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大帝國的初始狀態

司馬遷的眉毛又擰成了一疙瘩。

“如此一來,還有誰願意跟我大漢國大交道呢?

大漢國的名聲也會被毀於一旦。

人人都恨我大漢國,恐怕不是美事!”

雲琅攤攤手道:“大國從來都是讓人敬畏,痛恨的,不是拿來讓人喜愛的。

如果一個皇帝,或者一位大臣做到讓異國他鄉的人喜愛了,那麼,這個皇帝,整個大臣。,如何面對本國百姓呢?

要知道,正是有了本國百姓的支持,他才能當他的皇帝,當他的大臣,難道他們不該在第一時間選擇站在自己本國百姓的立場上做事嗎?

同時,一個犧牲了本國百姓利益去取悅外族人,我以爲這樣的人算不得我大漢國人,他們應該去那些喜歡他們的國度當皇帝,當大臣!”

司馬遷立刻從玉石堆裡找到了自己的小本子,拿過雲琅的筆墨迅速的開始記錄,一邊記錄一邊道:“這些話會被記錄進《永安侯傳》裡面。”

東方朔笑道:“內聖外王的故技而已,算不得新鮮,只是人人都說王化,可沒有人像你說的這麼直白跟無恥!”

雲琅愉快的攤攤手道:“我早就說過,這天下根本就沒有新鮮事。”

司馬遷一般只會提問,從不會干涉事情的結果,他如今正在努力的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遊離於世界之外的人。

東方朔自然是聰明人,但凡是聰明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看破不說破。

他知道雲琅的心思對除過大漢國之外的人來說非常的不友善,這樣的論調應該還有商榷之處。

如果按照雲琅這一套思維去管理國家,不能保證大漢國會變得更好,至少不會變得更壞。

如果這一套法則在大漢國運行成了習慣,那麼,一個喜歡到處蒐集好東西爲自己用,又能保證自己的好東西不外傳的國家,變得富裕強大起來是必然之事。

這和世界上的好東西多得是,就比如博望侯這些年從外面收集的種子,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大漢人的飲食結構。

每多一種食物,大漢人的溫飽就多一分保障。

作爲雲琅的謀士,他必須說出自己的見地,維護主公,於是笑吟吟的道:

“海納百川,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你們只看見海納百川,何時見過大海倒流河川?

這就是海爲什麼大的原因啊。”

東方朔重新給雲琅解釋了海納百川的含義之後,就拖着沉重的袖子離開了雲琅的帳幕。

一直低頭努力處理公務的霍光見這兩人都走了,這才擡起頭,給師傅的茶壺添滿水,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道:“先是白拿玉石來保證他們自己跟您是站在一條線上的,又提出這麼嚴肅的問題來證明,自己並非被您用玉石給收買了。

這兩人還真是有趣。”

雲琅瞪了霍光一眼道:“我記得跟你講過一個叫做楊修的傢伙的死因。”

霍光道:“是啊,還是封神時期的事情,有一個國王麾下的謀士叫楊修,因爲太聰明,說破主公的心思,讓主公屢屢臉上無光,所以被找了一個罪名給殺了。”

雲琅擡手道:“你如果以後還像今日這樣聰明,多嘴,我很擔心你活不到給我披麻戴孝的時候。”

霍光笑道:“師傅是要活成人瑞的人,此生必定福祿壽齊全,弟子由您恩庇,何愁不能活成老賊。

也只有在您面前,弟子才心中想什麼就說什麼,換一個人或者換一個環境,弟子必定會裝成一個平庸之輩,一個依靠先輩恩蔭過活的二世祖。

另外,弟子好奇怪啊,您講的故事每一個都寓意深刻,每一個都足以流傳下來,爲什麼這麼多好的故事,統統只有您知曉呢?

當初弟子可是爲了尋找註腳,專門翻遍了咱們家的藏書,連長門宮跟太學的藏書都沒有放過,卻沒有找到一絲半點的消息,就連可供猜疑的蛛絲馬跡都尋找不到。”

雲琅嘿嘿笑道:“我順口胡謅的。”

霍光搖搖頭道:“不可能,弟子知道師傅的才學驚天,可是,這些故事絕對不是誰能順口說出來的,您當時講這些典故的時候,弟子看得出來,您是不假思索就說出來了,這說明,這個故事一直就藏在您的心理。

師傅,今日四下裡無人,您就說說其中的緣故吧!“

雲琅的眼睛眨巴了好久,最終還是嘆口氣道:“等我剩下一口氣的時候,你再問我這個問題,我要是還有力氣回答你,就一定會說,如果沒力氣了,你就迷糊一輩子吧!”

霍光同樣眨巴着眼睛道:“很嚴重,很重要?”

雲琅臉上露出一絲迷茫之意,搖搖頭道:“我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說。”

“莊子一夢逍遙遊,日東海而暮蒼梧,世上本來就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多出師傅一件也不稀奇。

弟子以後不再問了。”

霍光看出師傅的心境似乎變得非常憂傷,輕輕地在自己臉上抽了一巴掌輕笑道:“弟子剛剛接到公文,司馬相如十天前已經抵達武威郡,再有兩日就要抵達張掖郡了,師傅想好如何折騰這個傢伙了麼?

如果沒有,就讓弟子出馬好了。

每次見到這傢伙的名字,弟子就會莫名其妙的冒火,如果交給弟子,弟子一定能讓他身體毫髮無損,精神千瘡百孔。”

雲琅見霍光變着花樣的讓自己開心起來,就笑着道:“不用,都是長輩間的陳年舊事,真正撕扯起來,顏面不好看,讓你小師孃如何自處?

