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大時代的開端

bookmark

外交辭令雲琅從來不看,也不聽,這東西只有專業人士才能解讀,一般人要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讀外交辭令,恐怕會產生非常大的偏差。

也不知道這些話到底是給誰看的。

如果說這些話是給皇帝看的,完全沒有必要弄得這麼隱晦,要是遇到一個蠢一點的皇帝,可能會弄出壞事來,這不是坑自己人嘛?

如果說是給大臣看的,那些狐狸一樣狡猾的大臣們,他們早就讀懂字裡行間的意思了,還不如說大白話,大家都節省些時間。

排除掉以上兩種人,那就剩下騙傻子百姓這一條路了。

博望侯張騫從匈奴逃回來的時候,家裡也遭受了一場大難,家人以爲他死了,出現了很多可怕的誤會,其中一個誤會就是關於他妻子的。

張騫並不在意,卻終於覆水難收,皇帝覺得對不起張騫,於是就賞賜了很多美人給張騫,張騫只取了一個,剩下的全部還給了皇帝。

那時候,還是元朔六年的事情,雲琅以少上造的身份也參與了那場婚禮。

見到了疲憊的博望侯。

當時雲琅很理解這位偉大的先行者,覺得一個走了好幾萬里路的人適當的疲憊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卻不知,此時的張騫,已經派出了四路使者,分別從西南向身毒挺進。

只因爲他在遙遠的大宛國,居然看到了蜀地生產的蜀布,以及那裡的特產竹杖。

那個時候劉陵還只是老單于的一個妃子,匈奴人的勢力依舊強大,羌人還是匈奴人的附庸,他沒有辦法通過匈奴人的土地再去一趟西域。

所以,就想從別的地方想辦法,結果,這四路使者都沒有達成目的,卻奇蹟般地弄清楚了西南的地理跟道路。

接下來,貪婪的劉徹就派出了自己的甲士……洗劫了滇國跟夜郎國。

再接下來,更加貪婪的劉據,就帶着更多的人馬進入了西南,將西南徹底的平定,還給大漢留下了胖柯、越僥、沈黎、汶山、武都等五郡。

滅掉滇國,夜郎等國之後,張騫原本準備通過西南繞道前往大宛等國,繼續自己連接西域的使命。

結果,在籌備的過程中,霍去病拿下了河西,衛青在龍城擊敗了匈奴人,匈奴人被迫向北遷徙。

此時,大漢國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被打開了,迫不及待的博望侯就帶着兩千兇猛的隨從再次離開了長安,準備鑿空西域,爲大漢開疆闢土。

外交家的眼光一般是狠毒的。

這一次,博望侯又看中了烏孫國,這個西域地最大的王國,他覺得烏孫國應該向大漢國臣服!

於是,就有了斷絕烏孫國與匈奴人交好的最後一條道路。

雖然博望侯的文書裡,每一個字眼都在描述睦鄰友好,可是,雲琅的眼睛也不知道是怎麼長的,他居然從滿篇華麗的字眼裡看出了一個又一個類似征服的字眼。

蘇武成了焉耆的攝政王這就很說明問題了,焉耆的地理位置正好處在烏孫國的後背……

此時的大漢國堪稱人才濟濟,公孫敖,李息從右北平出發,一路向北海挺近。

衛青數量達到三十萬的超級軍隊從馬邑出發之後就呈扇形劃過浩瀚的草原,一路向北。

霍去病的鐵騎從陽關出發,在最荒涼的土地上筆直的前進,目標依舊是北方……

樓船將軍楊僕正在梅林以南的地方爲大漢國鑿空。

路博德的馬蹄並沒有停在番禺這個地方,而是選擇了向西南進軍,據說,那裡還有一片叫做交趾的土地上物產豐富……

這就是雲琅畏懼劉徹的地方……他把自己幾乎所有的力量都派出去了,自己帶着老婆待在空蕩蕩的長安,等待他的將軍,爲他立下不世奇功。

將他推上帝王世界的最高峰。

有魄力的人一般也是賭徒,當所有人都在爲劉徹擔心的時候,只有雲琅一個人在黑夜裡長吁短嘆,因爲他知道——劉徹賭贏了,幾路大軍,不會有一路大軍讓他失望!

