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佈局3

bookmark

東海方向:

齊國將用武力支持琉球國王對琉球羣島的統一。

此時的琉球,所謂的三山王國,每個國家不過五六千壯丁,而且完全沒有常備軍,所有部隊都是出爲兵入爲民的非職業士兵,戰鬥力弱的可憐,也難怪連區區一個扶桑大名島津都能欺負他們。

齊軍參謀部認爲,在外野戰的話,一百新軍就足以滅亡三山任何一個國家。

當然,徐世楊不打算讓齊軍在那個小島上流血,他只是打算派出幾十個軍事顧問,幫助琉球重整軍備罷了。

按照兵部的要求,琉球王國需要組建一隻歸齊國顧問直接指揮的常備軍,兵額暫定五百人,軍餉軍糧都由琉球王國提供,武器則由齊國負責。

按齊琉協議,琉球統一後,所有戰俘都是齊國的戰利品,琉球王國只能獲得土地資源。

而且這些土地也不能隨便種植——琉球人剛剛脫離部落時代,耕種技術低的嚇人,因此農業也必須得到齊國的指導。

爲控制琉球的需要,齊國將不允許琉球大規模種植糧食,他們的土地將會用來種植甘蔗用以榨糖,糧食將由齊國提供。

琉球國比較靠南,光照充足,十分適合種植甘蔗。

而且這個時代,糖價很高,琉球人種植甘蔗的收入也比種稻子強得多。

只是,糧食完全依賴齊國,如果哪一天齊國想要懲罰琉球,都不用出兵,直接不給他們運糧食,就足夠把人全都餓死了。

這意味着琉球將成爲齊國經濟鏈條上的一環,對徐世楊來說,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社會實驗,如果能夠成功,他還打算把這種經濟控制的手段用在其他地方。

……

從琉球往南,就已經進入李家控制的水域。

這些地方,往常齊省船隊都是儘可能無害通過(除非又不開眼的主動進攻),但徐世楊一直對臺島念茲在茲,繼續無害下去可不行。

因此,下一階段,齊國打算與雙嶼李家協商,準備聯合進攻盤踞在澎湖的前海盜大櫃們,然後以澎湖爲基地,聯合開拓臺島。

當然,臺島面積廣大,這可不是濟州、對馬那樣一天就能佔領,幾百戰兵就能控制的小島。

開拓這個龐大的島嶼,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持之以恆的努力——從江南吸引移民,開拓土地,清除土著,以及防治疫病,都是個需要耐心和投入的活兒。

現在不過是開始佈局而已。

……

陸地上,齊王在泉城親自接見上馬賊大當家王啓年,這個半商半匪的騎術高手正式向齊國投誠。

他給齊國帶來了五百漢蒙騎兵,從齊國控制區到草原這一路上三十幾個商業局點,接近一萬五千受上馬賊庇護的民衆。

此外,王啓年一次性向齊王攻陷五千匹馬,一千封駱駝!

於是齊王冊封王啓年爲振武伯——這是齊國第一個高等級貴族,但其實齊國的貴族只是封號和榮譽,沒有什麼特權。

只是,王啓年的存在,成了齊國第一支暫不受兵部尚書徐世楊管轄的武裝力量——他現在直屬齊王本人。

而且王啓年有自己的經濟來源,實際上相當於臣服於齊國的一個半軍閥。

不過,王啓年的存在,一是可以聯絡臣服蒙兀韃子的同大漢軍世候,給他們做一個榜樣,讓他們明白,投靠齊國是比投靠韃子更好的出路;二是可以直接威懾蒙兀人的側腹,必要的時候可以從蒙兀人沒什麼防備的山陝地區直接進攻草原;三是繼續維持齊蒙之間的貿易往來,爲齊國提供寶貴的戰馬。

因此王啓年的特殊地位得到了徐世楊的默認。

但王啓年必須做出更多貢獻,徐世楊對王啓年提出,他拿出自己的全部財產,成立一個專司邊貿的商號(王啓年直接把商號命名爲“上馬賊”,他似乎對賊這個字毫不在乎甚至有些得意)。

