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利益交換

bookmark

十月初三,大朝會一過,在外領兵的樞密使童貫就上表恭賀太子,同時以國不可一日無主之名,請求太子立刻登基。

這就是勸進了。

當然,登基的事不能這麼着急,無論如何這最後兩個月還是得等的。

不過,手握十五萬大軍的童貫已經表明了他的支持,這隆道朝廷就算安定下一大半了。

緊接着,童貫的第二封上書就顯得不是那麼令人愉快了。

順義軍突然回京發動兵變,高俅的殿前司兵馬被徐世鬆堵住大門,一連三支部隊突然調動,童貫苦心經營的對方臘包圍網被打開一個巨大的豁口。

於是方臘當機立斷,率領數萬反軍精銳南下,脫離與周軍的接觸。

雖然號稱擁兵百萬的方臘只帶走2萬多不到3萬的精銳,其餘黨羽都留給了童貫,但方臘本人逃了,他身邊的核心老賊逃了,誰都說不好他能不能再次裹挾幾十萬亂民捲土重來。

於是,童貫請求太子殿下和文相公早定大計,儘快穩定軍心。

太子能不能看清其中訣竅還不好說,但文相公一眼就能看出來,童貫這是在謀求自保。

畢竟,這個宦官出身的樞密使是建興朝老臣,之前也算是主和派一員,只是到了最近才逐漸脫離原陣營,向主戰派靠攏。

一衆主和派官員的下場,童貫都看在眼裡,那些人畢竟是文官,跟主戰派打的再兇,背後也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連這些人都被殺了,他這個宦官出身的宰執,能不能有個好下場,這是誰都不敢確定的事。

好在,殺秦會之等人,幾乎是徐世柳一人的決定,文相公本人倒是沒有對主和派進行大清洗的意思。

重新執政的文相公很快給童貫去信,要求他統帥全軍追擊方臘,算是明確童貫對禁軍的指揮權。

前線部隊中,唯一受到兵變牽連的,只有高俅一人。

重新出任權知臨安府的包拯派遣一隊衙役,輕輕鬆鬆在高俅大營中將其捕拿歸案。

殿前司禁軍的指揮權被轉交給徐世鬆。

這位同樣是江北來的徐家人,只用了幾個月時間,就升級成童貫已下的大周武將第二人!

同是徐家人,徐世鬆與徐世柳獲得的待遇完全不同,這一點連徐世鬆自己都有些想不通。

他藉着送徐世玫進文府成親的機會,專門找到徐世柳,問了這位族弟一下:

“老四,你到底是個什麼想法?”徐世鬆問道:“若是你就此放手,我也不多說什麼。若是你還想掌兵,我拼上自己的功勞保你……”

“你是武將,大哥。”

在文相公的書房裡,徐世柳捧着一卷不知道從哪翻出來的竹書,微笑着說道:

“而我是文臣,你保我?夠得着嗎?”

大周文貴武賤,即使是徐世鬆這樣一躍成爲朝廷武將第二的大員,在徐世柳這個尚未有功名的小人物面前也是談不上保舉之類的話,除非徐世柳要改走武官路線。

但這是不可能的,若他是武官,之前兵變一連串殺那麼多文官,那事可就說不過去了。

“放心吧大哥。”

見徐世鬆還是替自己打抱不平,徐世柳無所謂的笑了:

“這事哪有那麼容易結束。順義軍是我建的,兵變是我領着他們去的,殺秦會之卻是兵士們自覺自願乾的,我替全軍擔下這個責任,你猜兵士們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覺得兔死狗烹,我之後下一個就是他們?”

“呃……”

“翁書平那人我熟悉,好高騖遠,眼高於頂,別人倒也罷了,讓他控制順義軍……,呵呵,大哥你當好你的官就行了,順義軍用不了多久,還得落回到咱們手上!”

徐世柳冷笑着說道:

“所以啊,現在先不用着急,等我考出功名之後,你且看他。”

……

徐家的長輩都不在臨安,徐世玫嫁進文家,幾乎相當於一個人入的門,連婚禮都是徐世鬆、徐世柳幫忙,由文相公的親弟弟代做長輩才辦成的。

徐世玫一江北來的野丫頭,與文家這種世代文官的士紳豪族,確實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如果不是徐睦河也是進士,這婚禮恐怕會被旁人恥笑。

不過,文相公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文徐聯姻,本質上也是政治聯姻。

要說禮節過段時間文家的女郎嫁到齊省去,身邊照樣沒什麼孃家長輩幫襯。

徐世玫好歹還有兩個哥哥在江南呢。

主戰派掌權以後,之前的一些設想就該開始實行了。

首先當然是想盡辦法把齊省納入朝廷管轄。

這是個長久工作,一朝一夕之間不可能完成,而且需要做很多利益交換,這一點無論是太子還是文及甫,都很清楚。

所以,文家女郎,文相公的小女兒文婉將會盡早出發,前往齊省。

與她一起行動的,還有預計要到齊省做監軍,或者換個說法,齊省運轉使的章明義。

爲了讓章明義能迅速打開局面,太子已經同意徐睦河以都督身份統領齊省軍民事物,想來作爲交換,齊省都督也應該能給章明義一些支持。

這都是交換,江南的朝廷需要齊省幫他們擋住韃子,主戰派官員需要齊省分他們軍功以作爲他們執政的根基,齊省也需要朝廷的大義支持,以及物資。

雙方各取所需,如此而已。

……

啊,對了,說起各取所需,因爲兵變而受到牽連的大周將領中,除了下獄的高俅和不得不避嫌的徐世柳,還有一個人受到了成噸的打擊。

那就是之前剛剛被秦相公招安不久,在大周剛剛獲得一個水師統制位子不久的李飛龍。

太子監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清洗這些支持主和派的武將,高俅第一個倒黴,童貫不能輕動,下一個自然而然的輪到李飛龍。

沒有人考慮過他只是剛剛投靠秦會之,論罪行,在主和派中其實屬於一個比較低的人。

因爲他是武將,還是個剛剛被招安的海盜,更要命的是,他還是個曾經嘗試過投靠文相公的牆頭草海盜。

朝堂上沒有親朋故舊替他說話,也沒人分擔他的罪責,相反,他還得替已經在兵變之夜死去的那些文官背些罵名。

於是,李飛龍怒了。

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743章 突發第386章 滅蝗3第306章 風暴第677章 邕州1第391章 伐高麗3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250章 鄉紳第655章 南北2第290章 勸進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158章 李飛龍第298章 改編2第71章 徐世柳第24章 未來1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653章 宣戰第573章 北行記5第248章 登州第101章 備戰3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461章 佈局3第635章 信仰第322章 坦誠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731章 寺產第501章 春天8第263章 戰黃河6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333章 金州2第522章 五里驛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251章 權利第160章 分期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131章 破莒州2第673章 慘案第549章 帝國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495章 新春2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210章 標杆第250章 鄉紳第509章 各方3第147章 淨海王第413章 氣勢第214章 祝家莊1第105章 背叛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520章 世侯2第169章 招攬第704章 南征4第330章 佔領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259章 戰黃河2第608章 射白馬第620章 興慶府1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322章 坦誠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334章 細紅線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218章 祝家莊5第51章 殺第125章 鑄炮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373章 財政2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327章 旅順1第160章 分期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422章 無膽第509章 各方3第291章 葬禮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495章 新春2第222章 續戰第485章 會見第223章 條例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439章 會議季2第101章 備戰3第441章 齊第187章 赴宴第709章 南征9第329章 旅順3第740章 人力第243章 進軍2第751章 民心1第262章 戰黃河5第288章 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