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新軍

bookmark

也許,只有嫡子派老大自居的徐世鬆會對這場宮斗的最後結果感到滿意。

反正徐世楊對此是很無所謂。

實際上,如果不是這次自家親戚表現的實在太令人傷心,他本來打算採用更溫和的手段,花費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一點一點整合家族內部力量使他們統一到同一面旗幟同一個目的之下。

爲此,付出點財物和權利方面的犧牲也沒什麼,他之前一年就是這樣做的。

只是,剛剛結束的戰爭,讓他明白過來,這種做法根本行不通。他讓出去的利益,只會被極品親戚們當成理所當然,關鍵時刻,他們絲毫不會因爲這些利益而少在背後捅徐世楊幾次刀子。

這促使他下定決心,挾全殲韃子一個猛安的威名,聯合徐世鬆、徐世柳逼迫徐睦河徹底表明立場,然後又利用二房系的力量,逼迫家主下臺,從而整合整個徐家。

今天之後,徐世楊已經隱隱成爲下一任家主的頭號種子選手——實際上現在也可以利用徐睦河家主的身份,調動整個徐家的力量爲自己的戰略服務。

當然,今後這次徐家高層人事變更很可能還會給徐世楊帶來一些名譽上的麻煩,文人們不會在意徐睦江做了些什麼,只會記得徐世楊逼迫長輩,霸佔親戚家產的黑點。

只是現在,徐世楊暫時顧不得書寫歷史的文人會給自己什麼評價,他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必須堅定向前。

建興十一年十一月的這次塢堡主會議上,除了劃分新的勢力範圍之外,徐睦河還按照徐世楊的想法,對家族內部進行一系列改革。

首先是統一內部階層。

以集合力量,驅逐韃虜爲目標,新家主宣佈整個徐家成爲一個大軍屯,徐家所有子民,不管男女老幼,全部爲士兵。

所有人都要在徐世楊15屯那個15級軍銜體制上找到位置。

簡單來說,除了家主爲上校,徐世楊因大敗韃子而晉升中校以外,其餘塢堡主一律爲少校軍銜。

同時獲得少校軍銜的還有徐世柳。

各塢堡以此爲標準,向下推算,除塢堡主以外,最高爲公孫勝的上尉。

與原有15級軍銜體系略有不同的是,下士下面的兩級士兵被改爲三級,分別是一等兵、二等兵和三等兵。

其中一等兵爲戰兵,二等兵是青壯民兵,三等兵爲老弱病殘。三等兵再往下,還有兩級更低的階級——庶民、奴隸。

庶民爲犯了罪,卻又罪不至死的漢人,以及表現出色的奴隸。

最低級的奴隸,是被俘的外族人,包括女真、契丹、渤海、高麗等民族和前次被俘的扶桑倭寇。

這樣,原有的15級體系被擴充成18級體系,徐世楊把它戲稱爲“十一年式軍銜制度”。

這個體系之下,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階級,獲取或多或少的優惠和權利,同時,他們也要根據自己的階級承擔相應的義務。

其次,軍銜制度確定以後,徐世楊開始擴充之所以能戰勝韃子的最重要支柱——新軍。

按照家主的要求(其實是徐世楊背後推動的),除了徐世楊的第五屯以外,徐家其餘5個塢堡,都應該組建一支以定遠營爲模板的新式軍隊。

其中1屯、2屯和6屯爲步兵營,每個營標準編制500人,新編制內包括150個神機兵、150個銳士兵、100個選鋒兵、80個炮兵和包含主要軍官、旗鼓手、騎馬通訊兵在內的營部。

欒廷玉的3屯和孫立的4屯爲騎兵營。其中3屯爲正規騎兵,編制200人。4屯爲騎馬步兵,編制300人。

徐世楊自己的第五屯,因爲人口較多,擴編爲兩個步兵營。

這樣的話,5個步兵營加2個騎兵營,總兵力3000人。所有士兵都爲新軍編制,除了人事關係、福利待遇留在本塢堡之外,新軍士兵的訓練、作息、作戰、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統一由新成立的新軍司令部管轄,與士兵所屬塢堡無關。

