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收支1

bookmark

之前,齊省海陸新軍共有4萬人,軍費和額外列支的戰爭耗費摺合4億斤糧食。

新軍事制度執行後,士兵待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預備役人員也能獲得一定經濟上的優惠,還有三級軍校體系以及海陸軍裝備費用,這都是要花錢的。

因此,隆道四年兵部預算至少需要12億斤,如果加上肯定會有的戰爭費用,估計將達到13億斤以上。

另一個暴漲的開支是官吏俸祿。

政權逐漸穩定下來後,齊王府下轄的地區正在逐漸重構各級官吏,以往都督府時代一人多職只領一份俸祿的現象正在逐漸消失,對應六部的地方政府架構還在不斷增添公務人員——吏部的人員擴充比例甚至比兵部還要大。

況且齊王也得考慮高薪養廉以及高待遇招攬人才的問題。

因此,兼官吏部的齊王向徐世楊透露,在隆道四年,吏部預算將達到6億斤糧——是隆道三年的三倍,唯一的好處是不像兵部那樣還要額外編制戰爭預算。

戶部的經費主要來自幾個方面:第一:對新開拓土地上的移民發放貸款;第二:在冀省、遼南兩地修聳水利設施的經費;第三:投資新的工廠和礦山;第四:對招攬的流民發放救濟並提供初期口糧、牲畜和農具租賃等費用。

還有一個第五:齊王府本身的花費也不是小數目。

五項加起來預算是4億斤,其中工廠、礦山、水利等部分由工部聯合承擔。

禮部的主要經費是教育方面,雖然兵部下屬的軍校承擔了大部分孤兒的教育問題,但徐世楊一直強調的工農夜校、農閒掃盲班等等也需要投資,這方面經費2億斤是不算多的。

刑部本身並不需要大量預算,但以上經費加起來,即使不出任何意外,不超出年初預算,也需要24到25億斤糧。

這個數字大概是隆道二年實際耗費的三倍半,是隆道三年的兩倍左右。

收入方面,根據徐睦河的說法,齊省目前擁有應稅耕地2200萬畝,遼南有600萬畝(以上包含農業公司直轄的土地),隆道三年的夏秋兩稅9.8億斤(平均每畝35斤)。

戶部方面希望在隆道四年,把應稅耕地發展到齊省2500萬畝;遼南1000萬畝;冀省1000萬畝的水準。稅糧預計可以達到15或16億斤。

農業稅仍然是前都督府,現齊王政權最大的收入來源,但這方面在總收入所佔的比例已經大大降低了。

收入的第二大項依然是鹽業,齊省的海鹽除了自己消費之外,已經行銷到高麗、扶桑以及草原市場,甚至在江南某些強力人士(包括但不限於徐世柳等人)的支持下,在江南私鹽市場也具備非常強大的競爭力。

隆道三年的實際鹽業收入摺合糧食5億斤,戶部希望到明年能達到8億。

齊王府經濟的主要增長點是商業稅,隆道二年,齊省在原有日照、登州兩個主要港口之外,在浮山所位置(另一個位面的島城)開發了一個新的港口。

另外,遼南安全局勢穩定之後,旅順港也從單純的軍港轉變成軍民兩用港口。

這樣,遼東的特產:人蔘、貂皮、東珠、鹿茸等貨物可以直接走旅順港前往江南。

還有,齊省壟斷了高麗對外貿易,高麗蔘、皮草等對外輸出貨物和高麗所需的江南貨都需要走齊王轄下的港口進行轉口,這又是一大筆收入。

隆道三年都督府商稅實際摺合4.8億斤糧食,幾乎直追鹽業收入,預計隆道四年還會快速上升到8億斤,達到與鹽業持平的地步。

與商稅一樣飛速提高收入的還有工部下屬的工廠、礦山和屬於戶部直轄的銀行。

煤鐵礦的開發使得齊省工業可以大規模提供廉價兵器和農具,特別是農具,無論作爲貸款提供給新招攬的流民還是出口給高麗、扶桑,都能提供相當大的回報。

紡織工業目前收入最高的是毛紡行業,這方面的利潤已經接近鋼鐵廠,目前毛紡廠主要是通過商隊從蒙兀人手中收購羊毛,織成毛布後返銷,或出口給高麗、扶桑。

捕撈業隨着捕鯨船隊的日益成熟,收入增長也很快,特別是與鹽業配合後,大規模提供鹹魚、醃鯨肉以及各類海鮮,爲齊省民衆補充蛋白質貢獻極大。

奢侈品行業目前主要是酒類和玻璃工藝品,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江南和蒙兀人,此外徐世楊還暗戳戳的通過走私向女真貴族大量輸出。

其他工業目前仍在佈局階段,想要看到利潤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銀行現在則是純粹的清水裡面撈銀子——暴利行當,每年僅僅貸款利息就能回收摺合2億斤的利潤。

工廠、礦山、銀行在隆道三年上繳利潤5億斤,戶部預計到明年可以達到8億,與鹽業、商稅一起成爲齊王政權最大利潤增長點。

都督府在隆道三年的正常收入摺合糧食接近25億斤,不正常的“外財”——搶劫高麗和女真的收入摺合5億斤。

總收入30億斤——大部分並不是真正的糧食,而是以金銀銅貨幣或糧票的形勢與糧食、布匹實物並存,實際支出13億斤。

隆道四年預計財政收入40億斤(不包括搶劫收入),支出24億,財政方面依舊健康的不得了。

相對來說江南朝廷扣扣索索給的那點軍餉和李家給的支援,以及高麗的年貢,實際上可有可無,現在已經只具備某種象徵意義。

“我們的財政……。”徐睦江遲疑着說道:“似乎總是比預料中要好不少……。”

傳統的封建王朝,每年的收入一半用於養兵發餉(如果爆發戰爭有可能達到7成或8成),一半用於養官發俸祿。

然後花上幾百萬貫石匹兩的皇室費用,如果是大周這樣的積弱朝廷,還得加上給北方侵略者的歲幣。

即使不去勞民傷財大興土木,這些必須的開支加起來就純粹是入不敷出了。

像齊省這樣不斷興修水利,無一年不戰,大都督/齊王徐睦河也生性奢靡,但每年開支依舊只有收入4到6成,每年都能積攢龐大錢糧的政權,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前無古人是肯定的。

第299章 海盜第660章 大案第559章 三沙1第17章 莒州徐家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106章 哨騎第290章 勸進第80章 別矯情第168章 動容第158章 李飛龍第3章 女孩第294章 忠臣1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351章 糧稅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391章 伐高麗3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739章 禁槍第322章 坦誠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269章 遭遇戰第67章 糧食第648章 峻法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443章 賀使2第320章 重視第524章 話劇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533章 射擊2第709章 南征9第633章 暴秦3第149章 雙嶼港第666章 暴秦6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638章 孩子們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101章 備戰3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378章 敵人第39章 備戰2第630章 安全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7章 歡呼第620章 興慶府1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733章 混亂第436章 收支1第737章 陰謀1第502章 新一年1第502章 新一年1第260章 戰黃河3第340章 缺點第165章 主戰派第31章 一個不留第131章 破莒州2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54章 南北1第397章 降服3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19章 塢堡主們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673章 慘案第703章 南征3第434章 齊王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514章 試射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318章 賊第443章 賀使2第20章 站隊第143章 遣周船第375章 威脅第296章 忠臣3第667章 暴秦7第525章 抱怨第339章 退路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351章 糧稅第684章 求情1第152章 採購說一下哈第446章 薩廉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254章 幫助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731章 寺產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710章 升龍府1第171章 人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310章 糧食第293章 勝利3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