雲音的處境會更加難堪。”

霍光本來是拿司馬相如來開師傅的玩笑,沒想到師傅居然提到了雲音,他那張俊俏的娃娃臉頓時就變得陰沉起來,捏着桌子角道:“我早就該把他碎屍萬段!”

說完,就跑出去了。

這孩子,什麼事情都不能牽扯到雲音,一旦跟雲音有關係的事情他都上心,好的他會鼓勵支持,壞的……一般沒有壞的,有壞的,也會被他清除掉。

偌大的帳篷裡立刻就剩下雲琅一人,雖然帳幕四周都有通氣孔,他還是覺得悶熱無比。

離開帳幕,天邊有一片黑雲壓得很低,幾乎從裹挾着祁連山過來的。

昔日在陽光下白的刺眼的雪山,完全隱沒的烏雲中,能偶爾看見閃電,卻聽不見雷聲。

這證明這片烏雲距離這裡最少還有三百里。

如果這片雲彩足夠大,霍去病以及那兩萬六千人的大軍應該正在這片雲彩下行軍。

想要截斷匈奴人向西逃跑的路線,他至少還要繼續向北行軍兩千裡。

這是一場賭博,兩萬多人深入不毛之地,在這時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放在霍去病的身上,卻顯得極爲尋常,

畢竟,霍去病上一次已經依靠手頭少的可憐的軍隊,橫掃了河西走廊,擊破焉支山,有着充足的遠征經驗。

如果這些還不足以給雲琅信心的話,那麼,在雲琅的記憶中,霍去病還曾經越離侯山,渡弓閭河,率漢軍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德爾山)。

爲慶祝勝利,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上積土增山,舉行祭天封禮,又在姑衍山舉行祭地禪禮,並登臨瀚海刻石記功。

記憶中的那一次遠征,霍去病的裝備遠沒有這一次精良,更沒有火藥可以作爲依仗。

更沒有全騎兵部隊支持,沒有舒適的馬鞍子,沒有堅硬的馬蹄鐵,沒有可以保證將士體力的優質軍糧,更沒有指南針這樣的好東西。

所以,雲琅看到烏雲,只是懷念一下自己那個足矣讓他驕傲到死的兄弟一下。

並不擔心遠征的結果。

此次遠征,與其說是在征伐匈奴,不如說,這是霍去病在做一次偉大的地理大發現!

第八十四章太噁心了第八十四章自作孽啊第二十二章衛青?衛青!第一零六章臭嘴曹襄第五章七日談第一四二章公孫弘的奇妙之旅(3)第三十八章大改變第一二八章誰是驚弓之鳥第一四七章都是神人第二十五章自暴自棄第八十六章這纔是真正的成就第三十七章 他是主角第九十三章告御狀的高世青第四十三章大局與細節(第三章)第四十二章藍田的使命第八十四章自作孽啊第一五九章引狼入室第四十九章風吹雲散第十五章 曹襄的高端見解第七十五章東窗事發第七十一章誰是最後的主人?第七十七章痛定思痛第一二四章人間界第十一章平淡的邊關生涯第一二一章 長門賦(繼續戰鬥求月票)第二十五章羞愧也能讓人產生恨意第九十八章暖心暖肺的阿嬌第四章 始皇帝的太宰第二十四章 皇室之危第一六九章 冒頓的墳墓?第一百五十八章雲氏門檻寫在獲得黃河文學獎之後第五十六章永不放手第二十四章剎帝利第五十八章智慧者憂傷第七十七章飛蛾撲火第六十一章想發財的勳貴們是可怕的第四十七章奇怪的屍體第一二七章無兄弟,不遠征(1)第六十九章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第六十一章損失慘重第一六七章什麼都沒有發生第九十五章 人與虎第一一九章孟家的新方向(繼續戰鬥求月票)第三十五章穿衣封侯第八十二章名滿河洛郭大俠第一一三章皇帝老大的地位不可動搖第五十一章魑魅魍魎第一四一章事情的本質不能知第六十八章 齊齊的鬆了一口氣第六十五章 龜先生第一六七章什麼都沒有發生第六十六章 亂拳法第五十八章化敵爲友?第二十一章不敢惹阿嬌的劉徹第一三一章春日裡的故事第十五章璇璣宮主人第一七七章做大事惜身第二十八章董仲舒的霹靂手段第一百五十一章小事情,大懲罰第一七九章鑿空西域第六十九章三個壞蛋第一五二章 喜歡離婚的東方朔第一一五章人生就是在轉圓圈第二十章 東方朔謀第一四六章短暫的奴隸起義第三十二章硬撐第十一章最糟糕的做官時代第一零四章都是經驗主義者第七十三章 獸開口第一三五章就是一灘死水第一五一章心結第九十六章雲氏的靠山婦第七十三章深思熟慮第一二二章曹襄的兄弟們第六十一章損失慘重第四十六章 陽謀論第一五零章大病第三十三章蘇武留胡第四十一章一個人的涼州第二十五章求不得是一種痛苦第六十七章 道根存第一零三章立場的重要性第一八零章消息是有時效性的第三章遊俠兒第一一六章堅持底線的人是痛苦的第七十七章沒有那麼完美第七十六章頭角崢嶸之輩第二十七章河馬的嘴巴第五十四章家鄉的大柳樹第二十章殘酷到底第一三九章精緻的廢物第八十四章莫名其妙的上進心《漢鄉》完結,敬請期待《明天下》第一零三章坑兒子的劉徹第一零六章癡人的愛情第一三七章活泛的世界第一四五章你我皆凡人第一四九章試探口風第十章事態很嚴重,少年當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