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一級戰備

bookmark

李飛虎、李飛凰又在齊省呆了一段時間。

建興十四年五月初五,他們帶着徐世鬆、仁福公主和鐵了心回家的兩千禁軍士兵踏上了返回江南的旅途。

由於禁軍主要指揮官都留在江北,在加上禁軍都作爲僱傭兵參加過統一齊省的戰爭,那個時候他們就在徐世鬆的指揮之下,因此徐世楊很輕鬆的對這批禁軍的結構進行了改造——他堂而皇之的把徐世鬆任命爲這支禁軍部隊的總指揮,實際上也是把他們納入主戰派麾下,成爲給江南主戰派的一支援軍。

做完這些工作,徐世楊還在思考如何攔截歲幣船隊的時候,一批流民抵達青州軍的防線外圍,帶來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情報:關外韃子正在集結,預計六月左右就會出動!

青州所有高層聞訊而動,親自詢問這些流民。

之後,他們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這些流民是燕雲一代投靠女真的漢勃極烈領地內下屬的農民,因爲女真人要勞師遠征,缺乏糧草補給的情況下,只能加大對漢勃極烈的壓榨力度。

這些流民家中所有存糧都被搜刮,實在活不下去,只好逃亡,因爲聽說青州這邊有飯吃,因此就跑到齊省這邊來尋條活路。

順便給徐世楊帶來了韃子會提前出動的情報。

按以往的規律,韃子怎麼也應該等到今年秋收,多少有點積蓄之後再出發纔對。

實在沒有想到,他們居然提前了幾個月時間,選在農忙時候出征。

也許是因爲這個時候,青州的動員能力會比秋收後弱很多?也許是想着儘快打垮青州軍,搶收青州的糧食?

不管是因爲什麼,徐世楊現在都得暫時放棄攔截李家歲幣船隊的計劃,先集中精力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了。

好在,歲幣船隊分十個批次,他本來就只能攔截其中一批,至於是前面批次還是後面批次,其實沒有太大區別。

五月初八,徐世楊再次趕赴泉城,坐鎮前線監督防線進度。

這個時候,更多流民抵達青州。

一開始,流民還是以燕雲地區的青年男女爲主,到後來,抵達青州的流民開始出現老人和孩子,雖然數量並不多,但是這證明了燕雲地區現在的情況恐怕確實不怎麼好——連以前能養得起老弱的人家現在也變成流民逃荒。

五月中旬,逃亡到齊省的流民越來越多,除了燕雲地區的平民,還多了很多冀省的塢堡民。

這些人之前通過賄賂和高牆自保,艱難的在女真人劫掠的路線上活了下來,這次也聞到不妙的味道,察覺韃子這次比以往更加來着不善後,不得不放棄家園,開始前途未卜的逃亡之旅。

甚至連冀省的土匪都跑來不少。

到六月初,青州在一個月內就接受了7、8千流民,而且情況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徐世楊擔心其中混雜韃子的奸細,因此下令把這些人後送,全都分散安置在遠離前線的青、萊、登三府。

這次戰爭應該是用不着他們了,但戰後,這些人力對青州軍來說也是一種寶貴的補充。

六月初三,徐睦河以青州節度使的身份,對控制區內的所有領地發佈一級戰備命令。

除新軍外,已經完成編戶齊民的人家,二丁抽一。沒有完成編戶齊民的塢堡,以大小不同,出丁三十到五十人。

大量民兵開始向泉城府一代匯聚,由徐世楊整編成伍後,部署到前線防禦工事中。

爲了提升民兵的信心,避免出現民兵對韃子恐懼心理過甚,被一舉突破防線的情況出現,徐世楊打算在第一道防線內派駐更具戰鬥力的新軍,只要第一道防線能打退敵人幾次進攻,讓民兵知道韃子並非傳說中那種刀槍不入的怪物,後面幾道防線中的民兵就能發揮一定作用了。