振武伯的部隊所有餉糧都由上馬賊商號出,但這個商號的業務要接受戶部的指導,按時納稅並且隨時接受查賬。

這也是一種佈局,針對蒙兀人、針對党項人、針對同大漢軍世候,也是針對王啓年的。

……

就在齊國耗費大量精力四面佈局的同時,目前最重要的戰略方向——遼南也沒有閒着。

進入八月底收穫季節,齊軍按時對女真韃子發起秋季攻勢。

只是因爲焦土帶的存在,齊軍攻勢規模顯得比較小,而且是在等待蒙兀人率先發起劫掠遼中平原的進攻之後纔出動的。

隆道四年八月中旬,蒙兀古爾汗札木合親帥六萬騎兵進入遼中平原,展開針對遼瀋的大規模劫掠攻勢。

他們出現十天之後,東線齊軍非常默契的從鳳凰城出動,兵分兩路開始嘗試進攻連山關和岫巖地區。

另外,從蓋州出發的齊軍騎兵,以連爲單位,配備一人雙馬,一馬帶人一馬帶物資,強行穿越焦土地帶威懾海州。

一時之間,整個遼中平原烽煙處處,各路女真守軍左支右絀,疲態盡顯,彷彿不需要齊軍主力出售,現在大金國就已經支撐不住了。

然而,這只是錯覺。

經過半年的休整,女真三位太子勃極烈已經做好了應對這種齊蒙聯合進攻的準備。

特別讓人感到鬆了一口氣的是,遼南方向的焦土地帶已經起到了作用,齊軍穿越焦土抵達海州的部隊十分稀少,而且沒有攜帶令人頭疼的大炮,因此海州巍然不動,只有少數外圍村莊被攻破,其他村莊收割工作被迫停止而已。

損失雖然大,卻並不致命。

東線也是一樣,齊軍從鳳凰城一線出發的部隊很少,兩路不過各一千人上下而已,而且這兩地都是山林道路,齊軍進攻只能是在山道中一步步跟金國守軍頂牛。

也許連山關和岫巖都會陷落,但在那之前,他們一定能給遼中的主力爭取足夠多的時間。

何況,就算佔領這兩個地區,兩路齊軍也沒有充足的補給繼續進攻——對他們來說,補給線實在太長了。

既然如此,金軍實際上已經可以儘可能集中主力,專門對付來趁火打劫的蒙兀人。

第75章 張家第356章 劫掠1第749章 周史案第725章 麻六甲2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470章 巡邏隊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624章 醫藥第733章 混亂第424章 要贏了第605章 突變2第285章 韃奸第168章 動容第87章 局勢第41章 矛盾第743章 突發第18章 宗祠第365章 教訓第99章 宣言第739章 禁槍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173章 緊迫第331章 政策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731章 寺產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117章 勝利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533章 射擊2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484章 國家第60章 湯隆2第385章 滅蝗2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391章 伐高麗3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262章 戰黃河5第188章 小樊樓第347章 海軍第217章 祝家莊4第321章 交換第356章 鉅變第199章 局勢第268章 夜戰2第614章 興靈1第24章 未來1第394章 伐高麗6第753章 霸權1第59章 湯隆1第509章 各方3第517章 世侯1第719章 糧食第572章 北行記4第514章 試射第562章 北行記2第392章 伐高麗4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555章 開打第488章 善保第160章 分期第144章 福船第666章 暴秦6第495章 新春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76章 開打第568章 北行記3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91章 戰利品第493章 期盼第104章 開始第359章 炮擊第724章 麻六甲1第413章 氣勢第80章 別矯情第263章 戰黃河6第752章 無題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517章 世侯1第644章 秦軍第148章 麻煩第374章 憂心第161章 臨!安!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335章 克金州第479章 絕望第434章 齊王第347章 海軍第502章 新一年1第666章 暴秦6第143章 遣周船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540章 兵力