大漢國軍隊在對外作戰的時候,國內的百姓一般都不會造反,開啓有對外戰事造反先例的人恰恰是劉氏皇族,也就是那個害了懷化公主一生的濟北王劉長興!

所以,這個時候,劉徹對那些劉家人顯得更加的無情,更加的狠毒。

雲琅離開長安才四個月,劉徹已經殺了兩個親族,奪了兩個封國的爵位。

一個是濟川王劉明,一個是濟東王劉彭離,他們都是樑王劉武的兒子……罪名——大不敬!

自從殺了兩個王,其餘的封國君主就紛紛離開自己的封國,前來長安拜謁皇帝,並且爲死去多年的景皇帝守孝。

這些事情都是長平派人捎來的消息。

不論是長平,還是阿嬌,都認爲這時候想要過幾天安生日子,最好的地方就是軍中。

王族一個個都自身難保,留在關中的勳貴們日子過的不如狗。

張掖是一個很好地地方,不用張騫多做解釋,雲琅早就聽說過金張掖,銀武威的說法。

帝國的腋窩裡,自然是水草豐茂的好地方,祁連山雪水融化之後潤澤了這片荒涼的地方,如果有人肯花力氣經營,不出十年,一定是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有了武威郡的例子在前面。

雲琅剛剛來到張掖,就有無數的羌人頭領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匈奴人頭來換取自家子侄進京就學的機會。

現在,到了雲琅享受民族仇殺之後的果實了。

張掖的堡壘城池在他到來的第一天就開始建設,匆匆一月過後,動用了三萬多羌人日夜趕工的周長兩裡的甘州城就修建好了。

黑水河從甘州城外蜿蜒流過,這座背靠雪山,面臨黑河的城池從建成,就開始繁華了。

在河西,甘州是難得的一塊適合耕種的地方,這地方的羌人最多,主業就是耕種。

也是匈奴人最看重的地方。

多年以來,匈奴施加在張掖羌人身上的賦稅沉重的不合道理,守着肥沃的良田想吃一口飽飯而不可得,這就是張掖羌人的真實寫照。

“以前匈奴人定下的賦稅是多少?”

雲琅合上羌人頭人送來的木牘,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人的名字,雲琅看的頭疼。

“七成五!”

已經看過這些冊簿的東方朔一口報出。

“那就改成五成收稅。”

東方朔看了雲琅一眼道:“大漢國內施行的是十稅一!”

雲琅搖搖頭道:“以後會慢慢減免到十稅一的,現在不成,提前把稅率降到十稅一,這裡的人反倒不信。

我們對他們收的稅律不能低於他們的期望太多,如果太低,無法取信於民。

只會便宜了那些頭人,不如就定在二稅一,即便是這樣,已經比匈奴人仁慈的太多了。

對於大漢國來說,一個富裕的張掖郡對國家是有害的,收一半的稅,能讓這裡的羌人有口飽飯吃,又不至於吃的太肥,生出什麼不應該出現的野心來。”

東方朔皺眉道:“羌人是國朝準備接納的人,過於嚴苛,恐生禍患。”

雲琅指指外面等候他宣佈稅率的羌人頭人對東方朔道:“你去問問他們期望的稅率是多少,也就是說他們能夠接受的稅率是多少。

你問過之後,我們再着手製定。”

東方朔瞅瞅外邊伸長了脖子滿是期待的羌人頭人道:“你的道理實在是古怪,對與不對總要問過才成,我就不信,他們會主動給自己制定高的稅率!”

說完話,東方朔就匆匆出去了,不大功夫就回來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喝了一口茶,想了一下之後纔對雲琅道:“六成!”

雲琅點點頭道:“跟我猜想的差不多,你現在就去給他們宣佈稅率,收四成五!”