六月中旬,涌入齊省的流民達到高峰,同時帶來了韃子已經出動的消息。

但徐世楊依舊不清楚韃子出動的兵力數目,流民中有傳言韃子人山人海,足有7、8十萬的,也有說韃子兵只有2、3萬的,各種謠言一樣的消息漫天亂飛,根本沒有任何準確的數字可供參考。

好在徐世楊雖然做不到知彼,知己確實沒多大問題。

作爲核心武力的新軍共有七千人,其中馮三虎代理徐世鬆的營長職務,徐世楊親自接管新兵營的兩千新兵,加上定遠營組成全軍的總預備隊。

民兵方面已經集結起三萬三千多人,另有仍在修築工事的十萬青年男女,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投入到防禦戰鬥中。

青州軍共有十四萬人,各式火槍超過1600支、4斤將軍銅炮12門、2斤神機鐵炮60多門。

另有十幾門各種型號的實驗性質鐵炮,加上數百門木炮,被裝備給民兵,準備投入到防禦作戰中。

爲了供應前線,軍工廠一共準備了6000多斤火藥,另外還到處蒐集硫磺硝石等製造火藥的原料,準備邊打邊造。

新軍中的神機兵每日都在不惜消耗的進行實彈射擊訓練,很多老兵已經射過五六十發,還有更多的無彈丸射擊訓練,這個訓練強度甚至已經達到拿戰時期的水準。

民兵的集訓也在進行當中,徐世楊對他們的要求並不高,只要不是一觸即潰,西岸的後四道防線,平均每道能守住五天,一共二十天即可,之後民兵有權放棄陣地主動撤退到東岸來。

至於能給韃子帶來多大殺傷……,這個隨緣吧,不能對民兵提太高要求。

備戰工作正在有條不絮的告訴運轉着,六月底,徐世楊要求的長牆防線,除了運河南段還有兩道防線暫時未完成以外,其他都已完工。

徐世楊在黃河和運河上搭起十多座浮橋,自己帶領部隊進入一線防線,而民工後退到河東岸,開始在那裡修建新的防線。

六月二十七,節度使徐睦河也忍不住在前線轉了一圈,給士兵發放部分獎勵以鼓舞士氣,同時還宣佈要給這次立功的士兵說媳婦。

這引發前線官兵的陣陣歡呼——即使是兵荒馬亂,傳宗接代也算是一種生活必需品。

七月初三,傳令兵向徐世楊通報,濱州方向發現韃子哨騎。

第594章 機會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88章 局勢2第289章 勝利1第470章 巡邏隊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45章 互啄第413章 氣勢第389章 伐高麗1第407章 宣傳第59章 湯隆1第235章 馬第256章 牆頭草第376章 工廠第520章 世侯2第100章 備戰2第654章 南北1第263章 戰黃河6第16章 買賣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87章 局勢第107章 來了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378章 敵人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446章 薩廉第70章 信使第354章 繞過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449章 焦土第93章 李逵第59章 湯隆1第509章 各方3第16章 買賣第267章 夜戰1第525章 抱怨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649章 政策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321章 交換第1章 韃子來了第704章 南征4第140章 登瀛洲第520章 世侯2第100章 備戰2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125章 鑄炮第416章 擴張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60章 湯隆2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284章 投降第323章 虧空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752章 無題第364章 摘果子第84章 六家聯盟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740章 人力第117章 勝利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675章 統一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700章 戰利品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07章 宣傳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706章 南征6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605章 突變2第252章 大生產1第520章 世侯2第10章 20個第353章 疑慮第582章 爲什麼第332章 金州1第99章 宣言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665章 暴秦5第226章 公主第665章 暴秦5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638章 孩子們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547章 軍改4第266章 情報2第560章 三沙2第488章 善保第261章 戰黃河4第130章 破莒州1第269章 遭遇戰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143章 遣周船第543章 野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