子,孫子卻是得好好敲打。

“你年歲不小了,可有瞧得入眼的貴女?”

劉啓仿似沒察覺殿內的詭異氛圍,頹自出言問道。

劉沐微是遲疑,斜了眼想去瞧自家父皇。

劉啓雖是醉眼惺忪,卻終歸閱人無數,對自家孫兒的眼神和下意識的小動作皆能敏銳的察覺,佯怒道:“朕問的是你,瞧旁人作甚?”

“……”

皇帝劉徹愈發尷尬,忙看向太后王娡,想讓自家母后出言勸阻已是“醉酒”的父皇。

奈何王娡恍若未見,分明就不想搭理自家兒子。

身爲東宮太后,出於尊重皇后掌肅未央中宮的鳳權,她本不欲插手太子選妃之事,然太子年將束髮,太子妃人選仍懸而未決,她也有些坐不住了。

此番特意擺駕回京除歲,除卻是爲小外孫女桑無憂,更是爲孫兒劉沐。

剛定下了外孫兒張篤的婚事,太后在老懷大慰之餘,亦是對自家兒女愈發埋怨,沒有長輩督促,他們皆是不肯上心,到底要將這些小傢伙的婚事拖到甚麼時候?

正是滿殿沉寂時,突是半路殺出一人,打破了殿內的尷尬氣氛。 щщщ_Tтkan_¢O

“外祖父,我年歲也不小!”

衆目睽睽下,熊孩子公孫愚豁然起身,屁顛屁顛的跑到首席之側,插話道:“外祖父莫不是要指婚,這等好事怎的少得了我?”

“……”

饒是素來無法無天的南宮公主,此時都驚了,卻又阻止不及,只得目瞪口呆的盯着自家那憊懶無賴的蠢兒子。

公孫愚就如自家阿母昔年般,自幼就慣愛向長輩抱大腿玩賴,頗討太上皇和太后歡心,甚至得了隨時可入長樂宮問安的符令,這特權便是張篤都沒有,更遑論旁的天家後輩。

老人家對於嫡親孫兒,尤是要傳承家業的孫兒,往往嚴加管束,然對外孫兒,反是愈沒臉沒皮的愈容易得寵。

事實上,對兒子亦如此,譬如在劉啓的諸多兒子中,最得寵的實是最沒出息的常山王劉舜。

劉舜幼年時將宮裡折騰得雞飛狗跳,不知闖了多少禍,若是換了旁的皇子,尤是儲君劉徹,怕是早就被送到宗正府鞭得皮開肉綻,劉舜卻幾乎就沒被重重懲罰過。

皇祖母竇氏和父皇劉啓,對他都是溺愛到堪稱縱容的地步。

現今的公孫愚,亦是這般得太上皇和太后的寵,加之適才也飲了不少美酒,此時酒意上頭,暈暈乎乎的聽得外祖父的問話,也沒多想,就“挺身而出”,想跟着太子表兄沾沾光。

“滾一邊去!”

太上皇劉啓雖是出言呵斥,臉上卻沒甚麼怒意。

聞得外祖父呵斥,公孫愚不禁哭喪着臉:“外祖父真真偏心,爲張篤表兄指了那麼個如花似玉的媳婦兒,卻怎的不想着爲我尋摸尋摸。”

“你纔多大年紀,就想着娶媳婦?”

劉啓真真哭笑不得,瞧着面前醉得搖搖晃晃的外孫兒,曉得這憊懶小子真的醉了。

公孫氏本是出身匈奴,族人多嗜酒,且愈烈愈好,公孫愚自幼也就學着喝了,別看年歲不大,酒量卻是出奇的好。

葡萄釀之類的果酒,喝起來自然不如烈酒醉人,然若平常喝得少,喝多了卻容易上頭,尤是劉啓今日吩咐宮人拿出來的,乃是醫官特意釀造的滋補果酒,加了些應季補藥,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藥酒,卻也有三分藥性,端是後勁十足。

公孫愚不知底細,權當做尋常果酒,一樽一樽的豪飲,焉有不醉之理?

公孫愚用袍袖掩着嘴,接連打着酒嗝,還不忘低聲嘟囔道:“有志不在年高,娶妻生子與年歲小有甚關係?”

劉啓真真氣樂了:“既是如此,你且自去尋摸,挑十個八個瞧得入眼的貴女,待得沐兒擇了太子妃,朕非但也爲你下旨賜婚,更讓你娶妻納妾一併都辦了!”

“……”

殿內衆人皆是撫額,好在沒甚麼外人,否則太上皇這話傳揚出去,誰家貴女還願嫁給公孫愚這貨?

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