“咦?爲什麼降了?”

“你再告訴那羣頭人,他們可以對百姓收五成五的稅,多出來的就當是損耗。”

東方朔呆滯片刻道:“您這是在鼓勵貪污。”

雲琅沒有繼續解釋,揮揮手道:“執行吧。”

東方朔嘆息一聲,就來到大帳外邊,宣佈了張掖郡的新稅率。

雲琅坐在大帳裡聽到了外邊響徹雲霄的歡呼聲,皺着眉頭狠狠地甩甩腦袋,自己還是過於仁慈了。

對剛剛進門的東方朔道:“派遣大匠們進駐九百里外的鏡鐵山吧,早日冶煉出合格的鐵錠,就多打造一些元朔犁,分發給百姓,告訴他們,這是大漢皇帝的恩賜!”

第五十六章蘇子良的處世之道第一一五章一鍋夾生飯第一零九章襲擊(4)第十三章不可能討好每個人第二十一章晴天霹靂第十二章伏兵之計第三章行路難,難於上青天第四十九章風吹雲散第四十四章誰都有責任第五十章執牛耳!第一一九章買櫝還珠這是必然第一三一章《殺奴令》第九十章郭大俠的氣概第五十五章 太虛境第七十一章誰是最後的主人?第一四八章引經據典第十章掛印求去第一七三章意外跟明天哪一個先來?第五十章我是來享福的第七章人一離開戰場就變蠢第六十八章天下鷹犬第二十三章簡單粗暴的蘇稚第五十四章王的榮耀第一一八章劉據的噩夢第一五八章 霍去病的野望第四十五章人生就要當機立斷第一一四章人人都要保密第四十八章敲山震虎?(第二章)第一七三章四個紅盒子第一六九章殺奴(2)第一一三章我心安處是故鄉第十九章與匈奴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七三章 劉徹要來了第一零六章襲擊第一四八章連捷對皇帝的理解第二十六章看風景第九十三章不可缺少的雲琅第五十五章河曲城第一一九章少年人的堅持第一六九章封禪書第五十七章好日子誰都喜歡(第二章)第一七三章意外跟明天哪一個先來?第一一三章我心安處是故鄉第三十四章遠處的勝利第一四二章畢竟東流去(1)第七十二章好時光第九章人不人,鬼不鬼第二十一章古人誠,不能欺第二十四章 皇室之危第七十五章瘟疫一般的雲琅第五十二章最後的瘋狂第十九章辨識枕邊人的法子第四十三章柳暗花明第四十三章 江都城第三十四章 白冥第一六一章被智慧碾壓的謝寧第三十六章死灰復燃第二十五章劉徹的謀略第一三九章甘州八聲第八十四章努力走老路的雲琅第一四九章發狠的雲琅第一七七章一心爲雲家好的酷吏第六十章酎金失侯第三十章封建社會中的商業行爲第七十二章關山門(第二章)第四十四章 賤人李長風第一四九章能力的極限第三十章正在結網的劉徹第一一二章帝王心術第十一章不敗之地第一五一章罵你是愛護你第十七章 飛雪城中第一七七章推着走第三十七章回家(5)第九十四章貪婪?不一定吧!第一五六章大雨瓢潑第六十八章天下鷹犬第一六八章沒有吃閒飯的人第九十五章夢裡不知身是客第七十二章偉大的編織時代第一二一女大不中留第一四七章都是神人第一四二章來自董仲舒的惡意第三十七章璇璣城第十五章 曹襄的高端見解第二十一章古人誠,不能欺第十六章 憶少年郎第六十一章脆弱的古代人第一六八章笑看風雲第一六三章泰山閒話第六十三章迷霧裡的春光 (第二章)第一一五章偉大的演奏家(接着戰鬥)第五十八章長生不老李少君 (第三章)第九十五章沙場秋點兵第一三七章活泛的世界第八十二章 長生帝第一三七章倒行逆施第二十一章值錢的雲琅第四十五章霍光的解決之道第九十七章檻車底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