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矛盾

bookmark

“徐家的人多。”坐在上首中間位置的羅道人眯着眼,思索着說:“聽說,這次他們湊了近萬人,不可力敵啊。”

徐家實際出兵不到4000,但爲了震懾敵人和其他勢力,對外宣傳是一萬人。

“掌櫃的,徐家上哪去找近萬人?”燕順急道:“我看那只是徐家放出來嚇唬我等的假消息,他家能有五千人就不錯了,這些讀書人就是蔫壞!”

“五千人也不少了,咱們山上一共才兩千五百丁壯,只有他們一半。”二當家劉高接着說道:“我看,還是守好寨門即可。等到他們退兵,咱們到明年春耕的時候再下山,這纔是必勝之法。”

“對,老四老五,你們不必急於一時。”羅道人附和着二當家的意見:“不論是五千人還是一萬人,出動這麼多兵,徐家的糧草必然不多,咱們只要守個3、5天,徐家必然退兵!”

“可是,若那徐家全力攻打一個山寨,咱們怎麼辦?”

這纔是燕順王英想要主動出擊的原因。

浮來山上一共2500土匪,分成五個山寨,羅道人的山寨有800土匪壯丁,燕順有500,其他三個山寨都只有400壯丁。

瓜分了鄭天壽的人口後,燕順王英的山寨中,兵力增加到500人,平時這也就足夠了,但此次,如果他們還是分別防守自己的山寨,那就是以1打10的懸殊差距,這種情況下,寨牆可不是那麼可靠。

何況,徐家手中有一些浮來山的俘虜,可以用來帶路。另外他們本來就有人對浮來山的道路很熟悉,連熟悉地理的優勢都指望不上。

燕順王英覺得,如果大家真的各自回家防守各自山寨,大概率確實如羅道人和劉高所言,徐家圍攻個3、5天,就因爲糧草不濟而撤退。

但在此之前,徐家打破1、2個寨子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哪怕只打破一個,也只能是他倆中的某個倒黴蛋。

土匪就是這樣,如果說豪強至少還有血緣關係爲紐帶,緩和各勢力之間矛盾的話,匪首之間的利益糾葛和對立,只會更加難以調和。

那些真信江湖義氣的傻瓜,有一個算一個,現在墳頭的草都比人高了,嗯,也不對,恐怕絕大多數連個墳頭都沒有。

“如果老四老五你們怕徐家集中攻打一個山寨,那倒不如你們先搬到俺這裡來好了。”

二掌櫃劉高陰惻惻的說:

“咱們集中防守兩個山寨,那徐家最多燒兩個空寨子,等他們退了你們再回去。”

聽到這話,燕順王英的臉色都變了。

鄭天壽一死,他的山寨、部下和財產就被另外四位掌櫃的瓜分,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他們兩個跑到羅道人和劉高的寨子裡求庇護,就算不被吞併,也肯定會被扒一層皮。

然後,重建山寨還需要錢,恢復實力都不知道得等到何時,更別說有機會擴充力量。

如果他們答應下來,兩個人將失去趕上羅道人與劉高的機會,永遠被大掌櫃和二掌櫃壓在下面。

“大掌櫃,你真不同意野戰?”燕順語氣冰冷的說:“傷了咱兄弟們的心,可就補不回來了!”

“補不回來你又想怎樣?”劉高語氣冰冷的說:“難道你還想投了那徐家不成?”

“未必不可!”矮壯的王英猛然跳起來:“想吞下咱們兄弟的財產?也得看你劉高有沒有這個胃口!俺們投了徐家一起打山門,你劉高第一個死!”

“那我現在就要你的命!”劉高蹡的一聲拔出佩劍,兩人屬下的積年老匪也各自刀兵出鞘。

“住手!都住手!”

眼看一場火併就要爆發,羅道長不得不站出來緩和局面:

“都是自家兄弟,鬧將起來平白讓那徐家看了笑話!”

“看笑話總比被別人鏟了強。”燕順攤牌道:“大掌櫃,俺話擱在這,要不然咱們一起去跟徐家幹了,要不然,俺們兄弟可要自謀生路了!”

……

出兵是個很麻煩的工作。

特別是徐家其實沒人有指揮數千大軍向一個目標前進的經驗,因此,不管事先再怎麼準備,設想的再多,部隊還是走成了一個一字長蛇陣。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最渴望戰鬥的徐世鬆所部,由於樑軍老夫子不適合參與戰爭的事,因此他實際上指揮兩個塢堡的民兵,僅從人數上來說,屬於實力最強的那部分塢堡主。

他來做前鋒也能讓人放心一點。

給全軍做後衛的,是徐世楊,他還要負責保護大車隊的安全。

然後,徐家其他堡主的部隊就夾在兩人中間,稀稀拉拉散了近10裡之遠,以至於興沖沖的徐世鬆走到莒州城下的時候,徐世楊纔剛剛離開1屯的北門不久……。

這真是一場悲劇,如果對方有一支強軍,不需要多,只要百十個精銳騎兵,絕對能擊潰徐世鬆,然後一節節翻卷整個徐家的大軍。

好在徐家這一次的對手是土匪,沒有能執行這樣任務的部隊,因此從第一屯到莒州城這段路,還是相當平靜的。

家主下令徐世鬆在莒州城紮營,等待後續部隊。

從莒州再往西15、6裡就到浮來山了,徐睦江再怎麼不知兵,也不至於讓隊伍用這種姿態去撞土匪的山門。

此時的莒州城早已敗落,雖然仍舊掛着一個縣城的名號,但居住在城內的人口已經非常稀少,有統計的大概只有150戶左右,全部屬於一個姓範的大戶人家,他們利用一節舊城牆拐角,圈出一塊聚居區。

除了兩面圍牆是磚石城牆以外,這範家聚居區其實跟城外面的塢堡也沒多少區別,因此徐家之類的地方豪強喜歡稱呼這裡爲範家屯。

範家屯的主要田地都在城外,靠近洛水河,澆灌比較容易,因此產量不錯,這範家也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強大塢堡之一。

不過,再怎麼強大,也只是一個塢堡,佔地面積只有舊莒州城的10分之一左右,徐世鬆一到,毫不客氣的佔據了城中剩下的破舊房子——城內好歹有一些斷壁殘垣可以擋擋風,靠着這裡紮營,自然比在城外露營強的多。

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649章 政策第200章 盛宴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227章 留人第166章 死諫第681章 大捷2第549章 帝國第532章 射擊1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56章 黑店第54章 準備總攻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292章 勝利2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624章 醫藥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371章 不怕第738章 陰謀2第522章 五里驛第705章 南征5第531章 少年兵2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558章 去北方第597章 戰爭1第631章 西征1第70章 信使第513章 擊發槍2第531章 少年兵2第162章 城門前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317章 戰1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49章 屯墾村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295章 忠臣2第368章 選擇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53章 炮灰2第124章 宣言第662章 暴秦2第299章 海盜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364章 摘果子第514章 試射第415章 高麗2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197章 包龍圖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420章 移民1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306章 風暴第440章 朝廷第329章 旅順3第52章 炮灰1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708章 南征8第234章 分裂第594章 機會第53章 炮灰2第360章 血河第319章 戰2第525章 抱怨第297章 改編1第717章 大帝國2第526章 俘虜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256章 牆頭草第493章 期盼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147章 淨海王第708章 南征8第686章 封禪第328章 旅順2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293章 勝利3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100章 備戰2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104章 開始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274章 豬突3第356章 鉅變第46章 莫名其妙第621章 興慶府2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547章 軍改4第447章 破村第127章 新軍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