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

bookmark

按照徐世楊的新規定,每一個新軍士兵,需要在一個單獨的新兵營進行15天專門訓練(大戰臨近時間緊張,徐世楊沒辦法只能縮短新兵營訓練時間)。

之後,若是能夠通過簡單的考覈,並且新兵營期間沒有犯大錯,一旦新兵分配到野戰部隊,其家人立刻可以獲得十畝田地,沒有家人的新兵則用十畝土地券替代。

土地券不再設兌換時限,持有者可以隨時找徐世楊換取土地,也可當做土地出售給其他人。

這實際上是把土地券當做由徐世楊擔保的貨幣,好處是大部分沒有親屬的士兵(甚至很多有親屬但沒分家的人),可能暫時不會把手中的土地券兌換成土地或賣掉換成其他東西,而是積攢起來,爲將來成家做準備,這樣土地券可以超發一些。

這樣,徐世楊可以只花費很少的土地,就能獲取更大的效果。

新軍的待遇還不止於此,所有士兵——不管是哪個兵種,服役期每超過一年,就可以額外獲得兩畝土地的獎賞。

若是服役期間立功受獎,獲得勳章,提高職務等等,還有額外的土地獎勵。

這樣的話,一個新軍士兵在部隊中服役五年,至少可以獲得二十畝土地。

若是能在隊伍中服役十年,成爲真正的老兵,那麼即使沒有立下任何功勞,沒有得到任何提升,最少也能獲得三十畝土地。

這是完完全全由士兵自己支配的田地!

消息一出,全軍振奮,在這個江北幾乎所有自耕農都淪爲農奴的時代,一片能夠安身立命的田地,是值得所有人爲之付出流血犧牲的!

爲配合這種事實上的軍功授田制度,徐世楊出臺了新的田稅政策——凡是因軍功獲得的田地,稅率一律爲以十稅一,而且不徵任何浮收、賦、加徵等額外稅賦。

而分發的土地以中等地力的熟田爲標準,上好的水澆地按8成給,下田按1.5倍計算,若是荒地,可以按2倍給付。

而且荒田照例享受三免兩減半的優惠政策。

這種待遇,一公佈出來,瞬間就讓整個青州的人都眼熱無比,來新軍大門前等着徵兵的精壯男丁沒幾日就排出好幾裡地,其中不僅有莒州日照這些原本的核心領土的人民,也有青州北方那些新徵服的塢堡民,甚至還有些從山上逃下來的土匪以及聽到消息,從萊州、登州、兗州、泉城府等地趕過來的漢子。

倒是那些新加盟不久的塢堡民,大概是被塢堡主們看住了,真正來的人很少,其中還有一些是逃民。

現在,所有的這些來參軍人,都只有一個心思——當新軍,給徐家賣幾年命,掙份屬於自己的田土,娶個婆娘好好過日子……。

徐世楊暫時不準備繼續擴大新軍建制——若是士兵只想當兵吃糧分田地,那新軍依舊只是一隻舊式封建軍隊,那就違背了他組建新軍的初衷。

何況,自己老爹之前不管不顧組建的幾個新營,到現在還沒能消化,戰鬥力還差着老營一大截呢。

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徐世楊重新接手新軍後,爲了提升新組建的濟遠、威遠兩營的戰鬥力,徐世楊不得不從原本的5個步兵營中各抽調二十個老兵,與濟遠、威遠的新兵進行同比例互換。

他把老兵全都提升爲軍士,希望這些人到了新單位,能夠帶動部隊的訓練工作迅速走向正軌。

同時,徐世楊對新軍上尉以上級別軍官進行一輪大換崗,還提拔了部分之前表現優異的新人。

現在,新軍的營級軍官分別是:

定遠營:依舊由徐世楊親領;

鎮遠營:由新提拔的徐大替換原來的公孫勝;

經遠營:由公孫勝替代原來的長房家丁頭子王勇;

來遠營:由新提拔的解珍替換原來的徐世鬆;

平遠營:由徐世鬆替換原來的張業(徐睦河的小舅子);

濟遠營:由原本掌管莒州縣城的徐世柏管理;

威遠營:由張業接管;

致遠營:替換成原來的騎馬步兵營長孫立;

靖遠營:替換爲原來的正規騎兵營長欒廷玉。

重新啓用徐世柏是徐睦河的意思,按照老爹的說法,若是能做到能重新啓用他,徐睦江就答應按二房的意思,出來幫新的青州做些工作,順便當個牌面。

同時徐睦河也會支持徐世楊對土地的改革分配方案。

這也算是某種政治交換,徐睦江畢竟是進士,若是始終軟禁他,也許會在將來與江南的交往中產生不好的影響——徐世楊回來之前,就已經有主戰派官員詢問過徐睦江現在的情況了。

章明義也曾暗示,主戰派中有人想要扶持徐睦江勢力,平衡徐世楊。

江南的物資支援,不管是給長房還是二房,只要到了徐家,徐世楊都不想放過,所以與長房表面上的和平還是要維持的。

只是軍權這種東西,讓徐世楨掛個營長的名頭可以接受,真正的指揮權卻是不能讓的!

因此,濟遠營的副營長由值得信任的老部下謝寶擔任,也算是制衡徐世楨的手段。

另外一點,爲了避免形成軍閥山頭,徐世楊要求所有換崗人員,親兵一律不準帶走,全部孤身上任!

他們到達新的崗位後,原本的親兵全部下放到一線部隊中,充當基層軍士官。

這樣做雖然不能完全保證消除山頭主義(根本做不到完全消除),但可以儘可能延緩山頭主義的發展。

不管是原來長房的,還是以後二房系統內部可能出現的山頭。

當然,軍隊的建設不能只把精力用在這種方面,對徐世楊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即將組建的新兵營。

徐世楊打算在來投靠的丁壯中,擇優選取一千上下,然後再從各老營中抽調一百老兵組成教官組,先把新兵營的架子搭起來。

新兵營的主官,徐世楊打算派遣徐二擔綱。

這個年輕人很是機靈,而且是徐世楊的第一批親兵隊出身,也參加過徐世楊的每一場戰鬥,功勳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只是,徐世楊覺得,在派他出去獨當一面之前,還有個小問題需要解決。

“徐二。”徐世楊叫來這個只有19歲的老兵,好奇的問道:“你來我這之前,叫什麼名字?”

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398章 降服4第662章 暴秦2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502章 新一年1第556章 黑店第117章 勝利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629章 去江南第169章 招攬第531章 少年兵2第616章 興靈3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236章 工廠1第253章 大生產2第59章 湯隆1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222章 續戰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396章 降服2第442章 賀使1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59章 釣魚第594章 機會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200章 盛宴第188章 小樊樓第234章 分裂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266章 情報2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706章 南征6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267章 夜戰1第155章 時局圖第342章 思過第125章 鑄炮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540章 兵力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364章 摘果子第162章 城門前第617章 興靈4第332章 金州1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616章 興靈3第182章 網絡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616章 興靈3第634章 暴秦4第158章 李飛龍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162章 城門前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762章 更替第662章 暴秦2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43章 塢堡民兵第348章 宣傳第526章 俘虜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374章 憂心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54章 準備總攻第459章 佈局1第719章 糧食第484章 國家第91章 戰利品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218章 祝家莊5第439章 會議季2第711章 升龍府2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58章 擴散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23章 不妥協第309章 市場第84章 六家聯盟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314章 教育第58章 擴散第259章 戰黃河2第400章 降服5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39章 備戰2第398章 降服4第560章 三沙2第314章 教育第654章 南北1第485章 會見第140章 登瀛洲第573章 北行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