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任性的少年人

bookmark

在所有人眼中,霍去病,雲琅,曹襄,李敢這些少年人依舊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更不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他們的年紀還小,需要有引路人來帶領他們走到正確的道路上。

毫無疑問,長平,李敢的兄長,以及大長秋都是這麼看的。也是這麼做的。

沒有人否認這四個少年人是大漢少年人中的佼佼者,於是,那些跟他們有關係的人,都希望他們能夠走得更遠,更加穩當。

他們期待少年們將來會建功立業,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相信,他們現在就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阿嬌聽了大長秋的稟報無所謂的道:“去看看應該沒壞處吧?城陽王他們即便再跋扈,也不至於對一羣少年人下手吧?”

大長秋憂慮的搖搖頭道:“我更擔心霍去病他們對城陽王的護衛下手,一旦加入戰團,生死就顧不上了。”

“雲琅是一個膽小的!”

“恐怕沒有您想的那麼膽小,能殺死十六名匈奴的人,再說膽小就是一個笑話了。”

阿嬌笑了,她覺得雲琅殺死十六個匈奴人的事情很可笑,尤其是一想到雲琅哇哇大叫着挺着長槍從山坡上衝下來的模樣就更覺得好笑。

將士殺敵本該慷慨激烈,氣勢慘烈,可是放在雲琅身上,就有說不出的滑稽。

“我總覺得他就不該出現在戰場上,他就是一個異類,殺個敵都讓人覺得好笑。”

大長秋也忍不住笑了,雲琅那一天來長門宮給阿嬌講述他殺敵經過的時候,張牙舞爪的樣子確實很可笑。

“這是沒法子的事情,雲琅現在也有一大羣人跟着他吃飯呢,想要他莊子裡的那些婦孺有飯吃,他就只能硬着頭皮往敵陣裡衝殺,說起來怪不容易的。”

“他一個少年人想要頂門立戶,又不願意讓追隨自己的人過的比別人差,不拼命如何能辦到?

騎都尉是四個少年人建功立業的基礎,更是他們將來的親信部曲,現在連戰馬都配備不整齊,難爲他們了。”

阿嬌搖頭道:“貴族之所以高貴,就高貴在鬥志上,一個總想着過安穩日子的貴族,也就不配稱之爲貴族,而一個沒有鬥志的貴族,距離死亡也就不太遠了。

你去告訴雲琅他們萬事小心,這是我阿嬌唯一能給他們的幫助,就是祝願他們得償所願。”

大長秋長嘆一聲,默不作聲,阿嬌爲了維持自己的高貴付出了什麼大長秋是知道的,這樣要求幾個她看得起的少年人,也算是符合她的脾性了。

雲琅總覺得那些話是劉徹說的,因爲這些話裡面帶着濃烈的漢武帝的影子。

如果是歷史上的皇帝有誰更像一頭傳說中的龍,毫無疑問,劉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私,多疑,暴戾,固執,冷酷無情卻又知人善任,豪邁,慷慨,目光長遠,澤被蒼生!

雲琅把大長秋勸告他的話對霍去病說了,霍去病拿出離京遠途訓練的文書,向雲琅下達了全軍拔營離開驪山的軍令。

沒有中軍府太中大夫的命令,騎都尉是沒有辦法離開駐地的,而超過百人的軍事調動,必須經過皇帝首肯。

“我們就是去看看……”曹襄對暴跳如雷的長平如是說。

“我們就是去看看……李敢對重新有了兄弟情誼的兩個哥哥如是說。

“哦,我們就是去看看……”霍去病對中軍府的太中大夫如是說。

“你覺得我們僅僅是看看而已嗎?”雲琅瞅着一手抓着遊春馬繮繩的的大長秋恨恨的道!

“你們是在找死,騎着遊春馬去作戰的軍司馬老夫還是首次得見!去死吧!”大長秋咆哮一聲,就離開了這羣不知死活的少年郎。

一千三百人加上曹襄的三百家將部曲,共計一千六百人在第二天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帶着詛咒,或者祝福離開了營寨,向洛陽進發。

路過雲氏的時候,樑翁,劉婆,紅袖,小蟲,孟家兄弟,站在門口目送家主離開。

雖然傷感卻不凌亂,畢竟這只是一場軍事遠足而已。

雲家現在有沒有云琅其實一樣運轉,經過一年多的磨合,樑翁管理外事,劉婆管理婦孺,已經乾的很熟練了。

送走了雲琅之後,雲氏的每一個人,立刻就忙碌起來了,眼看就要到孟春了,第一季春蠶就要開始吐絲了,蠶山需要儘快紮好,地裡的秧苗已經有一紮高了,又要開始除草了,澆水了。

春日裡,雞鴨鵝的產蛋高峰已經到來了……農活如此之多,沒有人有閒工夫傷感。

騎都尉軍中的少年,難得有機會離開京師,每一個人都顯得非常興奮,在每人都能分到一匹戰馬的情況下,一日就奔行了一百四十里。

前往臥虎地的道路並不算難走,始皇帝早在一百多年前爲了方便攻趙,早就修建了一條寬大的馳道,只是多年以來未曾好好修繕,風吹雨淋之下,變得崎嶇不平。

眼看就要過華山了,雲琅卻找不到潼關的影子,隱晦的問過霍去病之後才知道,這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潼關。

