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舊夢破滅的人

bookmark

每個人都在假裝關中這場大亂從來沒有發生過。

可是,這場大亂終究是發生過的,司馬遷在自己的筆記中記錄的清清楚楚,他不僅僅寫了自己看到的,還向很多當事人求證了事情的真相。

爲此,他忙碌到了春天……

太初元年的日子不好過,直到三月天,關中一滴雨水都沒有,董仲舒說這是關中大亂,十餘萬人死難,上天震怒了。

於是,在春寒料峭的時節裡,董仲舒披髮單衣枯坐在原野上,以自苦的形式向上蒼祈雨。

不食,不飲,不動,不眠整整三日,第四日朝陽才露頭就被烏雲籠罩,而後春雨霏霏!

春雨落下了,土地的墒情得到了緩解,耕牛開始下地,農人開始播種,春日這纔算是真正來到了人間。

落雨後的第六天,董仲舒在曲江病故,死後輕斂薄葬,墓高不過六尺……

侍郎尊大、典星射姓、治歷鄧平、長樂司馬可、酒泉侯宜君、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閎在同一天向皇帝稟告曰:西北地有大星墜於瀚海。

皇帝祭祀於明堂,三日不曾進食,哀悼董仲舒離世。

三千白衣儒家弟子,齊聲吟誦董仲舒名篇《士不遇賦》,又以問答之法,重現了皇帝與董仲舒相遇之時的場景,其中三條策論被譽爲“天人三策”。

而後董仲舒親自撰寫的《春秋繁露》正式成爲儒門子弟必學之書。

雲琅很羨慕。

雖然祈雨這種事情跟撞大運差不多,現在,董仲舒撞大運撞上了,他就把自己徹底的送進了神壇。

霍光不以爲然,他認爲,西北理工的學問纔是學子們日後必學的正統,所有與西北理工學說悖逆的學問,都應該是邪門歪道!

對於霍光的說法,雲琅很是驚懼,董仲舒用自己的生命,名譽,促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成果,就要面臨,“罷黜儒家,獨尊理工”的恐怖局面。

對於霍光的理想,雲琅認爲施行下去,並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畢竟,西北理工中盡出妖孽。

待三五年之後,那些被西北理工寄生的門派爲西北理工弟子掌控之後,大漢想不執行西北理工的理念也不成了。

歷史驚人的相似,初夏,皇帝出巡泰山,而後,蝗災大起……

皇帝行程抵達河間的時候,有慣於望氣者言:此地有奇女子”

皇帝問之,河間官員言說,本地有一絕色女子,天生一手握拳不可展開。

皇帝奇之,召之即來,果然絕色。

只是一手握拳,皇帝愈發奇之。

帝伸出雙手將這女子手輕輕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開,在手掌心裡還緊緊地握着一隻小玉鉤。

隨後,帝命人將此女扶入隨行的軺車,將其帶回皇宮,號稱拳夫人。

雲琅聞聽此事,微微一笑,便繼續跟孟大,孟二一起驅趕雞鴨在曠野中啄食蝗蟲。

與阿嬌統領的雞羣相遇之後,災難頓起……

皇后質問雲琅爲何阻攔她麾下的大軍前行,雲琅曰:此乃行軍長史之責,理當問斬。

皇后責付雲氏雞鴨大軍行軍長史孟大,鞭五下,而後與雲琅的大軍匯成一軍,橫掃長門宮方圓十里之地,從此蝗蟲不敢踏進此地半步。

高陽埋首之地早已廢棄,只餘九尺土坡,皇后站立其上,觀蝗蟲飛舞,哀民生之多艱。

雲琅大笑曰:世事無常,當有備無患!

皇后怏怏而歸,喚來長女藍田,親自授策之後,藍田以兒媳身份爲家翁跪進湯食。

雲琅品嚐了湯食,卻一言不發,與何愁有結伴邀遊於驪山。

“大廈將傾就是目前的這種局面,而陛下已經不復當年的英明神武,他以爲自己沒有變化,卻不知,就連魑魅魍魎之輩都敢羞辱於他。

可惜,可嘆!“

何愁有在山陽之阿痛心疾首。

“陛下傷害別人的時候,總以爲是有利於自己的,結果呢,統統都是殺敵一萬自損七千的事情。

他殺敵一萬,殺的是很多人家的一萬,自損的卻永遠是自己的七千啊。

今天損傷七千,明天又損傷七千,就算他的實力深不可測,,也經不起這樣耗損。

就這樣吧,陛下自己過得舒坦,我們也過得舒坦一些,就是霍光他們麻煩一些,多付出一些精力,好好地治理一下國家也就是了。”

何愁有冷笑道:“看來你是一個真正的前秦餘孽!”

雲琅啞然失笑,拍着胸口道:“你也可以說我是大夏,大商,大周的餘孽,更可以說我是這片土地上誕生出來的一縷幽魂。

我的根深深的紮在這片泥土裡,不論我的藤蔓如何瘋長,也只是爲了裝飾這片大地。”

何愁有失神的道:“怎麼會跟我說這些?”

雲琅瞅着老態龍鍾的何愁有道:“因爲現在你的打不過我,所以可以說一點實話。”

何愁有徐徐道:“我記得你是一個講道理的人,並非一個崇尚武力的人。”

雲琅笑道:“我講道理的時候,一般都是我打不過別人的時候,一旦我的力量超越了別人,你會發現我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喜歡跟人講道理的人。”

“你學文精深,氣度豁達,還有仁愛之心。”

“這些東西通通都是爲我巧取豪奪,殺人放火做掩飾用的,畢竟,我如果長着一副殺豬匠的臉,莫要說娶四個如花似玉的老婆了,就算是走在街上多看美人一眼,都會招來路人的胖揍。

何公,你已經年過百歲,怎麼還不明白。”

何愁有深深嘆息一聲道:“老夫這一生殺人如屠狗,跟你這種殺人於無形的巨擘還是無法相比。

老夫殺人之後,心安理得的獲得了一個髒臭名聲,你殺了那麼多的人,到了最後,老夫估計你能混的比董仲舒還要高明!”

