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災害預警

bookmark

徐世楊原本想在遼南等到年底,在此之前儘可能再發動一次進攻。

他現在急着回齊省的原因,是他得到泉城來的消息——今年有可能爆發蝗災!

在徐世楊來的那個時代,蝗災根本就是個只存在與史書上的概念,甚至連蝗蟲這種東西,在某些地方都已經成了某種必須養殖才能獲得的特殊美食。

但在以農業爲主的這個時代,蝗災這個名詞是可以跟水災、旱災、兵災並列的特大災害——這些小小的蟲子是真能動搖國本的!

在很多人眼裡,蝗蟲甚至可以說是跟韃子一樣兇殘,以至於蝗災的陰影甚至把徐世楊再遼南的軍事勝利都遮蓋住不少。

徐世楊馬不停蹄回到泉城後,大都督立刻召開緊急會議。

會議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應對可能的蝗災!

“今年二月份開始,外地來齊省的流民突然增多。”

這是個好消息,但大都督徐睦河說這個事的時候始終陰沉着臉:

“四月份的時候,本都覺得情況不對,於是派人下去詢問中原出了什麼事,爲何突然有這麼多人跑到齊省來。”

“事情是這樣的……。”

前幾年,韃子入關劫掠過甚,除了齊省之外的整個中原全都損失慘重。

中原水利系統原本就荒廢的厲害,損失了更多人口,又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對各地河道水利的修聳工作自然也就越來越無力化。

建興十二年之後,黃河以及北方其他幾條河流就開始年年氾濫,建興十五年,終於不鬧洪災了,可旱災接踵而至!

去年前年,起身這邊因爲有都督府組織人力興修水利,因而感觸不深,但一過黃河,西面整個中原地區可是連續兩年大旱。

旱災與蝗災往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老話說:旱極必蝗!實際上,去年開始,中原一些地區就已經開始鬧蝗災了,只不過當時蝗災看起來不算特別嚴重。

然而今年不同了,根據新來的流民所述,豫省某些地區,現在一鋤頭下去,翻出來的全是蝗卵!

蝗災不同於別的,這蟲子是長着翅膀的活物,一旦飛起來如同烏雲壓頂,密密麻麻能遮住天,穿州過府,隨飛隨吃,不吃個赤地千里決不罷休!

成百上千頃的田土頃刻間就會被吃成一片白地,而且躲不開避不過。

戶部已經派人請教了有經驗的老農人,結合流民提供的情報,今年山陝豫冀等省份必遭大蝗災。

黃河以東的齊省部分因爲有較好的灌溉系統支撐,應該還不至於,但周邊都鬧蝗災,蝗蟲吃光了當地,必然會向齊省發起進攻。

這是一場戰爭!

如果置之不理,都督府奮鬥數年才攢下來的大好局面,有可能一年就全都填進蝗蟲的肚子裡!

“今年蝗災的規模必然很大。”

大都督徐睦河語氣沉痛的對都督府下屬所有主要官員們說道:

“若是我們做的不好,青州以西所有土地顆粒無收都是有可能的!”

“都督府的情況,你們參加過年會,應該也清楚,我們這裡確實有些存糧,按道理即使今年顆粒無收,全省人半飢半飽也能熬過去。”

“可蝗災永遠不會只有一年,明年再鬧蝗災怎麼辦?後面再鬧怎麼辦?若是蝗災連續鬧上個五年,咱們吃什麼?難道要放棄好不容易打拼下來的家業,都去當流民嗎?”

齊省這幾年的日子獲得很舒服。

不用擔心韃子劫掠,盜匪已經被新軍和民兵剿滅的差不多了,都督府組織人力修聳河堤水利,在乾旱的年份也能讓大家有水澆灌莊稼。

賦稅很輕,勞役雖重但都督府爲勞役提供豐厚的報酬,以至於很多人現在已勞役爲創收手段。

還有工廠,每個月送自家婆娘去紡織廠做幾天工,針頭線腦的錢就有了,若是做工二十天以上,女工的工資甚至都不比種地低下,若是做滿一月,一個女工養活全家都是有可能的。

那麼漢子種地做工賺到的錢糧,就能攢下來,有貸款的拿去還貸款;沒貸款的也可以存入銀行吃些雖然微博但勝在穩定的利息。

不單單是平民老百姓,就連現場在座的,諸位以塢堡主出身爲主的都督府官員,也覺得現在的生活比幾年前自己關起門來做個怕這怕那的小奴隸主舒坦的多。

所以沒人願意回到過去,更不會有人願意去做流民。

“去他NN的!”

