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問題

bookmark

遼東正被大戰的陰雲所籠罩,略微靠南的齊省,一場軍閥統一戰爭仍在繼續。

而且隨着徐世楊的迴歸,這場戰爭迅速進入最激烈的階段。

在青州聯盟內部塢堡主會議上,徐世楊直接揭露了各家即將面對的巨大威脅,隨後要求各部團結一致,直面隨時會南下的韃子報復大軍。

“下次韃子再來劫掠,就不是幾個謀克或一兩個猛安的兵力了,他們甚至有可能全師而來。”

徐世楊在會上如是說道:

“朝廷有長江護體,韃子估計沒太多好辦法,但咱們沒有。”

“前幾年,因爲我們徐家的奮戰,韃子並未像往常一樣搶掠到大家的財富,因而諸位都有了些積攢。”

“這些積攢就會成爲下一步韃子劫掠的目標,你們要是想保住自己的家人和財富,就安下心來團結一致,共同對敵!”

隨後,徐世楊語氣陡然拔高:

“從現在開始起,青州範圍內都要進行全面動員備戰!”

“聯盟範圍內全面執行軍法,敬告各位,軍法嚴苛,以往只是訓誡的罪行,執行軍法之後很可能就要斬首了!”

徐世楊並未理會那些聯盟內那些新老塢堡主看向自己的複雜眼神,反正自己已經提醒過他們了,到時候就不能算不教而誅。

而且他的手段,依舊比徐睦河溫柔許多——至少現在他並未二話不說,找個理由直接殺死別家的塢堡主,吞併別人的軍隊。

爲了堅定新聯盟的信心,也爲了迅速結束這場在他看來沒什麼必要的統一戰爭,徐世楊決定立刻投入新軍,摧毀所有抵抗者。

做出這個決定後,徐睦河也悄悄鬆了口氣。

他之前一直沒有強迫新軍出動,主要是兩個原因:

首先是擔心一手建立起新軍的徐世楊誤以爲自己要搶新軍的兵權,他不想父子反目成仇。

另外就是,作爲一個封建主,他確實不知道如何運用在這個時代顯得過於新穎的新軍——徐睦河倒是有信心用好陷陣和選鋒,但大量長矛火槍組成的陣列似乎纔是新軍主力。

徐睦河知道,新軍纔是徐家稱雄青州的根本,若是在自己手裡打幾次敗仗,那些新加盟的塢堡主恐怕會有別的想法。

現在好了,徐世楊回來了,他能打敗韃子,用新軍對付幾個土豪武裝武裝沒什麼問題,若是能獲得幾次暢快的勝利,內部塢堡主的人心肯定會安穩下來。

說不定,自家勢力可以順勢擴張出青州範圍,周邊萊州、登州、兗州、泉城府的地方勢力,會望風來投。

徐世楊也存了類似的想法,對他來說,時間已經很緊張了,先用父親的方法試一下,把人口和地盤拿下,之後在緩緩收復人心也不是不能接受的選擇。

總之,一切先把韃子大規模南下這一關頂過去再說!

徐世楊本人只休息了半天時間,隨後重新接過新軍指揮權。

徐睦河雖然並未插手新軍的指揮,不過這段時間卻毫不放鬆對新軍的投入,因而此時新軍已經有9個營,4200人之多,外加300不在新軍編制之內的陷陣兵,合計4500人。

這個數字比徐世楊南下時的7個營3000人增長不少,主要是增加了兩個新的步兵營“濟遠”(日照王家)、“威遠”(日照其它塢堡主聯合出人)。

另外騎馬步兵營“靖遠”擴充到500人。

如果不是戰馬實在難得,維持致遠營現有的200騎兵已經非常困難,徐世楊估計老爹會把致遠營也擴充到500人的正常規模。

徐世楊抓緊時間對現在的新軍進行了一次檢閱,但他看到的消息讓人哭笑不得,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致遠營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缺少合適的戰馬,不過他們人少還能維持,而且這個問題也好解決——徐世楊從江南都亭驛的韃子使節那裡牽走一百多匹好馬。