雲琅撣撣衣袖上的土笑道:“這是必然,以我的才學,我的能力,如果混的連董仲舒都不如,會丟一個世界的臉面。”

“天子被矇蔽,看樣子你會袖手旁觀吧。”

雲琅冷冷的道:“假如天子被矇蔽,能讓百姓的日子過的更好,我覺得他被矇蔽不一定就是壞事。

另外,我再告訴你,鉤弋夫人跟我雲氏無關,你應該去問問那些說董仲舒死的那一天有大星墜於瀚海的人,也該去問問是誰攛掇皇帝出巡泰山的,再問問是誰望氣之後說此地有奇女子的人。

最後擒住拳夫人一頓酷刑之後,我想,你能得到你需要的答案。”

何愁有苦笑一聲道:“我老了。”

雲琅瞅着何愁有道:“老了就要聽年輕人的話,莫要總是活在過去,應該活在當下,展望一下未來。”

“老夫的當下是什麼呢?”

雲琅從松樹下挖出一棵野三七,丟進何愁有背上的小筐裡,站直了腰板道:“就是這東西。”

何愁有失望的看着揹簍裡面的野三七,微微嘆口氣道:“一會麻煩你把我揹回去吧。”

雲琅背對着何愁有笑道:“這就對了,人老了就要服老,走不動了,我自然會揹你回去。

呀,不跟你說了,這裡有一大片野三七。”

雲琅的身子向前一竄,撥開一片灌木,驚喜的大叫,經過十幾二十年的挖掘,成片的野三七已經很難見到了。

等雲琅快活的挖光了那片野三七,撥開灌木叢來到何愁有立足的松樹下的時候,他看見何愁有斜斜的依靠在松樹上,屁股下坐着揹簍,臉上的表情很是平靜,山風微微吹動着他凌亂的白髮,雙臂軟軟的垂在身邊。

雲琅先是小心的將野三七放進他的揹簍裡,想了想,又把野三七從揹簍裡倒出來,將瘦小的何愁有裝進揹簍,重新收拾好滿地的野三七,就揹着何愁有,提着另外一個裝滿野三七的揹簍,一步,一步的挨下驪山。

第五十五章河曲城第三十一章沒有誰是不可缺少的第一章長安早春第一一八章轉嫁痛苦第一六八章孤獨的白狼口第六十一章人彘蠶室第九十七章子不如人第一一九章少年人的堅持第六章事事不如意第一零六章襲擊第九十三章大門開了第一六七章什麼都沒有發生第五十章旁敲側擊第八十三章低級與高級第二十四章剎帝利第八十一章霍去病的見解第一一二章新的大門第二章負荊請罪李廣利第四十六章 陽謀論第二章 被燒焦了第三十四章 騙人精第一二九章毫無痛快感的報復第一六一章羊皮筏子賽軍艦第一五八章找到匈奴人了第十二章古人其實挺傻的第一零三章胸懷大志猛曹襄第九十二章金權第一章新局面的誕生第七十章兩相宜第一五六章悄聲潛入夜第一六一章羊皮筏子賽軍艦第一四五章公孫弘的奇妙之旅 (6)第十九章 玩具第九十九章青樓與學堂第十四章孤軍第一七七章推着走第一六三章匈奴人早就不是麻煩了第八章 有花折時堪需折第五十九章雲琅是梟雄?第六十二章 大漢朝第二十八章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九十一章匈奴使者團第一五一章罵你是愛護你第九章新生活,新體驗第一六二章歇斯底里(四更求月票)第一七九章內訌是好事第九章新生活,新體驗第六十五章 龜先生第九十一章心甘情願被利用的人第二十九章考教第三十四章強人的心第一百五十二章內亂第六十三章雲琅的《禁奴令》第一八一章出人預料的解決問題之道第十四章另闢蹊徑第九十一章匈奴使者團第一一二章雲琅的憤怒(求首訂,求月票)第八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一三一章全世界都在關注你第十二章《太宰錄》第十二章《太宰錄》第一三五章漫步夜遊第一四八章不信蒼生信鬼神第三章阿嬌永遠是最高貴的第一四六章董仲舒的意外第八十三章都是大買賣第一六二章歇斯底里(四更求月票)第三十章封建社會中的商業行爲第一二零章雲琅美好的一天第一五二章割耳謝恩第四十四章來自趙破奴的麻煩第六十四章關係複雜的二代們第四十二章情切第一七零章李代桃僵第一六零章信任最難得第五章鬥志還是必須有的第七十七章沒有那麼完美第六十九章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第一一二章帝王心術第一四七章畫蛇添足第十五章 曹襄的高端見解第四十四章我是冤枉的第十九章難伺候的劉徹第七十一章高出一籌第一八三章焰火時效第一三零章無兄弟,不遠征(4)第八十二章卓姬要嫁人第一六零章開拓航道第六十一章百家從未軟弱過 (第三章)第三十八章 黑騎士第十三章三個胡人第五十三章孔明師伯的孔明燈第二十六章魔窟第一四六章始皇帝第一百零一章遠足第一一五章偉大的演奏家(接着戰鬥)第八十三章低級與高級第一二七章最合適的人第十章總能有用的郭解第一一四章誰都有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