一個平時看着斯斯文文的戶部官員首先跳起來,臉色猙獰的在大會議室中間叫罵道:

“老子連韃子都敢殺,纔不會被個小蟲子趕去當流民!”

現在都督府的官員,大多作爲民兵指揮官參與過防守黃河防線,並且與韃子真刀真槍幹過仗。

因此雖然這傢伙是戶部文官,而且讀過幾天書,遇到這種事,仍就跟個武夫一樣粗魯。

“大都督不必多言,只需告訴俺該如何做就好!”

“對對對!韃子都敗在咱們收下啦,俺就不信蝗蟲能比韃子更厲害!”

有人帶頭,瞬間整個會議大廳都沸騰起來。

六部官員們大聲叫嚷着:

“大都督下令吧!咱們去打蝗蟲!”

“打蝗蟲!”

“去打蝗蟲!!!”

怒吼聲響徹雲霄,士氣十分高昂。

“好!”

徐睦河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本都先說好,此次大戰,重要性比當初韃子來襲不差分毫!因此堪比戰時,全省男女老幼都要出力!”

都督府巨大的會議室內,所有人都羣情激奮,唯獨徐世楊坐在椅子上,靜靜看着這一切。

他不激動,倒不是他對大家的治理蝗災的熱情有什麼不滿,而是因爲徐世楊想到了一點別的東西:

蝗災與水旱不同,因爲地形起伏和水利建設完善程度等原因,水災中總有幸免於難者。旱災也差不多,靠近河流或有水井的人家,都有機會自保。

唯獨這蝗災,必須是:必藉國家之功令,必須羣邑之協心,必頼千萬人之同力一身一家,無戮力自免之理。

所以,治理蝗災,是對一個政權基層組織建設的重大考驗。

另一個時空,在民族最危急的時刻,從TG和KMT兩黨在治蝗上的表現,其實就能看出兩黨執行能力的差距。

所以,徐世楊覺得,這次蝗災,是災難,但也許同時也是機會。

一個加強基層建設,把都督府統治觸角直接下放到最底層的好機會。

一個提高民衆協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的好機會。

若是能夠安然渡過這次蝗災,都督府也許會正式成長爲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政權。

她將變得不可戰勝!

第67章 糧食第643章 父親2第403章 再擴軍第557章 1790年第231章 天下1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328章 旅順2第486章 選擇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508章 各方2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61章 公審第615章 興靈2第271章 反擊2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254章 幫助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645章 秦軍2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520章 世侯2第525章 抱怨第65章 冬季2第615章 興靈2第120章 逼迫第573章 北行記5第710章 升龍府1第561章 北行記1第676章 1795年第514章 試射第714章 楚國第5章 夜戰2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322章 坦誠第333章 金州2第660章 大案第466章 衛生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703章 南征3第284章 投降第106章 哨騎第55章 總攻開始第74章 爭執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285章 韃奸第374章 憂心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638章 孩子們第552章 野店1第325章 炮第98章 備戰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373章 財政2第342章 思過第233章 天下3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711章 升龍府2第288章 狗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317章 戰1第404章 替代役第263章 戰黃河6第648章 峻法第357章 劫掠2第172章 困難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754章 霸權2第525章 抱怨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43章 塢堡民兵第444章 烽燧第233章 天下3第75章 張家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631章 西征1第263章 戰黃河6第424章 要贏了第368章 選擇第527章 晉省2第137章 私仇第707章 南征7第34章 安排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225章 攔截第511章 各方5第721章 大帝國5第430章 兩難第278章 一線第131章 破莒州2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726章 天子第243章 進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