一路上見到了無數的甲士正興沖沖的向臥虎地前行,看到了他們,雲琅才知道自己對這些少年羽林軍實在是高看了,僅僅是身形,還未長成的少年人如何能與那些壯年大漢相比較,即便是騎都尉軍中的那些長門宮衛,跟那些雄壯的漢軍相比也至少差了一個檔次。

大漢軍中藏龍臥虎,高手輩出,據霍去病講,有身披重鎧可以揮重戈千次而面不改色者。

也有身負百斤重物,奔行十里依舊有力氣參與戰鬥者。

有雙手投擲飛矛連環不斷,每一枝飛矛都能力透重甲者。

也有身輕如猿猴,攀山,過關如履平地者。

至於箭發連環,驍勇善戰者更是數不勝數。

騎都尉也要參與奪寶,這在軍中並非什麼秘密,早就是長安這些年以來最大的一個笑話。

每一支經過騎都尉馬隊的大軍,都用不懷好意的目光將這羣少年人從頭到尾看一遍。

好心一些的會大喊着要這羣娃娃滾回長安去,好好訓練十年之後再來臥虎地找死。

性情粗暴一些的,則會發出各種怪笑,看這羣少年人如看已經長肥的牛羊。

霍去病應對的很乾脆,掏出手弩一連射傷了三個口出不遜之言的北大營軍卒,這才讓那些捍卒們知曉了一個道理,眼前的這支軍隊雖然看起來如同弱雞,裡面卻全是功勳子弟,他們可以輕視,卻惹不起。

下邽縣,地處渭河平原,以低矮丘陵以及大片平原爲主,乃是京都向東最遠的一個縣治。

臥虎地就在這裡,依靠青山綿延一百二十六裡。

建元元年,也就是劉徹登基的那一年,大漢真正的主人竇太后爲了長安的長治久安,也爲了防止諸侯國趁亂進京,下令收縮京師防禦圈,將下邽縣以東廣大地區,包括赫赫有名的函谷關全部納入了弘農郡管轄,交給了地方郡縣屯守,將京師龐大的軍隊進一步收縮,全部部署在長安三輔左近。

也就是因爲這個緣故,下邽縣外的臥虎地成了諸侯王甲士能抵達的最遠區域,百人以上的甲士一旦過了臥虎地,就罪同謀反。

臥虎地不單是大漢捍卒們爭奪寶物的戰場,更是諸侯王剝掉最後一層保護色的傷心地。

“過了臥虎地,兩眼淚不幹,往前看,鬼門關,向後看,米糧川……”

淮南王劉安坐在車上,瞅着起伏不定的綠色丘陵對身邊的樑王劉買道。

第六十章差別太大了第一四二章來自董仲舒的惡意第一三五章漫步夜遊第七十一章一切都回到了從前第一一三章每個人都沒有閒着第四十二章 無差別生氣法第二十二章惡戰第一二九章不一般的富貴鎮第三十三章誰是大贏家?第一二六章匈奴人的戰略第一零八章誰是奸商?第四十八章 長白山第一四六章沒有一個人是對勁的第一二零章雲琅美好的一天生日感言第一四三章西北理工的仁孝第三十章雲門夜宴第一七二章劉德勝來了第一七零章雖敗猶榮第二十七章一頭霧水第七十五章瘟疫一般的雲琅第七章上升途徑第五章隔空傳話第十一章寒門,階級,以及財富第一一二章山居圖第二十二章可憐的藍田第一七二章雲家需要更多的資源第四十一章人間幸福就是甜第八章掌控無處不在第一六零章牽着鼻子走第四十九章樑凱的公平世界第一七九章《豔戲羣芳圖》第七十九章自潰論第五十一章論古代聖人們第二十八章匈奴王的愛情第一二二章胡商來了第二十章 可憐的雲哲第七章上升途徑第一零三章坑兒子的劉徹第一七五章對與錯第一二五 其實是訂貨會第四章鉤子山第七十章塵埃落定第一五五章光與暗第六十九章三個壞蛋第一七零章雖敗猶榮第一八二章全軍出擊第十五章 曹襄的高端見解第一零八章監牢裡的好人第五十一章豬馬牛羊 (第二章)第四章鉤子山第一一四章隨行就市第四十四章幸福的雲音第二十九章蘇稚的研究方向第一二八章被人尊敬的感覺(求月票)第五十八章危機!第一一零章 貨通天下的雛形第一七五章少上造第五十三章孔明師伯的孔明燈第一三四章都想幹大事!第二十二章惡戰第一二三章福報?可能是!第三章藍田,藍田!第七十九章事事關心第一百零一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十四章劉陵挖的坑第五十五章一事無成的狗子第一一六章安全第一第一一五章心思總是不同的第六十七章第二次拒絕第十章掛印求去第一七零章雖敗猶榮第一七二章成熟還是墮落?第三十八章烏雲壓頂第四十七章劉據的城第一二四章雲氏馬經第二十四章兩記耳光第八十五章和睦總是沒錯的第十六章佳婿第三十一章漢代厚黑學第一二二章走偏了的敦煌壁畫第三十三章趨利避害是本能第一一二章帝王心術第六十四章雲琅的三千甲兵第一八三章焰火時效第十章不安份的金日磾第一九一章水落石出第十二章大王策第一六二章科舉應該跟上第九十四章沒飯吃就沒尊嚴第七十六章 世之主第六十四章 雁門關第六十四章長樂宮見聞第一章紅粉佳人第九十九章 攻伐第一八一章雞同鴨講第五十八章長生不老李少君 (第三章)第一一一章秦始皇的放射源(求首訂求月票)第一一二章新的大門第一五零章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