給文相公和徐世柳留下一半之後,文家答應幫助他把剩下的50多匹海運到齊省來。

雖然不足以擴大致遠營的兵力,但這些馬可以有效補充正規騎兵的馬匹缺口。

相比致遠營,靖遠營的情況就顯得有些滑稽了。

作爲騎馬步兵組建的半專業騎兵,靖遠營在之前就一直依靠劣馬、馱馬代步,徐睦河擴大靖遠營規模到500人後,連馱馬數量都不夠了,因此在隊伍中編入100多匹騾子……。

騾騎兵,這倒真有點農民軍的風範。

步兵營的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原先組建的5個營,都有很多參加過多次戰役的老兵充當教官,以師帶徒,但新組建的濟遠和威遠,因爲徐世楊不在,徐睦河不願插手新軍人事工作,因此沒有這個便利。

新的營確實是組建起來了,但目前爲止,訓練工作根本沒走上正軌,徐世楊估計他們的戰鬥力並不比民兵強多少。

第二就是缺乏武器了,火槍的生產進度,在得到江南的物料支持之後明顯加快了不少。

徐世楊命人統計一下,現在新軍中有燧發槍270支、燧發短槍50只、燧發手槍80支、蛇杆火繩槍550支。

燧發手槍主要裝備給致遠騎兵,其餘全部裝備給包括靖遠營在內的其他新軍營。

即使這樣,火槍缺口也還有接近400之多,只能用各家之前造的火門槍湊數。

缺口更大的是炮兵,按照徐世楊之前制定的《炮兵手冊》,一門4斤將軍炮組編制炮手15人,馱馬4匹(拿破崙的4磅炮是13人4匹馬);神機炮組是炮手10人,馱馬2匹。

目前新軍共有4斤將軍小炮6門(包括徐世楊從登瀛洲號上帶回來的一門,依舊不足以讓每個步兵營擁有一門),神機炮14門(剛好每個步兵營兩門)。

合不合格另說,炮手編制倒是滿的。

但炮兵馱馬和炮本身的數目完全不能滿足需求。

徐睦河把大部分能用的馱馬都給了靖遠營,炮兵這邊不僅得用騾子充數,甚至還有用驢的!

好在神機炮足夠輕便,炮組人數又多,用驢也不是拉不動,只是這樣一來,對炮兵的機動性和攜彈量就不要有太多非分之想了。

第231章 天下1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91章 戰利品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351章 糧稅第364章 摘果子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749章 周史案第635章 信仰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178章 收容所第467章 美泉宮第413章 氣勢第745章 機槍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221章 破莊第355章 登陸第44章 菜鳥第467章 美泉宮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543章 野店2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318章 賊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369章 喜憂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682章 尾聲第743章 突發第131章 破莒州2第667章 暴秦7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559章 三沙1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438章 會議季1第178章 收容所第703章 南征3第334章 細紅線第251章 權利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761章 暹羅第166章 死諫第710章 升龍府1第362章 血河2第88章 局勢2第583章 產業鏈第70章 信使第449章 焦土第16章 買賣第120章 逼迫第48章 追擊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662章 暴秦2第562章 北行記2第404章 替代役第633章 南下2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643章 父親2第269章 遭遇戰第754章 霸權2第171章 人第747章 株連第339章 退路第618章 興靈5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57章 勝利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188章 小樊樓第120章 逼迫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263章 戰黃河6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512章 擊發槍1第69章 女權2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581章 得與失第296章 忠臣3第128章 訓狼第394章 伐高麗6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672章 南方第43章 塢堡民兵第153章 洽談第710章 升龍府1第632章 南下1第612章 西域1第226章 公主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749章 周史案第234章 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