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未來1

bookmark

看着父親目瞪口呆的樣子,徐世楊沒來由的產生了一點自豪感。

而且,這種感覺,似乎不是來自現在的靈魂,而是身體的反應——就像是一箇中二熊孩子,第一次得到父親的承認一般。

徐世楊是魂穿,原本他以爲,自己對徐家和這些親戚是沒什麼感情的,就像面對一幫同僚和上司,而非親人。

就像上次主動出擊襲擊韃子,徐世楊想的也是:大不了把自己這條小命交代了,可沒去想如果自己失敗,徐家會不會受到什麼牽連。

因爲那不重要。

可是,現在,徐世楊突然發覺,自己的身體也並非對自己的行爲完全沒有影響力。

這大概就是血脈的力量?雖然這影響力很小。

‘真麻煩,以後還得對親戚們好一點。’

‘不,主要是今後得顧及原主的思維。’

幸好徐世楊對徐家人也沒什麼惡意。

至少現在沒有。

父子兩人各有心思,過了半天,徐睦河才略有些猶豫的問道:“三哥兒,你不想要那兩個村子?”

“當然不,我要打仗,力量當然是越強越好。”徐世楊毫不猶豫的回答:“如果有可能,我甚至想拿到徐家所有塢堡。”

徐睦河皺着眉頭,接着問:“那……,你是一個村子都不想給五哥兒?”

這是事實,但話不是這麼說的。

“父親,你給小五的未來,就是兩個塢堡?”徐世楊故意挑着眉毛,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問道:“小五適合做什麼,您真的不知道?”

也許是家學淵源的緣故吧,徐世楊的這位弟弟非常適合去科舉。

他的大伯和父親,都多次感慨:如果現在還是大周的時代,小五一定能考上進士,成爲徐家世字輩的佼楚。

可惜,如今的江北,一個鐵匠都比一個書生有用,徐世柳如果不是徐家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可能也就是在某個塢堡裡獲得一份書辦的工作。

“五哥兒適合讀書。”徐睦河說道:“可如今的江北,讀書有什麼用?”

“江北沒用,江南有用啊。”徐世楊笑着說:“我在想,如果過幾年,我真能打出個名頭……。”

“到那時,家裡可以送小五去江南,拜文相公爲師,在那裡科舉。”

所謂文相公,是南周朝廷主戰派的總後臺,當過宰相,是真真正正的相公!雖然現在已經致仕,但影響力依舊十足,主張收復江北舊地的文臣們,不管屬於那個派別,都把他當做精神領袖。

如果徐世楊在今後對韃子的戰鬥中,真的能打出一點威風,他毫無疑問會受到江南主戰派的歡迎,到時候,求文相公手下自己的弟弟,讓他在江南讀書、科舉,也不算一件難事。

徐睦河驟然醒悟過來,這確實是自己小兒子最好的出路!

江南富甲天下,而且沒有戰亂之憂,從小在自己這個進士的指導下,八股成績極好的徐世柳,在文相公手下進修幾年,考上進士的可能性非常大!

到那時,五哥兒在江南的錦繡繁華之地外放個州縣,或者乾脆就在臨安行在做官,都比在殘破的江北管幾個隨時覆滅的小村子強百倍!

“此事……,可行!”徐睦河沉吟着說道:“我在江南也有一點人脈,到時候也能幫上點忙。”

朝廷南遷時,他留在江北的說辭,是不願讓家鄉淪落胡塵。

實際原因正相反,徐家當時沒有南遷的主要原因是:兩位老爺都認爲大金即將入主中原,他們準備做個從龍之臣,只是後來草原韃靼的元軍入侵大金的遼東老家,進入中原的金軍主力被迫回師遼東,這纔是徐家沒能做成漢奸的主要原因。

再後來,關外局勢愈發混亂,各路韃子互相攻伐,誰都沒法在中原站穩腳跟,江南的大周又安穩的過了十年,有了一點回光返照的跡象,徐家實在看不出來誰才能代表“天命”,害怕站錯隊,這纔是徐家沒能做成漢奸,最終作爲一個獨立的小勢力堅持到現在的主要原因。

當然,當時的這種齷蹉心思,如今除了徐睦江、徐睦河兩兄弟,世上誰都不知道。

如今兩兄弟,在江南仍是以進士身份,回到家鄉組織義兵,堅持漢家衣冠的勇士,被江南主戰派視爲自己人。

這也是徐家那5條小破船能在江南通商,還能掙點錢補貼家用的最大原因。

可惜的是,徐家在江北十年,對韃子沒有一點能拿得出手的戰績,很快就泯然衆人矣,這個時候去找文相公,恐怕連相府大門都進不去。

如果徐世楊真的能打出一點成績來,這情況自然就完全不同了。

甚至,文相公“突然”想起還在江北抗戰的英雄,主動邀請其中有志青年在其麾下的書院中讀書都不是可能!

“這確實是五哥兒最好的出路!”徐睦河熱切的說:“如果三哥兒你能斬下一千,不,五百韃子首級,不管是哪一路韃子,爲父就能確保五哥兒在江南的前程!”

徐世楊笑笑,沒有答話。

過了好一會兒,徐睦河才反應過來,眼前這個小子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來着。

自己這等於是在讓大兒子爲小兒子的未來拼命!

徐家二老爺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徐世楊的娘已經過世很久了,那個江北地主士紳家庭出身的女人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已經有些模糊——與現在那位江南小家碧玉出身,風情萬種的的新夫人完全沒法比較。

再加上徐世柳確實善於讀書,這些理由,讓徐睦河傾注在二兒子身上的感情,遠比給長子的關注要多得多。

可是,再怎麼說,徐世楊也是自己的嫡長子,作爲父親,有必要這麼厚此薄彼?

‘我之前是不是做的太過分了?’

人一旦產生愧疚,很多原本堅持的事情,就會做出妥協。

“五哥兒的事,就這樣定下,今後爲父也會盯着他的學業。”徐睦河說道:“可是,你打算怎麼辦?你是嫡長子,爲父想知道,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想法?”

徐世楊詫異的看了自己老爹一眼,有些不明白,爲什麼一直不太待見自己的老爹突然關心其自己來了。

第153章 洽談第150章 抵稅第528章 壞消息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724章 麻六甲1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204章 炮擊第532章 射擊1第453章 鐵錢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384章 滅蝗1第594章 機會第621章 興慶府2第627章 海外王第66章 153第548章 國制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232章 天下2第202章 團結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703章 南征3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707章 南征7第106章 哨騎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582章 爲什麼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727章 父子第50章 破寨2第725章 麻六甲2第80章 別矯情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254章 幫助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350章 金礦第149章 雙嶼港第438章 會議季1第371章 不怕第217章 祝家莊4第431章 踏陣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2章 分享第389章 伐高麗1第261章 戰黃河4第556章 黑店第93章 李逵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512章 擊發槍1第653章 宣戰第605章 突變2第141章 起航第51章 殺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531章 少年兵2第43章 塢堡民兵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83章 結盟提議第67章 糧食第65章 冬季2第337章 狼煙第253章 大生產2第525章 抱怨第111章 間歇第347章 海軍第753章 霸權1第55章 總攻開始第422章 無膽第714章 楚國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390章 伐高麗2第141章 起航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01章 備戰3第349章 屯墾村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681章 大捷2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246章 牽制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172章 困難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407章 宣傳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718章 大帝國3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359章 炮擊第635章 信仰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302章 鐵山海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