也就是說,塢堡只負責養兵,新軍如何使用,完全取決於新軍司令部。

新軍的第一任司令官,理所當然由徐世楊兼任。

這位司令官上任後的第一個動作,是按自己的趣味,給新建個營取個名字。

他自己組建的兩個營,當然是定遠和鎮遠。

另外三個步兵營,以三艘小型裝甲艦的名字命名爲經遠、來遠和平遠,兩個騎兵營爲致遠和靖遠。

正好跳過最沒特色和表現最差勁的濟遠,一個陸地上的北洋艦隊漸漸成型。

新軍的組建,從現實意義上來說,也是剝奪了塢堡主相當一部分權利。

因爲新軍全部爲脫產士兵,作戰時統一指揮也不歸塢堡主管轄,官兵的薪資待遇卻由所在塢堡提供,並且還有明確規定不準剋扣。

這相當於用塢堡主的財力來爲徐世楊的戰略目標養兵,塢堡主們肯定不會喜歡,只是徐世楊現在聲威日盛,塢堡主對此沒什麼好的對抗辦法,只能執行。

爲了避免塢堡主們暗中對新軍士兵不利,徐世楊任命的新軍第一批營長還是跟塢堡主高度重合的——欒廷玉、孫立分別爲致遠營和靖遠營營長,徐世鬆爲來遠營營長。

包括徐世楊這個總司令兼任定遠營營長在內,7個營中已有4個營的營長是現任塢堡主。

另外3個營中,鎮遠營營長爲公孫勝;以徐睦河第一屯爲基礎組建的經遠營暫時由徐世柳代理,等他去江南進學,則交給徐世柳的舅舅董超;以徐睦海第六屯爲基礎組建的平遠營營長是他的小舅子張業。

這些人除了公孫勝以外,其他人都做過堡主。

徐世楊通過這種手段玩了個進二退一,暫時安撫原堡主階級,走出把塢堡變成單純人口單位,而非半獨立勢力的第一步。

當然,距離他的最終目標仍有很大距離,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作爲軍屯機構,非新軍之外的其他堡民,人身關係依舊牢牢依附在塢堡主身上。

雖然徐家家主下令各塢堡主在農閒時期應該組織二等兵以上人員進行軍訓,並做到最少五日一練。但如何訓練,戰鬥時民兵如何組織,配備什麼武備,都完全取決於塢堡主個人。

這部分民兵依舊屬於半農奴性質。

第731章 寺產第33章 備戰1第629章 去江南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226章 公主第269章 遭遇戰第222章 續戰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201章 朝陽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370章 棄守第105章 背叛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194章 沒事了第673章 慘案第524章 話劇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313章 非常事第430章 兩難第18章 宗祠第279章 和平第319章 戰2第532章 射擊1第1章 韃子來了第368章 選擇第561章 北行記1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452章 陸文昭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42章 分享第597章 戰爭1第18章 宗祠第219章 祝家莊6第332章 金州1第69章 女權2第329章 旅順3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18章 宗祠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295章 忠臣2第165章 主戰派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168章 動容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456章 索倫部第6章 勝利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444章 烽燧第633章 南下2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502章 新一年1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420章 移民1第461章 佈局3第440章 朝廷第534章 王師第459章 佈局1第104章 開始第156章 時局圖2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710章 升龍府1第289章 勝利1第749章 周史案第194章 沒事了第432章 從容第631章 西征1第75章 張家第726章 天子第436章 收支1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672章 南方第660章 大案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43章 塢堡民兵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37章 人生大事第24章 未來1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12章 擊發槍1第743章 突發第374章 憂心第52章 炮灰1第72章 進軍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583章 產業鏈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17章 莒州徐家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風第252章 大生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